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221节

白崇禧点了点头:“就是这么想的,在这些孤岛上歼灭敌军可比去了澳洲大陆之后简单多了,那些海岸线就是我们天然的包围圈!”

白崇禧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利用孤岛来打围歼战,稍微示弱让美国人看到一些希望,吸引他们在这些孤岛上面下重注,然后再亮底牌彻底吞掉他们。

消灭孤岛上的敌军主力,可比去澳洲大陆上消灭他们容易太多了,甚至在获取了制海权之后,都不用动手,跳过去直接登陆澳洲,让这些敌军自己在孤岛上玩,上演鲁宾逊漂流记去吧。

卫立煌仔细看了一番之后,感觉这计划非常可行,点头道:“省时又省力的解决方案,说实话我去一线考察过,这些鬼热带岛屿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是人待的地方,度假几天还算不错,但真要在岛上被困住了,那可就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唯一的疑惑就是,澳洲哪位盟军总指挥四星上将麦克阿瑟会上当么?”

麦克阿瑟在国内的民间谣传之中是已经被白崇禧阵斩了的,但那些都是报童夸张宣传,实际上麦克阿瑟好好的就在澳洲大陆上只会美澳联军呢,并且白崇禧根本不舍得阵斩这位“知己”。

提到麦克阿瑟,白崇禧就是一脸的兴奋:“别提这小子了,我打仗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这种人物,说他将军还不如说他是演员,刚开始听到麦克阿瑟美军名将之花的名声,我还有所警惕,可后来发现这小子简直就是内奸一样。

一路打过来,从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还有爪哇群岛,这小子总是能够给人惊喜,总是能够在最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把自己的部队送到我嘴边。

刚开始我还以为是陷阱,怀疑麦克阿瑟这小子给我下套呢,可后来发现这小子没装,完全就是一个绣花枕头,我反复问过了国情局那边,确认他不是我们安插的卧底,可他干的事儿完全就像卧底。”

“现在美军在澳大利亚部署了四十万左右军队,澳洲本土自己也动员了大约五十多万人参战,这股力量虽然不算是太棘手,可如果放在澳洲大陆,那也是很头疼的。

我试探性的漏出了一些弱点,没想到麦克阿瑟直接就上当了,他现在玩命的向帝汶岛和几内亚岛增兵,想要我们打消耗战,自认为我们的后勤补给真的出问题了。

几内亚岛巴布亚湾沿海地区已经有了十四万美军和七万澳军,帝汶岛还有其他岛屿上也有七万美军和十二万澳军。

他们依托从帝汶岛至几内亚岛巴布亚湾一线岛屿构筑了一条名叫威尔士的岛链防线,想要以此阻挡我们对澳大利亚的入侵。

说实话我是真的欣赏麦克阿瑟这小子,因为他实在是太懂配合了!”

澳洲大陆的防御主要以美澳联军为主力,美澳联军又是以美军为主导,麦克阿瑟作为美军最高指挥官,一路败退澳洲本土之后,已经被白崇禧打崩了心态。

美军增援澳洲的行动早在中美宣战之前就在大规模开展了,那时候美军利用了本土――夏威夷――南太平洋群岛――澳洲本土这条航线,向澳洲输送了七十万军队,并且疯狂输送美援装备帮助澳大利亚武装出更多军队来。

可宣战之后两个多月内,国军势如破竹的从新加坡南下一路打到了澳洲家门口,盟军直接就是毫无抵抗之力的丢掉了加里曼丹、苏门答腊、爪哇群岛这些战略要地,十五万英联邦军队还有美军折戟沉沙,国军的凶残战斗力让盟军胆寒。

美国本土不断给麦克阿瑟提供更多的兵力以及支援,要求只有一个,必须要捍卫澳大利亚安全,因为这已经是白人自由世界在亚太地区的最后堡垒了,美利坚必须要不惜代价的保住这个最后堡垒。

如果澳大利亚沦陷了,那么在接下来的太平洋战争当中,下一个被侵略的就将会是美国了!

麦克阿瑟面对着巨大的压力也是绞尽脑汁想要挡住国军,知道半个多月钱,国军的攻势忽然减缓了,出现了罕见的空窗期,加上白崇禧故意放出去的假情报,麦克阿瑟果然上当了。

他认为国军的后勤补给线出问题了,根据美军截获的电报显示,国军后勤线大量的运输船被抽调前往印度洋执行任务去了,而且本土物资供应也出现了问题。

这些消息对麦克阿瑟而言简直就是天降甘露一般的存在,而且他人很合理,数钱公里的海上远征,以中国这个“贫弱工业国"的实力来说,这时候出现船舶不够、物资不足这些问题实在是太正常了,他没有怀疑这是假消息。

趁这个机会麦克阿瑟开始提出了组建威尔士防线计划,毫无防备的将澳洲本土宝贵的盟军兵力,一个劲儿的送上了帝汶岛至几内亚一线岛屿,想要御敌于国门之外。

但他不知道的却是,国军后勤供应从来没有出问题,往西北运输物资还得修铁路,可是往南洋群岛运输物资只需要轮船就足够了,航线都是天然的。

轮船这玩意儿东大可以说是无限量供应的,要多少有多少,建造工期都不用等,东大那头贸易战导致不少轮船空着没动,完全可以卖二手货。

从淞沪港口和广州港出发的军需货轮最多半个月就可以抵达前线了,而且绵延不绝,海运一旦开动,前线根本不愁没有物资,只发愁如何在炎热酷暑且多雨潮湿的热带岛屿上储存这些物资。

白崇禧与其说是缺少物资打不动了,还不如说是基层官兵水土不服受不了才被迫停止进攻了,连续作战这么久,南方军群的官兵从中南半岛打到了爪哇群岛和几内亚岛。

到现在伤亡三万多人,还剩下的二十五万官兵也都是筋疲力竭了,因为热带病和蛇虫鼠蚁、细菌病毒导致的非战斗减员几乎快达到了战斗伤亡的三分之一了。

白崇禧也是抱着试—试的心态,稍微修整,放点假消息诱敌出动,本来没报多大希望的,但没成想麦克阿瑟还是一如既往的配合了!

“这一次陆军问题不大,这些孤岛上的敌军无论多少都是稳重捉鳖,接下来战役的去向都是由海军决定的。

海军如果能够保障我方制海权,那么我可以保证接下来两个月之内消灭掉这条岛链上所有敌军。

海军如果能够保障全部制海权,突入帝汶海和阿拉弗拉海,甚至是切断托雷斯海峡这些航线,那就更简单了,我们直接跳过这条岛链进行登陆就可以了,剩下的那些敌军让他们都去当野人吧!”

“决定战役走向的还得是海军舰队,他们能够打到哪一步,我们陆军就能够跟到哪一步!这些事儿可就不是我能够决定了,还得看你们战区司令部。”

卫立煌听完之后击掌:“没问题交给我了,海军那边我负责沟通协调,好歹我还是战区副总司令官,这点面子海军必须给!”

亚太战区司令部三位高层,正副总司令还有参谋长,老董故意安排了卫立煌这个陆军上将进去,为的就是促进海路协同。

白崇禧的作战计划只要是获得了卫立煌的同意,拿到了战区司令部讨论,那就是基本可以通过的,海军再怎么看不顺眼,这种事儿还是不会否决的,毕竟他们也有需要陆军配合的时候。

海陆之间有矛盾不假,但该配合的时候没人敢推诿的,要知道南京一直都在看着呢,大执政的怒火,谁都不想承受!

441.东南亚(4)

几内亚,弗莱河流域,不知名地区。第十五集团军,87师,782团二营。

这是一个地图上都没法标注地名的鬼地方,因为无人居住也没有城镇,更加没有历史和文化,就连几百年前的殖民者都嫌弃不想来的地方。

最能够形容这片地方的名称就是"弗莱河流域”,在一片旺盛的热带红木林之中,—处高地上,二营的营部就设在了这里。

零零碎碎的阳光透过了茂密的树冠,洒落在了帐篷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腐殖质被蒸腾的味道,密不透风的林子里面闷热而又潮湿。

罗勇上尉叼着―根烟踩着━双陆战靴骂骂咧咧的走向自己的营部帐篷,他上身光着膀子,下身只有一条短裤,走得很急很快,因为这种鬼环境暴露在室外很快就被蚊虫当成自助餐食堂的。

“狗日的上峰,他们就不懂什么叫修整么?"罗勇上尉刚回到自己的指挥所内,就对着营部情报参谋疯狂抱怨:“修整的意义在于阳光、沙滩、啤酒、干燥的床铺和空调风扇,而不是在泥泞的雨林里面,每天听着蚊子叫,然后时不时的淋上一整个月都不停歇的大雨!”

情报参谋一脸的难以置信道:“长官,我们的申请又被拒绝了么?“

罗勇指着自己的脸道:“如果被批准了,你觉得我脸上该是这个表情么?上头觉得我们不用交火就算是修整了。

可是我宁愿赶紧干掉那些狗日的盟军,然后找个没有虫子也没有雨的地方躺下来!我发誓我这辈子都不会钻林子了!要是能够活着退役,我余生一定要当一个伐木工,砍光这世界上所有的树林!“

罗勇满腹的怨念,自从离开了本土南下参战之后,从中南半岛一直到几内亚,打了十个月的仗了,每天都是热死人的天气,每个地方都是潮湿且充满虫子的,而且到处都是树林,十个月里面足足有八个月都是下雨天。

有些雨下起来就是连续十几天甚至是一个月都不带停歇的,直到最近这两天才迎来了罕见的晴朗天气,可该死的情报科却告诉他们好天气只会持续到两天后,然后马上就有季风又有过来了,又是让人绝望的下雨天!

罗勇上尉所在的87师和友军90师、92师就是几内亚岛上国军作战主力部队,半个月前他们接到了停止进攻原地修整的命令,放任对面的美澳盟军源源不断的登陆上岛。

上头自认为天才般诱敌出动拉出来打的想法,在下面一线部队看来却是愚蠢至极的,一线部队现在宁愿和盟军同归于尽,也不想待在热带雨林喂虫子了。

罗勇不知道那个天才想出来的这种修整,让部队待在南半球夏季的热带雨林里面修整,想出这个命令的人应该被扒光衣服送进沼泽给蚊子当大餐!

十二月在本土应该是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季节,正当西线部队在哈萨克大草原顶风冒雪进攻被冻成狗的时候,南方军群的士兵却在十二月迎来了南半球的夏季,待在雨林里面感受蒸笼般的潮湿和闷热。

除了环境极其恶劣之外,战事进展也让人看不懂,打又不让打,撤也不让撤,只能眼睁睁看睁着敌军不断增援上岸,明明继续冲下去就可以结束噩梦般的战场体验,但上头却死活不让打。

—线部队眼睁睁看着对面的盟军越来越多,防线越来越密集,这场战争也似乎开始变得看不到尽头了。

别说底层士兵了,就算是罗勇这样的营级军官都感到了一股绝望,他们早在一星期前就不断申请调离这里,无论去哪,只要不是待在林子里面就行。

“团部有没有什么新命令?我们必须干点什么了,不然继续这么熬下去,所有人都会疯掉的!“罗勇拍打着桌子,整个人看上去非常暴躁。

副营长走过来,无奈的翻着文件夹摇头:“没有命令,只有让我们巡视控制区,做好待命准备的指令。”

罗勇恶狠狠吸了口烟,坐在了行军床上:“我真的搞不明白为什么要占领这种鬼地方,这种地方就算是白给倒贴钱也没有人愿意来。

以往看地图的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大的岛屿却没有多少人居住,而且连那些蜂螂一样的白人也不愿意待在这里生活,他们宁愿去澳洲荒漠也不来这个近在咫尺的岛屿。

现在我明白了,这地方根本就不是人待的,除了那些食人族,正常人根本不会来这地方!”

罗勇正在吐槽抱怨的时候,指挥所电话响了,接电话的参谋听了一会,挂断了之后跑过来汇报道:“长官,八连又有一个扛不住开枪自杀的,杜连长打电话汇报申请一架直升机运送遗体。”

罗勇吐掉了烟头,烦躁的挥手道:“打电话给机场,让他们派直升机过来拉,在给各连队下令,让他们自行展开放松活动,给我想尽所有的办法,让士兵放松下来,再有人自杀,让连长不要找我汇报了,自己去团部领罪吧!“

绝望的热带雨林对于所有外来者都是一片绿色地狱,在几内亚岛上,距离国防军最近的野战医院还在上千公里之外的拉包尔,普通的小病小伤都得自己扛着,或者去找医疗官和医务兵拿药打针。

很多士兵患了疟疾也只能吃药硬抗,有时候轻微的擦伤或者小口子,在这种环境之下也很快会感染化脓,然后就是生蛆,交通恶劣的前提之下,伤员病号修养的环境非常恶劣,经常小病拖成了重症,然后绝望自杀。

这种地方生病受伤,能够享受最好的待遇就是躺在昏暗沉闷的帐篷里面,睡在潮湿的行军床上,无能为力的感受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虚弱。

不少伤病病号都不堪忍受这种绝望,从而开枪自杀了,换在其他地方,战友肯定会骂这种人是懦夫,但在几内亚岛这个鬼地方,战友只会说一句走好。

这地方稍有不慎就会感染疟疾、痢疾、登革热各种各样的疾病,特效药有,而且供应充足,但药物不是万能的,更重要的还是身体抵抗力,有些士兵反复感染治愈之后,身体亏空的不像样了,得不到良好的环境休息,在这种反复折磨之中,铁人都会被融化。

类似这些扛不住选择自我了断的伤员病号,长官都会选择报告成阵亡或者重伤不治,让他们最后能够得到一份抚恤金,毕竟战场自杀属于自残行为,死了也拿不到阵亡待遇的。

罗勇上尉坐在营部,待在昏暗沉闷的帐篷里面感觉受不了了,重新穿上了长袖作战服,把袖口领口全都扎紧,戴上了防蚊罩,走出去视察连队了。

正好是午餐时刻,罗勇来到了下属连队阵地上,走到了一辆餐车旁边,看到了士兵们午餐伙食,煮的稀烂的杂粮粥,还有炒成糊糊的午餐肉罐头,清炒豌豆,以及每人一瓶解暑的碳酸饮料。

这样的伙食纯属印度风格,要么是颗粒分明的豆类,要么就是糊糊状的主食以及菜肴,最大优点就是入口不用咀嚼,闭着眼睛吞下去就行了。

士兵们在这种环境下普遍厌食,而且消化功能紊乱经常腹泻,吃糊糊便于入口,易于消化,而且拉出来的时候也不会便秘。

士兵们愁眉苦脸的吃饭,不少人都是光着膀子,这种行为虽然凉快,但是却很危险,尤其是在这种晴天,蚊虫到处都是,可是军官和军士都没有制止,因为士兵的情绪都很不对劲了,这时候还用军令约束很容易导致意外发生。

就算是罗勇这个营长下来视察,那也是只能说好话,不能说硬话,否则很容易引起士兵逆反。

一线连队不止是士兵,军官们也都是满肚子怨气了,不明白上头为什么还不下令进攻,非要让他们在这种磨人的环境下修整,简直就是把他们当牲口。

国军从不惧怕真刀真枪的你死我活,但却非常恐惧这种看不到希望的煎熬。

罗勇一路来到了一线阵地,说是阵地,其实就是一处浅浅的小沟而已,然后再利用树木和天然障碍构建一些迫击炮阵地和机枪掩体。

这并不是士兵们偷懒,而是环境不允许,雨林里面也没必要修什么纵深掩体壕沟的,这地方撑死只能挖半米深,继续挖下去谁都不知道会挖出来什么玩意儿,壕沟在这种环境就是细菌病毒孳生地,虽然能够躲避火力,但那些蛇虫鼠蚁也最喜欢钻壕沟和单兵坑了。

不止是国军如此,对面的盟军也同样备受煎熬,他们的防线也是简陋的,雨林复杂环境就是双方最好的防御掩体了。

罗勇上尉透过望远镜观察千米外的美澳盟军控制区,他希望盟军前来进攻,打破这种绝望的煎熬。

殊不知对面的盟军也希望国防军发起进攻,他们也受不了这种雨林恶劣环境的煎熬,但却又被上头命令只能防御不准主动进攻。

双方都是维持诡异的沉默,国军在放任盟军增兵岛屿,想要放长线钓大鱼,而盟军也不想引起国军进攻,想要维持稳定,便于他们增援更多的部队以及物资登岛。

除了陆地上的特殊环境还有双方战术之外,更加能够决定岛屿争夺战的还是海面上的战斗,双方陆军都在等待各自海军传来决定性的消息。

海军分出胜负之后,那才会是陆军真正决战的时刻,岛屿争夺战,陆军之时配角,主角是海军,海面上的海战谁打赢了,陆战同样也会占据绝对优势。

而输掉海战的那一方就会彻底绝望,那种身处孤岛被断掉了后路的感觉,远比承受炮击和扫射都还要让人绝望。

442.温友明与井木犴

1940年12月29日,夜晚,海面。

第十三护卫舰大队正全体出动掩护镇南号和镇边号两艘战列舰行动,大队长温友明中校正站在自己的旗舰井木犴号驱逐舰舰桥内,凝望着舷窗之外漆黑如墨的夜色。

今夜他们接到了舰队司令部命令,加入第六分舰队执行护航打击任务,整支舰队下辖两艘战列舰、两艘重巡,一艘轻巡和六艘驱逐舰,任务内容为突袭帝汶岛东部班达海域出没的美军舰队,打得过就歼灭他们,打不过就等天亮之后航母支援。

整支舰队保持着无线电静默状态前进,连雷达都是关机状态避免暴露信号源,井木犴号驱逐舰专门负责打头阵探路。

夜色深沉,海面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光线存在,只有舰队内部特定角度的信号灯偶尔开启,夜空之中飘满了厚重的云层,月光也被彻底遮掩。

“月黑风高杀人夜呐,希望美国佬不要让我们又找不见!“温友明中校放下了望远镜,回过头道:“命令大队所有舰艇保持原定航速方位前进,严禁无令更改航线速度!”

“是,长官!”

这种夜间在群岛之间海域的航行,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下,最忌讳的就是舰队内的舰艇加减速和改变航向,轻则迷航脱离队伍,重则就会撞上友军舰艇,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情况。

“长官,舰队司令官萨师俊少将旗舰镇南号发来灯光讯号!”

“念!”

“请你部加速继续前出侦查,与主力舰队保持十五海里以上距离,如遇敌情请立刻解除无线电管控进行汇报!”

“知道了!“温友明中校回到了海图边上,打开了一盏昏暗的固定台灯对准海图,开始不断下达命令,让麾下六艘驱逐舰开始加速分散开,到处侦查敌情。

“小萨长官和老萨长官一个性子,都是喜欢那我们护航驱逐舰当炮灰,打头阵,黑灯瞎火的,雷达也不让开机,我们去哪找美军舰队主力?“旗舰井木犴号舰长张寒武少校对着海图抱怨着,他之前就是在第一舰队跟着萨镇冰混的,曾经是沈阳号重巡上担任过枪炮官。

“唉,执行命令吧!每一个长官都有自己的风格,我们听令行事就可以了。“温友明拍了拍下属的肩膀,自信道:“脚下这艘军舰可是井木犴号呢!之前我当舰长的时候,带领井木犴号驱逐舰前后四次为定远号航母护航,参加了十几次大大小小的海战。

和我们同一批次服役的驱逐舰足足十二艘,现在还能继续航行就只剩下我们井木犴一艘了,参战至今,井木犴号可从来没有被一颗炮弹击中过!

不要害怕,我们可是永远幸运的井木犴号驱逐舰!”“是,长官!"张寒武少校非常有精神的大喊道。“小声点,这种事儿一定要低调!”

温友明中校—脸的云淡风轻,指挥官镇定自若的态度给了下面人极大的鼓的舞和信心,尤其是那些刚调过来的新人和菜鸟,他们脸上的紧张少了许多,而井木犴号上面的老鸟则是丝毫无感,一副稳如老狗的状态。

今年是井木犴号服役的第三个年头了,只要是留在了舰上的老鸟们,完全不害怕任何规模的海战,因为无论如何他们也不会受伤更不会沉没,这不是自吹自擂也不是盲目自信,而是经过了实战反复检验过的真理。

井木犴号驱逐舰服役至今已经参加了七次大型海战,五次中等规模海战,八次小规模海战,是海军当中有名的“功勋元老级舰艇”,更加神奇的还是服役至今,井木犴号驱逐舰从来没有被击伤过一次,舰上也没有一个海兵阵亡!

首节 上一节 221/2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