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484节

  虽说她身为张绣的正妻,跟张绣的其他后宫成员关系颇为融洽,但吕玲绮毕竟是她婚前的好友,对她而言始终有着不同的意义。

  所以才刚刚跟吕玲绮重逢就要离开,甄宓也觉得有些遗憾。

  但对她来说,这也是难得能跟张绣一起外出的机会,她同样也不愿意放弃。

  颇为纠结的她最终找到了邹氏,向她倾诉起来。

  殊不知邹氏对于张绣这次的离开心情同样也是十分矛盾。

  她不知道张绣到底在襄阳经历了什么。

  但是张绣这次从襄阳返回以后,就仿佛是突然想通了什么,行为变得十分大胆且果断。

  如果不是自己坚决抵抗,那么最后一道防线可能都已经被突破了。

  现在的张绣实在是太强势了!

  用张绣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已经念头通达了!

  在这种情况下,邹氏自然不敢再张绣多有接触。

  她实在是担心自己哪天就把持不住,给张绣得手了。

  因为她发现自己内心对于张绣的抗拒已经是越来越小了。

  甚至有好几次,她的内心隐隐都有一种“干脆就这样给了他”的想法。

  所以她很是希望张绣能够离开一段时间,好让她能够冷静冷静。

  但反过来说,每一次张绣离开,自己的思念之情都会成倍增长。

  这样等到张绣回来,她便愈加无法拒绝张绣的要求。

  所以这种行为不就相当于饮鸩止渴吗?

  可是她却又无可奈何。

  “婶娘?婶娘?”

  甄宓注意到邹氏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忍不住叫了她好几声。

  “啊?啊!”

  邹氏回过神来,知道自己神游物外的事情被甄宓发现,不免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好在她的反应也不慢。

  想到甄宓方才对自己诉说的烦恼,又想到自己的烦恼,邹氏灵机一动,顿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阿宓,你方才说玲绮有一身武艺?”

  “不错”,甄宓虽然不知道邹氏为什么要问这个,但依旧回答道,“玲珑乃温侯之女,天赋异禀。再加自小勤学苦练,便是一些男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这里的“男人”指的自然也是武将。

  如果不是武将,就像读者那种普通程度的壮汉,吕玲绮可以轻松撂倒三五个。

  “那她和小桥相比,孰强孰弱。”

  “emmmmmmm……婶娘你这还真是把我问住了。”

  甄宓仔细思索片刻,想了想,最终还是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应该还是玲绮更强。”

  “却是为何,因为她是吕布之女?”

  小桥和吕玲绮都是武艺高强,但身为吕布之女的吕玲绮到底还是继承了天下无敌的父亲天赋。

  小桥的父亲桥蕤虽然也勉强算是名将,但跟吕玲绮的父亲吕布相比……

  好吧,两者之间至少差了十个胡车儿。

  所以邹氏觉得吕玲绮比小桥更强也并不奇怪。

  然而甄宓却摇了摇头:“不,因为小桥太大了。”

  邹氏:Σ(°△°|||)︴

  这算是什么理由?

  大怎么了?

  大又如何?

  大招你惹你了?

  凭什么大了就打不过吕玲绮?

  你这是不是歧视?!

  就在邹氏忍不住要开口发问的时候,甄宓及时地给出了解释:

  “因为小桥妹妹练的是剑,所谓剑走轻灵,可是胸一大就容易影响动作。

  所以练剑的男子只要不是太胖便可,但女子对于体型要求却颇为苛刻。

  我曾听小桥妹妹不止一次说过,她羡慕姐姐大桥的平胸。”

  邹氏:━━∑( ̄□ ̄*|||━━

  好吧,这理由无敌了!

  过了一阵子,默默接受了这个理由的邹氏便开口说道:

  “阿宓,既然玲绮那女孩比小桥更强,不如这次也让她随你们一同前往许昌。”

  “那怎么可……咦?”

  甄宓正准备拒绝,忽然反应过来。

  婶娘说得对啊!

  既然上次小桥都能够以保护张绣的名义跟随他前往荆州,那么比她更强的吕玲绮自然也可以啊!

  那样一来,自己跟吕玲绮就不用再分开了。

  仔细想想,吕玲绮的优势还不止如此。

  相比于仅仅个人武艺很强的小桥,她可是真正上过的战场的人。

  虽然张绣说这次去许昌并没有危险,但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假如真的遇到什么麻烦,她也会比小桥处理得更好。

  当思路被邹氏打开以后,甄宓瞬间就想出了带着吕玲绮前往许昌的三四个好处。

  “多谢婶娘,我明白了!”

  等到甄宓离开以后,邹氏微微摇了摇头,在心中默默说道:“阿宓,你想到了这般多的好处,可独独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啊……”

  对于甄宓突然提出要带着吕玲绮一起前往许昌的要求,张绣虽然有些意外,但也没有太过在意。

  正如他之前对甄宓说的那样,此行就相当于是旅游,多带一个少带一个并没有什么关系。

  既然甄宓想跟她的姬友同行,那就多带一个呗。

  至于甄宓说的那些理由他是一个都没有看上。

  开玩笑,自己还需要吕玲绮来保护?

  真当典韦和胡车儿是吃干饭的啊!

  再说了,自己又不打算当曹贼,所以典韦其实都没有必要。

  主要是甄宓可能对自己夫君的战斗力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时至今日,张绣可以拍着胸膛说一句:

  吕布之下我无敌,吕布之上一换一。

  也许等哪一天他领悟了百鸟朝凤枪的第三十六式,就是他可以不依靠金手指打败吕布的那一天。

  也就是甄宓没有告诉张绣,带着吕玲绮一起去许昌是邹氏的主意,否则张绣肯定就会明白她的心思。

  临行之前,张绣按照惯例带着甄宓和吕玲绮去跟邹氏告别。

  “一路小心。”

  注意到张绣那灼热的目光,邹氏下意识的逃避了一下,随即才开口说道。

  “婶娘也是一样。”

  张绣微微一笑,“阿宓不在,家里的事情就拜托婶娘了。”

  邹氏闻言不禁心中一颤。

  这句话看似正常,但她却很清楚张绣隐藏的含义。

  他越来越大胆了……

  邹氏忍不住狠狠瞪了张绣一眼。

  如今的张绣早已不同以往,自是不会在意。

  伴随着一阵爽朗的笑声,张绣便带着两个妹子和一群壮汉踏上前往帝都的征程。

  【卷三锋芒毕露终】

第483章 大汉天子

  建安十三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

  停靠在吴府门口的一辆马车,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

  吴府之内,一个二十七八岁左右的青年皱着眉头在室内来回踱步。

  他身材修长,像貌堂堂,虽然只着一身便装,却依旧掩盖不住身上那股雍容华贵之气。

  在约摸一盏茶的功夫以后,他迈步的频繁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最终,他还是停下脚步,转头问道:

  “吴卿,人……还没到吗?”

  “请国家少安毋躁。”

  回答他的是一个四旬出头的中年人,他对着青年拱了拱手,谨慎地说道:

  “吾在三日之前便已安排人手与宣威侯接头,只待他一进城,立刻便能将他接到这里。”

  青年闻言眉头稍稍舒展了些:“幸有吴卿在此,朕方能安心在此,否则……”

  看着青年连连摇头的模样,那中年人连忙说道:

  “为君分忧本乃臣份内之事,国家怎可这般说?”

  “唉!”

  那青年闻言长长叹了口气。

  为君分忧的确是臣子的本分,可时代变了啊!

  这两人自然便是大汉王朝的皇帝刘协和车骑将军吴匡。

首节 上一节 484/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