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啥说我是战犯? 第276节

而今日,第七航空军就要进行入驻伊斯坦布尔机场之后的第一次战略轰炸任务了。

战略轰炸可不止是扔炸弹那么简单,它是一个精密而又复杂的过程,曾经国防军空军部队都认为战略轰炸是一个很简单的任务,飞到地方然后就扔炸弹可以了,那时候国军轰炸日本就是这么干的,可代价也是惨重的。

为了轰炸日本本土,国军前后两年多时间出动了十四千六万架次飞机,对日本各地投下了上八十多万吨的炸弹,可自身也损失了八百九十五架战略轰炸机和上千架护航战斗机,这还是对付一个防空火力孱弱的日本。

对付火网密布的欧洲,需要付出的代价会更多的。

国军也在不断改进自己的轰炸方案,提升技巧和安全性,也幸亏目前联邦空军是全球战略轰炸经验最丰富的一支空军,没有之一!

针对战略轰炸这种活儿,联邦空军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成熟体系的。

首先就是战区总司航空作战部收集各方情报,尤其是敌对国工业农业还有人口分布情报,其次就是敌对国重点目标区域的天气情报,还有沿途敌占区防空火力网情报以及空军部署情报等等一系列的情报资料。

这些情报对于航空作战部挑选目标进行打击是异常重要的,情报收集和分析工作到位的前提下,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轰炸机部队的损失,同时也能够提高毁伤效率。

战区航空作战部长一般由空军中将担任,航空作战部根据多方情报资料挑选完了轰炸目标之标后,就会把制定目标和配套情报资料下发给各个航空基地,也就是航空军这个级别,具体的轰炸计划该如何拟定执行,都得在这个框架内进行。

航空基地接到了任务目标还有情报之后,也会开始立刻分析筹备,计划拟定之后就下达给了各个航空师,相关的兵力抽调出动还有航线选择都已经规定好了。

航空师接到任务之后,照着办就行了,下发计划给所有的航空联队,拟定好任务分配,制定好各联队的起飞顺序以及航线通道。

高志航少将看完了一遍计划书之后,发现没有什么错漏就拿起了电话:“喂,我是高志航!下令各航空师可以进行最后的简报会,开始执行计划吧!”

一声令下之下,整个基地都进入了最大化效率的开动状态了。

第二二五轰炸机联队在收到命令之后也开始进行最后的任务简报会议了,一般为了防止泄密,任务目标以及往返航线都是在最后阶段才会宣布的,毕竟如果敌人知道了自己的航线图和目标,那结果就是灾难性的。

国军刚开始执行对日本轰炸任务的时候就吃过这种亏,当时虽然处死了不少的汉奸,但空军也损失了不少的飞行员机组。

作战会议室内,一名空军中校联队长背对着—副巨大的航空地图,面对着上百名的轰炸机机长正在开会。

联邦空军的航空联队一般编制都是差不多了,如果是战斗机联队,那么就是下辖一百五十至一百八十架战斗机,而轰炸机联队则少多了,一个航空联队也就只有五十架左右的轰炸机。

联队长为中校或者上校军衔,大队长为中校军衔,中队长为少校军衔,小队指挥官为上尉军衔,轰炸机机长为中尉军衔,副机长少尉,其余军械师还有炮手则都是军士或者士兵担任。

“都安静,接下来我们进行任务起飞前最后的简报,之前我们已经规定好了各自的航空通道以及起飞顺序,在此不多讲了,剩下的就是有关任务目标和往返航线图以及同护航战斗机汇合点以及时间了!”

中校转身指着巨大的航空地图,上面已经标注出了此次轰炸任务的目标还有清晰航路。

“这一次我们将要轰炸乌克兰地区的首府基辅,这里是俄国人在东欧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工业区,前线作战的俄国士兵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军粮需求都是这里供应的,并且乌克兰也是俄国人最重要的大后方,承担了巨额的军工制造任务。

以往小打小闹的空袭轰炸已经不足以满足我军的任务需求了,上头很不满意这一点,因为乌克兰还在源源不断向前线提供粮食、军械弹药甚至是兵员,俄国人将乌克兰称为了苏维埃泵血的心脏,但从今天开始,这就是过去式了。

我们将会用战略轰炸摧毁这颗心脏,让前线的俄国人死于饥饿和弹药匮乏!

这一次整个第七航空军都会最大化出动,并且驻扎在黑海沿岸的第四航空军和第十航空军也会参与此次任务,我们将会出动一千二百架轰炸机以及上千架战斗机,从三个方向出击,最终汇合在基辅,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地毯式轰炸,彻底摧毁掉这座城市,让俄国人丧失他们在东欧地区的枢纽!

我们联队的起飞时间就在十点四十五分,顺序是第四批,起飞之后将会向北直飞,跨越黑海,十一点十分,将会在赛瓦斯托波尔以西一百五十公里左右空域汇合护航战斗机群,所以不用担心沿途会受到俄国人的空军骚扰。

继续往前,我们会在敖德萨进入乌克兰空域,飞跃敖德萨之后,按照引导直接飞往基辅上空进行轰炸........."

底下的飞行员机长们一个个认真的做着笔记,拿出自己的航空地图对照着联队长的解说进行航线标注。

而在机场跑道上,军械师正开着牵引车将一车车沉重的航空炸弹运到轰炸机机腹下方,从打开的弹仓口,利用装载吊机,将—枚枚两百五十公斤级的航空炸弹装入机舱内。

轰炸办公室派出的技术人员登上了轰炸机,帮助机组投弹员,按照轰炸计划的高度以及情报中显示的天气风速,调校着轰炸瞄准仪,这是空军绝密,所有的调校工作都必须由专人进行。

大批的地勤也围绕着轰炸机进行着最后的整备工作,有人检查机翼和发动机状况,也有人专门给轰炸机加注燃油,每个人都各司其职,每一架轰炸机至少需要四十多个地面勤务伺候才能够顺利起飞。

机械师检查完了发动机引擎还有螺旋桨之后,又开始给蓄电池充电,指挥机组成员慢慢预热发动机。

机场内的每一架毕方式战略轰炸机都是最新型号,四发配置,每个发动机引擎都可以提供两千五百马力的悖湃动力,毕方式轰炸机最大载弹量只有七吨,轰炸半径也只有四千五百公里,各项数据都是很平淡,似乎很对不起这总功率一万马力的澎湃动力输出。

但毕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火力猛,防护力强,堪称是飞行的空中坦克一般。

地勤们忙得脚不沾地,恨不得长出来第二双手才好,而轰炸机机组的成员们则是悠闲的在跑道整备区外抽烟,抓紧着最后的时间放松一下紧张的情绪。

这时候已经开完会的机长们离开了机库作战会议室,来到了跑到上面,召集了各自机组的成员,地勤也送过来了配套的飞行服、降落伞、飞行工具包,这些都是起飞前最后才会给到每一个机组成员手上的,全都是昂贵物资。

飞行服是带电热功能的,能够在高空低温环境帮助机组成员维持体温,降落伞也都是昂贵的丝绸制伞包,而飞行工具包里面则都是逃生工具以及跳伞后的求生用品,里面甚至还有黄金用于贿赂敌人,当然不是贿赂敌人放过自己,而是贿赂他们不要就地枪毙自己就行了。

这些东西都是非常贵的玩意儿,平常都保存在机库里面,不会被发到机组成员手上,不然早就被大兵们倒卖掉了,而且每一次回到机场之后这些物件也都是要点齐重新上缴的,缺了什么得自己掏腰包补上去。

“全体登机,准备起飞!”

—队队机组成员赶紧掐灭了烟头,跑向了几百米外跑道上的轰炸机,所有人登上飞机前最后一次目视检查了一圈自己的轰炸机

“狗日的,这里还露着油呢,你们怎么整备的?”一名飞行员发现自己的轰炸机机翼有些漏油,立刻开始控诉地勤了。

“兄弟没什么大不了的,顶多起飞之后你们不要坐在机翼上抽烟就行了!”地勤人员有些很不耐烦,机场内的地勤太少了,每一组都需要负责双倍甚至是三倍的任务,从午夜就开始整备工作,一直忙到现在好几个小时了,—分钟都没有休息,出点小差漏在所难免,谁让人不够呢!

中尉机长一脸铁青:“我命令你必须处理好,否则我拒绝起飞,一切后果由你承担。”

地勤一脸疲惫的站了起来,拿起了一卷航空胶带,看了一眼漏油点,吐出了口中的薄荷味口香糖,一把堵住了漏油点,然后用航空胶带交叉沾了两圈:“现在不漏了,赶紧起飞吧,我们还要开始下一项工作。”

机长头发都快气直了,机翼内部的漏油管路根本没有处理,只是把机翼外壳封住了,这跟掩耳盗铃有什么区别?

一旦被防空炮弹击中之后,里面积蓄的泄露燃油反而会造成更大的危险,还不如漏出来呢。

机长一把撕掉了胶带和口香糖,怒斥道:“如果能够回来,我一定会投诉你的! ”

地勤毫不在乎道:“虽然你很愤怒,还要投诉我,但我依然还是希望你能够回来,我等着你的投诉!”

听到这话,机长还有其他机组成员再大的火气也被平息了,这种好听话的谁都喜欢听呐。

没人再为难地勤了,机场也在起飞前的整备文件上签字了,没有把问题写进去,选择放了这组地勤一马。

实际上无论飞行员再怎么投诉,也不会有人因为这种小问题而处理地勤的,因为空军实在是太缺专业的地勤人员了,甚至飞行员都不怎么缺了,唯独缺合格的地勤。

—架庞大的战略轰炸机每次执行任务的背后,都需要上百名合格的地勤人员持续的伺候着,任务前负责各种检查以及整备,任务完成之后,飞行员可以去喝酒泡妞,但苦逼的地勤还得继续维护保养。

伺候飞机这种活儿,可不是随便拉几个农民训练三个月就可以的,那是陆军的做法,合格的地勤首先就是学历要求,然后还得经过专业院校的进修,再然后经过军队的实习培训,最后才能进入一线任职。

国防军海陆空三军都缺这种高素质人员,现在陆军都开始从士兵里面提拔基层军官,从学校征召老师参军了,海军也是盯着各大院校的大学生,空军这里也是经常去各地工厂挖人。

但也还是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现在机场里面一组地勤需要伺候好几架战机,除非是地勤蓄意破坏,否则些许的小问题,哪怕导致了损失,也不会有人去惩戒他们,毕竟这些人的勤务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

531.千机轰炸的震撼

“嘟~”

伴随着一发信号弹的升起,代表着跑道上的重型轰炸机都可以起飞了。

机场内上千台大功率航空引擎的咆哮声震彻长空,这时候你带着无线电耳机都没法听清楚里面在讲什么了,跑道周围全都是震耳欲聋的引擎咆哮声。

一架架轰炸机在跑道上进行着大象漫步,缓缓从整备区开始滑入起飞跑道上,地面上的信号源按照计划预定顺序,指挥着—队队轰炸机进入跑到排队起飞。

足足五条跑道上同时挤满了密密麻麻的轰炸机,从高空俯瞰,地面上的轰炸机群整齐排列,在阳光下反射着森冷的寒光,令人望而生畏。

伴随着领航机队松开刹车开始加速,一架架轰炸机在长达三千米的混凝土跑道上逐渐加速,沉重的满负载机体足足滑行了一千六百多米才陆续拔地而起,缓缓爬升高度飞上了天空。

领航机队起飞之后,后续就是编队之中的高位中队,然后就是低位中队,最后就是尾部中队,一个个都是有序起飞

先飞起来的飞机会在机场周围规定空域盘旋,随后每起飞一个中队,前一个盘旋中队就会让出空域朝向规定航向保持低速飞行,等待后续中队抵达汇合。

一直到所有中队都起飞完毕,全部汇合了,组成了规定队形,整个编队才会进入巡航速度飞往目标。

这种大规模的轰炸机起飞编队,也是联邦空军苦练多年而来的绝活,一般国家的空军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只能够是多处机场同时起飞,然后在规定空域汇合,才能够做到千机编队。

否则同一处机场短时间内连续不断起飞数百架轰炸机,还得迅速编成队形,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技术,很容易就会导致相撞坠毁这种惨烈的事故发生。

起飞阶段有惊无险的完成了,第七航空军六百多架轰炸机倾巢而出,飞入黑海上空之后组成了庞大的编队,遮天蔽日一般的升入高空中,幸亏这是在海面上飞行,真要是从地面上飞过,不知道会吓死多少人。

如此大规模的起飞很难瞒住人,伊斯坦布尔城内的不少盟军间谍都通过各自手段发出了预警,但是接到预警之后的各国也没有办法,因为轰炸任务的目标还有航线都是最后阶段才告知飞行机组的,外部人员没法提前获知。

盟军只知道黑海沿岸多处联邦空军基地起飞了大量轰炸机,但没人知道这些轰炸机起飞之后到底去了哪里,所有轰炸机都是黑海上空完成最后的汇合编队,然后组成一千二百架轰炸机的空前规模编队,飞往基辅。

盟军的就近机场想要起飞侦察机进行情报获取,同时也在起飞战斗机进行拦截任务,但却都为时已晚,联邦空军的护航战斗机群早就对周围敌军机场开始空袭压制了。

盟军按照以往经验推断,这些轰炸机还是会去克里米亚半岛,轰炸苏军的赛瓦斯托波尔海军基地,但也有不少人感觉不对不劲,克里米亚半岛早就被国军轰炸了不知道多少遍了,根本没有那个地方价值高到能让这么多轰炸机一起出动的地步。

毕竟轰炸也是需要成本的呐,克里米亚半岛还有黑海沿岸有价值的目标早就被国军轰炸的一片狼藉了,哪里还有地方值得这么多轰炸机再去光临一遍?

“各机组编队汇报到位情况!”

“领航机队就位,一切正常,航向正确,高度空速正常!”

“高位中队就位,一切正常......…”“低位中队就位,一切正常........”

“尾部中队就位,578号机组因机械故障未能起飞成功,其余正常。”

“了解,请保持高度11500,航速425,航向079...”“收到!”

天河号轰炸机机长李志杰中尉结束了队外通讯,让副机长继续保持指挥频道通讯接受手续信息,自己则是转回了对内频道开始通话了。

“飞机情况怎么样?”

机械师老王通过耳机回答道:“不咋地,刚测过了左侧机翼油耗,明显比右侧机翼多了百分之—点五,狗日的地勤还是没有修好漏油点,到时候需要我们自己排泄出右侧机翼燃油平衡重心才行。”

“收到,记得提醒我就行了。”

“通讯正常,没有问题,就是我的电热服好像有些故障了,胸口热得不行,背后却是发凉的。”

“哈哈,那是机舱漏风了,上次轰炸赛瓦斯托波尔,你背后那里被打了一个窟窿,那航空胶带粘的,有些漏风!”

“倒霉!我都快冻死了!”

高空飞行,低温和缺氧就是最大的困难,也是最难受的困难,穿厚衣服都不够,还得配上加热服才行,而且全程都得佩戴氧气面罩,这样才能够保证你不会死于缺氧窒息。

“你坐在通讯室抱怨什么?我们脸上都结冰了,有本事你来伺候航空机枪呗!”比通讯员更倒霉的就是两侧航空机枪的炮手,他们的射击孔可就是不是一点漏风了,而是直接敞开的一个大窗口。

航空机枪兵起飞之后还得随时守在自己的战位边上,不能随意的躲风!

“别打岔,继续汇报!”

“投弹舱一切正常,没有问题!”“航向正常没有问题!”

确认飞机飞行状况正常之后,李志杰中尉下令:“投弹员可以打开炸弹保险了,航空炮手和机枪手开始试射。”

轰炸机起飞之后,就得尽快打开炸弹保险,当然这是在本土以外的规定,确保飞机遭遇故障之后必须减重投弹,然后投下的炸弹也是爆炸的,不管有没有抵达目的地,只要是扔到敌国土地上的炸弹都必须炸开才行。

而机枪和航炮的试射也是必要的,高空温度极低,这些风冷枪炮很容易因为温度过低导致故障,时不时的就得开火打出去—两发,确保温度别太低了,同时也能够确认状态正常。

十几分钟之后,轰炸机群成功与护航战斗机群汇合了,双方组成了规模更加庞大的编队,从其他机场起飞的轰炸机群也,陆续加入编队中。

在抵达敖德萨上空的时候,千机编队已经彻底成型了,一切顺利,这让后方的轰炸指挥部放下了心。

编队直接飞过了敖德萨港口上空,这里已经是被国军炸成了一片白地,他们甚至连象征性的防空炮火力都懒得开启了,除非轰炸机降低高度,不然地面上的苏军也就只是通报了轰炸机群飞过的情报,没有过多处理了。

俄国人已经将后方次要城市和地区的防空炮全都抽调到了前线,那些已经被轰炸过丧失价值的地区其实没有多少防空火力了,俄国人的防空炮主力都被布置在了基辅、明斯克这些地方,尤其是莫斯科周边,那全都是密密麻麻的防空火炮。

继续飞行了一个小时之后,俄国人明白了轰炸机群的目标,十有八九就是重镇基辅了,只有这里才值得上千架次的轰炸机一块过来轰炸。

“各机组注意,即将进入危险空域,做好准备!敌人的防空炮已经在等待我们了。”

“收到!”

如此规模巨大的集群,俄国人就算是不用雷达,光是肉眼也可以提前发现预警了,基辅周边地区的防空炮阵地全都进入了战斗状态,基辅市区内也拉响了防空警报。

“呜呜~”

凄厉的警报声响彻全程,大批的民众都开始涌入防空洞和地下掩体内躲避,而城内正在驻扎的十几万盟军部队还有二十多万苏军就头皮发麻了,他们可没有准备这么多的防空洞,全都只能够躲进临时的工事掩体里面,有的人甚至直接拿着工兵铲就地掘洞了。

更多的军队还以为是常规轰炸袭扰,仅仅只是做了疏散处理,没有让人员聚集而已,他们不知道即将有上千架轰炸机飞到头顶上来。

不少军队甚至都直接躲进了建筑物里面希望能够抗住轰炸,当然也是寄希望于炸弹落到别人头顶上漏过自己就好了。

基辅外围的防空部队此刻真正看到了集群规模之后,他们的心态比任何人都绝望,天上密密麻麻的全都是敌机身影,打头阵的护航战斗机已经降低高度开始空袭防空炮阵地了。

苏军的防空部队也开始炮击天空了,远隔十几公里的距离他们就朝着天空开炮,这不是浪费炮弹,而是需要形成弹幕阻拦,炮弹飞到高空也需要时间的,必须要预瞄形成弹幕才能对轰炸机群形成威胁。

“轰轰.......”

首节 上一节 276/2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