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状很快进宫,然后跟扶苏严肃的分析了当前的情况。
扶苏很是失落的说,“登基之前,我时常反对始皇帝的命令,就是因为担心这样的严苛,会引发百姓的不满。”
“现在事情果然发生了,我又有什么惊讶的呢?”
黑状只是膝行上前,劝慰扶苏,“民心没有归附,出现暴动是正常的事。”
“大泽乡那些百姓,用木头作为武器,用长杆作为旗帜,因为一时之愤而起事……”
“他们的武器不如朝廷的精良,制度不如朝廷的严密,而且乍然居上位,不少人会飘飘然,沉迷享乐忘乎所以。”
“只要派遣有能力的将军率领大军过去,是可以轻易将之扑灭的。”
“最应该担忧的,是六国余孽!”
说到这里,
黑状流泪叩首道,“我知道陛下是仁善的君子,想要向上古的圣王一样,用道理教化臣民,垂拱而治天下,所以一直忍受着朝堂上某些人的挑衅。”
“但是现在,山东六国已经借着这样的机会复兴了,秦国杀死过它们一次,这次再战,必然是要不死不休的。”
而且这次的情况,
比起当初诸国合纵攻秦来,还要严重!
毕竟,
六国是真“死而复生”的。
尝到了之前亡国的痛苦,
这些残余的力量,只会追杀嬴秦到天涯海角,永无休止!
而秦国以前可以化解合纵,
是因为当时六国还各自为政,拉一派打一派,不必与全天下为敌。
可现在呢?
既然做了天下的皇帝,
自然要面对这天下的反噬!
不仅有六国,
还有一些地方上的豪强,也跟着一起动乱起来了啊!
“这是社稷危亡之时了,难道陛下还要继续犹豫,以至于舍弃列祖列宗的基业吗?”
扶苏有些纠结。
因为他知道,只要应下黑状的话,之后会用到的手段,不是他喜欢的。
那是会违背他认定的德行的。
但皇后纱直接从外面走了进来,打断了他的思考。
她牵着太子辟疆,母子二人都穿着丧服。
扶苏很惊讶的问她,“你这是干什么?”
她的父亲就在眼前,
自己这个丈夫也还好好活着啊!
纱只说,“国家都危难成这样了,你却还没有采取行动,不就是想要坐等叛军攻入咸阳,杀死我们吗?”
“我不忍心自己死后没有祭祀,干脆先为自己服丧哀悼好了!”
扶苏当即叹息,“我懂你的意思了!”
他转身对黑状拱手:
“接下来的事,还请定阳君教我如何去做吧!”
于是,
得到了扶苏的首肯,
黑状很快联系上蒙氏和王氏,直接用军队,控制住了咸阳上下。
淳于越再也没有告状的机会了。
李斯面对找上门的黑状,难得惊慌的说,“我服侍了始皇帝许多年,你连我都不放过吗?”
“可是你年纪大了,丞相!”
李斯,
是一个标准的法家弟子,
他对权力的渴望,也是非常突出的。
扶苏继位之后,
因为不满他提拔儒生的事,
又因为扶苏继位之前,李斯跟他有过一些矛盾,
是故李斯经常以老臣的身份,去跟皇帝进行抗辩。
在前朝,他是始皇帝的心腹大臣,
在今朝,却成为了二世执政的绊脚石。
因为李斯很清楚:
君子是可以欺之以方的。
可眼下,黑状也不跟他讲什么道理了。
而当李斯及其亲人被扣押带走的时候,他还在询问黑状,“老夫还有带着黄犬出城打猎的机会吗?”
黑状也只是叹息着说,“这要看秦国能不能在这次动荡中存活下来了。”
随后,
黑状又去找了蒙恬。
他对这位大将诚恳的问道,“秦朝还有保有天下的可能吗?”
蒙恬分析了下局势,遗憾的告诉他,“只怕是艰难了。”
始皇帝强制迁移了那么多人,
腾空了中原很多地方,也让大秦的兵力南北分散。
岭南的士卒距离遥远,而路途艰难,又隔着背逆的楚地,是很难返回的。
北边虽然没有太大的阻碍,却要防备匈奴,镇压那些修建长城的奴隶和民夫。
如果将大军尽数撤回,匈奴会趁虚而入,那些人只怕也要跑去加入义军了。
“那还可以保有三晋吗?”黑状又问。
“这个还要看时机。”
“那保有关中的机会有多大呢?”
蒙恬对此,只是很轻松的说,“只要敌人之中,没有如同天神降世一般的人物出现,依靠函谷关,又担心那些家伙干什么呢?”
于是黑状请求他,“那就尽量为嬴秦保留三晋的土地吧!”
“我听说求其上者,往往得中。”
“但天下很难再收服了,所以只能期待求其中而得下。”
“我会想办法,加强关内的防御,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齐楚的土地和人心,
连始皇帝都难以收服,
黑状也干脆放弃了它。
当下,
他只希望能在这场动荡中,最差也能保护好嬴秦的祖地。
随即,
黑状又去拜访了许多世代仕秦的老臣,说服他们后,在朝廷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一番整顿,让蒙恬带领着二十万大军,得以出函谷而攻中原。
第263章 转折
“陈胜很快就要败亡了!”
当陈胜下令,将那前来寻找他的,希望他能履行“苟富贵,勿相忘”诺言的乡友处死的时候,
围观他的死鬼们便对他的未来有了预感。
“本以为他可以做豹变君子,奈何人心总是容易朽坏。”
惠施就感慨的说,“这才几个月,竟至于此?”
“富贵逼人,是世间常理。”
旁边出身贵族的三晋先君便说,“陈胜出身低微,即便读了些书,眼界也不够宽阔。”
“他若是善于纳谏,那还能保有自己陈王的称号,可惜被人吹捧了几月,就受不了逆耳忠言了。”
季伍气哼哼的对那几个讲闲话的先君们道,“当初他恢复三晋君位的时候,你们可不是这样的口气!”
陈胜既王,
又相继向东攻取,收复了三晋燕楚等部分土地,并且扶立了隐藏在民间的魏公子咎为魏王。
在此之后,又有赵王、燕王重启宣称。
虽然这赵燕的新君,并不是二国的公子,但好歹是把国号重新拿出来,昭示天下了。
更何况自称赵王的武臣在不久之前,便因为放纵奢侈被手下杀死,复立了赵公子歇为王——
这让先君们觉得,
王位即便一时为贱人所占,但后面总会归于自家的。
鄙贱之人,不能远谋!
见到一点小小的富贵,便忘乎所以,沉迷其中,哪里比得上从小吃过见过,只是不幸被秦人迫害了十几年的公族王室呢?
怀抱着这样的想法,
先君们起初说起陈胜,也多溢美之词。
只是现在,
蒙恬既出,先是击败了驻扎在函谷关外的周文,随后又相继击败了张楚的其他部队。
农民起义的大火,
忽然又有了被扑灭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