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013节

  自从鲁王死后,父亲与宁妃好似生疏了一些,

  如今终于恢复如初,眼见就要走出亲人逝世的阴霾,这让朱标觉得极好!

  “行了行了,你自己骑,朕可要歇歇。”

  朱元璋微微喘着粗气,一屁股坐在凉亭中,充满褶皱的额头已经多了一些细汗。

  他接过一旁太监递过来的帕子轻轻擦着。

  御花园此刻的场景像是凝固了,朱元璋眼神一点点变得空洞,像是陷入了过往的思绪。

  他已经记不清,上一次这么轻松是何时了。

  一旁的大太监欲言又止,乖乖站在一旁。

  “有话就说。”他的犹豫却躲不过朱元璋的目光。

  “陛下,两位太医求见,他们.刚刚已经给陆大人看完身子了。”

  朱元璋蹲在原地,眼底有思绪闪过:

  “知道了,让他们等着。”

第477章 绝嗣好啊,君臣不相负

  皇城西六宫永寿宫,这里是郭宁妃所居住之地。

  临近正午,明皇朱元璋与郭宁妃回到此地用饭。

  二人的饭食十分简单,几碟小菜,两碗米饭。

  摆在朱元璋面前的,是一盘芽菜,此刻已经被他吃了大半。

  “陛下,这自行车倒是个好物件,速度飞快还省力,

  若是时常骑一骑,定然能强身健体,

  臣妾以为,可以给宫中许多皇子皇女都置办上一个,

  让他们平日里多动一动,也省得整日埋在书堂。”

  朱元璋吃饭的速度很快,

  没一会儿,一碗米饭就被他吃了个一干二净,

  一旁的大太监连忙又递过来一碗。

  他将嘴中饭食咽下后,轻轻点头:

  “是该让他们多活动活动,

  咱们那个年纪时,正是好动的时候,爬山翻墙下河沟,样样都会。

  现在看看他们,整日读书,

  也没有学到什么本事,操练一二就嚷嚷着苦.”

  说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朱元璋眼中也闪过无奈,连连摇头.

  郭宁妃笑了笑:

  “陛下.不用着急,

  皇子皇女们还年轻,身子骨弱,强行操练,反而会伤了身体。”

  “这算是赶上了好日子了,若是放在以前,哪有的选?”

  朱元璋摇了摇头,满脸愤懑,吃饭的速度愈发的快。

  郭宁妃拿起帕子,给他擦了擦额头的细汗:

  “这还不是靠着陛下英明神武,打下了这大明江山,

  您如此操劳,不就是为了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吗。”

  “也是.”

  朱元璋含糊不清地回答,几口碗中米饭就已见底,他看向身旁的大太监:

  “让他们进来吧。”

  “是”

  朱元璋看向盘中还未吃完的菜肴,一边打扫一边说:

  “那甘薯再过个两个月就该熟了,

  到时让你尝尝好东西,又甜又能填饱肚子。”

  “臣妾一直等着呢,听那几个老先生说,

  此物若是种好了,大明的百姓就都不用挨饿了?”

  “有些夸张,但想要饿死人,是有些难。”

  说到此事,朱元璋高兴起来,如同孩子一般笑出了声。

  这时,沉稳的脚步声传来,只见太医戴思恭与王履匆匆而来,

  二人来到殿中,拱了拱手:

  “拜见陛下、宁妃娘娘。”

  宁妃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陛下,您身体不舒服?”

  “朕身体好着呢,是有人身体不好。”

  朱元璋摆了摆手,一旁的大太监连忙挪动身体,招呼着宫女侍卫离开。

  很快,屋内就只剩下了四人。

  宁妃没有走动,堂而皇之地坐在那里。

  她现在就是后宫之主,选在这里见太医,足够隐秘。

  朱元璋站起身,走到一旁的方桌坐下,

  宁妃端起茶杯递了过去:“烫,慢些喝。”

  接过茶杯,朱元璋看向戴思恭二人,冷冷地问道:

  “如何?”

  戴思恭拱了拱手,面色平静,缓声开口:

  “陛下,陆大人的身体顶好,乃臣生平所见第一人,

  但.因为陆大人大小操练,阳气太重,灼伤肾阴,

  已经导致肾脏阴阳失衡,想要诞下子嗣.极难。”

  话音落下,一旁的王履拱了躬身,沉声开口:

  “陛下,想要缓解此等症状需要下苦功夫。

  不仅要以药石医治,还要脱离军伍等凶煞之地,方有万中之一的可能。”

  永寿宫内气氛沉默,朱元璋脸色平静

  一旁的郭宁妃眉头微蹙,脸上有些不可置信。

  若是她没记错的话,那陆云逸如今年不过二十,却要面临无嗣的痛苦?

  不知为何,郭宁妃眼中闪过一丝哀伤,

  她想到了今年死去的儿子、鲁王,

  他虽然身体无恙,但好金石之药,早早逝去

  “太医院开方了吗?”朱元璋淡淡开口。

  王履恭声开口:“回禀陛下,开了一些滋补的方子,但药石只是辅佐,可能效果甚微。”

  “嗯,下去吧。”

  二人拱了拱手,缓缓退出永寿宫。

  等他们走后,郭宁妃怔怔开口:

  “陛下,陆云逸我曾听宫中人说过,乃是军中少有的青年才俊。

  现在怎么怎么得了如此病?”

  她转头看向身旁的陛下,忽然愣住了。

  只见陛下脸颊上的沟壑舒缓了许多,不似先前那般凝重。

  她对身旁之人很是了解,

  陛下很擅长隐藏心思,如今也只有在她与太子面前才能展现出一丝真正心绪。

  宁妃十分肯定,陛下刚刚松了口气,放松了许多。

  郭宁妃抿了抿嘴,明媚的眼眸中波光闪动,有所思忖,很快心中明悟。

  随后,轻柔的声音响起:

  “将军年少,战功卓然,可谓木秀于林。

  其现身于军伍之中,于帝国战事大有裨益。

  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其功高难封,朝堂之上,或为众矢之的。

  虽战时为帝国砥柱,然久处朝堂,反成隐患。”

  说完,郭宁妃脸上闪过一丝心疼,轻轻抓住了身旁陛下的手掌:

  “陛下,您受累了。”

  朱元璋轻笑一声,抓住了宁妃的手,“还是你懂朕啊。”

  他转而看向前方诸多空空如也的菜碟,淡淡开口:

  “朕从来都不怕骂名,朝野上下说朕狡兔死,走狗烹,朕不在意。”

  “朕在意的,是一个忠心为国的贤臣,

  最后却变为了朝廷的阻碍,甚至在明里暗里对抗朝廷。”

  “朕一直都没有变,朕从起兵第一日起,

  就曾发誓以后不能再挨饿,这个目标很快便达到了。

  但朕见这大好江山打成一片,生灵涂炭。

  与朕以前那般,沿路乞讨,挨饿受冻的百姓不计其数。

  朕的誓言变了,要让这天下百姓都不再挨饿。

  后来当了皇帝,朕也在做了。

  可身边的人却越来越少,不知多少老兄弟觉得。

首节 上一节 1013/10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