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343节

  “我真担心盈儿啊!”

  当刘信赶过来的时候,吕雉当着他的面哭泣道。

  刘信也知道,戚夫人正在跟吕皇后争宠,她的儿子是刘盈的竞争对手——

  他在家里的时候,

  他母亲李氏就经常抱怨自己的三叔。

  先说刘邦这个家伙不照顾自己的亲人,连侄子都不封王,然后又说男人本性见色忘义,发达之后有娇妻幼子,就嫌弃在家里辛苦带孩子养老人的原配了。

  对此,

  刘信只能保持沉默。

  除了议论长辈,是不合礼仪的事情外,现在的刘邦还是他的君主。

  身为臣子,

  是不可以非议自己国君的。

  但在心里,

  刘信其实也觉得刘邦这样做是不好的。

  吕雉是一个称职的妻子和母亲,

  刘盈是个很听话懂事的孩子,

  他们都没有过错,

  怎么可以因为喜爱另一个年轻美丽的姬妾,就生出了舍弃他们的心思呢?

  现在,他被吕雉叫到宫里,听闻她的哭诉,心里便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他很恭敬的叩首道,“太子,是国家的储君,是天命所系的第二人。”

  “现在汉室江山刚刚定下,陛下顾虑社稷,也不会做那样的事。”

  “请皇后不要忧虑!”

  “可戚夫人步步逼迫,我怎么可以安心呢?”

  吕雉仍旧哭泣着道,“我嫁到丰邑之后,过得日子如何,你作为晚辈是见过的。”

  “你母亲同我亲近,也常向你诉说我的事情。”

  “如今我也不瞒你——”

  吕雉擦了擦眼角,只悲伤的告诉刘信,“我对陛下,已经没有了男女之情,早就不期望他的怜爱疼惜了。”

  她边说,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

  为人妻为人母后,

  她时常劳作,织布耕耘,还得忍着嫌弃,替刘邦养他的私生子。

  所以,

  吕雉的双手早早的磨出了茧子,面容也含着凄苦,没有在闺中时的青涩柔嫩。

  她这样的年纪,

  这样的容貌,

  的确不会再让一位拥有天下的帝王去倾心疼爱了。

  而吕雉,也只要刘乐、刘盈就行!

  “我一生依靠,只有盈儿了!”

  “你的母亲将你养育成才,这才摆脱了辛苦,有了安顺的晚年。”

  “可现在盈儿年纪还小,他能懂什么呢!”

  “如果我不去替他争,如果我不能保证他能有个美好的未来……他会如何?我会如何?”

  “我哪里敢去赌陛下的心意,赌一个男人会不会喜新厌旧呢!”

  听到这些话,

  刘信也只能叹息一声。

  他想起过去在丰邑的事,

  刘乐刘盈他们,的确喜欢跟在自己身后,接受他的教导。

  他们是很亲近的。

  “……人有亲疏之分。”

  “为了汉室江山的稳定,为了太子的安危,我怎么敢不尽心呢?”

  “只是,还请皇后多松松手,让我可以多跟太子往来,并且允许我带他出宫见识一下世情。”

  刘信想起了吕雉对刘盈的态度,心里有些苦恼。

  也许是对丈夫失去了期待,

  吕雉便将自己的重心,全放到了刘盈身上,恨不得让这个孩子每时每刻,都只在自己掌心活动。

  刘信觉得,

  这对孩子的成长,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他记得,在自己年少求学的时候,曾经询问过何博这位老师关于教导孩子的事。

  当时何博还很惊讶。

  “你怎么会关心这样的问题呢?”

  他笑着挥动手里的蒲扇,扇去夏日滚烫的热气,嘬饮着刚打上来的清凉井水,对刘信发出疑问。

  “因为我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

  身为孤儿的刘信很直接的说道,少年稚嫩的脸上充满了好奇和盼望。

  “我没有经历过父亲的教导,但以后总要生育子嗣,延续血脉的,所以我希望可以提前学习一些经验,成为一个优秀的父亲。”

  如果他可以做到,

  那他未来的妻子就可以轻松很多了。

  于是何博就指着他笑道,“毛都没长齐,就想要娶妻生子了!”

  “小孩子的想法真是难懂啊!”

  不过,他还是很认真的回答了刘信的问题,并没有遵循如今世人的想法:

  认为大丈夫关注家里的妻子是柔弱的女儿姿态,心胸不够宽广,未来没有出息。

  刘信静静听着老师的话,随后又疑惑,“为什么要让孩子经历一些挫折?”

  “因为不经历风雨,见不到彩虹啊!”

  何博笑笑,指着二人面前堆起来的史书说,“天下诸事,都要遵循这样的道理。”

  “何况人呢?”

  刘信对此若有所思。

  等到了现在,他已经有了妻子,做起了别人的丈夫和父亲,才对这番话话有了新的认知和了解。

  “皇后若真心为太子谋划,当效仿赵太后故事,而不能一味溺爱他,控制他。”

  吕雉有些排斥,不希望刘盈离开自己的身边。

  但她终究没有拒绝。

第288章 刘盈

  “……你上奏,想带太子出去干什么?”

  栎阳宫中,

  刘邦召来自己的侄子刘信,询问他做这件事的意思。

  刘信很坦然的说,“我想带太子出去见一见世面。”

  “陛下在定陶称帝后,又因为咸阳被项羽烧毁,选择在长安修建新的都城,而在城池修好之前,居住在相临的栎阳。”

  “现在,长安那边的事务很多,被征来服役的人也很多,这对开拓眼界,了解民情,是很有帮助的。”

  刘邦听了,拍着桌子就说,“寡人可没有让你教导太子,你怎么可以自作主张呢!”

  刘信梗着脖子说,“太子是国家的储君!”

  “做臣子的既要为陛下尽忠,也要考虑服侍嗣君,让他成为聪慧仁德的后继者!”

  “又是仁德!”

  刘邦生气的转过脸,呼呼的说道,“太子仁德固然好,可他除了仁德还会什么?”

  他是混江湖的老滑头了,自然知道夸人的方法——

  当对着一个人实在不知道夸奖他什么的时候,

  就说他“孝”,

  就说他“善”!

  这都是客套话!

  刘邦对自己的种,虽然没养过几天,但还是能根据孩子如今的个性,看出他未来大致会如何的。

  他一眼就能看出,

  刘盈生性有些柔和,平时喜欢安静的做事读书,他的身体也不是很好。

  而刘如意却是相反:

  那个孩子更加的活泼开朗,身子骨更加健壮,性格很像自己。

  因此,

  作为父亲的偏爱,

  作为君主的顾虑,

  让刘邦生出了些许动摇,想要换掉这个太子。

  毕竟,

  仁善的扶苏失去天下,

  才几年啊!

  他的陵墓还在雍城树立着,坟头草都三丈高了!

  而在战乱之中,

  刘邦自己先行退缩,离开了关中。

首节 上一节 343/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