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纵然自己想要和他推心置腹地谈谈,一来因为时间线的问题,很多事情还未发生,无法言说;二来也根本不可能获得多少实质性的效果,说了也是白说。
苏哲决定和对方谈一谈,毕竟这个人的品质并不坏。
但是,他会说到什么份上,会有所保留,而对方能接受多少,就看他自己的悟性和造化了。
“宝兄弟,假如你家环哥儿能够读书,考取了举人进士,出仕做了官,而你却在家里这样混日子,那么日后环哥儿回来了,你该怎么见你这位环兄弟呢?
是大模大样地以兄长的身份见他,还是会觉得自己矮了一头,心里感到难受?
你母亲和你姨娘的感受又会如何呢?
还有那位成天把你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老太君,她的心里又该如何着想呢?你想过这些问题没有?”
苏哲站定,语气淡漠,目光清冷,注视着有些手脚无措的贾宝玉。
“假如你母亲和你姨娘因为琐事争执起来,拿你说事儿,你心里,你母亲心里,会不会难受?
嗯,你觉得这种可能性大不大?
还有,环老三日后要是当了官,正经八百地向世叔讨要你屋里的哪个丫头去做妾,你觉得世叔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苏哲随随便便列举了几个可能性,都让贾宝玉在这冬日里冷汗涔涔,张口结舌,无言以对。苏大哥所说的这一切,他从未考虑过。
贾兰也就罢了,虽然说不上有多少感情,毕竟他连珠大哥的模样都有些记不起来了,但贾兰也是嫡子,年龄实在太小,想不到那里去。
至于说环老三那个小屁孩儿,一脸猥琐样,成日里跟在自己屁股后边儿转,琢磨着找自己和三妹妹要点儿零花钱,给他几分碎银子他都能喜欢得眉花眼笑,他能读书?
贾宝玉心里实在是没底。
可万一环老三真的读出来了呢?
谁敢保证他一定读不出来书?
阖府上下,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能读出来书,但只有自己心里清楚,自己是多么厌恶读书。
贾宝玉脸色苍白,汗出如浆,嘴唇都有些发青。
原本风流倜傥的俊脸,此时却恍如失魂落魄一般,整个身体就像风中枯枝上摇晃的黄叶,摇摇欲坠。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过去的逍遥自在,可能只是建立在家族的庇护和无视现实的基础上。
一旦面对现实的残酷,他才发现自己竟然如此无助和迷茫。
苏哲有些怜悯地拍了拍贾宝玉的肩头,以一种过来人的姿态,温言道:“宝兄弟,好好想想吧。
谁家的父母不为自己儿女好?
世叔这么做也是为你好,否则何须在这些日子的把为兄招来,苏哲想到贾政递给自己的拜帖当真情真意切,真的是苦了天下父母心。
贾宝玉宛如溺水之人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不,应该是一艘小船,他一把抓住苏哲的胳膊,急切地说道:“苏大哥,你能耐大,办法多,肯定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你帮帮我,帮我出出主意。
我真的不想读书,一看见《四书五经》那些东西,就头疼……”
苏哲看着贾宝玉那急切而迷茫的眼神,心里不禁叹了口气。
他想问贾宝玉,那你到底想干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知道,这个问题对于贾宝玉来说,可能并不容易回答。
贾宝玉也不喜武道,自己的路子他也没办法走。
看到贾宝玉那期盼的目光,苏哲又有些不忍。
他想了想,才道:“宝兄弟,这样吧,待会儿见了世叔,我们先听听世叔的想法,然后再来商量,好不好?”
贾宝玉如鸡啄米一般连连点头,现在的他真的把苏哲当成了救命稻草。
先前对苏哲的那些不满和怨恨,此时早就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
至于以后,那就两说,起码现在他对苏哲是感恩戴德的。
随后,他们一同踏进了荣禧堂。
只见贾政背负双手站在堂屋正中间,苏哲一进门便是一个拱手,深深鞠了一躬,“小侄见过政世叔。”
“苏哲来了?”贾政略微矜持了一下,然后抬抬手,示意他不必多礼。
他的目光在苏哲和贾宝玉之间来回扫视,似乎想从他们的表情中读出些什么。
“都是自家人,何须如此客气,坐,坐。”贾政微笑着说道。
这荣禧堂上首摆放着两张紫檀官帽椅,一看便是历经沧桑的老物,那乌油油的扶手和椅背都被磨得光滑如镜,显然是经过了岁月的洗礼。
两边则是金丝楠木交椅,同样显得古朴而庄重。
背后挂着一幅墨龙大画,气势峥嵘,仿佛要破壁而出。
紫檀雕螭大案上,古铜鼎和秘色瓷大瓶交相辉映,果真是气派无比。
地面是用海州金砖铺设,这种金砖在现在才逐渐开放给民间使用,二十年前都还需要工部批准方才允许使用。
贾家当年肯定是获得了朝廷的特批,才能使用这种金砖,毕竟这些东西可是皇室特供的。
单凭这份摆设,就不是苏家这等人家所能比的。
皇上御赐的牌匾,王爷亲笔书写的楹联,再加上这些一看都是些古物老货色,随便拿一件出去只怕都能抵当万儿八千两银子。
任谁走到这里一看,都会觉得贾家怕是要富贵万年吧?
谁又能想到区区一二年的时间,贾家便是风吹雨打飘散去。
坐定之后,自然就是一番嘘寒问暖的寒暄。
贾政询问了苏哲平时的日常生活后,话题才开始步入正题。
苏哲其实已经猜测到了贾政的心思。
他知道,贾宝玉必须要去读书了,但他的性子又摆在那里,怎么读,如何读,才能读得下去,读得出来。
又不至于像他兄长那样弄得心力憔悴最终一命呜呼,这也是让贾家众人最为头疼心烦的事情。
贾宝玉则像一个受气鹌鹑一般,蹩在旁边的椅子中,他知道这等话题自己是插不上话的。
贸然插话只会招来父亲的责骂,也只有苏哲大概才能在父亲面前进言,父亲也才能听得进去。
因此,他只能默默地听着,心里暗自祈祷苏哲能为他想出一个好办法。
“苏哲,不瞒你说,世叔这辈子一直希望家里能出一个像样的读书人。
你珠大哥当年也是……”提起自己的长子,贾政的眼睛也有些湿润,可惜了一个读书的种子。
他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宝玉现在的情形你也看到了,前日里他舅舅也念叨说宝玉该去读书了。
可他这身子骨和心性,世叔是真的为难。
你前几年就在太和那边书院读书,本也是计划在儒门出头,你帮世叔出个主意,看看宝玉下一步该怎么去读书?”
贾政没有说宝玉该怎么办,而是直接说该怎么读书,这就定了性。
旁边的贾宝玉一听,立时脸色又白了几分,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很高,但他也清楚自己的性子和能力,读书对他来说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世叔,小侄明白您的意思,宝玉必须要去读书,贾家不能没有一个读书人……”
苏哲一下子就把话题点明,贾政连连点头,果然是一个有悟性的家伙,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那小侄可以问一问世叔对宝玉读书有什么期待么?”苏哲需要根据对方的要求来确定方略。
既然人家如此态度诚恳地求教,他也不可能拒之门外。
出出主意,给个方略,博得贾家好感,并不是什么坏事儿,自己还图谋人家姑娘人妻,不至于这点事情拒绝。
好歹还有丫头在人家家里住着呢,他也希望贾宝玉能够有一个好的前途,不说什么文成武就,就是自己日后捞他出来起码有个事情要干,不然总不能入那佛道之家吧。
苏哲的一句话又问到了关键点上。
贾政看了一眼低垂着头不敢看他的宝玉,叹了一口气,说道:“苏哲,都不是外人,世叔也不瞒你。
世叔倒是希望宝玉能像他兄长一样发奋读书,从秀才到举人。
可是他的心性不定,世叔心里也没底啊。”
苏哲点点头,他明白贾政的意思。
这其实就是没有任何具体的期望,只是希望贾宝玉能去读书,像贾珠一样,考个秀才,就算是给阖府上下一个交待了。
如果万一文曲星垂青贾家,贾宝玉“一不小心”考上个举人呢?
那自然是更好的结果,但贾政对此并没有太大的信心。
苏哲假作思考沉吟的低头不语,贾政也不催促。
一时间,荣禧堂里也是寂静无声,只有贾宝玉略显急促的呼吸声清晰可闻。
过了一会儿,苏哲抬起头,缓缓说道:“世叔,您既然问到小侄,小侄也只能就小侄自己的一些看法说一说了。”
“苏哲你尽管说,无需顾虑。”贾政点头鼓励道。他也很想知道,苏哲这个年轻有为的读书人,对于贾宝玉的读书问题会有什么样的看法和建议。
“宝玉读书既然是大势所趋,那始终是要读的。
但他年龄太小,而且身子骨也不比小侄这种风里来雨的武人粗糙耐造。
所以小侄的想法是,先让宝玉在家里请专门的塾师,或者是府中设立私学来读书。
当然,塾师要请好,不能糊弄凑合……”苏哲的话让贾政微微点头。
现在要让刚满十三岁的贾宝玉出去读书本身也不现实,那老太君和夫人就真的要和自己拼命了。
贾政更关心的是下一步该怎么做,于是苏哲继续说道:“现在各家书院基本上都是只招收十四岁以上的学子。
小侄先前都说了,我这也是在辽东那边厮混惯了,身子骨强健……”
苏哲对于自己的肉身还是非常自信,他现在身体已经有上三品强者的痕迹了,肉身超凡,主要是做防御力这边,真真铁打出来的。
他想了想,觉得苏哲的建议很有道理,宝玉现在确实还太小,不适合出去读书。
请个好的塾师或者设立私学,在家里先让他打好基础,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所以小侄琢磨,不妨让宝玉现在家中读上三四年。如果行的话,再找机会进书院。
只是书院过于清苦,未必适合宝玉……”苏哲想了想又道:“若是到时候进书院不合适的话,也还是可以考虑进国子监。
荫监不行的话,不妨求陛下给个恩荫。”
这个时候便是苏哲卖人情了,自己和贾家因为功法关系很难断干净,自然需要偿还一部分。
大景规制,京官须得要文官四品、武官三品以上方可有子侄一人荫监,否则就只能皇帝特别加恩恩荫。
论官品级,贾政是不够格的,而贾赦倒是够了,但是贾琏应该已经把这个机会用过了。
所以贾宝玉到时候要想荫监,只有走恩荫之路。
苏哲恰好是三品武将,刚刚好。
对于贾家走捐监,但那就太丢脸了,贾家不可能接受这种方式。
当然,最好的去向还是进书院。
贾政听了苏哲的话,觉得很有道理。
他想了想,说道:“恩,你说的很有道理。宝玉现在确实还太小,不适合出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