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825节

  胡小五支支吾吾的模样,让在场一些年长军卒都笑了起来,纷纷出言调侃。

  “小五啊,年纪轻轻可别憋坏了身子,想去青楼就直说。”

  “是极是极,昆明城的青楼姑娘,可是温柔得紧啊,等忙完了这一阵,我带你去。”

  胡小五连连摆手:

  “不不不,不能去青楼,我哥说了,外边的姑娘都是骗子。”

  听到此言,刘黑鹰笑了笑:

  “胡奎这话是说对了,越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

  小五你现在身价不菲,可莫要被人骗了。”

  说着,刘黑鹰调转马头,随意摆了摆手:

  “就算被骗了也无妨,咱们去给你抢回来。”

  “走喽,女人的事不值得枉费心思,等你功成名就,不知多少女人会贴上来。”

  说着,刘黑鹰马鞭一甩,一马当先地冲了出去。

  等到所有人都跟随而去。

  胡小五才反应过来,连忙扯动马僵,跟了上去,脸上的纠结无论如何都挥之不去。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柔地洒在大明应天城聚宝门上,

  金色的光辉与古旧城墙交相辉映。

  城门在晨曦中缓缓打开,迎接着新的一天,

  守卫们精神抖擞,站立如松,目光如炬。

  作为应天的南城门,与以往没有什么不同,

  依旧是往来商队络绎不绝,行人与城外诸多百姓商贾排着队进城,

  尽管每个人都在压低声音,

  但空气中还是漂浮着一股焦躁,多了几分喧嚣。

  应天城内,聚宝门里。

  一众拉着板车的车夫早早等在路边,对着往来行人大声吆喝。

  “上城上城,去上城五文钱,人满就走!”

  “中城中城,三文钱,人满就走!”

  街道左侧是拉客的板车,有那么四五辆,略显破旧,

  车轮已经磨到不行,平板也坑坑洼洼,布满泥污。

  一众车夫将目光对准了那些背着背篓走进城中的百姓。

  他们大多是附近庄子的百姓,背着自家杂货来到应天城售卖,

  鸡鸭鱼肉、老鼠皮、黄鼠狼、鞋、帽子、衣服、青菜,样样皆有。

  北侧板车附近已经等了一些百姓,

  等凑够了八九人,就可以出发。

  一个个车夫在那里扯着嗓子喊,对着进城的百姓来回招手。

  但大多数百姓都是拒绝的。

  即便是五文钱、三文钱,

  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相比于省力,他们更喜欢省钱。

  一个个面若枯槁的百姓迈着沉重的步子,佝偻着腰,强忍着不去看板车,向着城内走去。

  他们要生生走到中城与上城。

  一来一回,可能就是一日,所赚取银钱也不过十几二十文,

  有时一日卖不完,就到城中养济院门口蹲上一晚。

  明日继续卖,若是运气好,碰上好人,还能讨得一碗热水。

  左侧的车夫还在用力嚷嚷,不时与百姓低声嘀咕,有时为了凑够最后一个人,他们也会将价钱降下一文。

  不过此事他们会反复叮嘱,不能被其他人知晓。

  而在道路右侧的车夫就显得从容许多,

  他们的板车宽大,加装了围栏,板面也十分平整。

  有的板车还能看到未干的水渍,十分干净。

  车夫的妆容也体面许多,大多身着长衫,脑袋上扎着头巾,显得十分精干。

  他们看的,都是刚刚入城的商贾。

  他们不仅能够拉货,还能够带路。

  毕竟应天城十分大,若是没有人领路,匆匆忙忙地东问西问,还不知要走去哪里。

  说不得会被故意坑害,领到不能货车驶过的道路上,被罚钱扣车。

  所以,这些板车不缺活计,车夫也能说会道一些。

  而李武,自从上次天界寺大火,京兆府给换了新的板车后。

  他便忍痛花了一两银子将板车改装,也来到了这里找生意。

  起初他来到这里时,总是受人排挤,被人坑害。

  好在能说会道,家底厚出手也大方,一行本地车夫才接纳了他这个“外地佬”。

  此刻他将板车擦得亮亮的,等在第二排的位置。

  一边擦着车,一边看向城门位置。

  期待着赶紧进来一个货商,让前方的刘老五抓紧走,他好排在第一位。

  同时,他也在心中暗暗期盼,

  希望运气好一些,找一个好活,拉的远一些,多挣银子。

  李武一边擦一边想一边看。

  在心中盘算着家中银钱,他想开一个车行,专门给一些熟客拉货,价钱要便宜一些。

  但车行太贵了,他开得起,只是家中会没有存银。

  若是再碰到什么小鬼,说不得还要借钱打点,

  这使得他愈发的踌躇,犹豫。

  开还是不开呢?

  他一共就那么几十两银子。

  李武想到了家中婆娘,这时候应该在纳鞋垫,

  只是不知陆将军什么时候回来,到时再送一些鞋垫过去。

  最好.最好能问一问陆将军,这车行到底是开还是不开。

  他是知道的,陆将军看着年轻。

  但本事可要比他大多了,京中不知多少女子垂涎陆将军。

  正想着,聚宝门守将有些急促的声音传来,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闪开闪开!无关人等退让!!”

  声音落下,原本正在排队的诸多百姓商贾识趣的靠边站,让出身侧大半通道。

  而原本占据了一些道路的板车连忙被往回拉,让出道路。

  李武也同样如此,连忙将新板车拉了回来,

  有些好奇地看向城门方向。

  “李大哥,发生了啥事?”

  排在他前方的刘老五发出一声轻笑: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早晨的时候有边疆信使进京,现在.定然是捷报来了。”

  “信使?进京?捷报?”

  李武满脸疑惑,想不明白其中有什么关联。

  刘老五笑着回头,拍了拍李武的肩膀:

  “李老弟啊,你来这里时间短,不懂其中门道。”

  李武凑近了一些,从怀中拿出了两个枣子,自己叼住一个,递出去一个:

  “啥事啊,与我说说,长长见识。”

  刘老五满意地接过枣子,拿衣裳擦了擦,

  小小地咬了一口,入口甘甜酥脆,

  “嗯~甜!”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刘老五很快就说了起来:

  “见过送捷报的信使吗?”

  李武连连点头:“见过见过。”

  刘老五露出几分得意:

  “你们这些城里人,是不是觉得那些信使就是从边疆跑回来的?”

  “啊?”李武面露茫然,

  “难道不是吗?”

  “呵。”刘老五嗤笑一声:

  “这你就见识短了,那些信使都是衙门安排的人,

  偷偷摸摸出城,再马不停蹄跑回来,脸上身上抹一些灰,弄得狼狈。”

  李武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关键,心中了然。

  但脸上却满脸呆滞,瞪大眼睛,一副不理解的模样。

  见他如此模样,刘老五很痛快,努力地唆着核:

  “看吧看吧,这等把戏也就骗骗你们这些城里人,不信一会儿你就等着,

  定然是三人三马,衣衫褴褛,身上染血,手中挥舞令旗,高喊大捷。”

首节 上一节 825/10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