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269节

  又过了片刻,还是大桥先反应过来,自张绣怀里抬起头:“夫君,有使者想见你。”

  被张绣这么搂着,她差点就把正事给忘记了。

  张绣有些意外的问道:“哦?是谁?”

  “是江东那边派来参加孔明先生和月英姐姐亲事的人,姓虞。”

  张绣一听就知道大桥说的是虞翻。

  就是这货当初趁着自己的注意力在庐江的时候跑去豫章,劝降华歆,从而让孙策尽得江东地面。

  因为张绣跟江东的同盟关系,所以虞翻会来参加诸葛亮的婚事并不奇怪。

  只是张绣没想到虞翻找自己还有其他事情。

  听大桥说虞翻就在客厅等候,张绣想了想决定还是先见见他。

  很快,张绣便在大桥的陪同下跟虞翻见了面。

  虞翻一看到张绣,当即站起身来行礼:“张将军!”

  “仲翔请坐,不必多礼。”

  等到两人分宾主落座,大桥奉上茶水以后,张绣便开门见山地问道:“不知仲翔因何而来?”

  似乎是没有想到张绣居然会这么直截了当,虞翻愣了一愣,这才回答道:

  “张将军,翻此次前来,一为孔明先生贺喜,二为替我主询问一事。”

  张绣怔了怔,“孙伯符向我问事?何事?”

  虞翻闻言便从袖中取出一书递给大桥,“我主言曰上次曾托太史将军送来一书,可张将军至今未有回复,是以有此一问。”

  上次的信?

  张绣回忆了一番上次孙策写给自己信里的内容,貌似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回复吧?

  下意识接过大桥递给自己的信,只看了一眼,不禁一阵无语。

  这孙策,真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第310章 周瑜向小桥提亲?

  事实上,张绣早就把上次孙策信里提到的那件事情忘记了。

  因为在他看来那根本就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或者说,在张绣看来这根本就不算事。

  没想到这次孙策居然又专门派虞翻又送了一封信过来,再次询问事情的结果。

  简直是……

  一时间张绣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了。

  想到这里,他索性就把信递给大桥,“你也看看吧。”

  大桥一怔,不明白张绣为什么会把孙策写给他的信让自己看。

  她好奇地接过信,只看了一眼便明白了。

  敢情孙策是想替周瑜做媒,求娶自己的妹妹小桥啊!

  信中的孙策言辞恳切,列举了周瑜的种种优点,并声称他对小桥心仪已久云云。

  只是虽然用了一个“娶”字,实际上还是想要纳小桥为妾。

  毕竟周瑜家中已有妻室。

  见大桥看完了信,张绣便问道:“你怎么看?”

  “此事尚需父亲做主”,大桥顿了顿,“只是便是父亲也不知小妹如今身在何方,此事只怕难以答复……”

  张绣点了点头,“说得也是。”

  关于小桥离家出走,拜师学艺的事情他在跟大桥成亲之后已经听大桥说过了。

  得知自己的小姨子安然无恙,张绣也算是放下心来。

  只是他却不知道,如今的小桥正在磨剑霍霍向他赶来的路上。

  虞翻听到张绣和大桥两人之间的对话,不由奇道:“将军,莫非桥家小娘竟是不在府中?”

  “正是如此!”

  张绣闻言笑道,“小桥早在三年前便已离家,如今正在拜师学艺,如今我们皆不知她在何处。”

  “竟有此事?”

  虞翻没想到张绣会给出一个这样的答复。

  庐江桥家小娘居然已经离家三年了?

  路子这么野的吗?

  “仲翔可是不信?”

  见虞翻沉吟不语的模样,张绣笑着问道。

  虞翻闻言连忙问道:“世人皆知张将军一诺千金,翻又岂敢不信?

  只是桥家小娘三年间从未归家,未免让人心中疑惑……”

  “那又如何?”

  张绣一脸理所当然的表情,“昔日我随师父在山中学艺,亦是好几年不曾回家。”

  虞翻面露无奈之色,“大丈夫志在四方,将军如此自不算离奇,只是桥家小娘毕竟是女儿身……”

  “我家小妹与他人不同,自小喜欢舞刀弄剑,倒是让贵使见笑了。”

  大桥柔柔的声音解释道,“只是如今既不知小妹身在何处,此事便难以答复。”

  眼见大桥主动替张绣回答而后者也没有阻拦,虞翻若有所思。

  看来这大桥之于张绣并非只是一个普通的侍妾,她在张绣心目中的地位颇为重要。

  不过想想也对,以大桥和小桥的出身和容貌,哪怕是放到稍有身份的家中做正妻也是绰绰有余的。

  如今在张绣这儿自然不能被视作普通的侍妾。

  实际上就算是周瑜真的纳了小桥,同样也不会把她当成普通的妾侍。

  不过虞翻也的确是没想到事情居然会发展到这一步。

  在向张绣告辞之后,他想了想还是决定还是前往桥府去跟桥蕤见上一面。

  这样回到江东也好跟孙策交待。

  等到虞翻离开以后,大桥便有些不好意思地向着张绣道歉:“夫君,妾身是否多嘴了?”

  “你这是什么话?”

  张绣摆了摆手,“那可是你的妹妹,你来回答正好合适。”

  “多谢夫君体谅。”

  “我早就说过,你我夫妻一体,不必这般见外。”

  正如虞翻所想的那样,在张绣的心中大桥和甄宓其实并无差别。

  甚至单以感情来论,现在他对大桥的喜欢甚至还要在甄宓之上。

  通向女人心灵的通道是那啥,这句话是很有一定道理的。

  尤其在古代社会,对于清高自持了一辈子的士家女子来说更是如此。

  如今甄宓虽然已经心属自己,可一旦有了那种关系,她的归属感和依赖心都会倍增。

  不过这件事情就没有必要细说了,等到三个月后直接去做就可以了。

  于是张绣话题一转,说起了另一件事:

  “说起来,小桥也当真是耐得住性子,算算时间,她离家出走已经三年了,就连你与我成亲的时候都没有回来。”

  大桥闻言不禁有些尴尬。

  虽然她告诉了自己的男人妹妹小桥离家出走和拜师学艺的事情,却没有把小桥一心想要将父亲和姐姐从张绣“魔爪”中拯救出来的事情一并告诉张绣。

  一是不好意思,二是担心张绣误会。

  如今张绣问起来,她想了想便回答:

  “妹妹自小喜欢舞刀弄枪,如今既得名师指点,自是废寝忘食。

  夫君方才不是还对那位使者说自己当初也是如此吗?”

  张绣闻言笑了笑,“不错,夏练三暑,冬练三九,练武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小桥能够坚持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

  说起这个,张绣自己也觉得有些奇怪。

  他一直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能吃苦的性子。

  毕竟穿越之前的他从来没做过这种事情。

  但在穿越以后,他却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很快就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训练。

  果然这个国家的人骨子里都是吃苦耐劳的性格,一旦真的需要,个个都能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至少对于他自己来说,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

  这既是社会运转的本源逻辑。

  “她有段时间没有来信了,如今也不知道现在何处……”

  大桥感觉有些不好意思,自从张绣上次回到江夏以后就再也没有离开,所以这段时间她觉得自己的生活格外充实。

  一不小心就把妹妹的事情都忘记了。

  如今被虞翻一个外人提醒,这才想了起来:

  啊,原来我还有个妹妹啊!

  属实是有些尴尬了。

  “夫君,那周公瑾为人当真如信中所说的那般吗?”

  为了找补,大桥连忙问道。

  听到大桥问起这个,张绣目露古怪之色,思索了片刻说道,“孙伯符信中所言基本属实……”

  孙策还是比较实诚的,对周瑜的各方面给予了比较中肯的评价。

  至于缺点嘛,自然是避开不提。

  这就跟相亲一个道理,只说好的不说坏的。

  “那……夫君觉得周公瑾可否是一个好的归宿?”

  注意到大桥的语气波动,张绣心中一动:“你可是觉得不妥?”

首节 上一节 269/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