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851节

  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祭祀仪式,以求得上天垂青,保佑战事顺利,京中的钦天监甚至派来了官员,主持此事。

  现在战事获胜,天罚却降了下来。

  毫无疑问,此事会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应天,传到大明朝廷,

  到了那时,整个云南官场就是一片浩劫。

  不知多少位高权重的大人会倒在这场风波之中。

  但凡与苗鸿有所利益往来的官员,一个也跑不了!

  西平侯府以及三司衙门都要被朝廷惩处。

  京城中的皇帝太子,都要请罪上天,以示悔改。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将所有人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此刻,都司内一片死寂与沉重。

  所有大人都在都司正堂前的庭院汇聚,气氛凝重。

  以往气势惊人的诸多大人,此刻都是一副惴惴不安的模样,像是有心事。

  他们盘踞在正堂之外,有些隐晦地抬头看向前方紧闭的大门。

  在庞大的官员队伍中,有几人面色灰暗,脸上闪烁着复杂与绝望,还有浓浓的后悔。

  他们大多都是与清渊阁有着利益往来的官员。

  尤其是听到里面的咆哮,一些人心如死灰更是心如死灰。

  “天罚!!这是天罚!

  战事刚刚结束,朝廷大获全胜,军心可用,百姓安乐,

  现在居然出现了如此事情,本侯如何与朝廷交代?”

  “说!如何交代?”

  咆哮声响在每个人耳朵里,

  几乎站在队伍最前方的按察副使杨景贤身体微微摇晃,

  苍老的身形显得弱不禁风,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意气风发。

  先前,他是正四品的按察副使,

  辅佐按察使处理一省司法刑狱、监察按劾、治理驿传等事务。

  平时与佥事分道巡察,负责兵备、提学、巡海、清军、驿传等事,是整个云南行省权力最重的一小撮人。

  但不久之后,他就会失去此等权势。

  城中已经有人传言,是他站在了清渊阁身后,给予庇护。

  但他偏偏不能辩解,甚至无法做到息事宁人,只能默默忍受。

  实在是天罚之事太过骇人听闻,整个大明新立二十年。

  只有那么几次能够称之为天罚,皆是在开国之时。

  洪武元年二月二十三起到当时的五十多天里,

  江南十八郡大旱,百姓遭殃,民不聊生。

  四月,未到霜时而天降严霜,天地之间显出肃杀之象。

  坊间流传,天不愿大明,大明朝乃灾祸之朝。

  为此,朝廷举行大祭十五日,以平息上天怒火。

  是洪武二年五月乙巳朔,出现了天狗食日之象,

  同年,黄河突然改道,淹毁房舍田亩无数。

  朝廷同样以大祭祀之。

  洪武三年七月庚辰,有彗星出现在西北方,

  光芒烛地,百姓惶恐,认为是上天降怒,有灾难来临!

  同年,江南太湖上出现了一条巨大黄龙。

  湖面波涛滚滚,白雾弥漫,水面上隐约浮现出一个巨大影子。

  雾散去后看到一条长达数丈的黄龙在水中游动。

  朝廷亦是以大祭祀之。

  在此之后,大明朝风调雨顺。

  如今,洪武二十二年四月,天发杀机以惩奸佞,更为骇人听闻。

  从先前的一些经历来看,天变之事发生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大的灾祸

  只是不知今年,有何灾祸?

  都司正堂,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屋内人数不多,都是国之柱石。

  西平侯沐英、曹国公李景隆、申国公邓镇、五军都督府佥事冯诚、佥事徐司马、佥事沐春、都指挥使宁正、左布政使张紞、按察使廖承轩、韩宜可,以及今日在现场,负责城防的都司佥事陈书翰。

  除却陈书翰之外的十人,都是跺一跺脚,

  云南就要抖三抖的位高权重之辈。

  此刻,陈书翰躲在最下首的角落里,死死低着脑袋,

  看着地面上铺陈的华贵地毯,

  他以前从未发现,一张普通的地毯也能这么好看!

  西平侯沐英正勃然大怒地破口大骂,

  他背负着双手,在屋中来回踱步,满脸阴郁,声音严厉:

  “天罚!天罚!现在昆明城的百姓都传成什么样子了。”

  “战事刚刚打完,明明是大获全胜,百姓却都在说杀戮太甚,有伤天和!”

  “朝廷的脸往哪搁?你我的脸又往哪搁?”

  说到这,沐英都气地笑了一声:

  “本侯带兵打仗将近三十年,可从来没有见过打赢胜仗后士气崩溃的场景,

  现在,本侯可算是长见识了。”

  他话锋一转,声音猛地严厉:

  “更有甚至,已经有人谣传,朝廷在云南大肆平叛,镇杀叛逆,有悖天理人情!!”

  “这是想要干什么?造反吗?”

  “一个做下九流之事的商贾,做了这么多伤天害理之事,这大明朝还有王法吗!!”

  沐英眼神锐利,直直地瞪向了按察使廖承轩,腾腾腾地走了过去,

  就站在他身前,充满压迫。

  “廖承轩,你来说,按察使司平日里就是这样做事?

  对此等肮脏龌龊之事视而不见?

  还是你们内外勾结,搜刮民脂民膏!”

  廖承轩呼吸猛地屏住,脸色难看到了极点,眼中有着一丝慌乱,冷汗顺着额头流下

  “西平侯爷,此事此事有蹊跷啊。”

  “你来说说,什么蹊跷?

  众目睽睽大庭广众之下,天罚是假的?

  还是清渊阁所做之事是假的,那苗鸿难不成是个好人?”

  一连串的问题让廖承轩冷汗频出,不停地拿手帕擦拭,呼吸略显急促。

  作为掌管刑狱监察的主官,平日以稳重著称,

  今日却惴惴不安,没有了丝毫稳重。

  沐英见他如此模样,嗤笑一声:

  “看看,这就是咱们大明的按察使!!

  平日里都是千忙万忙,可眼皮子底下的事却视而不见,真是荒唐!!”

  沐英的声音拔高了一个声调。

  他停住身子,伸出手指不停点着廖承轩,语速飞快:

  “那个庇护清渊阁的杨景贤,他是什么来头?

  一个妓院值得他这般亲力亲为庇护?”

  廖承轩诚惶诚恐地站了起来,支支吾吾开口:

  “西平侯爷还请恕罪,清渊阁之事下官从未耳闻。

  若是下官早知道此事,不论他背后是谁,下官定然出手惩治,恢复朗朗乾坤。”

  “早干什么去了?现在说这话有屁用!”

  沐英满脸不耐烦,问道:

  “说结果。”

  廖承轩无奈地叹了口气,死道友不死贫道,心中默念.

  “杨大人,对不住了.”

  深吸了一口气,廖承轩沉声开口:

  “回禀西平侯爷,按察副使杨景贤以权谋私,徇私枉法,不顾法纪!

  从即日起暂离衙门,看守在家,等待朝廷发落可否?”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脸色都猛地严肃起来,

  虽然早有预料,但如此位高权重之人匆匆倒下,还是让人难以置信。

  布政使张紞眼中闪过阴郁,面露思索,但终究没有说话。

  就算是西平侯在借机生事,铲除异己。

  天罚一出,人人自危,官越大越危险。

  顿了顿,西平侯沐英没有掩盖嗓门,大声喝道:

  “快些办,好好查查这个杨景贤,

  看看他这些年贪了多少银子,害了多少百姓!”

首节 上一节 851/10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