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27节

  发钱的时候,聂宇专门抽空,坐在台前,又摆上一大堆装铜钱、(切)碎银子的箩筐。

  而后不厌其烦,花了差不多一整天时间,才算把钱真切落实发给了每个汉兵士卒,也让他们知道,是谁在他们发钱,给他们分田,让他们能有土地种。

  大将军初设,但里面的官员却不少,因为有荆州同知王树勋的带头投降,所以还是有不少人举手投降了。

  这里面有些官员投降了,但还是被汉兵咔嚓了,因为贪污作恶太多,为了平息民愤,还有一部分倒是活了下来。

  让聂宇最懵的还是荆州同知王树勋,作为那位“清”知府的副手,他可以理解这家伙可能作恶不多,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位满清的荆州同知,居然是个买官买来的和尚?

  “和尚?你说你之前是和尚?不是伪清的官员?”聂宇大为震撼。

  王树勋硬着头皮说:“不敢欺瞒大将军,下官的确曾为僧人,在京城的广慧寺为僧,结交过多位京官显贵,后因犯命案递籍还俗,转投山东巡抚伊江阿署内充当幕宾,后来巡抚大人为我捐资做了山东通判,又辗转到了陕西、湖北军营办差,因功加上朝中运作,而留于湖北补用,做了荆州府同知。”

  一旁举报的江陵知县魏耀还不忘补刀道:“大将军,不光如此,这妖僧的监生也是冒籍捐纳,此事知道的人也并不多。”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这就是鞑清乾隆盛世的官场?

  厉害,是真的厉害。

  出自清代朱批军机处奏折档案:“嘉庆二十年(1815年)五月,御史石承藻参奏来京引见的原任湖北襄阳府知府王树勋系犯案僧人还俗捐官,请旨查办。”

第44章 写个《大清淫僧传》

  王树勋这个妖僧同知当然没有被杀。

  这么有意思,能够拿来做舆论文章的妖僧同知,要是不加以利用,那才叫真煞笔。

  聂宇也没再让这家伙继续管府衙,只让他交接完了工作,便赶快回去把他从妖僧到官场的经历,魔改写成一部自传小说,又专门配了两个读书人给他润色文笔。

  书名他都想好了,就叫《大清淫僧传》,再弄一个现代工艺的精美封面图,吸引力直接拉满。

  至于内容嘛,一个“淫僧”与北京城里满洲八旗们的孤寡少妇排忧解难,败露了以后靠着这些“红颜知己”,成功花钱买官,一路买到了一府同知,还马上要高升知府,返京“团聚”。

  这不说传到乾隆耳朵里会怎么样,就是在满清那边传开了,也足够让这“大清盛世”的遮羞布被扯的荡然无存!

  (说实话,查到这段,我都不敢置信,这还是他们军机处自己记下的折子,还是嘉庆二十年才弹劾揭发,意味着这货做了起码二十年的知府老爷)

  荆州城外,长江水道上。

  一艘打着汉字旗号的大船,缓慢在江岸码头停靠。

  直到被人搀扶着下船,聂杰人都感觉有些晕晕乎乎,不是晕船晕的,而是被儿子一连串的捷报给震晕的。

  明明几个月前,他才下定决心,跟儿子主动袒露自己是白莲教,并且准备来年三月起事反清。

  结果……

  先是打下了县城,接着逼走了张正谟,独揽一方大权,而后又连破枝江县,活捉清廷湖北巡抚,全歼三百满洲八旗兵。

  现在,看着眼前高大的荆州城墙,那城楼上悬挂摇曳的大汉旗帜。

  聂杰人饶是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仍旧有些不敢置信:“这荆州城……吾儿居然真的打下来了?”

  身边随同跟来的堂弟聂霖听闻,不禁有些无语,但也同样感慨道:“想不到我聂家有一日,居然也有机会能够入主府城,真是祖宗保佑,我聂家这次真是出了麒麟儿啊!”

  此前的聂霖虽然被逼上了聂宇的反清贼船,但也终究还是存着一份怨气。

  毕竟,任谁好端端的一个地主土豪,不说大富大贵,那也是生活日子有盼头,甚至还准备把儿子送入县学读书,将来考个科举啥的。

  突然就告诉他,你家族长造反了,要是败了,你们得连坐诛九族,现在赶紧去帮忙。

  这特么……

  说真的,聂霖在刚收到堂兄聂杰人的书信,几乎当场就想跑到县里,指着聂杰人和聂宇两人的鼻子,痛骂他们的祖宗十八代。

  但转念一想,这样自己好像也吃亏,而后也就冷静了。

  到现在,不好说苦尽甘来,但拿下了府城,情况就不一样了,说不好他们聂家还真有一丝成事的可能!

  不成事,诛九族,成事了,那他保底也得是个亲王国公啥的。

  “老太爷,您来了。大将军已等候多日了。”

  负责迎接的还是王二,主要是混的脸熟,派其他人来怕两边都不认识。

  聂杰人瞬间收起“土包子”相,一脸从容道:“嗯,前面引路吧!”

  王二一招手,满脸微笑迎道:“老太爷请入城上轿!这可是巡抚平日里才能坐的大轿。”

  聂杰人的神色堪称一秒破功,看着那方大轿,与县太爷坐的轿子的确不一样,明显看着就贵重,还有那么多人抬,一看就不是一般人能坐得起的。

  可不是嘛!好歹惠龄也是八旗贵族,还是受乾隆重视,带有政治色彩的蒙古八旗重臣,自然也是很有财的。

  轿子这种东西,聂宇也不会去闲着无事取消它,这可是轿夫们的生活所系。

  除了官僚能坐,商人、大户、有些钱财的,都能去坐,你把轿子取消了,那轿夫们都得饿死!

  别在古代谈平等,跟吃饱饭面前,都是放屁!

  ……

  大将军府(原荆州知府衙门)。

  聂宇今天难得召见了城中大户家主,还有众多伪清降官,以及冯修永等人在内的汉军文武。

  这些大户家主们都是有些坐立不安,聂宇这大将军先是下令,用军队强迫他们剪辫蓄发,而后又是分他们的田产,分他们的家业,瓦解他们盘根错节的势力。

  现在又把他们集中召见,莫不是终于要动最后一刀,抄他们的家来敛财了吗?

  他们没人相信聂宇此前说的话,什么主动配合分田,可以保留家产浮财,还能每户保留几百亩地,可以给予几年的免税。

  在他们看来,一切不过是反贼的缓兵之计,只要是反贼,总是逃不脱抢粮拷饷的。

  就这么枯坐等了大半天,陈家家主实在忍不住了,起身开口问道:“大将军,到底有什么事非要召集我们各大家今日全都来此?若是大军急需要钱粮捐输,只要大将军给个数额,我们各大家便是砸锅卖铁,也不是不能凑一凑。”

  他这一说,很快点燃了堂内沉寂的气氛。

  “陈家主说的对,大将军,您若是缺钱,但凡给个数额,我徐家只要能出得起,便是出不起,为了大将军的反清大业,也不是不能凑一凑。”

  “对啊!大将军若要钱,我李家愿捐输全部家财,只请看在老夫年迈,给我李家留条活路。”

  “大将军,给条活路吧!”

  “……”

  一时间,满堂的大户家主们,七嘴八舌,全都在卑微乞求。

  他们不是在故意阴阳聂宇,也不是在搞什么以退为进,单纯是实在熬不住了。

  与其后面被反贼抄家,闹得家破人亡,不如现在赶紧把家族保住。

  冯修永及时出面,制止了这些人的闹剧:“咳咳,诸位家主不必如此,大将军没有要大开杀戒的意思!”

  话讲的很直白,但越是这种时刻,越直白的话,也越能安人心。

  这些家主们果然被劝住了,因为冯修永把话挑明了,而且对方又是反贼大将军的“心腹”谋士,应当不是在骗他们。

  “那又是为何?”还是那个陈家主问道。

  冯修永微笑解释道:“只是大将军的父亲今日会来,便请各位家主一起见上一见!”

  原来如此!

  “原来是老太爷来了!”

  陈家主这下明白了,连忙拱手笑道。

  其他几位家主,以及同样被召来的降官、汉军文武,全都明白过来,怪不得搞这么多人,这么大的排场。

  原来是老太爷来府城了,那排场确实得弄大些!

  这些大户家主虽然不乏有看不上聂宇的,但又不得不承认,这反贼大将军倒是挺重孝道。如此有能力,还孝顺,也不知这位反贼老太爷是何等风采,能教出这般“出色”的儿子。

  “大将军,老太爷到了!”

  先搞一章,睡醒再说

第45章 高仿玉玺的魔力

  “见过老太爷!”

  “嗯,诸位不必多礼,都坐吧!”

  聂杰人处变不惊,只是抬了抬手说道。

  如此气度,倒是让堂下行礼的众人都是有些诧异,诧异过后又觉理所当然。

  果然是有其子必有其父!

  不得不说,聂宇的刀把子物理滤镜,还是很有用的,几波下来,这些府城大户眼里,聂家已然不是穷乡僻壤出来的乡巴佬、土财主,而是有着一定实力的大反贼了。

  聂宇将这些人表现尽收眼底,他准备再往里头加一把火,一把象征皇权的大火!

  “爹,你先坐!”

  聂宇叮嘱一句,暗示老爹先别乱说话,而后来至大厅,确保所有人目光都能看到自己,接着说道:“本将军今天特地召见诸位来这里,除了迎接我爹来到荆州,实际还是有件大事要宣布,这也是我聂家先祖埋藏多年之秘!”

  先祖埋藏多年的秘密?

  听到这个话题,众人一时间都是有些疑惑,不光荆州各家大户的家主们,就连作为心腹秘书官的冯修永,此刻也是有些发懵。

  啥情况?大将军好像没跟他提前通过气啊!

  聂宇不管这些人的反应,当下伸手一指自己放在案上的一方锦盒:“堂叔,帮我把盒子端过来吧!”

  因为刘管家被留在了宜都县作看守,所以有什么事也只能让聂霖这位堂叔来代劳了。

  聂霖端起桌上放置的锦盒,还别说,这盒子纹饰挺好看的,回头自己也弄一个,就是端起来有点重,好像装了块石头。

  “大将军!”

  聂霖小心翼翼把盒子端到了聂宇手上。

  聂宇接过盒子,都不等对方回去,就直接将盒盖翻开,单手把里面的“石头”给抓了出来。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下一秒,全场起立。

  那本来才刚缓下心来的陈家主,几乎是颤抖着问道:“这……这难道是?”

  “传国玉玺!”

  聂宇淡淡回答。

  陈家主瞬间晕厥过去,身后的心腹老管事下意识上前扶住,而其他家主则已经完全管不了那么多,他们全都目光惊骇看着那方晶莹剔透、造型华美的传国玉玺。

  在他们的眼里,拿着玉玺的聂宇,仿佛只是这一刻,已经不再是所谓大反贼,而是天子,真正的真龙天子!

  “大将军万岁!大将军万万岁!”

  冯修永反应很迅速,也不管是不是真的被震慑,反正他立马跪地呼喊。

  有他一带头,新组建秘书阁的其余文书官,也跟着一同跪地拜道。

  “大将军万岁!”

  “大将军万岁!”

首节 上一节 27/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