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一位上官摔成泥娃娃可是不常见的稀罕事呢。孟烦了目光一扫,擦干净了肩膀上的上校军衔,周围士兵立马闭嘴收起了笑容,低头继续和泥巴作斗争了,乖乖,这可是自家师长呐!
嘲笑他,被盯上了,指不定下一次攻城就让你去当敢死队了!
心情极度糟糕的孟烦了回到了自己的师部内,洗了个澡,重新换了一身干净的军服。
“师座,军部来电,询问我们今天的攻势为何延迟了?”
孟烦了不耐烦道:“火炮和辎重卡车全都陷在泥巴里面,我怎么打?再说就我们117延迟进攻了么?隔壁119师和空军承诺的轰炸支援,不全都延误了么?凭啥就只找我们117师的麻烦?”
通讯参谋神态有些为难:“师座,电报是军座汤沐雨中将署名的,我们真的要这么回答么?"?
孟烦了甩了甩手:“算啦,将具体情况如实报上去,找军部申请卡车,我们需要更多的卡车,履带车、半履带车,不管什么车,我们都要!”
现在前线各部队什么都缺,但却的最厉害的还是运输车辆,没办法损耗实在是太高了,故障的、陷进泥巴里面的、无奈被抛弃的、直接报废的,一个师平均每个月需要损耗掉三四百辆卡车。
进入翻浆期之后的前线部队,卡车损失起来就跟喝水吃饭—样稀松平常,有时候一个车队十二辆车出去,完成任务之后能够回来七辆都算是不错了。
恶劣的环境导致机械部件损坏速度非常快,只要坏了,那就只能抛弃掉拆卸零件,因为没法拖走,喊车过来拖,那就是葫芦娃救爷爷。
军队对于车辆的需求已经到了一个饥渴的程度,西线各支机械化部队现在都快退化成罹马师部队了,从一开始西线参战带过来的车辆现在全都是接近报废状态了。
万里远征呐,从东线来到西线,路上车辆的实际里程远超一万公里,路况更是恶劣到了极致,哪怕出发时给你配备的新车,到了西线那也变成了旧车,打了快—年下来,很多车辆早就是不堪重负了。
为了弥补运力,后方连移民队伍的拖拉机民用轻卡车都征集送到了前线了,只要是带货厢能够运东西的车,连牛车都能够凑活用!
—九四零年夏季时,西线参战各部队,每个师平均都能够配备两千辆左右的卡车履带运输车,到了秋季的时候就直降到了一千五百辆的数据,等到冬季的时候每个师能够开得动的车辆只剩下了不足八百辆。
冬季作战打完之后,各师部队的运输车辆直降到了可怜巴巴的四百辆,根本无法满足基本需求,所谓的机械化重装部队没有卡车那就是名不副实的。
前线部队一个个都全都是叫苦不迭,没有足够的运输车辆,光靠后勤那点可怜巴巴的人力,累死都没办法把足够的物资送到前沿。
国军部队大整编之后,后勤全都是按照机械化部队设计执行的,说大白话那就是,后勤供应体系全都是坐车轮子上面跑的,没人考虑过离开车轮之后该怎么输送后勤。
这个问题不是没人提起过,但没法解决,总不能征召民夫运送物资吧?西线入欧作战的国军部队现在经过了历次战役的伤亡之后,规模还是有一百五十一万之多。
这么多部队要用民夫来解决从后方到前沿最后的一百公里补给线,需要多少民夫呐,两百万都打不住,南京老董要是听到这要求,当场就会爆炸的!
西线战区司令总部长官李宗仁已经下令征召占领区俄国平民劳动力补充运输线了,逼急眼的国军这时候什么都顾不上了,先把东西运上去再说吧,运不上前沿随时都要崩盘了。
“喂喂,我们的补给什么时候到?狗日的,明明答应是中午前就到的,现在都下午三点了,怎么还没到?”
“轰轰!哒哒哒....…”
“俄国人又在反击了,没有弹药我拿什么作战,说好的早上出发中午到货,让你们运个弹药物资又不是上月球!”
“我不听解释,你何书光在六连当一天连长把我们坑的元气大伤,现在去了团部管军需卡车,还想坑我们不成?”
“堵在路上了?又是这借口?让你运个货,不是刮风就是下雨,就那么十几公里路程,你特娘就算是王八爬,那也爬过来!”
六连连长李连胜恶狠狠挂掉了电话,吐了口带泥巴的唾沫在地上,抄起步枪来到了前沿街区阵地。
现在六连正在负责清理一片街区,他们接到的命令本应该是早上十点发起攻击作战,三个小时内肃清这条街道,但最后因为弹药补充问题,进攻时间拖延到了十二点,实在是等不及了才仓促发起。
打到了现在下午三点了,勉强拿下了街区,但该死的弹药还没有送上来,苏军都开始反击了,六连清点一下却发现没多少弹药可以防守了,这特么叫啥事嘛。
李连胜举着望远镜观察着前方战斗,街区刚夺下来的苏军据点,被六连巩固下来开始防御,六连士兵们现在转攻为守,依托复杂的建筑物和废墟抵挡着苏军凶猛的反击。
这片街区已经是第四次被国军占领了,每次易手,中苏两军都需要增添上百具尸体在这里,双方都是寸土必争。
“李乌拉,你特娘催弹药催到哪去了,俄国人都打到眼皮底下了,我手底下重机枪小组,每挺机枪只剩下两个弹箱了!”
迷龙还是一脸的可不客气,哪怕李连胜现在是他连长了,但他说话还是和以往一般。
“团部管军需卡车队的是那个何书光,你有本事找他要去!”
“瘪犊子玩意儿,又是他!净特么的误事儿,没子弹你让弟兄们和俄国佬拼刺刀么?”
副连长邓宝少尉也跑了过来:“支援排迫击炮炮弹打光了,就差没把手榴弹塞进炮管里面打出去了,赶紧想办法,都打了两天没有补给了,简直扯卵蛋!”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带上伤员和尸体,各排交替掩护,撤回出发阵地!”
李连胜也没有含糊,弟兄们不能枉死,得为党国留取有用之身,再行效力嘛。
有了李连胜的命令,六连果断开始撤退了,各排交替掩护,带上了所有伤员和阵亡者遗体,撤离了刚拿下不久的街区。
换别的地方作战,李连胜肯定没胆子就这么下令撤退的,但对于现在的古比雪夫战场而言,撤退那是常有的事情,一处战场双方多次易手再平常不过了,上头也不会追究什么。
又不是什么生死存亡关头,没有那个长官会强令麾下连队打光最后一个士兵的,现在撤了,下次再拿回呗。
“呼叫炮击,给老子炸,继续把这片街区犁一遍,老子站不住,俄国人也别想好过。”
六连通过无线电通报了撤离行动,呼叫了师部炮群打击,仅仅两分钟之后,炮弹就落入了六连放弃的街区,炸得苏军不敢继续追击了。
但炮弹也没打多久,仅仅落下了三十多发炮弹之后立刻停止了,后方炮群日子也不富裕,冬季作战消耗太大了,战区老底子都快被打光了,所有人日子都不好过。
现在翻浆期来到,就算是气候转暖,但融化的冰雪让后方变成了一片泽国,进入春季之后的俄国大地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洪水问题。
国军掌控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路段,在通过乌拉尔山脉那—截遭遇山洪冲刷,断了一大截,工兵部队玩命抢修,大量的物资堆积在车里雅宾斯克就是运不过来。
西线前沿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乌拉尔和乌法两地也是物资堆积如山,但通往前线的道路却是一片狼藉,在泥将军的阻拦之下,物资通往前沿这最后一百公里道路,比特么后世快递最后一公里都还难,总是要让作战部队自己去后方自提,坑爹的厉害!
六连今日作战,一开始就是进攻延误、后勤延误,勉强拿下了目标,但也是后继无力守不住,打了好几个小时,阵亡八个,负伤十七个,成果却是打了一个寂寞。
六连歼灭杀伤了苏军近百人,战损比很漂亮,但他娘的西线的战损比根本没用,苏军根本不缺人呐,战损比打得在漂亮,也是媚眼抛给瞎子看。
“李连胜,撤下来赶紧修整补充,五连会接替你们继续进攻,但你们也不要闲着,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调你们继续上了。”
“营长,你让我们咋修整补充呐?答应上午十二点到的补给,现在都四点了,还没到,是不是团部军需官的表不准呐?”
“李连胜,你少给我废话贫嘴,物资车队堵在路上了,上头已经想办法了,改成了民夫人力运输,最迟入夜之前送到,你们做好接收准备。”
“是,营长!”
二营长雷泽上尉没有追究六连撤退的事情,反而是想办法解决了补给难题,这让李连胜松了一口气。
补给的问题解决了,但部队士气的问题却是没法解决。六连撤回了出发阵地之后,天空中下起了雨,豆大的雨点落在士兵们的钢盔上,打的僻里啪啦作响,打得士兵们抬不起头。
都说春雨贵如油,农民们看到这种春雨会极其开心,但前线作战的军队看到春雨,却是疯狂骂娘,这意味着道路将会变得更加泥泞,阵地和庇护所也会变得潮湿积水!
六连士兵们回到了被木板加固的战壕,一个个的脸上全都没有笑容,哪怕就是百战精锐的老兵们也都是满脸的疲惫和麻木,新兵们更是眼中充满了恐惧和迷茫。
战壕内没一会就开始积水了,雨水不断涌入壕沟内,冲刷着泥土变成了泥浆,从木板缝隙中流出。
很快战壕就又重新变成了泥沟,士兵们每个人脚上全都是厚厚一层泥巴,军靴从内到外全都是湿透了,身上的军装也都是湿哒哒的。
恶劣的环境、艰难的补给、焦灼的战况,让整个古比雪夫战区的国军部队心力交瘁,明明古比雪夫打了三个多月了,国军占领了七成以上的城区,但死活就是拿不下剩下的苏军。
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494.民夫支前与漂没
直到入夜时分,242团前沿各部队才接收到了延期的补给,是俄国民夫送上来的,军备延误失期并不是小事儿,而且还导致了一线进攻失利,必须得有人背锅,虽然是因为天候地理原因,但该处理还是要处理一下的。
团部张子康借着这个由头,将何书光中尉给解职了,之前早就想收拾这个坑了六连的草包,一直没正当理由,这一次管军需卡车的何书光总算是踩到雷了,一次性被张子康给整解职。
张子康别看性格温和体恤部下,但也是有手段和脾气的,一般不出手,出手那就整得你没法翻身。
何书光被解职带走的时候,还一个劲儿的喊冤,质问为什么这么多军需官都失期延误了,只撤他一个人的职,说是不公平,要找团长张子康当面抗议,但根本没人鸟他,直接就把他打发给师部另行安排。
何书光也丧失了在王牌242团继续发展的机会,类似他这种履历就算是去别的团,估计人家也不会要了。
王牌部队出来的军官到哪都是被抢着要的,可如果是被王牌部队赶出来的草包,那就压根没人要了。
“三十箱子弹,五箱炮弹,还有一些药品什么的,弹药倒是齐全了,可就是.....….”"
“就是什么?有话说清楚嘛!“
接收物资的马大志正在和副连长邓宝汇报,有关打仗用的军需物资倒是一点没少,但让人奇怪的却是本该补充给六连的雨衣和套靴还有很多食品物资却丢了—大半。
马大志对着清单和那群俄国民夫吵了半天,对方装傻充愣一个劲说听不懂汉语,反正就是把马大志给混弄过去了。
随后邓宝又打电话给团部军需科参谋质问,但团部也说道路阻塞,交接混乱,物资有些出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过多追究了。
事情不了了之,六连也是毫无办法,眼睁睁看着―群俄国民夫披着军用雨衣穿着套靴,嚼着速热军粮潇洒而去。
前线部队还想夺回自己的东西,但都被严令禁止了,往后还得指望这群民夫当劳力呢,不能得罪,不然别人罢工了,那可就是万事皆休。
李宗仁下令征召占领区俄国民众支援前线之后,后方占领区一口气征召了八十万民夫,推着独轮车,肩扛手挑的,用人力代替了卡车,在一片泽国的翻浆区开拓出了一条条新的补给线。
后方就差没有喊出“最后一尺棉布做军装,最后一碗粮食当军粮"的口号了,直接整出来了后世淮海战役民夫支前的架势来。
占领区的俄国农民们非常乐意给国军跑腿,随便吆喝一声,就有大批人马自带干粮运输工具来干快递员了。
一开始国军还非常感动,这特么简直就是军民鱼水情水呐!本地俄国民众实在是太支持国军的侵略事业了!
可后来国军就发现不对劲了,这群俄国佬送物资漂没起来实在是太厉害了,简直就是抽筋扒皮呐,子弹炮弹枪械汽油这些个东西,没人动你的,但要是吃的穿的还有工具日用品,那这些俄国佬可就毫不客气了。
俄国民夫支前的损耗都已经不是雁过拔毛了,而是刮地三尺了,可是前线国军也只能忍着,好歹也是有人送货上门了,运费贵点就贵点吧,熬过这个翻浆期再说。
这些俄国民夫全都是被无偿征召而来的,国军本以为自己占了大便宜,从来没聊到过会有被侵略国民众这么配合的事情,但事实却说明国军还是太年轻了,免费的往往就是最贵的。
你的确是无偿征召别人,但人家俄国农民也不是傻子,自己给自己开工资难道不会么?物资都在自己肩膀上,我拿出来用怎么了?
穿你的雨衣套靴也是为了更方便运送军需嘛,吃你的军粮也是为了有力气为国军效力嘛,至于说那些工具日用品药物什么的,路上不慎遗失了,这理由怎么样?兵荒马乱的,哪有百分百的输送率,损耗高点很正常的事情嘛。
国军高层感觉像是吃了屎一样难受,但却不能拿这些俄国佬怎么样,毕竟人家帮着你侵略者打自己人,脸都不要了,你给点东西又咋了?
第八集团军军部内,古比雪夫战区最高指挥官林阳春中将正在拍桌子骂娘。
“彼其娘之!谁想出来的骚主意?让这群贪得无厌的俄国佬来运输军需?”
“长官,慎言呐,这是李总座的命令!”
“这.......李总座日理万机,有点错漏也还是可以理解的,但下面人也要加强管理呐,我们是要团结群众的力量,可不能完全不分群众和刁民的团结呐!
十成的物资,被这群俄国民夫送到前沿,只剩下了七成,就这都还得看他们脸色,实在是不像样!与其无偿征召还不如多花钱雇佣他们算了,这么漂没,我拿什么继续打仗?”
“长官,现在这情况,先熬过去再说吧,上头严令我们翻浆期结束前拿下古比雪夫,没有这群民夫输送物资,仗根本打不下去呐。”
林阳春中将硬生生憋下了这口恶气,现在还真不能拿这群俄国佬怎么样,但林阳春打定主意了,只要度过这次难关,一定要秋后算账的。
到时候申请把那位中亚屠夫黄百韬调过来,好好的给俄国占领区整整风气!
“长官,第24集团军军长汤沐雨将军来了!““把他请进来!“
汤沐雨中将很快来到了林阳春的指挥所内,两人见面之后表面客套的十分热情,吴融见面就叫学弟,林阳春心里别提多么别扭,但也只能一脸假笑应付着。
两人都是黄埔毕业的,但汤沐雨是第三期,林阳春是第四期,按照道理而言,汤沐雨的确有资格叫林阳春―声学弟。
可是在古比雪夫战场上,林阳春可是最高指挥官呐,两人同为中将,但林阳春脑袋上多了一个军群副司令的职务,属于是资深中将了,比汤沐雨这个军长强出去一截。
可汤沐雨就是故意叫学弟,摆明了还是不服气呢,当初在黄埔的时候他就是孙文学会出身,一直都是看中共学员不顺眼的。
一番阴阳怪气之后,林阳春中将也还是压住了脾气,把话题转移到了古比雪夫战场正事儿上来了,他虽然可以压制汤沐雨,但底气还是不足,没法这么干。
本来按照去年冬季防守反击战的规划,古比雪夫早就该在二月底之前被攻克的,但最后还是没能拿下,一直拖延到现在了,当时李宗仁拿出来老本,全力武装第八集团军和第十二集团军两支突击部队,但挤出来的资源还是不够。
第八集团最后打到古比雪夫城下那也是实在推不动了,零下二十多度严寒,装备损毁严重,士兵疲敝,啃不动古比雪夫城,最后把二十四集团军喊过来一块继续打。
这一打就又是近三个月苦战,熬到现在,说到底林阳春才是主攻,他汤沐雨和24集团军是过来帮忙的,这一战打好了,拿下古比雪夫,拔掉苏军在伏尔加河东岸最后一颗钉子,林阳春功劳就差不多满格了,随时可以晋升了。
而汤沐雨可不是,拿下古比雪夫他也依然还是中将军长,犯不着玩命的帮第八集团军,他也早就暗示下面了,—切照着规矩打,不偷工减料让林阳春找到由头整24军,但也不能玩命砸老本的打,不然伤了本钱就麻烦了。
林阳春着急赞功劳升上去,吴融可不急,他很清楚自己快到天花板了,肩膀上想升三颗星那可不容易,少说还得熬两年资历,己方这一系的终极大佬也就是杨立仁,杨立仁自己都还是上将军衔往大将攒劲爬呢。
能够把范希亮和吴融带成资深中将就已经是极限了,汤沐雨还想继续升,那就得排队慢慢熬。
林阳春不一样,他背后有着中共不少大佬使劲支持,资历也够,升上去不算太难。
两人虽说面子上学弟学长的喊着,可那都是塑料同学情,压根不会玩命支持对方的,不给你拖后腿那都是讲情面了。
要不是军法无情,汤沐雨还真有拉一把后腿的想法,可还是没胆子这么干,因为南京老董可盯着呢,无论哪个派系或者山头都不敢这么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