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动兵就不花银子?”
二人开始喋喋不休地争吵起来,
太子朱标显然已经习惯,轻轻捏了捏眉心:
“好了好了,不要再吵了,今日叫你们前来,不是为了这些银两。”
此话一出,二人都安静了下来,太子朱标脸色凝重,沉声开口:
“咬住叛逃了,他带着部下投靠了太尉乃儿不花,
知院阿鲁帖木儿最近也开始异动,三人有合流的迹象。
朝廷决定即刻准备粮草马匹,调动战马于山西北平,明年出征讨伐。
到时,长兴侯会前往山西与定远侯一同协助,
颍国公为大将军,南雄侯、怀宁侯跟随,前往北平。”
陆云逸知道这话是给自己说的,便连连点头。
太子朱标顿了顿,看向晋王与燕王,沉声说道:
“你二人虽然节制北方兵马,但这是你们第一次领兵出征,
务必要听军中宿将的意见,这一点九江就做得就极好,你二人要多学一学。”
这么一说,不仅仅是晋王与燕王懂了,陆云逸也懂了。
晋王、燕王与李景隆的处境一样,
没带过兵,但身份足够高,
外出打仗只能挂个统帅的名头,具体如何操持,还是要诸多军候来。
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晋王与燕王大手放在腿上,牢牢紧握,脸颊上带着兴奋。
这不仅是他们二人第一次领兵,还是大明皇子第一次领兵出征。
这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朝廷以及宫中的信任。
可随着兴奋劲一过,心中不免生出几分忐忑,万一打输了该怎么办?
太子朱标将二人的神情变幻收于眼底,发出轻笑,指了指下首:
“在宫中授课时你们嫌军候都是大老粗,战事说不清楚。
现在,本宫给你们找了一个说得清楚,做事有条理的人,
有关北疆战事的具体事宜,就问他吧。
京军也在城外驻扎,若是想看就随意去看。”
说着,太子朱标看向陆云逸,
“这几天本宫见你整日闯祸,也没闲着,
本宫给你找些事做,指点本宫这两个弟弟一番,如何?”
“呃”这倒是将陆云逸问住了。
他看了看两位王爷,都是虎背熊腰、面容黝黑的精壮汉子,
而他自己则细胳膊细腿,年龄也小,与这二人站在一起,怎么想怎么古怪。
朱标见他迟疑,又将身体靠了下去:
“怎么?你的这些祸事想让本宫帮你平息,
送允熥一个礼物便够了?总要再操劳一些别的事吧。”
这么一说,陆云逸心中大定,
一边感慨太子党就是好,一边沉声道:
“多谢太子殿下搭救,臣对北疆战事有几分了解,绝不藏私!!”
声音铿锵有力,太子朱标满意地点了点头:
“行了行了,看你有什么好东西都往军中送,朝堂上上下下都知道你是个不藏私的。”
太子朱标看了看两个弟弟,十分欣慰地说道:
“你们有所不知,马镫、干杏、喇叭、无烟灶、千里镜、万里镜,
还有最近让朝臣很是头疼的手推车,都是出自他军中。
这些东西,给咱们大明军伍平白增加了四成胜率,可能还不止。”
“前些日子,文英以及颍国公送来折子,
直言,万里镜以及喇叭的配合,会让我大明的优秀将领,不会再打败仗!
事实确实如此,从思伦法以及麓川一众将领的口供来看,
他们根本无法理应快速有效的军令传递和变阵。”
朱标的笑容愈发灿烂,他看向陆云逸:
“你不贪财、不好色、不藏私,虽然总是闯祸,但也算是大明忠臣,很好。”
陆云逸心头一震,猛地起身抱拳,朗声开口:
“臣不过是北地边民,偏居一隅,
如今在京城有五进宅院,乃是从不敢想之事。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为人臣子,理当尽忠。”
“好!!”
太子朱标目光锐利,坐直身子,目光灼灼地看着陆云逸:
“若我大明朝臣都如你一般尽忠职守,为民请命,朝廷何至于举步维艰,落得如此难堪。”
陆云逸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不知发生了什么。
晋王与燕王同样也由此疑惑。
太子朱标没有隐瞒,轻叹一口气:
“手推车一事在例行朝会上已经商讨过了,
六部堂官各执一词,朝廷大臣也是争吵不休,吵得本宫与父皇头痛。”
“大哥,据我所知,那手推车乃军中要物,朝廷也已经准备开设工坊多加制造,为何还会吵闹?”
燕王朱棣对于此等军械尤为关心,率先发问。
朱标单手垂头,沉声开口:
“开设工坊是朝廷下一步的动向,
但仅仅是工坊还不能全数接纳力夫的空缺,
所以.朝廷准备趁机推行“竹筒装填法”,
多建造一些兵器工坊,将一些军械制造收回来一部分。”
如此一说,在场之人都懂了。
难的不是生产推车的工坊,而是兵器工坊。
晋王朱棡脸色阴冷,声音透露着阴寒:“都是乱臣贼子!”
燕王朱棣看向太子,问道:“大哥,兵部如何考量?”
“兵部乐见其成,难的是工部与户部。”
说到这,陆云逸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从黑鹰在锦衣卫处拿过来的讯息来看。
户部尚书前些日子刚换,如今还有阻力,看来不仅朝廷不是铁板一块,就连衙门内也是如此。
这时,太子朱标摆了摆手,脸上阴郁一闪而过:
“好了,不说这等烦心事了,说说北征的打算吧。”
太子朱标将目光投向陆云逸,晋王与燕王的目光随之而来。
陆云逸没来由地感受到了一股压力:
“是!”
第463章 陆将军乃吾师矣
太子府,略显昏暗的书房内,太监从书架上拿出许多份文书递给陆云逸,
“陆大人,这是一月以来,北元乃尔不花以及咬住等人的动向。”
陆云逸接过,随意翻阅几眼,而后问道:
“有没有北元朝廷以及北元君主也速迭尔的文书?”
太监想了想,重重点头,看向上首的太子殿下,面带请示。
朱标点了点头:“去拿来。”
太监道了一声是,而后躬身离去。
太子看向陆云逸,笑道:
“此行只针对乃尔不花等人,本宫知道你喜欢乘胜追击,但对于北元,就算了。
朝廷打算将其放在草原,不予理会,让草原再乱上一乱。”
此话一出,陆云逸便知道太子误会了,开口解释:
“太子殿下误会了,臣并不是想要毕其功于一役,
而是想要看一看草原局势,这有关此行胜负成败以及方略的制定。”
“详细讲。”
太子朱标点了点头,而后看向晋王与燕王:
“你们好好听听,舅舅与文英都说过,此子有总揽大局之能,日后定然能统驭大军。
听听他的见解,也看看这场战事能不能胜。”
晋王与燕王面露诧异,将身体稍稍坐直了些。
陆云逸在心中左右思绪,隐晦地看了一眼朱棣,很快做出决断。
他不打算藏拙,转而对着身边的太监说道:
“劳烦公公帮我找一块识字板来,要大。”
“陆大人稍等。”
不过几十息的功夫,巨大的识字板就摆在了书桌正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