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念头刚一产生,邹氏便立刻把它按了下去。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自己仅仅只是关心张绣,绝对没有其他想法!
绣儿那般敬爱自己,自己怎么可以有这般想法?
简直是有……太无耻了。
邹氏虽然强行按下了那个念头,但内心深处亦有一个声音悄悄提醒:张绣虽是张济从子,但二者并非亲叔侄,甚至连堂叔侄都算不上。
只是身处同一家族,按辈分关系互称叔侄罢了。
甚至两人的关系只差一点就出了五服。
也就是张绣太过优秀,当初下山来投时张济才会接纳和重用。
否则张济肯定不会委以重任,甚至临死时搞不好都会把军队和自己托付给贾诩甚至是胡车儿。
所以……
“那也不行!”
被自己的声音吓了一跳,邹氏这才惊觉她居然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她仿佛做贼心虚似的朝四周看了看,见没有引起其他人注意,这才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放下心来。
同时在心中暗暗警告自己,邹晓啊邹晓,你怎能如此不知羞?
若是被绣儿知道,当如何看你?
以后定要只把绣儿当成侄儿看待,莫要再胡思乱想。
邹氏好不容易压下烦杂的心思,便要去重新去清洗。
就在这时,她忽觉得胸口一阵难受。
有些迟疑的伸出手按了按,确认的确是有些不对劲。
邹氏略一思索,便觉得是平时束缚太过,刚刚又下意识拍了两下所导致。
原本打算放着不管,但实在涨得难受,只能先放下手中的事情,回到内宅自己房中处理。
一夜无话。
次日一早,张绣便让赵云把简雍请来,告诉他自己发兵去救刘备的事情。
简雍自是千恩万谢,只恨不得张绣大军个个长出一对翅膀,直接飞到沛城去。
赵云看向张绣的目光亦是感激满满。
“师兄定是为了我才会去救刘使君!”
张绣却没有注意两人的表情,只是命令胡车儿去往庐江报信,让魏延、太史慈等人做好准备。
赵云、雷叙领一万人由陈就安排水军先行,自己则是统率大军陆续进发,贾诩、简雍随行。
这一次,胡车儿日行七百里的神行术总算是派上了用场。
他先是用一天时间从江夏赶到皖城,见到桥蕤和祢衡后,具言前事。
桥、祢二人虽然没有见过胡车儿,但验看过张绣的亲笔书信后便知道了事情的重要性,立刻开始准备起来。
胡车儿在皖城休息一夜,便在次日出发,又用了一天赶到居巢,将张绣的安排告诉魏延与太史慈。
两人一听这次是要打吕布,都是兴奋异常。
“就是虎牢关那个挡住了十八路诸侯的吕奉先罢?慈早就想与他斗一斗了,不想今日竟真的有此机会!”
“子义所言甚是!
这刘勋便是一缩头乌龟,整日守在舒城不肯出来!
若非主公有命,某早就强行攻过去,岂会等到今日?
如今便让他好好守着去吧,某不奉陪了!”
胡车儿见两人雄心勃勃,丝毫没有因为要跟吕布这个公认的天下第一人战斗而担心,也是暗忖道:
“未曾想主公竟张罗了这般多的厉害人物!
那赵子龙是主公师弟,枪神徒弟俺打不过也是正常。
甘兴霸和文仲业水上功夫了得,自不必提。
这太史子义和魏文长不知几斤几两,竟也不把吕布放在眼里?”
正想着要不要寻个机会跟两人斗上一斗,看看到底谁更厉害,却见魏延笑眯眯地转向自己,开口问道,“听闻胡将军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可有此事?”
“那是自然!”
胡车儿傲然道,“俺从江夏到这居巢,只用了不过两日。”
魏延和太史慈这段时间配合默契,闻言相视一笑。
张绣在信中提到粮草辎重乃此战核心,又把这么一个奇才派了过来,两人下意识便想到了一处。
看胡车儿一脸懵懂,太史慈便向魏延丢了个眼色。
魏延表示明白,便向胡车儿露出一个微笑,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膀问道:“胡将军,不妨与我打个赌如何?”
胡车儿不解地看向魏延,总觉得这家伙的笑容有些不怀好意。
可他也知道,除了甘宁之外,魏延就是张绣麾下第二个主动投降的将领,忠诚度自是无需怀疑,于是便问道:“赌什么?”
第141章 天生神力
在胡车儿、赵云、雷叙等人相继离开以后,张绣又跟贾诩和文聘议定了两人离开江夏以后的后续事宜。
通过这段时间的历练,现在的文聘已经能完全胜任江夏太守。
贾诩也发现培养了一批幕僚给文聘帮忙,江夏的底子要比南阳更好,又经过南阳经验的整改,哪怕贾诩如今离开也不成问题。
张绣也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接下来的事情就只能依靠文聘自己了。
张绣相信文聘不会让自己失望。
毕竟他在历史上就是干这个的。
文聘亦是向张绣保证,除非他死了,否则没有人可以攻破西陵城。
张绣和贾诩的家眷皆在江夏,况且江夏作为沟通南阳和庐江的枢纽,重要性不言而喻。
安顿完一应事情,张绣也要准备启程,临行前便按照惯例去向邹氏告别。
但让他感到奇怪的是,邹氏看向他的目光似乎有些躲闪,给他的感觉就好像是做错了事情生怕被发现的小孩。
“婶娘,你可是还有事要与我说?”
张绣向来不喜欢拐弯抹角,想到什么说什么的他立刻开口问道。
“啊!”
邹氏惊呼一声,这才仿佛如梦初醒般看向张绣,“绣儿,你说什么?”
张绣:(|||¬ω¬)
无奈之下,他只能又说了一遍。
不过邹氏的表现倒是让他肯定了自己的猜想,她绝对心里有事。
只是看她这副模样,未必肯告诉自己。
果然,邹氏连连摇头,“没事,我能有什么事?”
张绣:(* ̄rǒ ̄)
所以说有的时候他真的讨厌和女人打交道。
不够直爽,非要人猜。
便是像婶婶邹氏这样善解人意的也不例外。
“婶婶,有什么事情不能一直藏在心里,不然会把自己憋坏的。”
张绣这句话不说还好,他这一开口,邹氏更是心慌意乱,怀疑起自己的那点小心思是不是被张绣看破了。
不过仔细打量了张绣两眼,又见他此话不像另有所指的模样,也是稍稍安心,“真的没什么,就是近来睡的有些不好。”
“好吧……”
看她这副模样,张绣也知道问不出什么来了。
不过自己启程在即,也着实再没有时间去跟邹氏打哑谜。
好在江夏不像皖城,张绣倒也不是很担心。
当然他还是暗暗把这件事情记在心里,等这次回来一定再跟邹氏问个清楚。
大军开拔,邹氏望着张绣远去的身影,想到张绣先前那句话,不免有些狐疑,该不会是真的被绣儿看出什么来了吧?
一旁的贾氏看到邹氏的模样,不由打趣道,“影子都没啦,妹妹还舍不得收眼呢?”
邹氏叹了口气,“他此去又要在千里之外,战场凶险,我又怎能安心?”
贾氏也被邹氏的话勾起了心思,“我阿翁年旬五旬,亦是要与张将军同上战场,劝都劝不住。”
邹氏一听这话,倒是反过来劝起了贾氏,“姐姐不必担心,文和先生身为军师,倒不必如其他人一般冲锋陷阵,况且绣……博超他那般重视文和先生,定会让人好好保护他。”
“绣儿就绣儿,还叫什么博超,我又不是没听过。”
听到贾氏打趣,邹氏瞪了她一眼,“莫要乱说。”
只有她跟张绣两人独处时才会这么叫,这是属于她独一无二的称号,可不能让别人也这么叫。
就是亲如姐妹的贾氏也不行!
“好好好,随你怎么说……”
贾氏随了父亲,心思玲珑剔透,多少也猜到了邹氏的心思,“幸得将军照顾,我家那口子能在郡守府处理文书而不必上战场。”
邹氏点了点头,又问道,“听说文和先生的三位儿子如今皆在军中?”
“不错,不过只有我大哥这次随我同来江夏,二哥和三弟依旧留在南阳协助甘将军,反倒比阿翁安全。”
“我本飘零人,薄命历苦辛。”
邹氏摇了摇头,“乱世之中,人命如同草芥,你我能像如今这般,已是三生有幸。”
“我本飘零人,薄命历苦辛……”
贾氏默默念了一句,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只愿这乱世能尽快结束吧……”
“这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
胡车儿哼哧哼哧地喘着粗气,只觉得浑身骨头都要散架了。
先前他跟魏延打赌,在魏延和太史慈之中随便挑一个,一对一单挑。
后两者还答应让他三招。
只要他能赢,对吕布这一战便由他来当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