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260节

  可丈夫迷恋自己,那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再说了,她同样也馋夫君的身子来着。

  不管旁人怎么想,反正大桥自己觉得,她婚后的生活幸福美满,现在只差生个孩子了。

  其实原本她还有些担心,甄宓这个正妻的到来会改变这种局面。

  但是随着两女的交流日渐增多,冰雪聪明的她惊喜地发现,这位来自北方的小娘子居然是真心想要和自己处好关系。

  她跟自己一样,是真正的人美心善。

  这让大桥终于把担忧尽数压了下去。

  如今两人早已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甚至大桥已经提前开始给甄宓上课,让她做好心理准备,跟自己一起承受张绣的百鸟朝凤枪法了。

  倒是惹得甄宓娇羞不已。

  唯一让大桥无奈的是,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甄宓作为甄家小娘却时不时会让自己这个桥家大娘产生了一种自己才是妹妹的错觉。

  因为甄宓总是想要照顾自己。

  对此大桥也只能感慨,这大概就是甄宓想要证明自己的一种方式吧?

  怎么说呢?虽然你是正妻,但……

  终究还是自己先来的。

  “说起来,你们与黄氏这般熟稔,觉得她样貌如何?”

  张绣突然想起了这件事情,顺口问了一嘴,“黄承彦说他身有丑女,黄头黑色。”

  甄宓闻言不由一声轻笑,“将军,世间哪有父母会这般说自己的女子?”

  张绣双手一摊,“可他就是这么说的。”

  “许是黄伯父自谦之言?”

  甄宓有些不确定地看向大桥,“黄姐姐虽相貌异于常人,但绝称不上丑吧?”

  大桥点头表示赞同:“黄姐姐发梢微黄、肤色偏深,但身材高挑、五官精致,绝非一个‘丑’字便可概括。”

  嗯?

  张绣听到这里似乎有些明白了。

  看大桥和甄宓的模样,黄月英的头发肯定不会是像欧美人那种明显的黄色,而应该就是那种黑色头发在发梢中带了些许粟子色。

  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穿越之前,他的前女友就是这种发色。

  至于黑色的皮肤就更好理解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白为美的传统,对于女性来说尤是如此。

  所以只要是肤色不够白皙,那就是黑。

  在这一方面,可以算是真正贯彻了非黑即白的思想。

  大概黄月英是被太阳晒得有点厉害,没有做好防护措施,所以恰恰显得不够白,在黄承彦的口中就成了黄头黑色。

  这个老父亲显然是故意这么说的。

  当然,在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眼中,黄月英还真有可能是是比较丑的。

  没办法,毕竟这个年代的审美就是如此。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张绣的日常除了玩鸟练枪聊骚之外,又多出了一项。

  跟于吉钓鱼。

  在此期间,于吉告诉了他不少道教中的奇闻秩事。

  其中就包括如今盘踞汉中的五斗米教张鲁的事情。

  张绣惊讶极了,因为张鲁的经历不免会让他想起一个人来。

  当然只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话说在张绣穿越之前,有句话叫做钓鱼佬从不空军。

  这句话在张绣和于吉的身上得到了忠实的贯彻。

  两人每次钓鱼都是满载而归。

  如果说于吉靠的是娴熟的技术和不错的运气,那么张绣纯粹就是凭借着逆天的气运了。

  原本穿越之前从来没有参与过这项活动的张绣还以为自己是处在新手保护期所以才次次没有落空,但在大半个月之后,他发现自己的运气是真的好。

  “难不成我也有气运护身不成?”

  这让张绣对自己的实力不禁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怀疑。

  三国时代的主角自然是曹、孙、刘三家。

  但笑到最后的却是司马家。

  司马家之所以能够笑到最后,并不是说他的实力有多么逆天,主要是因为他太能活了。

  从曹操开始,连续熬死了曹魏三代人。

  否则别说是魏文帝曹丕,就是魏明帝曹叡再活个十来年,都没司马家什么事了。

  换个角度来说,这段历史上的那些人物但凡能够再多活个十来年,情况也会大不一样。

  比如曹操、孙策、诸葛亮,甚至袁绍也是一样。

  “想那么多做甚,和那些真正的天命主角相比,我可差的远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啊!”

  张绣却并不知道,他能够作为一名穿越者来到这个时代,同样也是有大气运护体的。

  否则世界上那么多人,怎么偏偏就轮到了他?

  “张将军的命数当真是令人羡慕。”

  看着张绣一甩钓竿,一条大鱼又上了钩,于吉的嘴角抽动了一下,真心实意地说道。

  毕竟此时距离他钓到上一条鱼还不到一柱香的时间。

  “别整天命数命数了”,张绣不以为然的将那尾鲢鱼丢进筒子里,转向于吉说道,“不如我送道长一句话如何?”

  于吉精神一振,“将军请讲,贫道洗耳恭听。”

  这段时间他已经从张绣这里听过了不少新鲜言论,因此对张绣即将说出的话非常感兴趣。

  下一刻,就见张绣气沉丹田,用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说道:

  “我命由我不由天!”

第301章 可以说脏话吗

  于吉惊讶地看张绣。

  不得不说,这句在张绣原本的世界里耳熟能详的话,放到这个时代还是太过惊世骇俗。

  要知道哪怕如今的大汉王朝已经摇摇欲坠,天下人依旧在本能上对皇权有着骨子里的敬畏。

  放到汉武、光武的鼎盛之时更不必说。

  然而皇权再大,也大不过这苍天。

  毕竟连皇帝都是天子。

  于吉是修行之人,自然清楚早在殷商时期,便有了天子这一称呼。

  那时的人认为,只有圣贤或巫祝可以依据卜而知天意。

  所以商王因“受天命而立”,便被称为上天之子。

  但那时天子这个称呼还不普遍,更多情况下称为“帝”,亦或是人皇。

  直到西周时期,天子这个概念才稳固下来。

  《周天子书》记载了西周时期多位君主的言行与事迹。

  商因失道而亡,周因明德,取得民心而得天命。

  数有九,五居正中,若峰,在其之巅,具鼎盛之势,不偏不倚。

  所以天子又称九五之尊,意思就是“受命于天”,是上天使天子降生于下界,旨在由天子去行使天命。

  自此之后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顺便一提,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

  等到了世袭制时代,夏君称“后”,商君称“帝”,周君称“王”。

  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但“天子”却唯周君一人。

  及至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为自己制定了“皇帝”这个全新的称号。

  他自称始皇帝,其后历朝历代皆是沿用了“皇帝”这个称呼。

  可即便如此,“天子”这个称呼却依旧保留了下来。

  由此可见,哪怕自认功德超过传说中三皇五帝的秦始皇,也没到跟上天对着干的地步。

  相反,等大秦一统天下,他为求长生,还派出方士徐福前往海外寻求不老仙药。

  可见他骨子对苍天还是敬畏的。

  秦始皇之后雄才大略的皇帝并不少,汉太祖、汉武帝、光武帝单论个人能力未必就比嬴政差。

  但他们也依旧保留了天子的称呼。

  虽然说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更有利于国家的统治,但于吉相信他们内心深处对苍天还是有所敬畏的。

  特别是当他们大限将至的时候,这种表现尤为明显。

  然而眼前的张绣刚刚说出的这句话,却让于吉的身体忍不住发出一阵阵的颤抖。

  因为他能够感觉到张绣说出这句话完全是发自真心的。

  面前的这个人无论对神权还是皇权都没有一点点的敬畏。

  这已经有些超出他的认知了。

  阅人无数的他可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怎么,于道长可是觉得绣此话不妥?”

  岂止是不妥,简直是……

  身为一个修行者,于吉已经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了。

  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害怕承担因果和修行者不得对普通人出手的规矩,于吉甚至都想把张绣这个异端给就地斩了。

  居然当着一个修道者的面说这种话,这不是挑衅是什么?

首节 上一节 260/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