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玉听了宋煊的回答,暗暗松了口气。
待到夫子王洙进来,盯着宋煊阴阳怪气的笑:
“呦,这不是咱应天府有名的马弓手宋煊嘛!”
宋煊闻言有些发麻,颓然的道:
“没错,在下正是马弓手宋煊本尊,有什么事尽管说!”
“你很得意是吗?”
王洙哼笑一声,直接甩出宋煊所写的西昆体的作业:
“瞧瞧你写的什么玩意,那点本事都长在拳头上了?”
被王夫子训斥一顿,宋煊更加没脾气了。
菜就多练这种操作,他是十分清楚的。
“宋十二,你小子甭不服气,我教你们是让你们去考进士,不是去拿着拳头在街边同那些泼皮缠斗的,没出息!”
“俺明白了。”
“你明白了就好。”
王洙双手背后:“入院考试可不能与发解试相比的,你莫要大意!”
“夫子,我会努力的。”
宋煊也明白,自己若是再跟宋氏私塾那种态度,绝对不行的。
这帮人都是经历过科举,且大部分人全都成功走通了这条路。
就算没有考上状元,可也是大宋读书人里的佼佼者了。
考不上的落榜生太大了!
“嗯。”
王洙应了一声便去巡查其他学子了。
他也是有些担心。
宋煊在乡下野习惯了,父母皆是不管他。
如此无拘无束长大,性子散漫的不行,又喜欢率性而为。
这如何能行?
今后自己作为他的夫子,王洙认为必须要狠狠的杀一杀宋煊的威风。
对他不能有什么好态度。
必须要严厉起来!
否则这小子还一个劲的打蛇随棍上,跟你打哈哈,笑嘻嘻的!
最终耽误的是他宋十二的前途。
如何能行?
王洙与范仲淹一样,发现好苗子,必须得给多施肥,多敲打。
免得长歪喽。
宰相王钦若同样也有惊世之才,奈何走歪了路。
总是想要往上爬,他把心思都放在如何讨好皇帝上了,对于国家治理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若是宋煊这块璞玉没在自己手里还则罢了,可他偏偏落在自己手上,那必须得好好打磨一番,把他身上的其余不该有歪风邪气都得打磨掉。
祝玉颇为同情的瞥了一眼宋煊:
“十二郎,你可得抓紧了,考试就快到,别出去贪玩了。”
“多谢提醒。”
宋煊打开自己的作业之后,瞧着夫子王洙给他的批语,仔细研读起来。
马弓手宋煊的名号,再一次在甲班内流传。
其中王泰功不可没。
反正他觉得自己打不过宋煊,不如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事,那宋十二就不好单独揍自己了。
作为甲班的班主任,王洙的压力也不小。
他收集好了众人的保状,只有王尧臣一人用不着参加考试。
然后开始给众人讲课,争取能够突击一二,也就是应试技巧之类的。
这种都是他自己考试总结出来的心得。
希望能够帮助自己的学生们。
孙复不知道如何说动了范仲淹,让他在学院当中做夫子,主讲春秋。
算是给他一份能够糊口的活计。
孙复与宋煊道谢之后,便扶着他的母亲离开,学院是给夫子提供住处的。
宋煊拿着批改过的讲义,有些垂头丧气的瘫在椅子上:
“这酬唱诗集写是能写,可就是写的不能让夫子满意。”
张方平更加崩溃,因为他在这方面的天赋,还不如宋煊呢。
王洙同样也没有放过他,狠狠的批评了一顿。
告诫让张方平收收心,不要总觉得自己天赋好久可以偷懒。
不加倍努力,如何能考得过比你天赋更好的人!
“十二哥,我一直都觉得咱们两个在读书上还挺有天分的,没想到会被王夫子给批评的如此没天赋。”
宋煊靠在椅子上:“你我都没有经历过那些文人家庭的熏陶,再怎么写,那也是邯郸学步,写出来怎么看,怎么别扭,一点都不圆润。”
“况且李义府的诗词,当真是谁都能模仿出来的吗?”
张方平现在很想要瞧瞧那些考中进士的那些试卷,他们到底是怎么写的。
可惜现在没有什么高考作文合集,这些玩意一般也不往外传。
顶多状元的卷子,由主考官往外说一说,让天下人瞧瞧状元之才。
北宋大批进士试卷在金人攻破汴京后,遭到了焚毁,大多都失传了。
“对了,今天去找范院长,他跟俺说西昆体最重要的是用典。”
“用典?”
“嗯,你过目不忘,记住的典故应该比俺多。”
宋煊瞥了张方平一眼:“你是有优势的,不必如此颓然。”
“嗯。”
张方平应了一声。
新成员王珪日子过的挺潇洒的,白天练武,打熬自己的筋骨,晚上睡在店里,看护那个价值连城的摇奖箱子。
随着他亲眼目睹彩票中奖的事情,便明白了宋煊对自己有多信任。
可以说,他宋十二直接把自己赚钱的命脉交到了自己的手中,若是自己动了心思,弄走那两块价值连城的透明琉璃,想必宋煊等人也不会察觉。
理清楚了这里面的干系,王珪才明白宋煊对自己有着多大的信任。
他激动的想要与宋煊继续练武,可惜宋煊要备战近在咫尺的发解试,。
根本就没有心思,平日里也只是打打八段锦用来健身。
书院内喊宋煊马弓手的同窗越来越多,这个绰号还是宋煊自己宣扬出去的。
那宋煊自然就跟薄冰哥一样。
全都是薄冰哥来了。
薄冰哥再此,谁敢放肆之类的话语萦绕在耳边。
随着发解试的时间越来越近,应天书院的学子们也是马不停蹄的学,不肯休息。
范仲淹顶住压力,找来了几个厨子。
临近考试前,必须得给学子们供应一顿饭。
这样便是简短的一天三顿饭。
免得学习太大,身体跟不上,累倒了。
当然了,有了书院供应的饭菜,其实不少学子都是三顿并一顿去吃的。
如此行径,再加上范仲淹给每个人每天都发上两根蜡烛,用来帮助他们夜晚学习苦读。
范仲淹的声誉自是直线上升。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宋煊分润的资金支持。
范仲淹并没有把钱先到寺庙去放高利贷,想着书院考试成绩出来后,他觉得晏知府才更有底气与朝廷要经费。
宋煊打着八段锦,王珪在一旁耍短棍,要么就举磨盘,练练力气。
“弟弟,你副武器就是拿短棍吗?”
宋煊与王珪也聊过,知道他要去投军。
王珪本以为自己说投军这事,会遭到宋煊的鄙视。
未曾想他也是想要去投军,不过是得考上进士,否则就得听那些没有军事头脑的文官的意思打仗。
那可不行!
王珪晓得自己没机会考上进士,所以对宋煊考进士这事极为赞同。
将来若是十二哥爬的快,兴许能统帅自己去打仗,岂不快哉?
“我一直都想要跟秦琼学习,搞一对铁锏,奈何没钱。”
“焦明。”
宋煊喊了一声拿着锅铲炒菜的焦明:
“明天闲暇时候,带着王珪弟弟去咱们相熟的铁匠铺,打造一对上好的铁锏,最好整点精铁进去,免得禁不住用。”
“好嘞。”
焦明头都没露,依旧在厨房忙活。
“哥哥,我没想让你给我。”
宋煊摆摆手:
“当哥哥的送你个礼物又怎么了,俺这铺子还是能挣些钱财的。”
“况且只有花出去的钱才叫钱,留那么多钱藏在地窖里还会遭人惦记,不如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