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866节

  这一次的北伐不同以往。

  相比于第一次北伐的声东击西,第二次北伐的虚则实之,第三次北伐的分进合围,这第四次北伐可以说是堂堂正正。

  纯纯的明牌。

  三路大军,分别从关中、荆州、扬州三个方向同时出兵,向着魏国发起了进攻。

  尽管单以兵力而论,蜀汉实际上还是处于劣势。

  可偏偏却让它打出了一种三路合围的气势来。

  西路军的主帅是赵云。

  作为早期被张绣亲自跑到河北挖过来的人,赵云是武将集团当之无愧的一号人物。

  纵然比他更早加入张绣阵营的甘宁和魏延都比不上他。

  谁让人是张绣的师弟呢?

  关系户不算什么,可是当关系户本身的能力就极强的情况下,那就是无解了。

  赵云恰恰就是这种情况。

  论武艺,在领悟了百鸟朝凤枪最后一式,并且创出七探蛇盘枪以后的他单挑已经不虚任何对手。

  就算是对上吕布,他都能与之一战。

  论指挥,他文武双全,天赋极佳,就仿佛天生会打仗似的。

  并且少有人知道,赵云还会打水战!

  只不过如今蜀汉专职水将数量太多,根本就轮不到他这个双修的出场。

  在张绣的争取下,如今的赵云已经拿下骠骑将军+冠军侯的成就。

  当这两个职位同时集中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意味着什么已经是不言而喻了。

  赵云为主,黄忠、马超为副,法正、张松为谋士,张任、吴匡、吴班、吴懿等人随行。

  这一路的主力便是原凉州和益州的人马。

  顺便一提,赵云之妻、马超之妹马云禄也在军中。

  她既可以跃马上阵,又可以在晚上安抚赵云,将会发挥极大的作用。

  西路军自关中出发,经河内、河东北上,主攻并州。

  一旦拿下并州,便可掉头向东,直扑冀州。

  中路军自然是由张绣亲自挂帅。

  这是三路大军中阵容最华丽的一路。

  甘宁、魏延为副,太史慈、吕布、典韦、高顺等人跟随。

  随行军师则是徐庶、荀攸、刘晔。

  这一路兵马自荆州出发,经南阳、弋阳北上,攻豫州、汝南。

  只要拿下许县,政治意义非凡。

  虽然如今的魏国都城在邺,但是许县毕竟是被曹操当了十多年首都的城池。

  当初张绣就曾对邹氏说过,但使北地枪王在,不教曹贼过颖川。

  如今这个愿望真的就要实现了。

  同时这也是原本隆中对计策中的最后一步。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只是在这个世界,宛、洛已经被张绣提前打了下来。

  因而可以更直接一些,直接打去打豫州,直攻曹操老巢。

  顺便一提,吕玲绮也在随行。

  她的作用跟西路军的马云禄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细节不必再提。

  最后就是东路军。

  这一路人马从扬州出发,目标是徐州和兖州。

  主帅最合适的人选原本是孙策。

  但是经历了白衣渡江和背刺盟友的事情以后,孙策有些心灰意冷,扬帆出海了,所以主帅方面的安排着实让张绣费了一番心思。

  倒不是说无人可用。

  相反,如今张绣麾下可以称为帅才,能够独当一面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现在还没有被安排的张辽、张郃、乐进、于禁、许晃,还有刘关张三兄弟个个都能胜任。

  可恰恰是因为这样,想要安排一个能够压伏各方的主帅还真是不容易。

  最终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张绣直接派上了庞统。

  他任主帅,张辽、张郃为副,乐进、于禁、黄盖、陆逊等人随行,队伍中还有刘关张三兄弟。

  随行军师则是郭嘉。

  其实庞统的定位原本应该跟诸葛亮一样,都任军师的。

  卧龙凤雏嘛!

  可最终张绣还是做出了这样的安排。

  在这种情况下,安排一个专职军师就很有必要了。

  鬼才郭嘉自然是最适合的选择。

  可以说,这一次北伐张绣直接打出了明牌,要做什么,想做什么那都是安排得明明白白。

  看似是精英尽出,其实也是还有余力。

  旁的不说,贾诩、诸葛亮、荀彧三人可都是留在了大后方,没有随军出行。

  有这三人搞内政、抓后勤,前方将士只要安心打仗便可。

  当然,还是以诸葛亮和荀彧为主。

  贾诩……如今突出一个混字。

  即便如此,他也能够把雍凉地区治理的井井有条,保障西路军那是绰绰有余。

  三路大军共计三十五万人马,对外宣称……

  没有对外宣称。

  张绣不喜欢搞虚报数字那一套。

  有一说一,实打实的三十五万人马已经是非常厉害的数字了。

  当年第一次赤壁之战,曹操号称有一百万人马,其实实数也就是二十万。

  可这货就是敢对外宣称一百万。

  要是按他这做法,张绣说自己有一百五十万人马都行。

  可那样就没有意思了。

  咱要做实心C,不搞堆名望那一套。

  三路大军浩浩荡荡出发,分东、南、西三个方向径直攻向魏国。

  这一次,张绣是真正做到了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消息传出,举世皆惊。

  “终于来了!”

  邺城。

  曹操听到张绣再一起发起了北伐的时候,目光中竟是隐隐露出一丝解脱之感。

  一旁的司马懿和程昱对望一眼,面上皆是浮现出一抹担忧之色。

  这一老一新两个两谋士,代表着魏国新旧两股势力。

  若是在和平年代,二者少不了要搞出牛李党争来。

  正应了那句话,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可在如今这种国难当头的情况下,几方势力皆是齐心协力,欲要共度难关。

  只是如今的形势却是有些严重。

  先前三次北伐虽然也是蜀汉先动的手,但却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带给他们这般大的压力。

  只因这次一个不慎,便是要面临亡国的下场。

  “西路赵云,便由子桓率人应对,东路庞统,由仲达领军去挡……

  仲德,你与朕同行,去会一会咱们这位老对手!”

  看到曹操在瞬间就做出了安排,程昱沉默不语,司马懿则是有些迟疑道:“陛下不留太子在后方主持朝中事务?”

  曹操冷笑一声,“此战若败,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也,再留人于朝中又有何用?”

  司马懿闻言不由一滞。

  曹操这是话糙理不糙。

  这一次的形势当真是不同以往,对于蜀汉三路大军的应对,无论是任何一路出了问题,纵然另外两路取得胜利也是意义不大。

  输不起!

  可对于蜀汉来说,只要三路当中任意一路取得突破,那么便可以随时支援另外两路,从而扩大战果,影响全局。

  这就是主动和被动的区别。

  这样的形势让曹操、程昱、司马懿三人都是有些悲哀。

  特别是司马懿。

  他是真的有些想不通。

  想想他入仕的那段时间,在丞相曹操的带领下,整个北方归于一统,曹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真可谓占尽天时!

  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竟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可短短十年之后,这里竟至于一变而成为我们的葬身之地了么?

  悲哀,真是让人感觉到悲哀啊!

  当然这话也只能在心里想想,肯定是不能说出来的。

  如今当务之急,是要好好想想怎么在挡住庞统率领的东路军同时,还要抽出力量支援曹操。

  司马懿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他本能的感觉到,魏军挡不住汉军的中路军。

  哪怕这一路人马是由当朝皇帝曹操亲自率领,司马懿照样是持悲观态度。

  毕竟曹贼克星这个绰号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张绣一刀一枪凭真本事打下来的。

首节 上一节 866/8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