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悍臣 第163节

  何老太太站起来,又给宋煊跪下:“我。”

  “哎,快起来。”宋煊连忙扶起她,语气坚定:

  “老太太,您不必如此,您的恩义之心,我宋煊铭记于心。您放心,我定不会亏待您的家人。”

  何老太太的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她知道宋煊是个言出必行的人。

  她点了点头,缓缓坐下,心中却依旧难以平静。

  宋煊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像何老太太这样的人并不多见。

  她的选择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人。

  宋煊暗暗叹了一口气,明白为啥老板都愿意雇佣拖家带口的。

  最好是全家老小都只有一个人上班工作的那种纯纯牛马了。

  宋煊又详细问了问何老太太的生平,随即又叮嘱道:

  “待到你家孙儿年长一岁,俺便资助他去私塾读书开蒙,争取也能考进应天书院,走上科举之路。”

  听到这话,何老太太浑身上下都有些哆嗦。

  宋煊的这份大礼,砸的她语无伦次,一下子就怔在那里。

  其实她再享福,还能享受几年?

  不如让孙子变成读书人,将来更加有出息这事,能够支撑她。

  毕竟读书这事在大宋是下放到平民了,可也是一件极为费钱的事。

  待到何老太太出门后,还是有些心不在焉的,险些被门槛绊倒。

  还得是她孙女何小茹眼疾手快的扶了她一把。

  何老太太顿时有了支撑点,整个人都伏在瘦弱的何小茹身上,缓了一会才脸上带笑。

  这个时候何家媳妇一瞧娘这样了,连忙过来搀扶,询问怎么回事。

  因为按照宋少爷的性子,定然不会殴打老妇人。

  何老太太稳住心神,小声的道:“宋少爷说是要资助你儿子读书。”

  “啊?”

  何家媳妇听到这个消息,如遭雷击,更是呆愣在原地。

  然后整个人都陷入了巨大的狂喜当中。

  “我儿子也能读书了?”

  婆媳俩坐在台阶上,瞧着还在找猫逗狗流着鼻涕的孩子,想了想,招手过来打了几下屁股,告诫他今后不能这么玩了。

  嗷嗷的哭声以及哄笑声,夹杂着狗叫。

  宋煊倒是没留他们吃饭,可何家一家老小觉得这件事比留他们吃顿饭要好上许多,更是让赵四与江大二人十分羡慕。

  恨不得自己也遇到一次打自己主意的人。

  宋少爷对待自己人,他是真的能让你全家都吃上肉啊!

  宋煊则是能团结这帮人就团结起来,毕竟东京来的杀手还没露面呢。

  那顾子墨也没去夫子庙找人做事。

  高遵甫在脚店里吃饭,瞧见下属过来也没抬头。

  “掌柜的,我发现不止咱们盯着宋煊,还有旁人也盯着他,还没有查清楚是哪里的人。”

  “嗯?”

  高遵甫是觉得天子突然对一个乡下小子感兴趣。

  他在宫中倒是听了些许风声,是因为对宋煊写的那个话本很是感兴趣。

  但是有其他人盯着宋煊,兴许就是看上他的买卖了。

  据高遵甫测算,每日进入十二书铺购买西游记的人,根本就数不过来。

  尤其是新一期发售的。

  当然更多的人是奔着宋十二设置的彩票去的。

  他甚至也差人过去了解一二,装模做样的买了几个。

  但是都没中。

  由此可以推断出来,宋煊的买卖能有多红火。

  尤其是他还没有什么官方背景,那被人惦记上实属正常。

  “叫兄弟们也一同盯着他,最好查清楚喽,不能因为这种小人,误了官家的事。”

  “明白。”

  高遵甫继续低头吃菜。

  “掌柜的,我们找何三了解消息的事,极有可能泄密了,何三一家老小都去了宋煊的店铺,然后除了孙子脸上带着泪珠,其余人都很高兴,奔着脚店来了。”

  “嗯?”

  高遵甫倒是也没有想着害人性命,只是如此不把皇城司的威胁放在眼里,让他有些恼火。

  难不成是自己给钱,给的太痛快,让他们小觑于我了?

  “不着急。”

  高遵甫用筷子压住属下的动作,没必要上去就去打杀一顿的。

  经过连续数天的观察,他发现宋煊笼络人心方面是有点本事的。

  能让何家冒着全家沉井的威胁,也要把事情全盘托出,高遵甫发现宋煊不仅仅是会写话本有点才华,再治人这方面也有天赋。

  去宋煊老家的探子也都回来了,带回来的消息让高遵甫大吃一惊。

  那小子自己带着几个孤儿活下来了,还成了勒马镇三害之首。

  关键他来了宋城考试就能考到第三名。

  如此割裂的消息,着实是让高遵甫想不通。

  天下竟然能有这样的奇人。

  “回到店里,把所有消息全都整理成册,方好同官家交差。”

  就在说话间,何氏一家子进了脚店,难得的下一次馆子。

  上次还是何三舔着脸把全家人都带来的,要不然哪有机会啊!

  何老太太也难得的没有说回家做饭,今日高兴,又有了点余钱,总归是要吃顿好的。

  高遵甫示意手下人坐过去一点,听着他们的谈话内容,最好能够探出一点消息。

  可以说何家一家子都没有什么保密意识,全家都兴奋的不停,议论着家里男丁上私塾开蒙的事。

  一家六口人点了三个菜,全都是肉的。

  高遵甫明白了,宋煊是给他们家施恩了,若是何三的儿子能够考中进士,那宋煊就是他们家一辈子的恩人。

  这一家子愿不得如此冒险,如此收益,倒是也值得。

  高遵甫回到房间后,又把此事记录下来。

  官家说查有关宋煊的所有消息,那便什么都不要放过。

  否则就是对官家命令的不尊重。

  尽管大宋朝政被刘太后所掌握,可高遵甫出身将门,明白自家的一切都是赵家人给的,那他自然是要以皇帝的命令为主。

  禁军士卒大多都忠于天子,这也是赵祯直接安排高遵甫办这件事的基础所在。

  书院的日子其实挺枯燥的。

  从上到下的卷的不行。

  宋煊处于这个环境当中,也是不自觉地就跟着卷起来了。

  西昆酬唱集上册他已经誊抄完了。

  就是等着张方平誊抄完,他们两个相互交接,抄完全册子,接下来就是要熟记各种格式。

  方能在考场上更好的应对。

  在这方面,他们的基础实在是有些弱了。

  待到晚上,夫子王洙刚刚宣布放学。

  全书院倒数第一的范详连忙跑过来:

  “十二郎,今夜咱们一起去寺庙读书吧。”

  “你昨天没去探探路?”

  “不怕你笑话,我是有些怯懦的,还是想要请组长打个样。”

  宋煊忍不住大笑几声:“行,那咱们今夜就去。”

  几个人走出教室,宋煊又去问包拯需不需要免费的蜡烛服务。

  包拯一听这话,当即就收拾书包跟着他去。

  主要是几个人共用一根蜡烛,实在是看的不是很清晰。

  他眼睛总是发酸流泪,照这样容易坏了眼睛。

  几个人溜溜达达的,出了书院的门。

  王泰自是差人打听了一二:“宋城周遭一共有五座寺庙,十二郎,咱们先去哪一个?”

  “都是哪五座寺庙啊?”

  “碧霞元君祠、白云寺、宝融寺、灵台寺、花寺,其中灵台寺规模最大,且是在城内,其余四个都是在城外。”

  “哪咱们要去就去最大的,吃他娘的,喝他娘的,用他娘的。”

  “况且其余几个寺庙的香火,想必一点都不好。”

  “额。”

  包拯一时间不知道要如何附和。

  宋煊这话听起来怎么那么像是造反似的呢!

  但是此时又没法子转身离开,就算十二郎的话过于离谱,他还是要照顾一下情面的!

  因为包拯本以为是要去宋煊家里,未曾想竟然去寺庙蹭饭。

  不过他在家乡的时候也曾去寺庙苦读,就是安静以及能磨练自己吃苦的意志。

  王泰也被宋煊的几句话震惊的说不出来,一时间愣在原地。

  至于祝玉更是吓得呆若木鸡,他觉得自己加入的组织,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呢。

  宋煊紧了紧自己的书包,毫不在意旁人的目光:

首节 上一节 163/3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