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方面最终还是愉快的接受了来自南京的任命,因为老董这次的任命算是给足了面子,并且还允许延安方面带走大批的非正式武装,以南京的名义收编他们为“农村工作组”。
半年以来,在国防军正式大整编之前,八路军的数量规模扩大到了三十万人左右,依靠着之前雷老板出售的装备弹药他们武装起了大批不在编制内的武装部队。
可步子大了就容易扯着蛋,延安方面接受了一批工业设备产能,一边大搞工业建设,一边还在扩建军队,这就导致延安方面财政彻底玩不转了,没有一个国家作为底蕴支持,单靠一方势力就想一边建设工业一边扩充军备,那是根本玩不转了。
工业搞出来你还得有市场才行,否则没有市场可以销售盈利,那也是赔本-买卖。
国防军开始大整编之后,延安方面意识到新的时代来临了,以往那一套估计很难行得通的,加入才是王道,继续特立独行游走于边缘半独立,那么最后的下场就是被主流孤立最后彻底默默无闻。
南京方面给了延安一个集团军五个师的编制,总计十万人正规军番号,这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这可不是老蒋的空头支票,而是实打实的给出来之后就会拨款养着的正规军。
但新的问题也是出现了,十万人正规军编制就这么多,剩下的人怎么办?八路军扩充速度太快,三十万人的规模只有十万人能够进入正规编制。
有人可能会说,把南京发下来的军饱装备匀一,大家分分不就行了?很遗憾撼,这是死路行不通,因为跟着装备物资和军饱一块来的还有督查团,督查团不干预军队具体整编过程只负责监督军饱和军备物资专款专用,南京给的钱和东西,他们监督使用又不是不让你用,这谁都没法反驳。
给了这么多钱和装备物资,你就必须拉出来一个集团军,不管战斗力如何,架子至少得拉出来,军饱也是按照花名册发到每一个官兵手上,装备也是按照部队编制兵种发放。
面对这种情况,延安也不可能最后再把官兵们拿到手的军饱和装备重新收上来再分配一遍吧?这么玩很有可能会HD 盾,谁乐意到手的东西和钱拿出去再分出大问题的,首先就是内部都会闹大矛一遍?而且集团军组建起来了,也是马上就要加入反击战的,第八集团军隶属北方军群,很快也要发起对华北地区的日军反击作战,到时候别的集团军都到位了,你说你的集团军被拆开分匀不见了,你猜猜军群司令官李宗仁还有南京董委员长能不能接受?正面作战不是敌后作战,所有的装备以及部队编制都是有讲究的,合在一块才能发挥战斗力,拆开分匀那就是乱弹琴。
步枪机枪还能拆分到各部队,火炮坦克你怎么拆分?谁见过游击队扛着大炮开着坦克去打炮楼的?有人会说拆开了照样用,但其它军群的集团军装备集中使用,那都是后勤非常紧张,集中使用你只需要维持有限的补给线路,成本损耗被极大压缩。
可你天女散花,这里撒一些,那里摆一点,你的后勤怎么办?坦克要喝油,火炮需要炮弹、自动化武器需要的弹药量光靠士兵自身携带那点根本不够用,人可以到处打游击四处开花,可补给线不可能跟着你到处打游击,四处开花。
除非你有美军那么恐怖的后勤力度,人家就敢把坦克大炮到处分,还有能力源源不断提供补给,没有这个能力那你就只能集中使用,保证后勤补给线的高效统一。
除了装备后勤之外,还有南京给出的军人薪资福利待遇,这也是全国统一的,纳入整编登记造册的国防军正规军,每个士兵每月有固定的薪水、作战补贴、伤亡抚恤。
但记住,只有是那些被登记造册发往南京的官兵才有,新军制整编之后上至将军下至二等兵,每一个人的档案花名册在南京都是有备案的,死了伤了都是可以获得抚恤待遇的。
正规军也有统一制作配发的证件都是盖上了国防部大印的,还得照相登记。
这就造成了更加悬殊的待遇,纳入整编计划的正规军有着强大保障,延安也没有办法平分他们的福利待遇,因为这是中央政府规定给与每个军人的合法待遇,你拿不走的。
剩下的游击队、武工队还有新编部队这些没有造册入档的二线部队地位就非常尴尬了,同样打仗,都是同志,别人有每月薪水可以拿,死了伤了还有抚恤,你却没有。
这种情况下光靠抗日救国热情还有信仰可就远远不够了,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死结,除非延安能够额外拿出配套等同南京的待遇普及其他二线部队,否则根本没法放心指挥这些部队作战。
董建昌这颗糖衣炮弹打过来纯纯的无解阳谋,你不吃那就是破坏抗战大局不服从抗日救国委员会框架,吃了那就会导致内部产生激烈矛盾。
甚至延安自己都后悔扩充了这么多部队,现在基本用不着了,去年刚开始抗战的时候,大家都以为将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巅峰时期华北日军数量高达近二十万人,连太原都失守了。
可到了现在华北日军被抽调的只剩下了三五万人,绝大部分都在石家庄和北平一线,太原周边都只剩下了一个旅团的兵力,就连阎老西都敢反攻太原和日本人硬拼了。
延安扩充这么多兵力发现无处可用了,没有日本人让他们打了,日军主力都去南京那边了。
国防军整编计划开始的时候,周先生在南京开会连多要编制的想法都没敢提,华北就这么点日军了,你还想要多少编制,能够保住手头这一个集团军都不错了。
延安方面发现只剩下最后一个办法,那就是裁军,可裁军不是说说就行了,得拿出一些待遇来,大家都听说了南方各军群遣散不合格兵员都是给了退役金的,年龄小的、年龄大的、身体不合格的全都给了等同军龄待遇的退役金,使其回家有所保障。
哪怕就是千里而来的民夫壮丁,南京方面也是给了遣散费的,不让你白走一趟。
这些事情已经通过的南京的全国广播宣告各地了,都有统一的待遇制度,大家都清楚了,现在延安想要裁军也得掏钱出来才行,否则就得继续养着。
周先生和林师长在延安开会的时候就提出来过,想找董建昌拿钱裁军,二十万军队哪怕就是半军半民养着,那也是非常费力的,而且没有这么多日本人可打了,养着也没用呐!换做以往老蒋的时候,听说共产党要裁军,那肯定是二话不说给钱让你裁,恨不得你裁成光杆司令才好。
可老董就舍不得花这个钱了,二十万人遣散退役,这得多少钱呐?我借的钱可都是砍头贷,不能这么花!延安方面提出把这些二线部队补充到其它军群去,这包他们实在是吃不消了,现在各部队都闹着要军饱要待遇呢。
其它军群也表示爱莫能助,各派系都有自己人安排,那可能给你匀出来二十万编制帮你消化?给自己人都还嫌弃不够呢。
继续扩编也不现实了,南京不可能给番号了,全中国满打满算加上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现在也就一百三十万左右的日军,到现在都已经被消灭了三十万了,两百万打一百万按照新国防军编制装备水平完全足够了,还扩编南京也养不起了。
谁都明白军队正规化职业化才是未来,中央养军才是王道。
周先生在南京开会时,和老董谈判很多次,都是很不顺畅,因为立场反转的太离奇了,以前都是南京中央不同意共产党扩军,现在却是南京不同意共产党裁军。
老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你延安要讲良心,你扩军的时候没有问过我我也没有反对,你现在要裁军又来找我同意给钱,这事儿说不过去,董建昌劝说周先生,继续发挥艰苦朴素的风格,给下面官兵做思想工作嘛。
现在国家困难,要体谅中央,顾全大局,钱得花到刀刃上,他们先受一受委屈。
周先生表示,从来只有架起锅煮白米,没有架起锅煮道理的,没钱很难办。
董建昌死活不想给钱,甚至拿出立场说事儿,说自己是国民党左派,赞同与共产党合作,但也受到了很多右派敌视,搞不好那一天就被刺杀了,跟廖仲恺一样。
到时候换成极右的反动派上台,继
续和老蒋一样反共怎么办?所以说延安还是多养一些军队防身嘛,免得到时候又被欺负了。
周先生听得那是直呵呵,这形势之下谁敢反你?有这想法的人,第二天就会死于“兵变余孽”“意外落水”,不想掏钱你就直说,扯这么多干啥?周先生而不舍给同志们争取福利,董建昌也是没办法了,只能答应每人每月一块董大头的军饱,全部登记民兵,这是最省钱的,将来退役处置也可以按照民兵处理。
这个方案传回延安之后,上头都还没有考虑完毕,下面人就又开始闹意见了,都是抗日,凭什么被整编了每月打底十块大洋,他们没有被整编就是一块大洋?以前南京开空头支票无所谓了,现在实打实给到手了,那可就不一样了。
115、120、129三个师已经开始享受国防军待遇了,每月实打实的军饱在南京督查团的监督下发到手,军装被服i 眼馋?武器装备也都是统一供应了,谁看了不一块大洋可打发不了人,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那三个师就是三头六臂了,抗日谁不敢?一条命而已,可为什么我的命就比他们的命更便宜?主力师部队的官兵但凡是被裁汰下来的,南京方面甚至都统一承认十年内战的军龄给退役金,退役了还能安排党政机关职务继续工作,二线部队的连一个最基本的退役路费都争取不到,这让下面人怎么答应?南京和延安为了这事儿反复扯皮,南京不同意延安裁军,实在要裁军也行,我反正不掏钱,二十万人裁军退役,少说也得上干万大洋,这钱花不起。
延安方面被逼急了,都想直接率军南下驰援江浙沪,因为也只有这里才有足够的日本人能打了,但老董还是不答
应,南方中部军群,南京军群,南方军群加一块都上百万了,一百一十万对战七十万日军,优势已经足够了,你别想过来白缥军费了。
现在一亿亩试验田推进项目出问题,就给双方之间的矛盾带来了解决希望。
董建昌为了能够让延安出山好好整治一下南方这群妄想国家羊毛的官神地主阶级,开出了优厚的价码,要职务给职务,要安排就给安排,允许延安带着五万“农村武装工作组”入驻南方各省监督农业改革计划。
对于这种老本行业务,延安并不拒绝,这种事儿他们拿手,而且很在行,可就是给你老董当刀抗仇恨,这价码还是不够。
延安要求必须南京安置所有的同志才行,否则自己拍屁股走人回南方继续老本行了,北方的这些新同志还是没有着落呐。
董建昌最后多番考虑,捏着鼻子额外增加两千万亩北方试验田项目规划,H 垦兵团,安置在这些土地上,至于两干延安方面裁汰下来二线部队全部转为农万亩土地全都在日占区自己找,汉好伪军还有日本人敌产应该足够了,只要别对自己人搞土改闹出乱子就行了。
农业设备物资南京出,土地还有劳动力延安负责,最后资产除了养活农垦兵团之外其余的上缴国家。
这套方案延安很满意,完全符合他们的行事作风,直接就答应了,至此棘手的裁军问题获得了妥善解决,同时也为其他各方派系裁军拿出了新的思路方案,给大整编行动解决了不少麻烦。
属于是大家多赢,谁都没有损失了。
146.凭啥他有三颗星?
1938年5月15日,延安,抗大指挥员培训班宿舍内。
李云龙趴在桌子上拿着中性笔对着南京下发的装甲兵指挥教材抄写着,一笔一画写的很是认真,遇到不会的字儿还耐心的翻看字典查找。
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抗大”的前身。
那时红军经过二万五干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但沿途被蒋介石围追堵截,红军到达陕北后,仅剩3万人,而且军队干部也损失颇大。
为培养补充抗日军政干部,提高红军自身的战略技术水平,1936年6月1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安定县瓦窑堡建立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
同日,第一期学员举行开学典礼,伟人和周先生等高层领袖都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
1937年1月20日,红大随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改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1938年2月,中联中大成立不久之后获得了南京的拨款承认,延安这边也尝试性的找南京申请拨款,本来南京是不搭理的,可抗大这边说他们培养的都是技术兵种和指挥员,属于军校,南京考虑目前军队技术兵种稀缺,也就拔款拨物予以支持了。
如今的抗大也是被中央承认的正式军校,有了号称北方黄埔的地位,南京方面派遣了不少的专业德国教官还有大批的军事教材以及装备入驻抗大,帮助他们提升培训水平。
当然了,现在的抗大不止需要接纳八路军本党学员,还得接纳来自其他各派系的学员前来进修。
如今经过拨款整修的抗大可不是当初窑洞里面的学校,而是一所正儿八经的军事大学了,宿舍楼还有教学楼食堂什么都是下了大本钱修建的。
李云龙现在住的宿舍都是红砖房,宿舍四个人一间,还通了电,不用睡大通铺,全都是上下铺,每个人床下就是自己的个人书桌还有台灯,晚上都能都进行学习。
南京方面对于军官的待遇还是很舍得的,毕竟将来还得靠这些人打仗呢。
正当李云龙绞尽脑汁超找字典对照教材想要搞懂“摩托里程”这个词儿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室友丁伟走进了宿舍,一进门就是满脸的惯不满,径直坐到了李云龙旁边。
“知道整编授衔的事儿了么?”丁伟坐下来就语气不善的问道。
“这都是不公开的秘密了么?谁授什么衔,担任什么职务那都是心里有数了!”李云龙低着头继续认真写字儿。
丁伟低下头问道:“中校?”李云龙抬头道:“还能是什么,也就是一个中校呗!”丁伟不满道:“你说说理,我们115师,大部分团长都是上校军衔,陈大麻子,和我一起提的团长,这次也是上校了,你说单给我一个中校,上哪说理去?”李云龙不耐烦道:“你吵什么?你以为该给你授个什么衔,授给你一个上将呐?做梦去吧你!”丁伟问道:“你心里也不痛快是不是?两颗星嫌少?”“我没不痛快,中校我满意的很,能给李云龙老老实实拿着笔继续抄写:我授衔就不错了,去去,一边玩去,别打扰我学习!”
“学习?学个屁!”丁伟难以置信道:“你老李不是受了委屈不声的人呐,程瞎子这次都是上校了,你就没有半点怨言?”宿舍门口,孔捷也走了进来,听到了老战友的对话,他笑道:“你就别打扰老李学习了,这次中央本来是要带他南下加入农村工作组的,他可是求爷爷告奶奶,找通了林师长的关系才留下来的。
115师要被改编成77装甲师了,老李听说是毕业之后就会被调过去当机械化步兵团772团中校参谋长,你说他能不学习么?老丁你好互还是中学学历,我孔捷至少也是识字,就他老李,扁担倒下了也不知道是个一字,斗打的字也不认识一箩筐,你说他能不急么?”“也就是林师长念旧,看在他李云龙打仗一把好手,这才留下他了,不然,也得跟着中央一块南下打土豪去了。
”
丁伟顿时然,是呀,谁都可以埋怨,唯独他李云龙没法抱怨,现在国防军大整编,很多技术兵种都开始要求有文化了,那军官就更加不用说了,李云龙不识字,以往都还是自豪无比,可现在却是煌恐的不行了。
红军正变成了八路军,现在又整编成了国防军第八集团军,李云龙再怎么滴,那也劫不过大形势转变,现在已经差不多进入整编高潮的三个主力师,那清一色都是荷枪实弹兵强马壮的,技术装备多的不行,装甲师都整上了。
现在你还说自己不认字,那就等着被刷下去吧。
抗大这一期指挥员培训班就是为了整编行动而办的,也是八路军那些文化素质低但却经验丰富指挥官的最后一次机会,赶不上那你就等着去南方继续打豪吧,军队你是别想再混下去了,不认识字的军官,你凭什么指挥现代化军队?李云龙也是求爷爷告奶奶才让林师长安排自己进了这一次培训班,原本培训要求学历最基本都是认识六百个汉字,尤其是指挥员培训班,不只要认识字还得通晓一定的数学知识,李云龙根本就不够格,还是林师长出了大力气才把他塞进来的。
能进培训班的干部那就是十拿九稳可以留在部队了,进不了培训班的干部,那就只能跟着中央南下搞农业改革,或者去农垦兵团屯田了。
李云龙自从见识过了南京送过来的大口径加榴炮还有坦克装甲车之后,他就是暗下决心,拼了命也得挤进培训班留在部队,不然多好的大炮坦克呐,他可舍不得!丁伟道:“老李,你这确实得好好学习了,不说要求你算火炮诸元,那是至少也得算明白后勤数据,不然就算是去了772团当参谋长,你也还是静眼瞎,迟早会被部队淘汰的。
”“之前德国教官上课,你连最基本的摩托里程都弄不明白,确实也是有些过不去了。
”孔捷说道:“你就别给老李添堵了,还是聊聊你的事情吧,去哪有着落了么?”丁伟气道:“安排我去78师783团担任中校团副,你说我当了这么多年的团长,怎么又混回去成了副团长呢?把手放屁都不响亮!”“陈大麻子哪点比我强?凭什么他是上校正团长?就连当年老李手把手教打枪的程瞎子也都上校了,这找谁说理?”孔捷笑道:“陈大麻子高中学历出身,抗大二期也有他的名字,别的不说,至少人家会算三角函数公式!程瞎子那也是早年间工人出身,加入红军之后很快学会了写字读书,他早年是伺候火车头的,懂机械!你说他们凭啥授衔三颗星,就凭这个,以前用不上,那就不值钱,可现在用得上了,那就是比什么都吃香!”丁伟纳闷道:“老李授两颗星没话说,我授两颗星稍有气,你老孔怎么回事儿,成政委了?”李云龙头也不抬的说道:“老孔这狗娘养的,他这次授衔名单里面可是上校,我们师坦克团团长!”丁伟倒吸一口凉气:“装甲师主力团团长,你老孔何德何能呐?我说你今天怎么笑的跟弥勒佛似的,还来开导我和老李了,原来是捡了天大的便宜呐!”孔捷为人稳重扎实,学习能力不错,学习欲望也很强,培训班期间他被分到装甲科进修,入学七天时间就学会了坦克基本驾驶,一个月把装甲兵只会教材硬生生背下来了,哪怕不懂什么意思,可人家上课不用带教材了,德国教官讲什么内容,他稍微一点就透了。
由于学习成绩优异,他也被内定为坦克团的团长,这次整编授衔上头直接给了他一个上校军衔,未来毕业之后肩膀上可是扛着三颗银星的男人!装甲部队的前途注定是一片光明的,哪怕就是李云龙都懂,不然为什么拼了老命也要学习挤进装甲师继续服役?这年头别看装甲师编制人数比步兵师少,但技术装备可多了去了,火力猛、机动性强,属于是各个军群的王牌部队,属于是首批整编首批投入战场受重点关注的单位。
尤其是北方军群负责的华北平原战场,一马平川的地形,完全就是天然的装甲兵战场,将来肯定大把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明眼人都能看清楚局势了,未来北方军群的任务表里面肯定有收复东北,那里也是装甲兵的主场,加入装甲兵就不愁没有机会立下战功,可以说孔捷只要不阵亡,将来一个将官
十拿九稳,只要功劳足够,肩膀上三颗银星随时可以换成一颗金星。
那是军官不想当将军呐?说不想的那都是放屁!李云龙现在也是对自己未来的军旅生涯发愁,他现在连毕业都困难,上头虽然说了安排他去装甲师机械化步兵团当参谋长,可是你没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去了也是白瞎功夫,跟何况培训班成绩比他好的学员一大把,不一定最后能让他轮到这个位置。
147.云龙兄,别来无!
铁三角正在宿舍里面聊着,门口路过了一位干部,好奇的探头进来。
“起立!”丁伟眼尖立刻就看到了来人正是步兵科的杨立青教员,马上就喊起立了,抗大正规化入驻了来自南京的教官之后,军纪规矩就一直是非常严厉的,长官进来必须立正。
三人赶紧起身站在原地立正,站的笔直,目不斜视。
杨立青走进来之后笑咪咪的,看了看室内卫生还有床上的内务,点了点头挥手:“坐吧!”“三个人聚一块嘀咕啥呢?是不是嫌弃军衔授低了?”三人连忙摇头:“没有,还没公布的事情,我们怎么敢嘀咕呢。
”埋怨最厉害丁伟更是说道:“怎么授衔都是授,能留在部队就烧香了,那还能挑挑栋栋,就是授一个二等兵等,我也乐意。
”杨立青坐在了床头,挥手让三人坐下,其他三个人都是找凳子坐下,床上可不敢坐,被抓到了就得打扫厕所。
“你们三个心里想什么我都是一清二楚,拿你李云龙来说,你的文化水平能够留在部队就烧香了,丁伟你的成绩也是谈不上多好,只有孔捷的成绩是拿优等,各有各的安排。
以往国民党的军衔我们是看不上!老蒋做事不实诚,他就算是授一个上将估计也没有人在乎,可这次南京董委员长的授衔,不一样,董建昌是抗日的,是爱国的,现在的南京中央政府也是办事合格的。
以往怎样不论了,只看今后!日本人才是我们的生死大敌,不共戴天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