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117节

翌日天明时分,第一缕冬日暖阳照射进入车厢内,沉睡一夜的官兵们纷纷睁开了眼睛。

此时列车已经驶入了濮阳境内,马上就快要进入河北地界了,诸多来自南方的多山省份的官兵此刻都是睁大了眼睛,看着车窗外辽阔无垠的华北平原,尤其是云贵大山走出来的汉子们,此刻看着一望无尽的平原耕地,长大这嘴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车窗外清晨的初冬暖阳洒落在广袤的平原之上,已经经过了农垦兵团耕种的土地连接成了一片,再也没有多余的田梗分界线,一望无尽的土地上全都是连成一片浑然—体的耕地,地头上的麦草、秸杆、都被扎堆卷成了一快快方形留作牲畜饲料之用。

阳光照耀之下,一台台农机行驶在土地之上不断松土耕种着今年的冬小麦,每分每秒都有无数的土地被开垦播种。

此时的华北平原已经不再是后世那般杂乱无序,几乎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土地都已经被国有化了,不再被私人耕种,而是交给了更加专业的农垦兵团进行开垦。

没有后世那般巨大的人口压力,也没有过度城市化的困扰,现在的华北平原就是一片白纸任由联邦政府作画。

此时的华北平原人口不过一亿四千万不到,堪堪相比后世一个省规模规模而已,政府征召了大批劳动力进入基建运输领域,然后征兵召走了一部分,流动人口多起来之后,城市化进程也就跟上去了,农村所有的土地都被回收统一利用。

农垦兵团按照南京中央政府提供的规划图以及华北地区气候,因地制宜的开始利用这些土地耕种,实现了超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利用化肥、农药和良种在今年实现了恐怖产量。

此时的华北平原没有后世的那么人口,人居用地还有城市化用地没多少,一番统计下来整个华北平原清理出来了足足9.43亿亩耕地,这个数据比现代时空那边恐怖太多了,几乎就相当于现代时空一半的耕地总量。

如今的联邦中国因为连年战争的影响总人口只有四点五亿人,人口密度比之现代差了三倍多,少了这么多人口的居住用地还有工业配套用地,多出来的耕地数量就是非常恐怖的存在。

整个一九三八年大环境下,哪怕遭受到了不小的战争影响,而且华北地区很多地方也来不及推广新农业改革,但今年华北诸省依然还是迎来的超级大丰收,年产粮食5622万吨,大豆1077万吨、甜菜642万吨.......

可以说整个华北平原的粮食产量就足以养活整个联邦中国,甚至还有富余的可以出口。

某些局部地区甚至还实现了比后世更高的粮食产量,没办法实在是大规模统一化的机械农业以及程序化的耕种方式效率实在是太高了。

明年中央农业部已经决定在华北平原全面实施新农业战略,统筹规划这全部九亿多亩耕地进行更加统一科学化的耕种开发,毕竟事实已经证明了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华北平原的粮食生产不仅数量可观,而且质量也可以继续不断提升。

农业部部长伟人同志,亲自走访考察过了无数地方,迷彩胶鞋都走烂了两双,最后亲自参与拟定了来年华北平原新农业战略规划,将会采用良种、良机与良法等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措施,最大化提高了粮食的单产潜力。

特别是在水利管理方面,根据南京提供的华北水资源储量以及分布图,联邦农业部可不会犯现代那些错误,并且华北没有建都了,那个恐怖首都淡水需求就首先消失掉了,针对华北平原耕地多水资源少的现实状况。

农业部计划通过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带等手段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农业生产,既考虑到了农业生产又考虑到了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促进了庄稼的生长,从而增加了粮食产量,也能够实现长期发展。

此外,针对南京中央政府对未来几年华北平原的自然灾害如旱情和洪涝、蝗灾的“预告",农业部联合各省政府也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南京中央政府尤其是对几年之后爆发于华北平原的恐怖旱灾进行了详细的"预告",警告了当地政府还有农业部门必须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做最坏打算!

但就目前情况来说,只要明年全国尤其是华北地区实现新农业改革,那么1939年华北平原农作物产量翻倍就不是什么幻想,到那到个时候,老董实现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温饱梦就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了,即使是爆发最惨烈的天灾,提前丰收储备的粮食也足以支撑华北地区民众三年绝收吃喝无忧。

很多事情只需要提前有准备,或者说是政府尽到了应尽的责任,天灾并不是太可怕的事情,人祸才是最要命的。

老董现在手头的力量还有资源足以挑战一切困难,毕竟养活十四亿多人和养活四亿多人的难度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的,现今联邦中国的人均耕地和资源占有量可比现代强出去太多了,只要没有外敌捣乱,内部团结一心,无论是天灾还是战争,老董都不怕.............

“王八盖子滴,老子总算晓得为么子日本人要打我们咯!“车厢内靠着敞开车门抽烟的邓宝,凝视这无尽的肥沃土地,喃喃道:“我以前就一直怀疑,我们中国穷的饭都吃不起,没得钱、没得地都是穷光蛋,为么子日本人要过来打我们呢?“

“现在老子才算是知道喏,这么大一片看不到头的地,换做是我,我也要打呢!”

雷泽用手遮住眉头,眺望着无边无际的平原,也是喃喃道:“我也是这辈子头一次看到这么大片的平地,连一座山头都没有,那时候我们爬雪山过草地,走哪哪都是鸟不拉屎,我就纳闷,这江山有什么好争的。

现在来中原一看,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哟,这大好河山那个英雄愿意撒手?”

一旁的迷龙酸兮兮的说到:“你们这群瘪犊子就是见识太低了,这点平原算什么,等将来打回东北老家,我带你们看看我老家那边的大平原,那才叫一个无边无际!跟我们东北比,华北就是一个弟弟!我跟你说........"

四川人李四福不乐意了:“你个东北佬又吹牛,别听他们的,我们四川成都那片平原才叫天府之国,华北这里跑这么久到处都是干巴巴的,这种地怎么种水稻哟,去看看我们四川平原,有水有地那才叫龟儿子邦邦硬,懂不懂水浇地和旱地的区别撒!”

一群被土地养大的孩子,此刻看着华北平原这大好的平地,也都是互相争论着到底是谁的家乡土地更好,谁都不服谁,坚持自己的家乡才是最好的。

张子康早起路过这里,听到了他们的争论,也是加入进来了:“你们平日里多看看书,不认识字就买一张全国地形图瞧瞧,华北平原那可是足足有三十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大平原,自古就被称为中原,是兵家必争之地,谁拿了这里谁就可以当皇帝了!”

“三十万平方公里那是多少喏?“邓宝满脸疑惑的拄着脑袋,没上过学的他根本不理解平方公里的含义,只知道亩、分这些概念,贫苦农民接触最多估计就是分,因为没家大多也就是几分地而已,甚至跟多人都是没有任何土地的。

哪怕就是地主接触到了的最高面积单位也就是顷,更高的平方公里那是普通人所无法想象的大。

张子康不假思索的说道:“三十万平方公里,换算下来也就是三十万万公亩的土地,你们自己想想这是多大的一片土地,而且还都是没有山头没有丘陵平坦无阻的平地!”

邓宝听完之后脑子都快爆炸了,这么大的一个数字远远超出了他的认知,他就算是做梦都不敢想象中国竟然还存在着这么大的一片平地,在他的认知之中,全国各地都应该和他的湖南老家一样,七山二水一分田才对,哪来这么恐怖的平地?

雷泽听完之后,问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的都沉默的问题:“可是明明有这么多耕地,为什么我们以往还是需要饿肚子?”

大家听完之后都是陷入了沉默,是呀,三十万万亩平地,这还只是单单一个华北平原而已,还没有算其他个省份,真要是全都算上来,那是何等恐怖的数字,这些平地哪怕只有十分之一全都种上粮食,四亿多中国人也不应该挨饿,更不应该毫无立锥之地!

张子康想了想,说道:“这应该是贪官污吏还有那些地主豪绅做的好事,中国人从来都应该是不挨饿的,但就是有太多的资源和精力都被浪费掉了,剩下也被少数人给占据了,所以大多数人才会贫困饥饿。”

雷泽听完竖起了大拇指,赞道:“张长官,你这觉悟放我们以前红军至少得是一个政治委员!“

“少贫嘴了,现在可是联邦治下,大家都是董委员长治下子民!“张子康笑了笑,也没有在意雷泽的言论,这种话放在以前那可是要杀头的,雷泽跑不了,他也跑不了,可现在也就是一个玩笑话而已,董委员长不在乎下面人有什么思想,只要听话别反他那就是全都无所谓的事情。

“现在董委员长执掌天下,土地都开始变成了国家的了,以前这些资源抓在地主奸商手里面自然是没有我们的份,可现在董委员长撑起了我们的青天,所有的东西大家都有份了,往后大家估计都不会饿肚子了。”

听着张子康的话,在场所有人都没有一个反对的,反而是纷纷认可,他们都是底层人出身,不懂什么大人物口中的那些道理还有主义,他们只知道到手的食物和大洋才是硬道理。

以前跟着老蒋,穿草鞋单衣,吃掺沙饭咸菜,军饷每月也都是克扣无几,现在换成了董委员长之后,穿皮靴棉衣迷彩服,吃肉罐头饼干,军饷每月实打实发甚至还涨了不少。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现在军中几乎都是一面倒从上至下全都在拥护老董。

邓宝问道:“长官,你说谁得了中原三十万万亩地,谁就可以当皇帝,为么子董委员长老人家现在还不当皇帝呢?”

迷龙也是开口了∶“董委员长老人家带我马上就要打回东北老家了,他要是想当皇帝,我一定扛着机枪支持他,谁敢多话我直接就突突了。”

张子康笑道:“你们这些人呐,就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现在不是当皇帝还是当委员长的问题,是怎么把所有属于我们的土地夺回来的问题,董委员长无论当什么,只要他还在,中国就有希望。

想想吧,眼前这大好的山河我们差点就失去了,那些日本人想要杀死我们,还有我们的孩子,夺走这大好的河山,然后去养活他们还有他们的孩子。

如果我们不反抗,那么我们就会死,我们的孩子也会变成奴隶,几十年之后这片土地上全都是日本人在生活,你们能够接受么?”

邓宝:“王八盖子滴,除非湖南人死绝,否则绝不可能!”

雷泽:“中国人的土地谁都夺不走,这是我们的祖宗留下来的,拼尽最后一滴血,我也要保住这片河山。”

李泽连:“说得对,我就算是打光子弹也不会放弃,刺刀继续拼,刺刀弯了就用枪托,枪托没了就用牙咬!”

李四福:“川军出山抗战,就是为这个来滴,我们不怕死,只怕死了愧对先人!“

迷龙:“我们东北人也不是孬种,九一八那是张学良抽大烟抽坏脑子了,信了老蒋的迷魂汤,这一次我就算是死,也要死在松花江边上,这辈子老子也不会离开东北一步了! ”

听着士兵们的话,张子康脸上依然还是和煦的微笑,他没有说话,而是静静凝视着车外流逝的壮丽山河,这是属于他们中国人的,这场战争中国人不需要任何理由,因为战斗就是他们的使命!

255.刘兴昌,你记一下!

1938年12月9日,外蒙,乌兰巴托前线。

设置于乌其玛尔地区的第八集团军指挥部内,第八集团军军长林阳春中将正眉头紧锁的看着地图,时不时的将手中的炒黄豆扔几颗到嘴巴里面嚼着,林军长身上穿着一身带着毛皮领子的将官大衣,里面则是已领已经开始有些发黑的常服,头上的大檐帽布满了灰尘,就连胸口的资历章也是沾了不少的泥点。

坐在旁边的副军长罗雅怀少将正端着—杯热开水,时不时喝两口,他的脸色也是十分的凝重,罗副军长则是戴着一顶皮帽,没有穿大衣,肩膀上金色的将星也有些掉漆了,一边喝着热水,罗副军长的额头上也在冒着吸汗。

最忙碌的参谋长刘兴昌少将此刻正站在无线电台前举着话筒不断呐喊着,平日里刘兴昌少将脚上总是熠熠生辉的高筒军官皮靴此刻已经沾满了草根和泥巴,靴底还有新鲜未融化的雪花。

指挥部内生了一炉旺盛的炭火,来来往往的参谋军官都是穿梭不断处理着前方汇报的各种战场情报讯息。

“喂!我是参谋长刘兴昌,你们80师为什么迟迟无法突破?“

“什么?敌人太多了?这是什么理由,我们哪次不是以众敌寡?我看你们的肉罐头白吃了!”

“不要给我借口,我只需要拿下克鲁伦机场,把那里的苏军全给干掉!”

“见鬼的大雪,我们可是第八集团军,以前穿单衣过雪山都没事儿,现在给你防寒靴军大衣全都配上,你跟我说大雪?”

“十个小时之后必须突破克鲁伦,占领机场,否则接下来全军都得饿肚子!“

挂断通话之后,刘兴昌赶紧走到了林军长身边,汇报道:“军长,目前各师进展堪忧,陈庚的77师作为我军唯一的装甲师突击力量,现在因为燃料短缺停在了莫宗德地区,等待后续补给,该师前锋部队打得最猛的772坦克团攻入乌兰巴托之后也打不动,只能就地转入防御姿态。

78师也在攻入乌兰巴托城内之后陷入僵持,气候太恶劣了,他们携带的物资消耗大半,剩下的只能支撑维持控制区不丢掉。

79师目前还在扎卢丘特山以东地区阻击苏军增援部队,一个师硬抗苏军一个集团军的轮番猛攻,79师师长王镇已经带领部队硬撑了一个星期了。

80师进攻克鲁伦机场也频频受挫,苏军炸毁了机场跑道,目前我军还在与苏军反复争夺机场控制权。

81师还在修整过程之中,他们申请的补给我们现在已经拿不出来了。“

林军长听完了汇报之后,转过身紧了紧肩上披着的大衣,坐在了桌子旁边陷入了沉思。

一旁的罗副军长抬起头说道:“现在当务之急是夺取克鲁伦那边的苏军机场,有了机场之后我们才能够源源不断的获得后方空运的物资,根据军群司令部情报司发来的气象预报显示,现有的多云天气只剩下三天,马上又要下雪了。

不趁着这段时间多补充物资,别说进攻了,就算是过冬都成了大难题,草原上到处都是厚厚的雪层,内蒙开过来的运输车队根本抵达不了前线!”

林军长放下了手中的黄豆袋子,有些苦恼的说道:“你的意思是转移兵力重点夺取克鲁伦机场?“

罗副军长点了点头:“没错,现在我们唯一能够迅速获得补给的方式就是空运了,伞降运输运输太麻烦了,必须要有机场才行。”

刘兴昌也是点头赞同道:“军长,后勤问题必须解决,不然我第八军现在七万余将士一旦补给耗尽,在这大雪天的草原荒漠上,那可就是走投无路了!”

林军长拍了拍桌子,眼神看向了罗副军长:“现在既要围攻乌拉巴托,又要阻击苏军增援,还得拿下机场,我手底下是有五个师,但五个师就能包打天下了么?

抽调兵力去克鲁伦,从哪抽?其他站线还要不要了?机场拿下来跑道也毁了,谁都无法保证在大雪再次来临之前,能够及时修复。”

罗副军长转过身,放下了手中的水杯,认真的说到:“你考虑一下,是不是应该停止进攻了,后勤实在是承受不了了,现在全军的燃料储备已经降低到了标准的百分之三十,再打下去,连取暖的燃油都无法保证了,到时候别说是坦克卡车了,人都估计动不了了。”

林军长站了起身,走到了地图前看了一圈,然后有些生气的说道:“现在的问题是我只准备了一桌饭,但是却来了两桌客人,你让我怎么办?我只能装作房里打扫卫生,让客人先等着!

我们不进攻,就轮到苏联人进攻了,之前是十万打三十万,现在见鬼的苏联人越大越多,他们甚至开始从满洲那边获得了日军增援,现在是七万五打四十万了!

我从来就没打过这种仗,都歼灭了十五万苏军,结果敌人还比我们更多了,他们有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有中东路,我们却只有几条坦克履带压出来的土路,现在下大雪还走不了了。

这个时候停止进攻就是死路一条,主动权到了敌人手上,一旦乌兰巴托城内的守军和敌军增援部队会和,我们想走都走不了了,到时候就是日苏联军包围我们!”

“进攻还能压制住敌军动作,留下战场主动权,停止进攻那就是坐以待毙,敌人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了。”

一旁的刘兴昌建议道:“要不调预备队81师上吧,有他们支援相信很快就可以拿下克鲁伦机场了。”

林军长举起手掌道:“不,这是敌人希望看到的,我不会为了一座已经被炸毁的机场,投入最后的预备队,现在还不是时候。”

林军长一言而决,他做出的决定,罗副军长和刘参谋长都没法动摇,林军长打起仗来只会听取你的建议,但最后的决定还是得按照他的来。

第八集团军前任军长彭老总被调到了新建的西北军群担任参谋长去了,临走前推荐了林阳春作为军长继任人选,南京国防部考察过了林阳春的资历战功之后,同意了推荐,晋升林阳春为陆军中将军衔担任第八集团军军长。

第八集团军换了新任军长之后就被调往草原控制了内蒙,从日本人手中夺取了失地,粉碎了日军满蒙日一体的美梦,将日军赶回了东北。

之后接到李宗仁命令的第八集团军开始北上进入外蒙,同苏军开始了对蒙古的争夺,为了掩护东北战场的攻势,第八集团军孤军深入开始进攻乌兰巴托,发起了接连两场战役大量歼灭苏军有生力量,对苏军贝加尔湖方面军造成了巨大压力,使其迟迟无法对北方军群的攻势造成干扰。

可这么干虽然能够阻止来自草原方向敌军对收复东北战事的侧翼干扰,但却也造成了第八集团军孤军奋战过度深入的困境。

补给线越拉越长,夏秋时节还好,能够通过卡车运输走草原临时公路供应前方,可进入冬季之后,蒙古高原才十月末就开始下雪了,大雪一下,地面交通运输线彻底陷入了瘫痪,部队幸亏提前补充了冬季作战被服才没有导致大规模冻伤。

可除了被服之外,大军作战还需要海量的弹药、汽油、柴油、食物、药品各种各样的物资,现在每天第八集团军只能够通过空军的空投运输获得每日区区两三百吨的物资补给,这点东西远远无法满足进攻需求。

更要命的还不是每天都能够稳定空投,遇到下雪天气,空军的运输机就飞不了了,而且空军支援的只要方向还是正面的东北战场,外蒙战线只是侧翼而已。

第八军的后勤补给线一片糟糕,苏军却可以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有中东路以及哈包铁路从后方以及日控东北获得不少的补给还有兵力。

林军长多次申请空军针对苏军铁路线发起大规模持续性轰炸,但是空军却始终只能做到小打小闹一般的零散轰炸,虽然能够阻断苏军铁路线,但人家没两天就修好了,意义不大。

毕竟之前南方决战还在进行之中,国军部署北方的空军力量本来就薄弱,一部分还得抽调轰炸日本本土,剩下的主要也是支援东北前线,轮到起飞轰炸苏联的时候剩下不了多少了。

而现在入冬之后,天气这么恶劣,大规模的轰炸就更加成为了妄想,但是如果没有持续成规模的轰炸,苏联人只要能够及时修复,那就没有太大意义,还不如多派一些运输机过来运补给。

指挥部内,刘兴昌一脸的焦急,来回踱步,忽然间停下来指着东南方控诉道:"李宗仁那狗娘样的,就是看我们第八军不顺眼,他们就是想借刀杀人,朱老总为什么不帮我们说说话呢!”

林军长严厉呵斥道:“刘兴昌,请注意你的言辞!现在大家都是同属国防军战斗序列,没有你们我们的,全国—盘棋,都是在抗击外敌,不要乱说话!”

“是,军长!“刘兴昌立刻意识到了失言,现在第八集团军也是有宪兵队的,这些人可都是直属国防部管辖,属于监军存在。

幸亏刘兴昌骂的只是李宗仁,如果骂的是董建昌,说不定立刻就会被指控抓捕往南京受审。

罗副军长也提醒道:“以后说话要过脑子,诽谤上级这种事儿要是被捅上去了,那可不是失言就能解释的,现在不比在延安那会儿,安心打仗,脑子里面不该有就不要有!”

“我们的情况已经报告给了军群司令部,朱老总已经在帮我们申请支援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了,南方战场的部队也在抽调北上,只要坚持下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们军部的人首先就要相信,不然军部都是怨天尤人的,下面的师团级单位该怎么想?”

林军长没有在意这些,而是转回正题问道:“军群司令部那边有消息了没有,答应我们的增援和改善措施做到哪一步了?”

作战科长立刻回答道:“报告军长,目前最新接到的消息显示,军群司令部已经动员了超过十万劳工清理并紧急修筑从张家口到外蒙乌兰巴托的公路线,因为天气原因,目前还只修到了乌兰察布,土路清理工作已经延伸到了外蒙境内,相关道路疏通正在加紧抢修,预计一周之后可以恢复畅通,前提是没有大规模降雪。

首节 上一节 117/2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