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几次最大规模的社会动乱时期,确实和小冰河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不仅仅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失败导致的。
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西周革命,殷商灭亡。
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是第二次小冰河期,黄巾起义,东汉瓦解,三国鼎立。
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黄巢起义,唐朝瓦解,五代十国。
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农民起义,明朝灭亡,满清入主中原。
所以对于原本情况就不太好的封建王朝东汉而言,碰上小冰河期,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对于张绣而言,他特意点出小冰河期的原因,是因为知道未来的历史走向。
东汉末年分三国!
西晋短暂统一之后,很快就是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并立这样一个中国历史上长达三百余年的分裂时期。
张绣既然穿越了,便不愿意看到这一幕再度发生。
毕竟他可从来不会觉得“魏晋南北朝,荒诞且美好”。
外族入侵、战乱频繁、十室九空……
这美好吗?
混乱和战争,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这就是灾难。
所谓宁为太平犬,莫做乱世人,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虽然这段时期也的确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但如果有的选,张绣觉得可能没有人会愿意以这样一种方式去融合。
所以他要改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可不仅仅只是拿出来在诸葛亮面前装逼的。
他是真的打算去这样做。
所以得让这个时代的人们意识小冰期的重要性。
人祸要防,天灾……也要防。
因为唐末和明末的事情没有办法解释,张绣也只能拿殷商和西周的事情来举例。
好在贾诩和诸葛亮两人皆是绝顶聪明之辈,特别是诸葛亮,更是这个时代有着大气运的主角之一。
精通天文地理的他得到张绣提醒,如同醍醐灌顶般恍然大悟。
然后张绣就听到了丞相对自己的赞美之词:
“主公真乃神人也!亮拜服!”
第245章 我不是曹贼!
看着突然就曾泰附体的诸葛亮,张绣有些无奈。
不过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无论是贾诩还是诸葛亮,只要这两个最重要的内政人才意识到小冰河期这件事情带来的影响,哪怕是不理解小冰河期这个地质概念,他们自然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在说完了小冰河期的事情,三人的话题重新又转回到影响汉末政治生态的三大势力上。
外戚是最倒霉的。
何进好歹还是大将军,手中握有实权。
董承却空有车骑将军的官衔,想要清君侧结果连人都凑不齐。
如今更是被满门抄斩,连身为贵妃还有身孕的女儿都保不住。
至于另一位外戚,伏皇后之父伏完,现在只是屯骑校尉。
衣带诏事件之后,伏皇后曾写信给父亲,诉说曹操暴行,希望父亲能够密而图之。
然而伏完却丝毫不敢有所举动。
不止如此,根据张绣为数不多的历史知识,外戚势力自东汉之后,基本从中国的历史上销声匿迹。
曹魏的第一任皇帝,魏文帝曹丕吸取了两汉的教训,在即位以后不久便下诏书禁止外戚参政。
至于孙吴和蜀汉,除了吴的外戚全氏掌握过一时的权力之外,之后也没有泛起什么水花。
一直到封建王朝结束,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之外,外戚在政治上再也没有像两汉这般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了。
至于女帝武则天和慈禧太后,则是皇后亲自掌权执政,与外戚相比又是另当别论。
另一方面,何进麾下的袁绍和曹操以报仇为理由,把朝廷宦官势力清扫一空。
但是宦官的势力并没有因此消失。
哪怕在未来的政治舞台上都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国时代的蜀汉政权,后主刘禅就宠信宦官黄皓,加速了蜀汉政权的灭亡。
孙吴政权末期同样也出现了宦官势力跋扈的现象。
至于唐代后期以及明代后期,宦官势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甚至隐隐有凌驾于皇权之上的趋势,一度成为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这一点不必多说,绝大多数人都知道。
总之,原本东汉时代的三大势力,到了如今只剩下了两个:
一是以地方豪族为背景的儒教官僚势力,一是以皇帝权力为背景的宦官势力。
很明显,现在占据着上风的是前者。
所以说,张绣需要结婚了。
张绣:○| ̄|_
都已经扯了这么远居然还能圆回来!
这一点就连张绣自己都觉得很神奇。
其实核心意思倒也简单,张绣本人作为凉州豪族,这个出身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凉州豪族在整个天下的豪族当中属于比较弱势的那一批次。
所以如果想要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得到清流势力的认可。
这样一来,联姻反倒成为了性价比最高的一个方案。
当贾诩和诸葛亮同时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张绣沉默了。
因为他发现自己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当然,也的确是没有必要反对就是了。
“主公,这是已经初步拟好几个人选,还请主公过目。”
“你搁这让我选秀呢!”
张绣吐槽一句,但出于好奇还是接过了贾诩递来的信纸:
“好吧,让我康康都有谁。”
【步练师,临淮郡淮阴县人,先祖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步叔乘,后人在秦汉时因战功封淮阴侯,为一方大族。
本和母亲居住在庐江,但自去年乐进攻下庐江以后,母女便一起东渡长江。
因相貌绝美,兼之出身不俗,听闻如今孙策欲为其弟孙权娶其为妻。】
【郭女王,安平郡广宗县人,南郡太守郭永之次女。
传闻诞生时有异常之象,兼之美好明智,被其父郭永奇视为掌上明珠。
因察觉女儿有别于众,曾曰“此乃我女中王也”,遂以女王为字。
然其早失父母,在战祸中流离飘泊,现寄身在铜鞮侯家。
因相貌绝美,兼之出身不俗,听闻如今曹操欲为其子曹昂娶其为妻。】
【甄宓,中山郡无极县人,上蔡令甄逸之女。
因相貌绝美,兼之出身不俗,听闻如今袁绍欲为次子袁熙娶之为妻。】
……
张绣:o(一︿一+)o
“这就是你们选出来的人?”
晓是张绣作为一个穿越者,一时之间也是被贾诩和诸葛亮给整不会了。
看着张绣的模样,贾诩微微一笑,解释道:
“主公莫急,诩与孔明选此三人,皆有多方考虑……”
“什么考虑都别说,你先给我解释解释:为什么每个人最后都要写上这么一句话?”
这三个女人的出身都没有问题,无论娶了谁,都能够完成联姻任务,而且从描述上来看,个人素质也都是杠杠的……
但是!
这最后一句话是怎么回事?
我张绣看上去就那么像曹贼吗?
非要跟人抢老婆?
贾诩和诸葛亮对望一眼,随即缓缓说道:
“主公还记得许子将否?”
“许劭么,他怎么了?”
张绣当然记得他。
自己这段时间名望大涨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那句“一时之雄,雄踞宛城,虽乱世可安”的评语。
“昔日他随前扬州刺史刘繇一同前往豫章,后刘繇在豫章病死,此人皆下落不明。
但诩却在近日得知,他竟是和孔明之叔淳平一起返回了庐江,于是某自作主张,命人将其接到江夏。”
“这种小事你自己决定就好,无需向我汇报”,张绣先是摆了摆手,跟着不解地问道,“但这跟此事有何关系?”
贾诩目光炯炯看着张绣,徐徐说道,“只因许子将暗中告诩,他曾为此三女看相。”
“那又如何?”
张绣越发不理解了。
他原本就不信看相品评这一套。
再说了,她们总不可能也得到“一时之雌”的评价吧?
但让张绣没想到的是,贾诩却郑重地说道,“许劭有言,此三女,皆有母仪天下之姿也!”
张绣:━━∑( ̄□ ̄*|||━━
就这?
你TM在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