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369节

  何博于是一个个点名过去,告诉他们自己已经记下了这件事。

  小心来日算账!

  鬼吏们当即就低下头,不敢吱声了。

  然后,

  何博也沉思下去。

  他想了许久,最后只能感慨起来,“历史的滔滔大势,就是这样的啊!”

  不管坐天下的皇帝换没换人,

  但只要制度没有得到改善,该暴露出的问题仍然会出现,不过早晚而已。

  当刘邦分封刘氏诸侯王之时,这位汉太祖就该做好诸侯王反叛朝廷的准备!

  毕竟周天子在此之前,

  已经帮后人把许多坑都踩了一遍——

  西周分封宗室,

  有郑、晋等国。

  然而春秋崩坏之时,郑国射天子肩,晋国视天子为争霸的招牌……

  这些事例,

  即便刘邦不爱读书,也会有人告诉他的。

  而刘老三对此的态度也很明确:

  “管他那么多干嘛!”

  “先稳住江山社稷,以后的问题,就去依靠后人的智慧!”

  “反正我老刘家的皇帝位子,只要能超过二世而亡的秦朝就好了嘛!”

  他是很洒脱的,

  只是听说了这番话的始皇帝难免捏着拳头,气冷抖起来。

  而何博对此,并不了解。

  他只是让西门豹上前,替自己讲述起七国之乱的具体过程,想看历史的惯性,是不是当真强大到完全复刻经典。

  当他静静的听完后,才撑着下巴,含糊的嘀咕道:

  “这次还是吴楚作为主力啊!”

  “不过,差别也是挺大的呢!”

  ……

  没有了棋圣的盘外取胜事件,

  吴王世子刘贤并没有死去,

  但这并不妨碍吴王找借口叛乱。

  毕竟吴楚齐三国之地,向来繁华,又距离中央遥远,有不听调令的资本。

  当年始皇既没,也是这片地区,率先举起了反秦的旗帜。

  只是吴王等人却忘了,

  他们所对抗的朝廷,不是刚刚统一,疲于四方征战、徭役的秦朝,

  而是休养生息了几十年,国力已然积蓄足够的大汉!

  当吴王刘濞率军进攻刘信建立的梁国时,他是非常得意的。

  他指着梁国的国都睢阳就说,“刘信真是个可恨又可怜的人。”

  “如果他当年不那么婆妈的关心家中杂事,又何至于让我攻到睢阳城下呢?”

  梁王刘信,

  深受先帝刘盈的信任和倚仗,因此拥有了繁荣广大的封地,并且从侯升级为王。

  等当上了诸侯王之后,刘信并没有直接就藩,而是顺从先帝的挽留,留在长安继续辅佐他。

  他主持了《农典》的编修,还有新式农具的建造,并将之推行到了各处。

  连续数年的丰收下来,官府的仓库中便填满了粮食。

  这是很了不得的政绩。

  面对朝野的称赞,刘信只是谦虚的说,“很惭愧,就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

  “如果说我还有一点成绩,那就是从民间收集了许多先贤典籍,让它们重现于世人面前吧!”

  然后,他一点也不留念权势和地位,返回了自己的封地,为天子镇守起东方来。

  晚年的时候,

  刘信又主动上书,请求皇帝将自己的封地分割给他的几个孩子。

  他说:

  “我的身边只有一个妻子,却生育了四个孩子。”

  “我对这些孩子都很疼爱,不希望只有嫡长子能享受到父母的恩泽,其他三子却要经受落魄。”

  “所以,我希望朝廷可以推恩于我的子嗣,允许我将梁国一分为四,再封赐给他们。”

  此言一出,

  便震惊天下。

  许多诸侯都在私底下认为,刘信这是在跟皇帝打配合,意图削藩!

  同样老迈的齐王甚至强打起精神,给刘信写了书信送去,询问他到底什么意思。

  刘信对此只感觉到一头雾水。

  他还对自己的妻子说,“我做的有什么不对吗?”

  疼爱子嗣,所以想要大家都能好好的生活,这有问题?

  妻子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自家的事,会让别人这么激动。

  她只能告诉良人,“管他的,咱们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于是,

  刘信继续上书诉说自己的请求,

  做了几十年皇帝的刘盈知道,刘信是没有太多心思的。

  但这并不妨碍他趁机对一些诸侯国动手动脚起来。

  你们都是诸侯王,

  太祖高皇帝对你们的恩德还存于世间,没有消耗干净呢!

  为什么不能效仿贤能的梁王,做出让大家高兴的举动呢?

  而面对朝廷的压迫,

  诸侯王们不情不愿的,跟随起了刘信的步伐,将一些城池土地,吐出来还给了朝廷。

  刘信听说了这件事,还很是感慨的对自己的孩子们说,“诸侯之中,明白事理的人可有不少呢!”

  只有吴王刘濞清楚,自己当时有多么憋屈。

  所以,

  当“清君侧”的旗号打出来后,刘濞第一时间,就想要进攻梁国,将刘信四个儿子所占据的土地,尽数吞并,以消散堆积在心中许久的怨气。

  奈何刘信子嗣遗传了父亲的本分。

  他们的才能同样不够卓著,却知道在危机之下,最应该做什么——

  于是,

  他们散尽王府的财产,分给守城的将士,并且跟城中的百姓一同享用饭食,好节省粮食,延长防守的时间。

  在他们的坚持下,

  四等分的梁国成功等来了朝廷的援军。

  刘濞只能含恨带着军队离开了睢阳。

  当周亚夫持续追击,连败七国联军数次时,刘濞还很不服气。

  他统合了部队,想要在彭城跟朝廷展开决战。

  为了鼓舞士气,

  刘濞对自己手下的将领们说:

  “彭城地方,历代征战数十余次,是非曲折,难以论说!”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谈论起太祖高皇帝当年在彭城被项羽击败的事,仿佛这地方对我们来说凶多吉少!”

  “汉十一年,我跟随太祖讨伐英布,天下异姓诸侯遂得以平定!”

  “寡人率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真可谓占尽天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竟发的境界,犹在眼前。短短四十年之后,这里竟至于一变而成为我们的葬身之地了么?”

  “不管怎么说!”

  “彭城是吴楚之地,此处地形户口,皆为我所熟悉!”

  “与周亚夫之军战斗,优势绝对在我!”

  当时,

  他坐镇吴国的儿子刘贤还派人过来,告知吴国在海边建造的大船已经快要完工的消息。

  只要这些大船一成,

  顺可沿海北上,援助被困住的齐国军队。

  只要齐军脱困,就可以南下跟吴楚联军合流,增强己方实力。

  逆则可为吴国退路,效仿当年齐国的田假,带着数百人扬帆去海外避难,如此也能不失富贵。

  对此,

  吴王刘濞只从容的点了点头,派人给儿子回话道,“这些小事他自己尽管去做!”

  “我要把精力放在军事上!”

  这般的豪言壮语放下没多久,

  刘濞便遭遇大败,被迫率领残军转战东南而去,跑路到一半便被俘虏。

  想来过不了多久,

  就可以死下来见祖宗们了。

  但何博并不关心他。

首节 上一节 369/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