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你……”
程昱摇了摇头,“已经结束了,撤退吧。”
“将军……”
“父亲……”
“方才都没有撤,现在再撤岂不是……”
“传我命令,鸣金收兵!”
“……是!”
看着众人一脸憋屈的模样,程昱不动声色。
殊不知他才是最难受的那个。
论战斗欲望,谁能比他更强烈?
正如那名魏将所说的那样,刚刚那种劣势的情况下他都下了命令死守,如今局面比刚才更好,怎么能撤?
但是程昱心里很清楚,再战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诚然,即便加上张辽的这批人物,他依旧有六成的把握可以击退对方。
但自身的损耗却不能不计算了。
更重要的是,张辽是东路军庞统极为倚重的将领,他能够出现在并州,这意味着什么?
程昱不傻。
相反,他是非常机智的,所以在更大的损失到来之前,他还是选择了撤退。
魏军一撤,赵云亦是没有下令追击。
反倒是张辽带着那生力军追了一阵。
由于他在关键时刻出现,刚好带了八百壮汉,魏军主帅程昱又恰到好处的选择了撤退。
故而此战过后,张辽的形象便如同一个救世主般被竖立起来。
传言越来越广,同样是越来越为失真。
等到最后,就变成了张辽八百破十万。
张辽和程昱也都有了新的绰号,张八百和程十万。
当然,一个褒义,一个贬义。
此战过后,汉军正式打入并州,并且在赵云的安排下迅速铺开。
再加上庞统分出的两路人马进入冀州和幽州,战火便在瞬间席卷了曹魏后方。
对于魏国而言,再无一处安宁之地。
赵云跟张辽会面,便得知张辽这一路奇兵出自庞统安排,目的就是为了跟赵云会师,同时给魏军施压。
却不曾想赵云在法正和张松的建议下表现的比庞统想象中更为激进。
如今一来张辽这支人马也就发挥了比预想中更大的作用。
双方消息一经沟通,法正和庞统便在相隔千里的情况下打起了配合。
程昱再一次展现出了高明的防守战术,面对赵云率领的汉军,牢牢将之拦在上党。
可惜的是,程昱纵然有千般计谋,奈何手中没有真正厉害的将领。
随着马超率人绕道昭余祁这个大泽,晋阳被他攻克。
晋阳是山西首府,晋阳一破,太原郡便落入了汉军手中。
如此一来,程昱苦心经营的并州防线便被撕开了一个口子。
还是一个致命的口子。
随后赵云命吴匡率人跟程昱对峙,自己再度领兵北上,跟马超会合。
一路所到之处,上郡、西河、雁门不是被攻克,便是干脆投降。
等到最后,庞统带来冀州的兵马中于禁再度率千余人穿越冀州,二度驰援。
程昱携子程武亲自迎敌,痛斥于禁。
于禁自然是不为所动,程武替父出战,却是一个疏忽,被于禁取了性命。
丧子的程昱悲痛欲绝,坚定的拒绝了于禁的劝降,自刎而死。
程昱一死,魏国西路军防线彻底告破。
赵云一声令下,马超、黄忠、吴懿、吴班四面出击,并州落入汉军之手。
建安二十一年即将入冬之际,北伐战争进入到了转折点。
第702章 濮阳之战
当身处兖州的曹植得知并州失陷的消息以后,他便将自己关在屋中。
整整一天都没有出门。
一方面是震惊于消息本身,并州一丢,意味着曹魏在这次的北伐战争中先丢一子。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消息的来源。
——是郭嘉派人传书告诉他的。
原本曹植自然是不相信的。
郭嘉嘛,曹植又不是不熟。
虽然魏军内部都说他料事如神,但曹植却认为这是因为他懂人心,并且擅长分析。
正是因为他懂人心,所以才可以通过人的性格来预判对方的行为。
如今在这种关键时刻给自己修书一封,肯定是为了乱自己的心。
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次,其次伐兵,最下攻城。
郭嘉此举,倒是符合他的身份。
可正因为如此,却是有些看不起自己了。
曹植除了文学素养很高之外,其实还是一个天生的将才。
只是很少有人知道罢了。
但是。
当看到郭嘉信中详细陈述了西路军和程昱大战的经过——甚至还贴心的附赠了两军的行军路线以后,曹植沉默了。
这一刻,他知道郭嘉没有说谎。
这是真的,这不是梦。
并州丢了!
更过份的是,直到现在自己还没有收到消息!
还需要通过敌人来主动告诉自己的。
这仗还怎么打?
最让他意志消沉的则是,郭嘉在信中的最后明言:
你曹植信也好,不信也罢,总之十日之后,十万大军便要兵围濮阳。
这十万大军便是现在正在跟曹植对峙的东路军分兵后被郭嘉带领的一部分,占据了并州以后西路军中分兵的一部分,以及庞统二次分兵以后留在冀州的部分人马。
濮阳是北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也是是兖州最为关键的城池。
兖州本就地处中原腹地,交通四通八达,与司、豫、徐、青、冀五州接壤,直到曹操篡汉之前,依旧是东汉王朝农业经济的核心区域之一。
只是由于其地处四战之地,人口与经济饱受摧残。
相似的地理位置带来了相似的遭遇,所以兖州又被称为“北方的荆州”。
不过在成为曹操的大本营,特别是在跟吕布的濮阳之战以后,这里就在曹操的要求下定期不定期的开展修葺工作,因而城防非常坚固。
想要将它攻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即使如此,曹植所部只有不到三万将士。
面对近四倍于己的敌人,怎么看,他都是毫无胜算。
所以这一刻曹植也明白了,郭嘉依旧还是在用计。
只不过他用的是阳谋。
而他,无能为力。
“东西二路皆败,父皇那边只怕也是不容乐观,兄长在邺城……只怕比父皇还要更快。”
曹植脸上露出了一抹苦笑,此情此景不禁让他脱口而出: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一首托物言志的好诗就此成章。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也让曹植的笑容越发苦涩。
如今自己的处境,只怕是比起诗中的黄雀都不如。
黄雀至少还能在险恶的环境下生存,可自己……
“也罢,既生于帝王之家,便要有承受这般命运的觉悟!”
片刻之后,曹植站起身来,揉了揉脸,大踏步走出了自己房间。
此时的他脸上再无迷惘。
只因他已经下定了决心,有了觉悟。
反正……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死亡罢了。
十日之后,黄昏。
此时的濮阳城外,就连整个空气都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郭嘉并没有恐吓曹植,汉军真有十万人马。
因为郭嘉那份已经相当于是下了战书,所以今天的汉军没有多余动作,待集齐人马以后便直接开始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