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柔点了点头:“我看过了,我军损失轰炸机83架,负伤机组成员2177人次,阵亡机组成员435人。
高志航点了点头:“这就是问题所在,战术扛得住,装备扛得住,人快扛不住了!我统计过了,每次执行轰炸任务,飞机的损失率仅在百分之五左右,人员伤亡率却在百分之十七以上。
我不知道我们的轰炸机是哪个工厂生产的,造得跟飞行坦克一样,死活就是飞的动,除非没油了。
我见过机舱被打成筛子,机舱里面人都死光了,只有驾驶室还有人活着四个引擎已经有两个起火失效的轰炸机还能继续轰炸。
高层之前不管伤亡,只要我们还能飞,还能扔炸弹,就让我们继续,可从来没有想过这么下去迟早有一天能飞的都会死光,只剩下轰炸机了。
”“为了执行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任务,我们抽调了空军几乎全部的精锐飞行员还有机组成员,这批人都阵亡了,会是什么后果,大家想过没有?”自从第一轰炸日本本土成功之后,举国振奋,南京威望也是在上一个台阶了,自那之后大家就上瘾了,开始不顾实际盲目要求空军玩命轰炸日本,仅仅两个月就出动了十个九个批次上干架次飞机轰炸,这几乎就是把空军当成了一夜七次郎了。
高层为了结果,给的命令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这句话任何领域说说都没问题,可用在军令里面那就是不给下面人任何活路了。
最要命的就是轰炸机越造越硬了,机组成员连受伤返航的借口都没有,只要还能飞,那就必须炸。
两个月来,飞行员第一次执行轰炸任务的存活率是百分之九十五,这没问题大家都能够接受:第二次执行轰炸任务,总体存活率就变成了百分之九十,这也还是可以没问题;统计一下执行完三次轰炸任务还活着的机组成员,这就有问题了。
三次参加轰炸任务还活下来的机组成员,只有百分之八十了,第四次的猛人就更少了,简而言之就是谁飞的越多,谁就死的越快,明明白白的数据摆在这里,绝对不会骗人的。
第一批被征召而来参加轰炸行动的机组成员足足有一千七百人之多,全都是空军精锐或者陆军部队精锐,可现在活下来并且没有伤残没有住院的人,只剩下了六百人出头了。
飞行员们都开始感到绝望了,甚至从陆军调过来的炮手也是感慨概,空军作战的残酷性比陆军还难以接受。
陆军的士兵打一场阵亡率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战斗,活下来就会获得修整,所在部队也会进入二线调整,短期内不会参战。
可空军不一样,能飞轰炸机,而且还能飞这么远找到目标不迷路的机组成员就这么多,任务这么重,大家都是咬牙苦熬,没有替换,这次没报销下次接着上,运气好负伤住院还能躲过去,运气不好那就是飞到死为止了。
伴随着日军防空力度越来越强,地面防空火力越来越猛,空中战机也开始机枪火力和速度以及飞行高度,战略轰炸机部队的生存率就越来越低了。
很多时候都是飞机能幸存,人却存活不了,最离谱的轰炸机都已经送走了三任机组成员,却还在继续飞行,真可谓是人走机还在,一机传三代!周至柔听完了高志航这位经验丰富军官的看法之后,脸色也是变得十分严肃了:“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及时,也很重要!我们以往都只重视装备,忽略了人才是最重要的,这是我们的重大失职!难怪空军目前问题频出,官兵作战意志大不如前了,原来根子出在这里呀。
”中国人有一个很坏的习惯,那就是能者多劳,你会这件事儿,那就让你往死里干这件事儿,工厂打螺丝,公司当牛马也就算了,这可是打仗呐,老子再会你也不能让我一直干呐!多死几次就会了,你凭啥让我会了还得死呢?不止是战略轰炸机部队,前线的战斗机、攻击机以及运输机部队也都是如此,上头的惯性思维,总是幸存者谬论,认为你活下来还完成了任务,那就是好手,能让我放心,我下次还让你去!这么干,下面人不出问题才怪。
陆军赎罪营的敢死队也就是冲一次,冲完没死所有事情一笔勾销,结果到了空军,我有能力还立功了,换来的却是下一次送死还让我继续上?率先发现这个问题的都还不是高志航,而是德国军官顾问团空军代表施迈瑟少将,这小子在德国就是一个很不讨喜的角色,总是喜欢在别人都高兴的时候挑毛病,一直被戈林所不喜,这次也就派到了中国来了。
施迈瑟少将来了南京之后又犯了老毛病,老董向他吹嘘自己轰炸日本本土的丰功伟绩,这小子听完之后就要了一份伤亡损失报告去研究,没两天就跟老董恭喜道:“您的空军战略轰炸部队,很快就会在您英明的指挥下全军覆没!”老董虽然听完很生气,但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听劝,问清楚原因之后给了一个机会让施迈瑟帮助中国空军改善这个致命问题,施迈瑟也不是那种只管提出问题不管解决的家伙,欣然接受了任命。
这时候航空战术战略研究办公室成立了,中德两国空军都派出有才华军官加入。
周至柔召见高志航就是为这件事儿,想拿这件事儿当由头打发高志航去后方待着,别死在我的任上就行。
可高志航点出了问题之后,周至柔就更要让高志航去南京了,毕竟他可不想自己魔下的精锐都变成毫无斗志的软脚虾或者是纪念碑上的一个名字。
184.南京重建恢复
“高志航上校,经过慎重考虑与选拔,空军高层决定委任你一项新的职务,那就是空军战术战略研究室顾问接到命令之后你就必须立刻前往南京国防部报到,这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可是长官,我走了轰炸任务具体指挥怎么办?”“轰炸任务暂时不会密集进行了,除了你之外还有其他军官也有资格指挥对日本的轰炸行动,已经解除审查的徐焕升上校将会接替你指挥轰炸机联队,空军高层已经确认徐焕升是无辜的。
经过总长余禄庆长官的批准,空军近期将会从轰炸机、战斗机部队抽调一大批老练飞行员前往南京航空学院担任教官。
毕竟我们已经超额完成了对日本本土一干家轰炸机的轰炸任务,接下来空军也必须开始修整补充了。
”“长官,我觉得我还是待在一线比较好。
”“高志航上校,这是命令!我已经听完了你对目前空军战术装备体系的看法了,你是一位非常不错的空军指挥官,你还年轻,这个时候正好去南京学习一下,这也是一种资历,懂么?”这一次国防部下属新成立了空军研究室,陆军和海军的研究室都也相继成立了,研究室主任就是德国顾问团的专业将领,海陆空三军都有,这些德军高级将领不适合担任中国军校的教官,但成立一个联合研究室一块钻营交流战略战术还是没问题的。
新成立的三军研究室都是国防部直辖机构,挂在了参谋总长蒋百里上将还有三军大元帅董建昌的直接指挥管辖之下,这其中的意味非常明确的。
三军研究室的起步点高到没朋友去了那就等于直接是在国防部镀金,对于军官个人履历都是非常加分的,以往校级军官根本没有资格去国防部镀金至少得是将官级别才有机会混一个国防部位置熬资历等晋升。
这一次三军研究室顾问的位置那就是将官预科班一样,招收而来的都是海陆空三军的校官,至少得是中校起步。
高志航虽然舍不得一线的弟兄们,但关系到前程问题,也只能接受命令了,周至柔这可是给你一份好事儿,不是害你,就这如果你还拒绝了,那就摆明是对着干了,你在傲气也是一个军人,上校挑战中将权威,没人会帮你的,事情传出去连董建昌都不会保你,不知好的下级从来都不会受重视的。
接受完了命令之后,高志航回到自己的军官宿舍收拾了一下行李,第二天一大早七点钟就乘坐飞往南京的运输机了。
抵达南京之后,高志航就拿着命令文件前往国防部报到,本想拦一辆军车去国防部的,没想到野战机场出口处竟然有计程车,这可就是离了大谱了。
实际上现在的南京城已经不是战区了,南京城上游的日军已经被彻底击溃了,长江以南京为临界点,上游的日军几乎都因为各种原因被国军击溃歼灭或者自行撤退了,不走不行了,南京军群对于上游日军的包围已经成型了。
在长沙组建的第九第十集团军已经从铜陵地区出发攻克了马鞍山,击溃了南京城西侧日军主力,彻底打通了南京与大后方陆地交通线。
如今南京军群的部队都开始依托南京城不断出击反攻日军,前锋都已经打出南京城三十公里的距离了,南京城实质上已经是一座安全的后方城市了,日军目前没有手段可以威胁打击南京城。
首都重新安全之后,肯定就会迎来一波疯狂的报复性发展,南京城实质上已经成为了中国目前最大的物资集散地,没有之一,目前每个月从南京城出发运输往全国各地的物资商品工业设备还有军火弹药,至少都是上百万吨。
南京城在五月份彻底解除了威胁之后,就迎来疯狂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军政商高层纷纷入驻南京,高层带头,中下层阶级也恢复了对南京城的信心,大批民众重新返回南京,还有商人、工厂主各种消费人群也都回归了。
首都重地,委员长脚下,南京城的战后恢复也争分夺秒的进行着,南京政府雇佣了超过二十万劳动力正在疯狂清理着城内的战争废墟,开始兴建公路医院、银行、邮局、等等各种设施。
还有人劝告过老董,说是什么日军只是被击退了,没有彻底溃败,现在都还离南京城不足五十公里,南京城此刻就开始战后建设,实在是太急了,也太危险了,有这经理还不如躲在城内修一些工事碉堡,或者吧城墙重建起来。
这些建议老董听都没听完就直接拒绝了,大手一挥让下面人放开手重新建设一个南京城出来,他现在就是要树立全国人民的信心,相信中国必胜的真理,要怎么让大家都信,那肯定是自己第一个信呐。
董建昌一连串的动作,就是要让全国人民相信自己守住了南京城,并且有百分百的信心日本人再也不可能打过来了。
轰炸日本、重建南京城、战略大反攻,一连串的各种动作都是董建昌执政之后取信全国人民,立威震慢八方的根基。
基此刻南京城内的计程车就是最好的写照,有计程车就代表民众开始回归首都,消费也开始恢复了,还代表城内的,道路可以通行了,大家都敢于出门了。
高志航也是头一次看到计程汽车,也就没问价钱直接坐上去了,上车之后说了声地方,司机就开始轻车熟路开过去的,一路交谈之下,高志航得知出租车司机也是一个退役军人,名叫康友全,之前是一个少尉连长。
康友全在驻守安康医院的战斗中身负重伤,之后被送到了野战医院抢救了足足一个月才脱离生命危险,疗养了三个月之后,因为身体不适合继续服役,只能退役了,他现在比正常人少了三根肋骨、一米肠子、还有半边肝脏。
退役之后的康友全成为了一个新南京人,他老家本事黄土高原的,跟着老董之前也是一个西北军,一场南京保卫战打下来,他就成了南京城内有车有房的新南京人了,这也是董建昌的承诺,战后所有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的军人以及家属,不论级别,不论籍贯,更不论身份出身,一律享南京安家待遇。
南京城内的房子还有土地全部免费送给所有参战部队官兵,人人有份,死了就给家人继承。
南京城解围之后,老董立刻就开始分地分房子了,毫不顾忌以前的南京人是怎么想的,反正他就是分了,土地还有房子都是士兵们流血牺牲守住的,他们才是最有权力享受战后南京繁华的人。
当年八旗兵跟着入关出生入死这么猛,不就是为了搏富贵么?一波入关享福享受到了改开之后都继续着呢。
原来的那些南京人,保卫战爆发之前逃离南京的,那就不好意思了,你再回来政府也不会认你的地契所有权了哪怕你当官都不行!战争期间那些被强行留下来作战的平民虽然损失大,但却也享受了待遇,打完仗之后,哪怕就是城内的小气都能够分到一间房子一块地。
老董观念非常朴实,你和我共患难了,那就无论什么只要我老董拿的出!就有你的一份,可你要是没和我一块过难关,现在老子富贵了,也不会认识你,不管你对我多么有用,不管你影响力多大,我只认一块同生共死的老兄弟。
康友全就是这样的老兄弟,他不止分了房子,还拿了一辆车,退役金照领不误,现在日子过的别说多爽,从一个黄土高原农民子弟,搏杀成了首都有房有车的中产阶级,这份待遇也就是跟对了人。
高志航听完了康友全的故事之后,也是有些嫉妒了,南京城的房子和车子呐,这可不是普通人能够混到的,别看南京城现在还是一片焦土废墟,可未来却是前途无量的。
车子开到国防部门口之后,康友全提醒高志航到地方了:“诚惠,车费一块五!”高志航听完眼珠子都瞪圆了:“块五?你怎么不去抢!”“长官,这可是小汽车,不是黄包车,拉您走了二十多里地,这价钱已经是看在军人的面子上打折了!”“这都已经有房有车了,你还计较这点车费,都是军人,就不能理解一些嘛!”高志航有些心疼的付钱了,一块五他也心疼呐,上校一个月薪水二百四十元,算上作战津贴还有职务补贴,一个月也就四百元不到。
坐个车就花了一块五,这日子没法过了,他这点薪水还得养老婆孩子还有前妻,有事儿没事儿还会带着部下出去潇洒潇酒,一个月下来根本存不了多少钱,开销太大了,好也是一个上校嘛,场面来往就得不少钱。
然而现在不比以往了,军官除了正式收入之外,没人敢喝兵血贪污了,被抓了就是叛国罪,谁敢呐?高级军官都只能紧着点花钱,谁都不敢顶风作案。
一个上校每月四百元左右的收入,听上去不少,可一看到人家一个退役少尉,在南京有车有房了,高志航顿时就觉得自己还是一个穷人呐。
愤不满的骂着车费贵,掏完钱之后高志航不满的下车了,看着人家潇洒开车而去,高志航觉得自己入错行了,要是当陆军跟着老董南京城搏一搏,少尉都有车有房了,自己上校那不是私人飞机都有了?
185.研究室任务非常重要,这可是要决定战略的!
踏入国防部的大门,高志航看着门口戒备森严的哨兵,自己一个上校来了,哨兵也是头看天,丝毫没有敬礼的意思,一直到走过警戒线,才上前随意行了一个军礼,检查证件和命令文件。
普通校级军官来国防部那就是小卡拉米而已,门口卫兵一般只有看到将官坐车才会主动敬礼,委员长脚下,别管外地多威风的官,来了京城就得夹着尾巴走路。
查完证件进入了国防部大门之后,高志航也是第一次来,找人问路才寻到了空军战略战术研究室的门口,进去之后就有同僚让他去办公室找主任施迈瑟少将报到,而且交代他一定要小心一点。
敲门进入办公室之后,高志航就看到了一个面容清瘦一头灰白头发,长相非常不讨喜带着一股凶狠气质的德军少将。
施迈瑟入乡随俗,也换上了国防军的虎纹迷彩服,脚下穿着一双解放鞋比起德军现在的军官制服而言,施迈瑟觉得战场上穿迷彩服更安全一些,而且国防军的迷彩服穿起来也舒服,尤其是那件迷彩体能短袖,穿在身上就不想拖了。
炎热的夏季南京,还穿着那身德国军官制服就是受罪,光是那双高筒简军靴就能让你明白什么叫半身不遂,来南京的德国顾问团军官进入夏季之后,谁都不敢继续端架子穿德国制服了,赶紧找一身中国迷彩服换上。
施迈瑟看过了高志航的履历文件还有命令文书之后,确认了身份与本人相符,放下文件他瞪着一双绿眼珠子用硬巴巴的汉语,问道:“上校,你的军部命令文件落款时间是昨天上午九点,为什么你今天中午十一点才到?这让我不得不怀疑你是故意过来蹭午饭的,为什么要这么拖拉?”“武汉出发坐飞机直达南京,三个小时就足够了,身为一个空军上校,不要说你找不到一架可以乘坐的飞机!”刚来就吃下马威,高志航也是脸上挂不住:“没有人和我说具体的报到时间还有要求,我已经来的很快了。
”施迈瑟毫不买账,继续训斤道:“没有要求那就按照最快速度执行!你们中国军人给我最坏的印象就是散漫,看上去很紧张每个人都在做事,但却每个人都是马马虎虎,你们的命令文件还有各种通知文书,总是没有具体时间,全都是看自己心情。
每个来我办公室报到的军官,都是凭自己的感觉,认为这只是一次单纯的镀金旅程而已,不是作战就可以随意了。
但我必须告诉你,来这个地方,在我离开之前,或者你离开之前,一切都必须按照我的规矩来!我不想听应该、大约、或许、本来.这些词汇我一个都不想听到!你明白么!”高志航点了点头:“明白!”施迈瑟又怒了:“你是哪个军校毕业的?还是说你随地捡了一个上校军衔就来参军了么?没有人教过你军人礼节么?军人之间的谈话没有点头,明白就是明白,而且必须给我大声回答,起飞作战的时候你难道也用点头来回答队友?还是说用你那蚊子一样的轻声细语告诉你的队友你知道了?”高志航重新站直了身体,挺起胸膛喊道:“明白,长官!”施迈瑟听完自己点了点头:“嗯我听到了,你要对得起你胸口那枚纯金的勋章,不是每个国家都舍得给自己的军人发放黄金铸造的勋章,这是一份荣誉。
好了,出去找你自己的宿舍,另外去找文书那一份日程表,上面标注了清晰的时间,在这里做任何事情都有时间要求,不要凭你的感觉来,你的感觉改变不了任何事情!”吃完了下马威之后高志航,气呼呼的离开了办公区,拎着自己的行李直接去找宿舍了,宿舍里面已经有了两个室友,是的,堂堂上校也是得住多人宿舍的,如今南京城内完好的建筑物虽然不少,但隶属于官方的却不多,国防部也没有太多的空房。
将官来了或许还给安排单间住着,校官进京来了国防部,想住单间那就是纯扯淡了。
高志航来的比较晚,宿舍里面下铺都被占了,只剩下一个上铺,而且住的,还是两个陆军上校,一个是第十一集团军45师451团团长汤沐雨上校,另一个则是中部军群司令部作战司副司长伍克平上校,这本来是陆军军官宿舍,还有空位,就把高志航给安排过来了。
“哟,又来了一个,还是空军上校。
”伍克平上校率先起身,伸出了手热情道:“部人伍克平,中部军群司令部作战司副司长,幸会!”汤沐雨也站了起来,笑道:“部人十一集团军45师,团长汤沐雨,幸会!”高志航也是一脸的笑容,自我介绍道:“空军第三航空军,6师参谋长,高志航!”两人一听是高志航,又看着他着胸口金灿灿的勋章,顿时恍然大悟了,难怪这么年轻的上校,哪怕就是空军也不应该有这么年轻的上校,原来是轰炸日本东京第一人的高志航,这就合理了。
三人坐下之后就开始闲聊了,汤沐雨问高志航过来宿舍之前有没有吃下马威,高志航点头承认了。
“都这样,你看开点,我们陆军研究室主任也是一个德国佬,还是一个中将,我一周前刚来的时候,把我整得那叫一个惨呐,不过之后我就想通了。
”高志航问道:“怎么想通的?我就是想不通呐,凭啥中国人的地盘,我得看他们洋人的脸子?”汤沐雨拍了拍高志航的肩膀说道:“人家有本事,你不服不行,我们研究室里面的那些德国军官,一个个全都能把二六式坦克性能参数倒背如流,甚至连教科书还有说明书上没有的东西他们都钻研透了,人家甚至知道二六式坦克上坡挂档不通畅是因为变速箱润滑油问题。
那群德国人钻研的本事没得挑剔而且都是一线打拼出来,基础知识扎实的不得了,一个个都有一手绝活,你要是认为他们只有脾气,那可就是大错特错了!”伍克平也是说道:“这群德国人為坏的,故意摆出来一副欺负你以权势压人的态度,让你以为他是仗着军衔压你,等你真以为他没有本事的时候,站出来慰他的时候,他就翻脸了,拿出一套套的东西直接把你装进去,让你脸都丢完!”“嘶~这么阴险?”高志航暗自庆幸自己留了一个心眼没有当场翻脸,否则丢脸的应该就是自己了,至少自己是没法把毕方式轰炸机的参数设计指标倒背如流的,甚至连飞行手册都只看过一些皮毛而已。
空军绝大多数军官都是如此,很多人基层机长中队长甚至都是七天速成班毕业的,实飞训练都没时间搞,更加别提什么钻研手册资料了,虽然这都是以为空军军官的本职,但谁都没有时间呐,而且很多人都是实用主义者,并不在意这些,只要能飞就行了。
汤沐雨还跟高志航说明了这一次新设三军研究室的目的,那就是为了编撰确立未来海陆空三军训练手册以及军校教材等等理论根据。
目前国防军获得的装备手册还有使用说明书都是单套不成体系的,前线很多军官对于多兵种协同也都是照本宣科,拿着先进口而来的兵种协同教材指挥作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军校培训军官就连教官都是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一些操作为什么要如此,大量的军官严格来说都是不合格的,前线很多乱子都是指挥上出现了问题,指挥者不能够深入了解机械化作战的奥妙和深意,都只是抓住皮毛当成了精髓。
德军也对这种情况非常疑惑,中国军队有了成体系的装备,还有配套的教学材料,可为什么没人懂呢?他们翻译完了那些教材之后也都是惊为天人,非常好奇中国人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战争才能够编写出来这些军事教材。
中德双方之间,一个是初窥门径另一个则是纯纯照本宣科的楞头青,双方一商量就开设三军研究室,挂在国防部下面慢慢联合研究算了,毕竟这种事儿没法拿到军校去搞,传出去那就是大笑话,装备都有了现成体系,教材也全都编好了,你说谁都不懂,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么?三军研究室主任都是德军将领,副主任则是国军将领,上头之下上司就是参谋总长蒋百里上将,随便哪个研究室里面至少都是有四五个将官,甚至前线的将官接到了命令之后也得回南京去研究室协同配合,用实战经验证明一些问题答案。
这一下就让高志航弄明白了研究室的重要性的,这里搞出来的成果,未来将会是三军统一的教学资料,也是未来军官们军校进修的依据,可以说是打地基一样的地方。
他们研究成什么样子,往后的军官就得学成什么样子,其中的重要性难以言喻。
另外就是对于参与者也是一项极大的履历加分项,不说从这里走出去立马就能升将官,但至少未来有位置了,你会是优先考虑的对象。
这些研究室就相当于军队的翰林院,决定着海陆空三军未来的作战思想,属于是影响战略一般的存在了。
陆空军研究室都还好说,隔壁海军研究室那都打成狗脑子了,整天屁事儿不干,一上班就是战列派和航母派打群架,双方为了主导未来海军思想,那可真是水火不容。
中德两国海军军官各自为阵,国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信舰炮还是信舰载机,和我信的不一样,那你就是异端两国军官都是按照信仰分派系,打起来对同胞一样下狠手。
陆军一样也有分歧,一些军官主张大炮兵主义认为火力压倒一切,一些军官则是主张机动主义,认为机动性压倒一切,还有军官崇尚大战略主义,认为正面对决稳步为营才是王道,最后就是被绝大部分军官睡弃为卑部的特种作战派,都认为这种刺客一样作战方式太无耻了,简直污军人荣耀。
空军目前是最均衡一致的,那就是认为各种机型都很重要,战略轰炸和战术轰炸都是不可或缺的,唯一碍眼的就是,忽然冒出来了一股舰载航空派,这群人属实有一些异端,但还是很屋弱,也就没有引起过多注意了。
186.参谋总长与国防部
南京,总统府。
办公室内,董建昌正在接见国防部参谋总长蒋百里陆军上将,听取近期的军方报告。
蒋百里是浙江省杭州府海宁州石镇人,1899年考入求是书院,1903年主编《浙江潮》杂志,宣传革命。
1905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名列第一,与蔡号、张孝准被视为“中国三杰”蒋百里参与了新文化运动、“基尔特社会主义”运动、“废督裁兵”、“联省自治”运动、“省究运动”等资产阶级的政治改良运动。
他还先后几次主持军官学校,都积极革除弊端,醉心军事教育,晚年从旁佐助当局发展国防和开展外交,负责向当局提供军事、外交咨询,后又受任为陆军大学代校长。
蒋百里学推欧亚,文武兼备,著述宏富,尤精研兵法,是把近代西方先进军事理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他创立的国防经济学成为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上的重要篇章。
他还是之前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代表作《国防论》在老董执政时代之前就是整个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是中国抗战国防战略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