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杨立华和众人来到了伤员住院区,开始慰问前线负伤的勇士,杨立华亲自给八位伤员分发了慰问物资,其余的东西则都是交给了医院方面自行发放,毕竟她一个人不可能给医院里面近万人的伤员一一分发物资。
李四福和张子康就有幸成为了被杨立华亲自发放物资的幸运儿之一,每个人平均领到了一罐奶粉、三个猪肉罐头、一包奶糖和一包水果糖,这份慰问礼品在这年代可是分量极重了,战争时期的糖和肉罐头那可是比现大洋都还实惠的东西。
李四福捧着一堆的慰问礼品有些受宠若惊,当杨立华问他是怎么负伤的时候,他支支吾吾的说道:“我们负责阻击日军,掩护友邻不对撤退,我就拿着机关枪躲在墙后面对着日军射击,打倒了两个日本人,然后日本人对我开了一炮,之后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
随行的司令部参谋立刻帮着李四福润色道:“好一位勇士,一人独战数百日军,孤胆枪手,只凭借一杆步枪,射杀日军上百人,日军恼羞成怒调来炮群猛轰,最终二等兵李四福寡不敌众,身负重伤,独自一人凭借着对党国无尽的忠诚以及对人民无尽的责任,走回了阵地,最终受到营救,可歌可泣呐!”
所有人都是纷纷鼓掌,对这一番总结毫无质疑,杨立华也是频频点头,对着李四福输出了一番慰问。
这年头不怕你夸张,就怕你报丧,战绩夸张点怎么了,又不是杀良冒功,只要能够激起民众的抗日情绪,振奋国民的士气信心,你就算是手撕鬼子万物成雷都没问题,至暗年代里面信心和勇气才是最重要的!
视察慰问完了伤员之后,杨立华又带着所有人观摩了一遍第三战区野战医院的具体环境和医疗条件,全程都是拍摄照相,陈光希举着摄影机不断消耗着胶卷,未来这些影像资料可是抗战的宣传片,展现出第三战区良好的后勤待遇也是非常重要的。
外界人看到第三战区对待伤员这么周全,那对待一线将士那肯定是更加厚待了,只要播出去,那就能够打响第三战区的名声,吸引更多人前往战区共同奋战。
慰问行程的最后,杨立华代表丈夫董建昌在野战医院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内容主要是强调了全民抗战的重要性,无分男女,女人也能顶半边天,号召广大妇女力所能及的支援抗战,最主要的就是吸引那些贵妇人还有最好骗的豪门年轻人来南京参加抗战。
杨立华作为国民党中央委员,她的名声还是不错的,她站台宣传也能够给第三战区带来极大的好处,俗话不是这么说的嘛,干得好不如说得好,干出了成绩还不够,必须得你的成绩宣传出去才行,哪怕没有成绩,你乱编也得编出来。
慰问结束之后,杨立华又统一接见了全体从良的女护士,对她们寄予厚望,讲道,出身低微甚至是贫贱都不要紧,只要一心为国,无论任何出身,祖国都会给予公正的评价和回报,人民也会给予应有的尊重。
现在南京就是把男人当炮灰用,把女人当成男人用,哪怕就是一张卫生纸一条内裤也会有它的用处,真正做到了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妇孺的抗战!
场面话说完了之后,杨立华以第三战区以及南京妇女委员会的名义,授予护士代表玉墨护士长少校军衔,同时所有参与护理南京保卫战伤员的医护人员还有护士,均平地升一级,额外发放两个月薪资作为奖金。
当然了晋衔仅限于少校以下的人员,少校以上的人员晋升还是必须战区司令部审核的,但额外发放的奖金却是人人有份,每个人至少到手八十多个董大头,全都是杨立华亲自发放的。
被嘉奖的人领到了崭新的董大头,看着分量十足大洋正面錾刻着董建昌本人的侧脸头像,所有人都是心神一震,忽然间明白了一些什么,但却都没有说出口,而是默认了。
不管董建昌有什么野心,反正发到手的大洋是真的,这就足够了,管他上面怎么风云变幻,谁给老子实打实的优惠,老子就支持谁呗!
47.祖国需要每一个男儿尽忠!
2934字
“民国虽大,但我们已经无路可退,身后就是南京城!祖国母亲此刻需要每一名男儿尽忠,至死方休!”
“董长官今日亲自签发军令,自即日起任何人无战区司令部签发手令,均不得离开南京战场!任何无令撤退,擅自离开战场行为,都将会被是做逃兵,不经审判即刻绞死!”
遍布全城的大喇叭广播不断循环播放着宣言和军令,一遍遍提醒着城内每一个士兵,这里是南京,这里是无路可退的战场。
“排队领取武器,每个人一支步枪五十发子弹,拿到枪之后立刻上城墙阻敌!”
中华门城楼内部,街道旁边的一处动员站,一队队被征召的男性平民排队领取着武器弹药,路边的电线杆上悬挂满被绞死的尸体,其中有士兵也有平民,军衔最高甚至还是一名少校军官。
几发炮弹落下,炸起的气浪吹动那些悬挂的尸体不断摇曳,地下的准备领取武器弹药的平民们看到这些尸体就不敢有任何小心思。
哪怕炮弹砸下来了,也没有一个人敢逃跑,谁敢跑被抓住了立刻就会被绞死。
“国民防卫军的人注意,你们此刻已经不再是普通平民了,你们也是防卫南京城包围首都的军人,拿到武器之后,立刻上城墙阻敌,会有老兵和军官带领你们进入自己的战位!”
“记住,任何逃跑行为都是对祖国的背叛,背叛者从来不会有好下场!”
国民防卫军是半个月前南京城内新成立的作战单位,所有南京城内的适龄男性平民都被强制编入了国民防卫军服役,国民防卫军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辅助一线正规军战斗,负责后勤运输、修筑工事防线、清理打扫战场、救助搬运伤员等等任务,必要的时刻,国民防卫军也必须拿起武器加入战斗。
“给,武器拿好,这是春田步枪,打一枪拉一下,这里是保险,这里是弹仓......”
“这是子弹,春田步枪的子弹还有不少,给你一百发,省着点用,别乱开枪就行了。”
“给,这一把是毛瑟K98,也是拉一下打一枪,子弹都在包里面,拿着走吧!”
军需官将一支支栓动步枪发给国民防卫军的民兵们,人手一支步枪一把刺刀,然后再给50~100发子弹,最后扔一顶钢盔过去,一个民兵就这么武装出来了。
军方甚至手榴弹都不想发给他们,因为害怕这些新兵太紧张了,扔手榴弹把自己人给炸死了那就是闹笑话。
同样的新式的半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也没有他们的份,就是害怕误伤,栓动步枪误伤友军撑死了打死一个,要是半自动或者自动武器因为新兵紧张乱开火,那就不知道会打死多少友军了。
要不是实在兵力稀缺,董建昌压根不会下令把这些民兵送到一线作战,可现在也是没办法了,南京城墙太长了,光靠正规军根本守不住。
董建昌不可能一次性就梭哈把全部精锐都派上城墙,总得留下一半以上的正规军继续打巷战,南京保卫战可不是一两个月就能结束了,中日双方必须得有一个在这里被彻底拖垮才会结束。
“哒哒哒.......”
“轰轰........”
中华门城墙此刻已经是千疮百孔了,很多城墙都被轰塌了,压根站不了人,城墙缺口处也被重机枪和直射火炮给彻底封锁了。
城门楼上,国军将士的机枪火力点还在玩命开火扫射外面正在进攻的日军人群,足足六挺54式12.7mm重机枪组成的交叉火网打的城下进攻的日军抬不起头。
别说是日军进攻的步兵了,就算是装甲车和小豆丁坦克开出来也会被恐怖的重机枪火力分分钟打爆,逼急眼的国军将士把56式85mm加农炮都给拉上了城墙开火。
“那边的,刚上来别愣着,去抬弹药箱,子弹不够了,去找军需官要机枪弹药,12.7口径的,有多少拿多少,赶紧!”
刚登上城墙的民兵谷小麦就被一个军官喊着去抬弹药,他一脸懵懂干脆听不懂到底什么是12.7mm机枪弹箱,军需官又是谁他也不知道。
一个东北军老兵冲了过来哗啦一耳光:“你个瘪犊子,跟老子走!”
老兵带着谷小麦跨过几具尸体,然后找到了被鲜血染红的子弹箱,二话不说就往他肩膀上码箱子,一口气扛了三箱子弹才算完事儿,而后老兵自己夹着两箱子弹,踹了谷小麦屁股一脚,让他跟着走。
“轰轰........”
两发炮弹袭来,一处机枪阵地熄火了。
谷小麦和老兵刚赶到,就看见机枪阵地的主射手脑袋都给炸没了半边,副射手也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着。
谷小麦之前在担架队干过,看见了伤员就想抬走救治,但却被老兵粗暴的拉回来了。
“别管动不了的,先把机枪扶正,帮忙!”
交战时刻,保证火力持续性才是第一要务,老兵将炸翻的机枪重新扶起来了,发现脚架被炸歪了,防弹盾也是没了半截,但坚固的枪身却没有什么问题。
“快,给老子扶助这条歪了的枪腿,抱死了不准动!”
谷小麦听话的死死抱住了歪掉的机枪枪架,老兵则是熟练的装上了一箱新的子弹,拉动枪机上膛继续开始射击。
“哒哒哒.........”
清脆而又持续的枪声又一次响起来了,刚刚钻出身子想要发起冲锋的日军步兵集群,顿时又被密集的大口径机枪子弹扫的血肉横飞。
大口径高初速的子弹穿透人体已经不是一个窟窿的问题,而是直接把人打成两截的威力,只要被命中躯干部位,你就算是穿了防弹衣也没有幸存可能,要是命中肢体,连截肢的功夫都可以省掉,直接就是打断。
“不稳呐,太不稳啦,你小子给我用劲儿抱死了,别松劲儿!”
“哒哒哒.........”
机枪手老兵继续射击,一串点射将一辆探头出来开火的日军坦克直接打冒烟了。
“突突突......嗖嗖!”
日军抬着两挺缴获的国军机枪架上了,同城墙上的火力点开始互射,双方都是毫不顾忌自己的伤亡,无论国军这边还是日军那边,所有火力点连转移都省略了,一直都是原地输出至死。
因为此刻战场上根本就没有安全的地方,无论转移到哪里都是一个鸟样,反而是待在原地效率更高一些。
“突突.....铿!”
一串子弹打在了城墙女墙上面,直接打碎了砖石,蹦飞的最快打在谷小麦身上生疼,哪怕就是穿了好几件厚厚的棉衣,但还是有碎石击穿了衣物,将谷小麦的背上划出了好几道伤口,幸亏最大的一块碎石被钢盔挡住了。
谷小麦钢盔上面直接被砸出来了一个深坑,这一下直接把谷小麦给砸晕死过去了,但即使晕过去了,谷小麦也还是死死抱住了机枪枪架没有松手。
老兵注意到了谷小麦钢盔上的大坑,但他也没有多余的办法了,只要没死就必须硬撑下去。
“火炮死哪去了?开火给老子干掉日本人的机枪点!”军官挥舞着手枪呐喊道。
“长官,炮组刚刚阵亡了!”
“你给老子带人补上去,继续开火!”
“不会玩炮呐,长官!”
“给老子现学,只要开炮就行了!”
伴随着战斗的持续长期化,南京城守军的技术兵种消耗非常大,现在连二把刀的炮组都找不到了,大批的步兵被军官挥舞手枪硬生生逼着临战转职成了炮兵。
军官找打了几个见过开炮的步兵,逼上了炮组继续开火射击,临时炮兵甚至连怎么开炮闩都试了半天才打开,勉强装进去一发炮弹,被军官大声痛骂。
“你小子糊弄洋鬼子么?装个空弹壳进去,以为我是瞎子,退弹,重新装填!”
“是!”
手忙脚乱之下,炮兵找到了一发实弹,也没有看弹头标识,直接就给塞进了炮膛。
炮手乱七八糟的转动着高低机调整炮管,假模假样的看着炮镜,最后实在没有办法,眼睛凑在炮管旁边看出去,用步枪瞄准的方式,将炮口对准了下面的日军。
“瞄准完毕!”
“开火!”
“轰!”
一炮打出,所有人都傻眼了,这一发炮弹砸出去竟然没有炸,而是在日军人群中化作了一团浓浓的白烟。
“蠢货,谁让你装填烟幕弹的?你这是在通敌!”
军官嘴都气歪了,但却又无可奈何,因为他自己也无法准确识别炮弹种类,最后只能让炮兵继续换弹开火,先别管什么弹种了,只要能够打出去轰到敌人那边,那就是成功了。
48.原田与松下
2670字
12月17日,日军正式对南京城墙发起攻击,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中日两国军队围绕南京城墙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针尖对麦芒。
国军部署在城墙上的强大火力让进攻的日军吃尽了苦头,但这么摆在城墙上明晃晃的目标也让国军损失惨重,三天日夜不停连续不断地进攻让敌我双方都疲惫不堪。
曾经在淞沪战场上31集团军老对手第三师团,在淞沪战役结束之后补充了不少兵力,恢复到了两万四千人的接近满编状态,第三师团在师团长藤田进的带领之下于十一日接到命令赶赴南京参战,十四日作为第一批攻击南京城的部队投入战斗。
第三师团鏖战中华门足足三天,打到现在师团长藤田进欲哭无泪,整个第三师团又被打残了,这已经是南京保卫战打响以来第四个被打残废的日军师团,也是第三师团第二次遭遇中国军队的重创了。
但日本皇室朝香宫鸠彦亲王已经抵达了南京方面军司令部督战,别说残了,就算是全军覆没了也没有哪个日军师团敢申请撤退。
深夜时分,中华门左侧城墙五百米处一条缺口前,日军足足一个联队的兵力正在做着进攻前的最后准备。
城墙缺口足足有八十多米宽,为了轰塌这段城墙,日军专门从东北调来了足足七门240mm榴弹炮,这些榴弹炮也是吃尽了苦头才抵达南京城下,途中被紫金山的国军炮兵追着炸了很久,真正投入对南京城轰炸的时候,只剩下了四门火炮。
四门火炮开火打了近百发炮弹,硬生生将南京城墙攻破了,但国军紫金山阵地的炮兵也不是吃素了,国军反击的130mm加农炮也拼着误伤友军的风险,硬生生把日军剩下的四门攻城榴弹炮给炸了。
现在这段城墙缺口已经是中日两国军队争夺的重点,在这里发生的战斗数不胜数,城墙塌陷处几乎都被尸体铺满了,日军在这里动辄就是大队规模的集群冲锋,国军同样也是毫不惜命整营整团的成建制投入反击,双方伤亡在此处的官兵多达近万人之多。
“松下桑,这一次进攻恐怕就是我们最后的一次出击了!”
“原田君,请不要说这种丧气话,支那人的抵抗注定是徒劳的,我们可是大日本帝国皇军!”
“松下桑,你才补充过来,不明白我们需要面对怎样的敌人,我已经参加过两次城墙缺口的进攻了,活下来全靠运气。
你知道我之前是吉田联队的,现在为什么到了山下联队来了么?因为吉田联队昨天就全军覆没了,我们为了打进城里面,死了近三千人!”
日军进攻部队之中,上等兵原田和一等兵松下正在低声交谈着。
原田知道自己的运气已经用尽了,熬过两次进攻,身边的同僚几乎全都战死了,这第三次估计就是自己最后的一次出击了。
“原田君,你到底想和我说什么,如果是想劝我当逃兵的话,那就不要怪我向军曹举报你了。”一等兵松下刚从本土补充而来,并不知晓南京城的国军有多么可怕,他满脑子都还是忠君报国想要在南京城取得战功扬名立业的思维。
上等兵原田摇了摇头,说道:“你误会我了,我没有劝你的想法,只是想请你给我帮个忙,请把这封信寄出去而已,我下午才抽时间写好了,是寄给家人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