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19节

“士兵们,前方就是南京,真男人就该打硬仗,南京不相信眼泪,我们与城共存亡!”

战区政治部的宣传干事拿着大喇叭,站在高高的弹药箱喊着口号,下面刚刚抵达的增援官兵踩着草鞋,身着单衣在冬季的冷风中瑟瑟发抖的行走着。

大批援军都是装备简陋,很多部队连鞋子都配不齐,士兵们手上的武器也都是五花八门的,有的人拿的是中正式汉阳造,有的是辽十三,更有甚者还拿着前清时期进口的单打一或者鸟铳。

有热武器的都还算好,更有甚者直接就是扛着大砍刀红缨枪过来打仗的,士兵们在寒冷的冬天连一件棉衣都没有,只能依靠往怀里面塞稻草御寒。

“往前走,不要停,前方补给站,排队领取装备,领完了有卡车载你们去前线!”

“时间不等人,前线目前军情如火,拿到装备就跟着军官走,所有部队都必须接受安排,原建制取消,加入新的战斗序列!”

“再度强调一遍战场纪律,南京战场只准进不准出,任何战斗人员除非负伤或者持有战区司令部所签发通行证,一律不允许离开战场!”

“所有未经许可撤退,或者擅自逃离战场行为,都将会被视作逃兵处理,被抓者一律绞死!”

底下经过的来援官兵听着五花八门的注意事项也都是有些不耐烦了,都是来打鬼子的,我这冻得跳脚,你们一个个穿着军大衣蹬着军靴,头戴棉帽钢盔,明显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一直到抵达补给站点,援军士兵的脸色才好看了,全都面带期望的看着前方排队的人群,到底能够领到什么玩意儿。

补给站一排的物资发放点,每一个发放点统一只发放一件物品或者做一类的登记。

到地方之后第一件事儿就是登记身份照相办理证件,快照拍立得一分钟不到就照好相了,一份留作遗照,另一份士兵持有继续登记身份。

因为绝大多数士兵不识字,战区特地征召了大批学生进行登记作业。

“姓名!”

“李四福!”

“籍贯地址!”

“四川达州。”

“说详细点!”

“要那么详细干啥子哟?”

“你死了,抚恤得往你家里寄过去,遗物骨灰也都得送回家!”

“这个要得,死了还能回乡,还有抚恤,划得来!”

士兵登记完了详细信息之后,那就是第三战区的兵了,刚到手的证件贴上相片,盖上征兵处的大印那就离不开南京城了。

“办理完身份登记的,这边过来,继续前进,不要停,不要问为什么,给你什么拿什么,遗失不补!”

人群继续向前,很快抵达了真正的物资补给点,第一站就是浴室洗澡,士兵们排队进入,然后就被脱光衣服赶到了浴室门口。

“没人抓一把洗衣粉,浴室里面有不断流的热水,这就是上战场之前最后一个热水澡,洗完好好上路!”

宪兵拎着一桶洗衣粉,粗暴的给每个人身上到处乱撒,进了浴室,里面的宪兵用热水管子喷出滚烫的水流。

“自己搓,还指望我给你洗么?赶紧的动作麻利点!”

一间浴室一次性可以洗三十个人,限时五分钟,时间一到宪兵就开始赶人了,洗澡的士兵还没过瘾就被赶出来了,每个人扔了一条白毛巾擦身体。

擦完之后就领到了秋衣内裤,刚赶出来被冻得乱跳的士兵赶紧穿好了内裤秋衣,排队继续领取绒衣绒裤,一边领一遍就地穿上。

里衣领完了就是迷彩作战服,全都是现代定制的二战德军迷彩,这也最符合当前时代认知的,太超前的数码迷彩雷彪可不敢卖。

穿好作战服之后就是袜子靴子,每人一双黑色大头靴,拿到手立马穿上,再冻下去脚指头都僵了。

“别显摆了,继续往前走,还有其他装备要领取!不要磨蹭!”

再往前就是装备区了,最先拿到手的就是钢盔,然后就是战斗背包和工兵铲,战斗背包里面统一标准就是一套雨衣、一套防毒面具、一包医疗包、一盒一公斤的压缩饼干。

紧接着还有水壶和备用的袜子内裤等物件,到最后就是每人一件深绿色的军大衣,这既是行军大衣也是晚上睡觉的被子。

领完全套被服装具之后,原本的叫花子士兵忽然就有了几分精锐的模样,互相之间打量着,都是感觉这身行头太棒了,别的不说光是这一身新衣服新鞋子,就足够战场死而无憾了。

“快,领取枪械装备,自己会用什么就拿什么!技术兵种自己站出来,以前使唤过机枪大炮的,会开车的,都自己站出来!”

这些援军显然没有技术兵种的存在,一个个都老老实实的领取步兵装备,这让征兵处的人员很遗憾。

发枪的后勤人员很粗暴,直接就是自顾自的给装备,每隔九支步枪就发一挺班用机枪,也不管你会不会用,反正给你就完事儿了。

领完枪就领取子弹袋,刚学会怎么绑子弹袋,后面人就开始催了。

直到最后领取完足够的子弹之后,一个全副武装的士兵就这么崭新出炉了。

“等菜么?人到齐了赶紧等车!日本人打到高桥门了,前线缺人,赶紧上吧!”

还在懵逼的士兵就像是赶牲口一样被塞进了卡车里面,伴随着一阵引擎咆哮声,这些人都还没来得及仔细看清楚自己即将保卫的南京城到底是什么模样,然后就被送往城外的战场填线去了。

...................

“你们搞清楚,技术兵种不是步兵呐,这么点时间我哪去整飞行员?”

“余禄庆,这是战区司令部的死命令,董长官亲自下达的,飞机我给你送到了机场了,怎么飞起来我不管,反正你得想办法把天上那些日本鸟全都打下来!”

“参谋长,你得讲道理,这飞行员又不是地里的南瓜,说摘就摘了,必须得培训呐!”

“先飞起来再说,不要怕死人,多死几次就会飞了!”

“参谋长,你要不要听听自己在说什么?”

“这是命令!”

被粗暴的挂断电话之后,第三战区第一航空军军长余禄庆中将彻底没脾气了,转过身就对着后面的部下吼道:“都给老子去找飞行员,没有飞行员就找识字的,只要能飞起来,我不管机舱里面坐的到底是人是鬼!”

第一航空军的军官们乌泱泱开始撒出去招人了,之前南京航空军校没来得及撤走或者是滞留民间的学员、老师、甚至是门卫都被抓回来了。

勉勉强强凑够了三十多个会一点飞行技术的家伙之后,这些人就是教官了,对照飞机的飞行手册直接飞就行了。

第三战区重启了南京航空军校,开始强制征召识字的男性进入学习,学制为一个星期,是的你没听错,战情如火,根本没有时间搞什么课堂学习了,一个星期就是稍微了解一下飞行原理,背一背改进版初教六战斗机的飞行手册说明书,然后就是实战飞行了。

第一批学员就是那些航空军校滞留的教职工还有学生,第三战区特地找了现役空军的十多个飞行员过来担任高级教官,教这些人怎么飞。

很多人从来没有实飞过,南京保卫战一打响,他们就被强制征召了走都走不了,直接被带到了野战机场这里,随便背了三天飞行手册,然后就开始实飞训练了。

懵懂无比的沈光耀搞不懂这到底是怎么了,沈光耀是广州人,家境富裕,抗战爆发之后就跑到了南京参军,被中央航空军校录取,也就才学校进修了三个月,然后就被通知学校停课需要搬迁了。

沈光耀原本是得跟着船队一块撤往大西南的,但是他的位置被上面人的关系户给挤走了,就一直滞留南京。

现在被抓到了机场,才看了三天的手册学习理论,上头就逼着他直接开飞机了,这谁能受得了?

头戴飞行头盔的沈光耀被上司拿着手枪逼进了驾驶舱内,上司用手枪指着仪表盘喊着。

“这是高度表、这是水平仪、这是空速表、这里是油表..........”

“这是电源开关,这是油门、这是点火开关!”

“小子精神点,记住我说的,不要忘了!”

“待会打开电源开关,然后点火,引擎就启动了,操纵杆操作左右前后,搓油门控制速度.......”

“好啦,现在起飞开始训练吧!”

沈光耀额头一阵暴汗,眼珠子都瞪圆了:“长官,天上还有日本人的战机,这怎么训练?”

长官挥舞手枪:“实战就是训练,训练就是实战,上头发话了,多死几次你就会飞了!你不飞上头就要毙了我,我死之前肯定也会毙了你!”

“是,长官!可要是我起飞之后忘记怎么飞了,那要咋办?”

长官咆哮道:“那就松开手,让飞机自己飞!这架飞机我试过,松开手,它自己飞都比你飞的更好!”

一个个连菜鸟都算不上飞行员,在长官的威逼之下,强行驾驶着改装版的初教六开始陆续升空了。

35.人和飞机只要有一个落地,那就是成功!

2784字

第三战区首批起飞了五十多架战斗机,这几乎一次性抽空了目前南京所有会开飞机的人,董建昌多次向老蒋申请调派技术兵种,但始终都是被拒绝了,没办法也只能如此了,血洒长空,那也比窝囊死在地面上好得多。

五十七架战斗机成功起飞的只有三十二架,剩下的不是跑偏了蹿出跑道,就是飞起来之后操作失误一脑袋砸地上了,起飞完毕之后,机场就像是被日军地毯式轰炸过一样,到处都是坠毁的残骸和歪七扭八的翻肚皮的战斗机。

第三战区的航空兵还没有接敌作战,自己就把自己整死了七个飞行员,负伤十六个,剩下的也都是被吓得够呛。

成功飞上天的那些飞机迷航了好几架,不知道飞哪去了,飞行员估计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了,他们的下场估计也很悲惨,幸亏起飞之前,航校教过他们怎么跳伞,希望这个他们没有忘记掉。

如果在友军控制区跳伞了,那就还能捡条命回来,如果跳到了敌占区,那就祈祷日军会重视这些连菜鸟都不是的飞行员俘虏吧。

“团长,这才刚起飞就损失过半了,待会降落的时候不会全军覆没吧?”

“参谋长,航校难道没有教他们降落么?”

“教了,但只教了一天而已,那些教官说什么实在不会降落那就弃机跳伞,人和飞机只要有一个成功落地那就行了。”

“你特么可真是一个小***,给老子滚回去,赶紧督促第二批学员做准备,明天就该他们起飞了!”

改进版初教六战斗机,取消了双座设计,变成了单座,节省出来空间和重量被转移到了武备系统,现代时空的制造商听说有疯子要拿这玩意儿去打仗,于是乎出于仅剩不多的良心,给这款飞机优化一些气动外形,把发动机功率增强到了三百马力,在两侧机翼加装了四挺12.7mm国产航空机枪。

这也就差不多是极限了,因为雷彪只愿意给六十万人民币一架的单价,这个价钱让制造商连大功率的无线电都舍不得装,直接用库存货民用品充数。

这款改进版的初教六战斗机唯一的好处就是,比较结实,操控性被优化到了极致,有时候机场风力超过一定速度的时候,飞机自己停在那都能原地起飞了。

制造商用仅剩不多的良心,给机舱驾驶位周围安装了一圈防弹钢板,做不到像A10那种防弹浴缸,撑死也就是一圈防弹游泳圈,只能抵抗步枪弹射击,机舱玻璃连连防弹玻璃都舍不得用,直接用了最廉价的透明亚克力板造机舱盖。

六十万一架的战斗机能飞就不错了,还想有多高级那就是纯粹做梦了。

好说歹说,第三战区的空军也算是雏鸟初飞了,南京上空也是第一次出现了中国空军战机的身影,日军战机也惊讶的发现了国军的飞机,起初还惊诧无比,被吓了一条,纳闷国军的航空力量不是在淞沪会战的时候就消耗殆尽了么,这是哪冒出来。

初教六的出现,是日军飞行员从没见过的型号,一开始日军都是躲远远的,不知道这飞机到底是什么门路,危险不危险。

但初教六的性能就摆在那里,比起日军目前主力的九五式战斗机和九六式攻击机性能差不多,唯独优秀的就是操控性和机动性,起码是单翼机,比日军的双翼机灵活多了。

双方交战之后,日军就发现有些不对劲了,国军飞机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没有队形,没有战术,更没有配合,甚至连目标都没有,完全就是一通乱飞。

这些国军飞机出去少数几只老鸟外,其余的战斗机完全就是飞起来凑数的,日军战机飞行员都被整麻了,因为你完全不知道对方的下一个操作是什么,飞的好好的,突然间一个急转直下,然后就是低空自己迫降了,这是来郊游的么?

可少数几架非得不错的飞机,那可就有些要人命了,现代航空制造商至少没有在材料结构上省钱,用的都是坚固的航空特种铝材,日本人的小水管机枪口径才七点七毫米,打上去不疼不痒的,甚至连机舱驾驶位周围环绕一圈的钢板都无法击穿。

国军飞行员眼看自己的飞机还挺结实,就放开了乱飞,只要不被从脚底或者头顶打穿,日军航空机枪基本伤不到飞行员,至于发动机被打坏了,那无关紧要,正好跳伞呗,脚下就是南京城,跳下去就安全了。

国军飞行员们开始在天上乱飞乱射,气的日军飞行员咬牙直骂娘,没见过这么乱来的同行,你都没瞄准呢,一个劲儿的乱射,有些战斗机甚至都误伤友军了也不停火。

甚至还出现了日军战机被莫名其妙击中的战例,就像是你预判了一个正常敌人会掏枪射击你,然后你就准备先发制人,近身控制对方,不让对方拔枪瞄准自己。

但是国军飞行员就是疯子,有枪不用,直接掏出自己的老二开始乱甩撒尿,你蹭上去刚好就接住了对方的尿。

现代航空制造商给这些飞机装的都是退役的59式12.7毫米航空机枪,一口气装了四挺,火力堪称凶残,子弹都还是穿甲燃烧弹,一旦被击中,日机绝无幸存可能。

莫名其妙的空战持续了四十分钟左右,然后日军战机就撤退了,准确的说应该是被吓跑了,空战发展到最后阶段,乱射打空了子弹的国军飞行员,竟然把自己化身成为最后一颗航弹,比他们这些昭和男儿更加昭和,直接开着飞机照你撞。

董建昌也在地面安全的地方观摩此次空战,看得那是垂头丧气摇头晃脑的,不过最后好歹还是打成了驱赶日机的战略目的,也算是没有彻底的失败,不过就是代价太大了一些。

五十七架战斗机,五十七个飞行员,从起飞到返航降落,最后只剩下了六架飞机成功降落机场跑道,受到了空军地勤人员最高的欢迎仪式。

二十三架飞机在起飞阶段坠毁或者起飞失败了,七架飞机迷航不知所踪,没人知道他们飞哪去了,也不知道还回不回来吃晚饭了,反正饭是给他们留了,要是没人吃,就当直接上贡品了。

空战过程之中被日军击落了十二架战斗机,最后十五架返航的战斗机又有九架不知道该怎么降落,教官教的都忘了,干脆就弃机跳伞了。

总结下来第一批飞行员成功打完了一场空战活下来也就是只有十四个人,不算那些起飞失败了连飞都没飞起来倒霉蛋,总体存活率连百分之三十都不到。

战报成交余禄庆之后,余将军久久沉默不语,最终只说了一句话:“再接再厉!”

现在没有时间给中国空军慢慢成长了,战火已经烧到了首都,敌人都兵临城下了,无论是步兵还是飞行员,都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了,都是可以被牺牲消耗数字而已,只要保住南京城,代价再大也能接受。

首节 上一节 19/2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1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