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逸啊,其中有巨大的银钱不假,但.怎么从中赚呢?”
此话一出,陆云逸松了口气,你可算问了。
在场的其余人也松了口气。
他们还以为就自己蠢笨,没有发现其中奥妙,原来都是彼此彼此。
陆云逸笑了起来,
他的每一句话都像是魔鬼一般,吸引着这些位高权重之人。
“可以由都督府牵头,成立一个新的商行。
各家都出些钱,占一些份子,也用来采买手推车以及自行车。
到时以商行为基点,连接应天附近的诸多村落,
形成一张人与物汇聚的大网,到时候钱财自来?”
不少人皱了皱眉头,也有人眉头舒展
左军都督耿忠仔细盘算着,此等行当定然会挣钱。
但.能挣多少呢?先期投入的银钱又有多少呢?具体该怎么挣,他还是没有想明白。
他没有说话,而是看向其他人,等着他们提出反对意见。
果不其然,很快就有人开口了:
“出多少钱,由都督府牵头是什么意思?
另外若是此等生意操持起来了,谁来管?分钱的时候又能分多少?”
“是啊是啊,到时候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该如何?”
“自行车以及三轮车什么时候能用在民间?现在说这些是不是太早了?”
一系列的问题让整个会议室都变得嘈杂吵闹起来。
对此,陆云逸并不在意,他压了压手,淡淡开口:
“诸位,生意的施行需要有很多难关。
但好的开头以及思路,万金不换。
今日我只是这么一说,诸位大人姑且就这么一听。
若此法真的施行,所要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
但我知道,这种法子赚来的钱源源不断,并且利国利民。
至于如何选择,全凭诸位大人。”
“对了,此等活计自己干定然是不成的,必须依靠朝廷。
赚的钱朝廷要拿大半,剩下的才能我们分。
当然,这个钱朝廷若是不赚,咱们一分都赚不到。
诸位大人也只有去抢那生产自行车三轮车的生意了。”
一旁的蓝玉脑袋微沉,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站的高度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同。
他站得足够高,能清楚地看到这件事的好处,也隐隐看到了陆云逸的目的。
同样有所领会的,还有一旁的全宁侯孙恪。
自从封了勋贵之后,他深刻地意识到,
像他这种新兴的权贵必须站朝廷,不然朝廷垮了,他就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他也能看清一些.
显然,更多的人看不清。
诸多大人摆了摆手,以各种理由纷纷离去,
有说去忙的、有说没吃饱的,总之不到一会儿,人就走了大半。
他们也并非不知道此事赚钱,
但投入太大,见钱太慢,
而且还要赚钱分给朝廷,他们不喜欢此等生意。
随着人走得越来越多。
陆云逸惊奇地发现,叫得最欢的都督耿忠却没有走,
而是一直在那里低头沉思。
一直到屋内只剩下七八个人的时候,他还是没有走。
不少人都将眸子投了过去,面露诧异
耿忠察觉到了他们的注视,恍然地抬起头:
“看我做甚?老子脸上有花?”
“你咋不走?想做这生意?”
全宁侯孙恪歪了歪脑袋,斜着瞥向他。
耿忠被他看得有些难为情,清了清嗓子,当作什么都没发生。
而后看向陆云逸:
“我觉得你这法子不是太好,但胜在稳妥,可以一试。”
他想得很简单,朝廷参与其中虽然会分掉不少钱,
但.胜在稳妥。
当商行连通整个应天之时这便关乎百姓生计,朝廷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其关门,只要不关门,就有钱拿。
这是他这些年的经验,从商要行稳,年年赚比赚一年要好。
蓝玉看了看四周,见周围都是自己人,也不客气地坐下,
“说说你的打算。”
陆云逸心中大定。
原本以为,可能只有那么两三人。
但现在.有这么多人留在这里,此事成功概率大增。
陆云逸很快就将自己将普洱茶送给工部一众大人的事说了,还说了那箱普洱茶价值百两黄金的事。
听得众人脸色古怪,心中暗骂这小子缺德。
陆云逸却不以为然,侃侃而谈:
“诸位大人,在生意中,谁掌握了供应链,谁就掌握了定价权。
那普洱茶整个应天只有我手中有,
我就算是叫价黄金百两也无妨,因为别无二家。
当然,有没有人买另算。
咱们的商行也是如此,只要能够通过自行车以及三轮车,
掌控应天附近万余村庄所种出的瓜果、蔬菜、布匹、器具,
到时在应天城集中售卖,只会有一个结果。”
“砰砰砰”
在场几位都是聪明人,他们知道了此言的意思。
陆云逸掷地有声地说道:
“种类丰富、物美价廉,还有得赚!”
“而且赚的钱会超乎诸位大人的想象,到时整个应天的人都会到我们的商行来!”
“朝廷不会允许我等如此。”左军都督耿忠沉声开口。
“所以!要想开商行挣钱,就要拉朝廷入伙。
而且要给朝廷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
“什么条件?”
蓝玉眼睛微眯,将所有人的疑问都问了出来。
“修路!”
蓝玉眸子微微睁大,屏住呼吸,过了没多久,又呼了出来。
而在场的诸位大人只觉得心脏像是被一只大手攥住,莫名地有了紧张感。
“商行挣的钱会超乎想象,只需要拿出一小部分来修路,
可能两成、可能一成,就能完成互补!
当然,作为修路的条件,
村庄产出的物件都要以合理的价格卖给商行,如此二者紧密相连!
商行能赚到钱、百姓们能赚到钱、朝廷也赚到了钱,而且还给应天周边修筑了道路。
如此就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
而有了路,自行车与三轮车就能在上面跑,加深往来。
而其他村庄看到他们日子好了,也会纷纷效仿,
就算是不修路,也会将东西卖出来,倒是赚了钱,再修路便是。
环环相扣,对所有参与者,都有好处!”
耿忠被这张饼砸得晕头转向,结结巴巴发问:
“那能分多少钱啊?”
“若是每人半成份子,一年分个几万两应当不成问题!”
“呼!!!!”
耿忠的胸膛猛地鼓胀起来,用力吸着气.
眼中的迷茫顷刻间被火热占据!
若是没记错的话,家中不少商行商铺一年累死累活赚的钱也就那么一两万,
若是碰到打仗大灾不景气,可能只有那么几千两!
还不如他出去打一次仗,抢得多!
“这这.这要花多少钱啊,朝廷会同意吗?”有人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