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心中暗叹:苏哥儿啊苏哥儿,你这个狠心短命的家伙!
你究竟是贪恋着世间的美色,你可知你这一举动,伤了多少人的心啊!
此时,湘云好不容易安抚好了宝玉的情绪,却发现宝钗依然呆呆地坐在那里,神色凄切而凝重。
她心中一紧,连忙关切地问道:“宝姐姐,你没事吧?你怎么也这副模样啊?”
然而宝钗却只是默默地摇了摇头,连话都不想说一句。
她的心中充满了太多的苦涩,仿佛整个世界都已经崩塌了一般。
探春见状,也是心急如焚。她连忙拉了拉湘云的袖子,给她使了个眼色。
湘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宝钗也陷入了深深的情感纠葛之中。
她心中不禁为宝钗感到深深的担忧,同时也更加敬佩她那份深藏不露的坚韧。
“都怪我不好,本想拿那两首好词来逗你们开心,让大家在这沉闷的日子里寻得一丝欢愉,没想到却弄巧成拙,反而勾起了大家的伤心事。”
湘云自责地跺着脚,眼眶微微泛红,一脸懊悔与无助,“罢了,罢了,我这就把这两首词都烧了,权当它们从未存在过,往后谁都不许再提,免得再生事端。”
说着,她真的伸手去拿桌上的火烛,似乎要将那两张承载着复杂情感的纸笺付之一炬。
众人见状,连忙上前劝阻,生怕这珍贵的诗词就这样化为灰烬。
“湘云,你这是何苦呢?诗词本无罪,它们只是情感的载体,可恶的是那苏哥儿,怎能将个人情感如此轻易地挥洒,害得我们大家跟着伤心难过。”
宝玉苦笑着摇了摇头,他深知湘云并无恶意,只是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确实让人有些难以接受。
宝钗也点了点头,她虽然心中苦涩难当,但理智尚存,明白迁怒于诗词实在有失风度。
“是啊,湘云,你别自责了。
这诗词本是雅物,是情感的抒发,怎能因一人之过而毁之?
你若真的烧了它们,岂不是让那苏哥儿得意了?”她的声音虽然轻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是在安抚一个任性的孩子。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贾环急促且略带慌乱的脚步声,紧接着便是他的呼喊声:“宝姐姐!宝姐姐!”
第265章 回去
只见他捧着一个小巧精致的长条匣子,一脸焦急地跑了进来,仿佛有什么天大的事情要发生。
“做什么脱缰马似的东奔西撞,越发没规矩了,竟敢来宝姐姐这里胡闹,还不快下去!”探春怒斥道,她眼见场面已经有些失控,贾环这时候跑来无疑是雪上加霜。
贾环没想到屋里这么多人,且气氛如此凝重,一时之间有些手足无措,唯唯诺诺地站在一边。
心里暗自埋怨自己运气不好,怎么就挑了个这么不合时宜的时候来呢?
他本想悄悄地把匣子交给宝钗就走的,没想到却撞上了这么一出好戏。
宝钗见状,轻轻地摆了摆手,止住了探春的怒斥,她的声音虽然温和,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环哥儿,可是有什么急事?为何如此慌张?”她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询问与关切,让贾环心中的紧张稍微缓解了一些。
贾环见宝钗神色有异,且地上还有血迹斑斑,心中更是吓得六神无主。
“宝姐姐,这是怎么回事?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还是……还是有人欺负你了?”他关切地问道,语气中充满了担忧与焦急。
众人都不言语,只是默默地看着宝钗,仿佛在等待她的回答。
宝玉见状,生怕贾环乱说,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连忙解释道:“没什么事,不过是我方才听了两首好诗,一时激动之下吐了口血,你可别出去乱说啊,免得让祖母和太太担心。”
贾环闻言,连忙点头应下,他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来得及时,否则若是让三哥知道这事,自己可就没好果子吃了。
想到这里,他连忙从怀里掏出三哥的信来,递给宝钗:“宝姐姐,这是三哥让我交给你的信,还有这个匣子,说是里面有你喜欢的东西。”
众人均好奇地围了上来,想看看这匣子里到底装着什么宝贝。
宝钗接过匣子,轻轻地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放着一串由珍贵宝石镶嵌而成的手链,在灯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旁边还放着一封封得严严实实的信。
她心中一动,隐隐猜测到这可能是与苏哲有关的东西,或许这封信能解开她心中的一些疑惑。
宝钗轻轻地打开匣子,那一刻,仿佛时间都静止了。
众人均忍不住轻呼了一声,只见一尊白玉美人静静地躺在锦盒之中,阳光下,它晶莹剔透,洁美无暇,散发着柔和而温润的光泽,显然是由最顶级的羊脂白玉雕琢而成。
宝钗小心翼翼地取出这尊白玉美人,捧在手上细细观赏。这美人身着蝉翼般薄的纱裙,衣裳的纹理清晰可见,仿佛一阵风吹过就能翩翩起舞。
其人面如满月,眼如水杏,肌肤丰美莹润,身段婀娜妩媚,每一个细节都雕刻得栩栩如生,与宝钗的容貌竟有七八分相似。
盒子里还有一张纸片,宝钗轻轻地拿起,只见上面是苏哲那熟悉的笔迹:宝姐姐像你吗?
后面还画着一个俏皮的笑脸。
众人都被这份巧思和用心逗笑了,纷纷赞叹道:“难为苏哥儿哪里寻来这个白玉美人,与宝姐姐几乎一模一样,着实难得。”
不过宝钗的心中却五味杂陈。
她咬着牙,心中暗想:拿个玉美人就能哄我开心么?呸,苏哲,你何时能回来,我定要好好问问你。
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感动也有不满。
探春见状,脑筋一转,看着贾环道:“环儿,苏哥儿就没带什么信回来?或者有什么话要转告我们吗?”
她敏锐地察觉到了贾环的异样,知道他一定还有什么没说出来。
贾环眼睛一翻,瞟了众人一眼,似乎有些犹豫。
但最终还是开口了:“三哥还有几句话让我转告宝姐姐。”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了众人的耳中。
众人都屏息以待,想知道苏哲到底还有什么话要说。宝钗更是紧紧地盯着贾环,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贾环清了清嗓子,开始转述苏哲的话:“三哥说,他……他很想念大家,特别是宝姐姐。
他还说,有些事情他暂时无法解释,但请宝姐姐相信他,他一定会回来的,有些话只能对姐姐一个人说。”
贾环的话音刚落,整个屋子都陷入了沉默。
宝钗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思念、有疑惑、也有期待。
“那你还不快说,莫要让我们在这干等着!”探春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焦急与不满,眉头紧锁,显然是对贾环的磨蹭感到不耐烦了。
贾环却显得异常坚定,他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不行,三哥临行前有严令,这话只能宝姐姐一个人听,绝不能泄露给第二人知晓。”
探春见状,知道再劝也是无用,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伸手轻轻刮了刮贾环的鼻子,算作是对他的小小惩罚:“好吧,既然你如此坚持,那我们便先走了。
宝姐姐,你就自己留着这秘密吧,我们可不想做那偷听墙角之人。”说完,她便带着一众姐妹,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房间。
待众人离去,屋内顿时变得安静下来,只剩下贾环和宝钗两人。
贾环见四周无人,这才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一封用精致信封封装好的信件,双手郑重其事地递给宝钗:“宝姐姐,这是三哥托我交给你的。
他此行扬州,心中牵挂着你,又担心你会因他的某些行为而误会,所以特地写了这封信来解释。
你慢慢看吧,里面都是他的心里话。”
宝钗接过信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这封信不仅仅是一纸文字,更是宝玉对她的深情厚意。
她轻轻撕开信封,展开信纸,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
“宝姐姐爱鉴:自那日一别,已数十日未见,我心如焚,思念之情难以言表。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何况如今已数十日之久,我几欲发狂。
此行扬州,事务繁杂,局势多变,我虽身处其中,但心却时刻牵挂着你。
无奈之下,我填了几首词以寄情思,但又怕你听后伤心,更怕你因误会而受委屈。
因此,我特地写下这封信来解释,以免你我之间产生不必要的嫌隙........。”
宝钗读完信,眼眶微微泛红,心中五味杂陈。
她抬头看向贾环,只见他正站在那里,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关切。她微微一笑,轻声说道:“环哥儿,辛苦你了。这些钱你拿去买果子吃吧,算是姐姐的一点心意。”
说着,便从床头的小匣子里抓出一把金银锞子,塞进了贾环的怀里。
贾环高兴地笑了,他接过钱,连声道谢:“谢谢姐姐,不,应该叫嫂嫂才对!
三哥真是有福气,能得到姐姐这样的佳人青睐。”说完,他便欢天喜地地跑开了,留下宝钗一人在屋内,独自品味着信中的深情与温暖。
苏哲的信笺,如同春日里的一缕和煦阳光,穿透了宝钗心中的阴霾,让她原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她细细品味着信中的每一个字,仿佛能够感受到苏哲在书写时那份深沉而复杂的情感。
她知道,苏哲此去扬州,虽然表面上是为了处理盐务之事,但实则心中却承载着太多的重担。
他既要顾及国家大事,又要兼顾个人情感,其中的艰辛与苦楚,惟有她自己能够真正体会。
宝钗读完信后,忍不住轻声笑了出来,那笑容如同晨曦中绽放的花朵,清新而明媚。
她心中暗自思量:“你这狡猾的苏儿,信中所言虽然有所保留,但那份对你的深情与牵挂却是溢于言表。
你去了扬州一趟,不仅让玉儿对你更加痴心,还跑到我这里来诉苦,真是会算计!
不过,我也懒得拆穿你,等你回来,看我怎么好好‘审问’你,让你老实交代!”
随着日子的推移,大运河上的舟船依旧穿梭不息,苏哲等人的坐船也在其中畅行无阻。
得益于两江总督顾涛的特别关照,他们一路上受到了极好的照顾和保护。
每到一个地界,都有运河守备、巡守等官员带领兵船日夜守护,确保他们的安全。
虽然苏哲与这些官员未曾谋面,但他心中对顾涛的感激之情却愈发深厚。
能坐到如此高位的人,除了才干出众外,更需具备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能力。
顾涛此举不仅是对他的信任,更是对他的看重和保护,让他深感荣幸。
在船上的日子里,苏哲时常会望着滚滚的河水发呆,思绪万千。
他会想起与黛玉共度的那些美好时光,想起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与牵挂。
同时,他也会想起宝钗那温婉贤淑、善解人意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无论是黛玉还是宝钗,都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是他愿意用一生去守护的人。
而宝钗则在家中静静地等待着苏哲的归来。
她时常会拿出苏哲的信笺反复阅读,品味其中的深情与爱意。
她知道,苏哲虽然身在外地,但他的心却始终留在那个梨香院落里,留在她的身边。
这份深情与执着让她感到无比的幸福。
她期待着与苏哲重逢的那一天,期待着与他共赴未来的每一个美好时光。
她相信,只要他们心中有爱、有信念,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共同创造属于他们的美好未来。
一路行来,船儿如同离弦之箭,划破水面,疾驰向前。
苏哲站在船头,望着越来越近的通州地界,心中五味杂陈。
他既期待着与宝钗重逢,又害怕面对那份未知的结局。
近乡情怯,这四个字此刻在他心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不禁开始担忧,宝钗这几日是否安好,是否也在思念着他。
这份焦虑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让他难以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