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181节

可这么玩不会有风险么?底下人拿着律法这么乱来,不会出事儿么?答案是并不会,因为老董上台之后沿袭的还是国民政府那套拉胯的律法,国民政府那时候也没有进步多少,绝大部分沿袭的还是清律。

老董现在还没有登基呢,更加没有颁布自己的王法,倒时候要出了问题,了不起把锅甩给已经凉凉的国民政府和满清呗,说是他们的法律不行,我只是依法执行出了问题而已,实在不行到时候就颁布新的王法,相信老百姓还是可以理解的嘛。

但唯独就是老董打着这种名义来征丁的操作还是让很多人眼前一黑,搞不懂为什么明明是一件好事儿,可就是感觉怪怪的,这不摆明的就是歪嘴和尚念经嘛,名义上是国家重视法治,可实际上说到底还是馋人家身子呐!

368.西北裁乱

1939年12月30日,西北,迪化城,平叛军指挥部内。

西北平叛指挥官黄百韬少将正伏在桌子上仔细的看着各地部队呈交上来的作战文件,寒冬时节,大西北的天气可谓是滴水成冰,零下二十多度都是常有的,最离谱的时候北疆地区温度甚至可以低到零下四十度。

极端恶劣的天气给平叛行动带来很大的困扰,无论是天空中侦查的飞机还是地面上跑的坦克装甲车,都被这鬼天气冻得寸步难行,可相对的也带来了一些好处。

天气变化对于任何一方而言都是公平的,武装到牙齿的国军部队都这么难熬了,那么那些“叛军”就更加难熬,这种天气他们基本上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转移,只能停留原地熬冬,—旦国防军平叛部队追上来了,那就是只能原地等死了。

西北大军的后勤虽然紧张,但却勉强可以维持一些军事行动,但那些被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叛军可就是面临断顿的窘境了,这种天气如果说是缺乏燃料而且还没有服装食品,基本上饿死一半人都不稀奇。

在整个十二月份,国军重点清理北疆额尔齐斯河流域,都在额尔齐斯河流域进行大规模的“粮食征集行动”前线后勤紧张,那么后方的自然有物资征集的任务咯,子弹炮弹你没有,粮食、肉奶这些你总有吧?

黄百韬为了筹集军粮送给前线,直接下达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指标,传命北疆各个部落民族必须在年内上缴至少五万吨粮食和一万吨以上的肉奶,想要完成这个指标,除非是不想活了,要知道这可是冬天呐,食物全都给你当军需了,老子过冬吃什么?

接到征收命令的部落肯定是拒绝的,并且还有不少人斩杀了前来执行征收任务的政府官员以及军方使者,这就给了黄百韬下死手的理由和接口,本来你不反我拿你没办法,可你敢斩杀官员使者,那就是自己找死了。

很快已经被清理过一遍的北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又被黄百韬派遣了六千大军再次进行彻底的“的清理”。

截止月底时,他们共摧毁或击破了十三个维吾尔人部落、七个哈萨克族部落,还有零零散散十几个各族部落,其中包括塔吉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等等,一共缴获粮食近万吨、牲畜近十三万一千六百头,加上此前的存量和缴获自平叛军的部分粮食,前线三十万大军这个月的粮食还有肉奶供给基本上不缺了。

司令官彭老总也是发电报对黄百韬卓越的“平叛”功劳进行了嘉奖,对其“逼反良民”的行为采取了睁一眼闭—眼直接忽略掉了,早知道这些部落这么富裕,彭老总恐怕自己都会忍不住动手了。

这可是上万吨粮食还有十一万多头牲畜,就在自己后方不远处,一两百公里的路程就可以送到前线了,这可比从关内运过来省去了太多功夫了,要知道从关内运输一顿物资抵达前线,路上就得消耗掉半吨,而且耗时良久,哪有现在就近“征集”来得痛快直接?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黄百韬依靠着搜刮西域本地部族的缴获,能够堪堪支撑军群熬到到明年夏收时分,当然了这里仅仅只是指食物军粮这些需求,工业品以及弹药还是得从内地运输过来的,但能够省掉运输军粮的这么多吨位,那就代表着后勤补给线可以运输更多的弹药过来了。

这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而是指数级增加的问题,后方省了不少功夫只需要专心运输弹药军需,前方也能够就近的进行补给。

不过或许是国军的“武勇”实在超出了周围那些大大小小民族部落的想象,不少的民族部落都开始服软了,放弃了高高在上的信仰和自尊,选择了委屈窝囊的活下去,这些部落派出了代表,来到迪化城以谦卑的态度,向黄百韬送上了一批礼物,并请求臣服,不求国军保护他们,只求国军别再哩唯他们。

面对这些送上门来的臣服者,黄百韬自然不会拒之门外,平叛行动必须要进行,但也不能完全清理干净了,多多少少还是得留下一些臣服者,十去九成也就差不多了,将民族人口降低到几十万以内控制住这也是合理的,毕竟美国佬都没有把印第安人杀光呢,国军也得是要面子的,二十多个各种各样的民族,每个部族都留下万把人,这也算是最后一块遮羞布,按照泥菩萨的话来说,那就是凡事不能太尽否则缘分势必早尽嘛。

在收下几百头牛羊还有上百名别具异域风情的女奴等等这些见面礼后,黄百韬“大度”地允许这些野蛮人迁移到迪化城以西最近的河流周边的土地上耕种、放牧,并且还设立了专门的“保护区”,以便于他们在遭到“威胁”之后,迪化城内的国军能够及时出动进行“救援”。

这些个归化民族都被强制性的进行了“世俗化”,黄百韬宴请这些归化部落首领的时候摆出来的全猪宴,欢迎晚宴上饭菜全都是宗教禁忌,主菜是烤乳猪,配菜是凉拌猪耳、红烧猪大肠、糖醋猪排骨等等,就连主食都是猪油拌饭。

可参加晚宴的部落首领每个人吃的都是喜笑颜开狼吞虎咽的,没法子,黄百韬就在主位上盯着你吃,敢不吃你个人还有你身后的部落族群全都别想看到明天的太阳了,吃的越多越忠诚,吃的越快越团结!

当然了,天下从来没有免费的全猪宴。这些实力弱小的部落在完成了归化目的之后,自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比如他们未来无论怎么发展都必须足额足量的上缴税收,这个税收额度可比内地汉民承担的多了去,国军会定期征收他们若干粮食、若干牛羊作为“保护费”,征收额度起点至少五成以上。

而且,这些归化部落还要接受联邦政府方面派遣的民政、军事顾问的管理,部落往后必须服从政府命令和法律,其成年男子也要随时接受政府的征召上阵作战。

黄百韬看在这些人识相的份上,表示政府会出资给他们修建寺庙,但新的寺庙里面供奉可就不是什么真主安拉了,而是董建昌的铜像,以前他们是怎么供奉真主的,往后就必须怎么供奉老董,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尊重民族信仰”吧?

面对这样的条件,这些归化部落是不答应也得答应了,不答应的话他们很可能就会立刻被翻脸的国军剿杀,就算国军不剿杀他们的话他们也会在往后残酷的部族兼并战中被别的部族吞并、然后消亡,毕竟他们能够前来投靠的前提就是当过二五仔了。

这些归化部落全都是给国军通风报信过的,依靠出卖其他部族获取了国军的放过,躲过了十二月为期一整个月冬季严打,联邦政府都已经把他们“弃暗投明”的行为登报嘉奖宣传出去了,他们也是没办法才选择了彻底的投靠放弃所有尊严只求苟活,否则明年开春之后,国军不弄他们,那些被出卖过的部族也会搞死他们。

“嗯,这是一个好办法,肉孜节改成感恩节,美国佬的先进经验还是不错的,他们有的我们也要有嘛!”伏在桌案上的黄百韬眼神一亮,立刻又生出来一个清奇的思路,立刻就开始找来了文件纸写了起来。

“嗯,我真是一个天才!”黄百韬忍不住自己称赞了自己一句。

赶过来汇报工作的参谋长王庚上校还没来得及汇报,就被黄百韬拉着分享自己的新想法,王庚看完之后大冬天的额头直冒汗,感觉就跟见鬼了似的。

但谨小慎微的王庚没有去驳上司的兴致,而是昧着良心开始拍马屁了,说是简直神来之笔,夸得黄百韬开心极了。

王庚早在一九二三年的时候就是陆军少将了,北伐时期,还担任过前敌总指挥部炮兵指挥官及铁甲车队司令,在平汉路作战,一九二九年任编遣委员会编组部设计处副处长,后改任为淮北盐务缉私局局长,—九三零年税警总团成立,他是总团长,那时候孙立人都是他的属下的团长。

后来淞沪抗战的时候王庚因为涉嫌通日被噜下来了,虽然那件事最后不了了之,但他的名声却完全臭了,而且他连老婆都看不住被别人戴了绿帽子,在军中备受鄙视,一直到国防军大整编的时候他都是差点被迫退役了,好在上头看在他留学喝过洋墨水的份上,给了一中校军衔留用,而后辗转多方,混到了西北军群这里,才是晋升上校。

他以往的下级孙立人如今都是少将了,可他是越混越回去了,如今也是谨小慎微,深怕得罪人了。

“嗯,就连你这留学美国喝过洋墨水的人,都认同我的看法,那就说明我作对了,那就文件下发,让下头面开始执行吧,改风易俗促进民族融合大团结,就从我做起嘛!”黄百韬沾沾自喜的说道。

但王庚却是疯狂在内心吐槽,人家美国佬设立感恩节好歹也是感恩上帝,感恩印第安,感恩天赐之地,你这个感恩节属实是离了大谱,让受害者感恩凶手,让那些民族部落感恩伟大慈父董建昌,干些什么?感谢不杀之恩?

这特么就相当于美国人在感恩节强制印第安人来感谢美国佬剥了他们头皮,把他们带入“文明社会”一样的概念。

“真是见鬼了!”王庚小声嘀咕了一句。

黄百韬耳朵出了名的灵光,顿时皱眉道:“你说什么?”

王庚立刻说道:“我说长官高明,此举上应天意,下合民心,实在是太高明了,我相信西域所有少民同胞沐浴在伟大执政的光辉之下,肯定会怀着无比诚挚的心,去感谢大执政的无尽恩情的!”

“嗯~”黄百韬点了点头:“还是你说话好听,这么好听的话,放在桌面上大声说嘛,何必嘀嘀咕咕。”

“对了,你要汇报什么工作?”黄百韬记起来了正事儿,赶紧问道。

“南京联勤总部发来的电报,说是上头已经批准我们的申请了,年后会有大批的关内汉民前往西域实边,上头要求我们清理出足够的耕地以及居住场所,并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等年后关内汉民抵达之后,可顺畅无阻的接受土地进行生产,我们军方必须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确保汉民生命财产安全........... ."

“还有上头对我们近期的冬季平叛进行了表彰,但是也提出了意见,那就是多留点活口修路,死在工地上总比死在荒郊野外更有价值,现在修路缺人,尤其是沙漠戈壁滩那些地形修路,伤亡不小,上头希望我们多提供一些俘虏作为劳动力,前几批大清洗送过去的劳改犯消耗的差不多了,实在是缺人......”

“还有来自国防部的战略一厅薛长官的私底下交代,那就是让我们在西北这边搞点什么祥瑞出来.…..…”

黄百韬听完了之后摸着下巴开始思考,而后交代吩咐道:“汉民实边的前期工作你去草拟命令交代王胡子去办,他办这个拿手,把不服的全都清理干净了,那就没有威胁了嘛,而且草场土地都空出来了,也是现成的,让下面人少用点重火力,别把房子帐篷都炸没了,留一些住所下来给实边的汉民。

至于说汉民开拓所需的前期物资,直接给他们发枪就行了,缺什么自己去找那些少民部落‘协调’嘛,促进民族融合大团结,不只是我们军队的事情,也是所有人的义务,他们来了总不能吃现成了,也得出力呐!”

“还有修路所缺少的俘虏劳工,这事儿也好解决,再给下面平叛的部队每个单位发五个负重轮,清剿过程中能够扛得起五个负重轮的,那就送到工地去,抬不起的那就直接原地‘团结’掉!”

王庚问道:“负重轮?虎式坦克的么?”

黄百韬怒道:“你怎么不问是不是挖掘机的呢?你当他们是神仙么?还虎式坦克的?当然是鼠式侦察车的负重轮呐!”

“另外那个什么祥瑞,这玩意儿怎么搞?”

王庚也是读过书的,立刻建议道:“这东西各地都在搞,大执政要进步了,我们不能缺,西北也得搞,就是一些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嘛,报上去就行了,上头不会来检查了,只要有就可以了。”

黄百韬点了点头:“嗯,那就交给你去办了!”

369.西北事2)

“狗日的,谁特么说的大好河山,老子只看到了一片冰雪肆虐,满地黄沙隔壁!”

江庆阳坐在卡车上望着一望无尽的黄沙隔壁还有无尽苍穹落下的漫天飞雪,忍不住心中的愤怒开始疯狂的吐槽,自从车队驶离了瓜州之后,他们就没有看到什么好走的路了,全都是被黄沙掩埋若隐若现的官道,这些道路似乎还是前清时期左宗棠老大人入西域时期修建的。

数十年后,左公的后辈们依然还是沿着这条道路开拓前进。

江庆阳是一名内地商人,上个月接到了一笔军方订单,一口气订购了一万套冬季军装还有防寒靴以及手套,搭配订购的还有一批茶叶、糖块等等物资,给出的价格极其诱人,几乎就是市面上的双倍,并且军方承担运费,唯一的条件就是要求江庆阳必须将物资送往指定地点才能够获得尾款。

巨大的利润迷住了江庆阳的双眼,他没有在乎军方含糊其辞的目的地,一心只想捞取巨额的利润,满口就答应了,而且还签下了违约金高达交易总额双倍的合同。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军方最后告知他目的地是阿拉山口,江庆阳听到目的地之后一脸懵逼,最后买了一份最新版本的国家地图,拿着放大镜找了两个多小时,翻遍了地图,才在秋海棠叶的最西边区域找到了那个名为阿拉山口的鬼地方。

这地方距离关内哪怕就是图上距离也有足足一尺长呐,江庆阳悔青了肠子,可合同都签了,不履行承诺那就得赔的倾家荡产,咬碎牙也得硬上。

筹措货物完毕之后的江庆阳组建了一支规模庞大的车队,一路从内地武汉出发,走公路和水路颠簸跋涉前进,本来他想走铁路货运,但这个时候通往西北的货运列车几乎全都全是军列,根本没有他这种民间商人的份。

咬着牙倾尽家资,江庆阳采购了足够的货车,高薪聘请了一大批司机还有雇员,还是硬着头皮出发,关内的道路还好走,治安也不错,沿途补给还有油料都不缺。

可自从走出了雁门关之后,江庆阳终于明白什么叫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了,这特么简直就是来到了另一颗星球一般。

巍峨雄壮的雪山再面前起伏绵延,还有苍茫无尽的黄沙大漠,峡谷、山川、湖泊、草原、沙漠各种地形在眼前走马观花一般接连不断,一开始大家头—次看到如此波澜壮阔的山河都是很兴奋的,可走着走着发现这路几乎没有尽头之后,那股子新鲜劲儿也就散去了,只剩下了无尽的疲惫和麻木。

“到哪了,有没有谁知道的?鬼地方连个路标都没有,参照物也找不到,迷路了大家可就全都玩完了!”烦躁的江庆阳对着员工开口问道。

“三天前过的哈密,这一路走走停停也快几百里路了,应该还有三百多公里快到吐鲁番了。”手下雇员没有搭话,反倒是兰州大营派出了护送的驻军军官回答了江庆阳的问题。

类似江庆阳这种负责军需运输任务的民间商人,出关之后,就近的军方都会派出军队沿途护送的,一方面为了安全,另一方面也是负责向导,否则就靠这些民间商人,迷路死在大漠里面也不稀奇。

“王参谋,这特么西域有多大呐?好几百里地才遇到一座城,放在内地中原,几十里地就得一座城了,三百公里那可是六百里路呐,中途有没有啥补给点呐,一路上兄弟们啃馕饼罐头,都快啃吐了!”

“还有好多兄弟都害了病,实在是有些遭不住了,找个地方休整两天吧。”

长途旅程,在人多的情况下,遇到极端天气还有其他险情都可以克服,但唯独补给修整问题却是大难题,整个商队包括护送的军队在内足足有八百多号人,随行的还有专门运载食物淡水以及燃料的卡车,哪怕就是做足了准备,那也还是敌不过辽阔的西域长途。

每次离开一个补给点城市之后,哪怕是抵达下一个小镇也得好几百里路,一路从武汉走过来,沿途数千公里路程,很多人都已经奔波了快一个半月了,实在是有些遭不住。

从武汉到嘉峪关十几天就走完了,可出关之后就越来越难了,天气、环境、道路、土著、野兽、疾病这些因素都成为了困扰商队前进的难关。

王参谋拿出了自己的军用地图,盯着地图上看了半天之后,又找来了通讯兵发电报,前后忙活了半个小时才给了一个答复。

“继续前进,一百二十公里之后可以抵达部善,在那里有一处劳改营农场还有城镇,我已经联系过了,鄱善方面表示可以提供休整营地还有配套补给,所有支出军方承担。”

江庆阳听完之后顿时点了点头,满意道:“还是你们军爷好办事儿,你们要是不帮忙,我们就算是累死,也到不了地方。”

王参谋谦虚道:“都是为国效力,你们也是帮助军方作战,何分彼此?”

江庆阳获得了好消息之后,很快通过对讲机给商队通报了一遍,听说两百多里之外就是补给点了,还可以停下来修整两天,所有人都是精神—振。

但足足有五百多辆卡车以及越野车的车队想要抵达一百二十多公里之外的郑善修整,那也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现在是上午十点,运气好的话能够在下午天黑之前赶到,运气要是差,估计还得在路上过夜才行。

理论上按照车队的机动速度,一百多公里撑死四个小时就能到地方,但是理论不是实际,大规模车队行进的速度其实是很慢的,尤其是这种民间车队,几百辆车近千号人,路上吃喝拉撒都得停下来,吃顿饭忙活都得一个多小时。

途中要是有车子抛锚了,或者是前方路况不明、亦或是其他情况,整个车队都得停下来处理,耽误的时间也就更多了。

商队可不是野战军,野战军关键时刻可以不计代价继续前进,但商队可不敢,他们的目的就是运输货物抵达前线赚取利润,代价过大要是亏了本,那可就是一场空了。

车队继续前进,他们今天的运气很不错,雪下了才三个多小时就停了,前方探路车也很顺利没有迷路,似乎之前有过车队行经此处,道路被他们压过一遍之后有了明显痕迹,他们只需要重蹈覆辙就行了,车队保持了匀速每小时二十公里的速度维持队形前进。

最后总算是在天黑之前赶到了郑善城,部善名义上说是一座城,但其实也就是一座工地而已,本地常住人口不过两三万人,其中还有一万多人是归化部落人口,其余的才是世居此地的汉民,除去本地人口之外,更多的就是大清洗送过来的劳改犯,足足有七万多人口,男女老幼全都有,他们现在也算是酆善本地人口了。

这里相对内地而言,十来万人口撑死也就是一座小城镇而已,谈不上什么城市规模,但是在西域这个地广人稀的鬼地方,十万人以上规模的聚居地那可就是主要城镇级别了。

这么多人聚在这里,目前唯一的任务就是等待来年开春之后的铁路和公路修建任务,现在寒冬时节,混凝土都拌不了,滴水成冰的温度啥工程都是扯淡,是能够猫冬。

郜善城迎来了江庆阳这一第一支民间大规模商队的抵达之后,市长都亲自过来迎接了,看到江庆阳那就是两眼泪汪汪的,一个劲儿说着他们来得好来得妙,代表部善人民感谢江庆阳一行人的到来。

江庆阳一开始还很迷糊,自己一介商人而已,来了就来了嘛,有必要搞得这么隆重欢迎,连市长都亲自出面迎接么?

可第二天他就明白了原因,西域被中央收复之后,紧接着又爆发了中苏战争,然后就是接连不断的平叛行动,兵荒马乱的程度堪比中原军阀混战那会儿,普通民间商业交流早就断了,只有中央官方的物资运输还有军方的军需继续维持着西域的基本生存。

可这类官方性质的物资输送撑死也就是满足你最基本需求而已,跟赈灾差不多,没可能让你活得坐姿多彩,不让你饿死病死那就是尽职了,军队的军需输送那就更加不用说了,根本没你的份,全都送往前线的!

现在总算是来了一批民间商人了,民间商人好啊,至少可以商量,至少可以打交道,最重要的是能够自由的进行交易了。

现在西域汉民以及归化部落统统都是依附大基建工程讨生活的,除了基本的生活物资是官方供给之外,还有额外的工资以及零碎缴获,但这鬼地方有钱都花不出去,只能够以物换物,平叛大军横扫各地叛军的确扫干净了,但原有的贸易体系也给扫没了。

大家拿着每月工资还有边疆补贴,人均手上都存了大几百华元,连劳工营的人都存了不少工资在手上,眼看花不出去,这钱拿着连废纸都不如,现在总算是来了商队了。

商队抵达郑善修整的第二天,车队就被挥舞着钞票的民众团团包围了,无论什么他们都愿意买,只求把钱花出去就足够了。

江庆阳也是来者不拒,他们拿在手上花不出去的钱,自己赚过来只要带回了内地,那可就是真金白银了。

当然了车队运输的军需物资是肯定不能卖的,必须足额交付前线才行,可江庆阳这次出门也没有只带军需物资,走这么远肯定外快也得捞,他沿途干了不少的额外买卖,收购了很多的多余物资商品带着一块走。

出关之后他就一直干着行商买卖,低买高卖赚了不少钱,走出来越远,越是偏的地方那就越是赚钱。

在鄱善这里,民众根本就不把华元钞票当钱用,一盒针线包在内地撑死了也就是一毛钱的售价,在这里却是至少一块钱,还有那些药品、零食、香烟、开水瓶、高压锅甚至是卫生纸都能卖出翻十倍的价钱,消费者根本不讨价还价,为了抢购为数不多的商品甚至还主动加价。

有些钱不够的,还拿出来了镶嵌宝石的刀具、牛羊皮、药材、金沙各种玩意儿来换商品,这些东西放在西域不值钱,可要是拉回了内地那就是值大钱,很多人都喜欢。

尤其是金沙这玩意儿,江庆阳来多少都照收不误,新疆这地方金矿有不少,很多都在野外,有时候下河洗个衣服你都能洗出来不少金灿灿的沙子,本地修路工还有劳改犯经常捞到了金沙,捞到了就是自己的,官员们和管理人员也都是不管的,只要不耽误正事儿就行了,毕竟这地方管得太严了会出乱子。

修整两日之后,江庆阳脸上笑开了花,这一路来光是捞外快就能够回本了,这地方做生意的利润简直就是超乎想象,随便一样货物出手那都是十倍的利润,很多产自西域特有的药材、皮革、金沙、香料等等货物,在内地的售价可都不低,但在这里随便一双手套就能换来一堆了,这些东西运回去之后那可都是秒换真金白银的呐。

交易到最后,有的民众甚至牵过来了活牛活羊,连可以充当战马的马匹都毫不犹豫的拿出来交换,一头羊甚至只换一瓶洗发水都行,江庆阳看得咋舌,眼馋无比,可手上实在是没有多余的货物了,而且这些活物牲口也不便携带,他们还得继续赶往阿拉山口交付军需呢。

江庆阳恋恋不舍贪瀛的神情被随性护卫的王参谋看在眼里,王参谋也是拿出了合同摸着腰间的手枪严厉警告江庆阳,违约的事情千万不能干,军方这一路来提供了不少的帮助,你这要是敢半路撂挑子,那可就别怪军方翻脸不认人了。

江庆阳被一番警告之后也是头脑清醒过来,打消了不切实际的想法,他的确有毁约的想法,那些军需物资只要是随便出手,无需抵达那个鬼什么阿拉山口,半路上他就能清空获取至少十倍以上的利润,军方订购合同上那双倍违约金算什么,给你就是了,我还是有得赚。

首节 上一节 181/2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