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277节

  等严家一大家子出了城,到了昌平,住进书院后夹山下的别院中。

  虽然避过了朝廷里那些各怀心思之人的登门送礼。

  却没有躲过昌平百姓的拜年。

  从初一到初五,整整五天。

  严家别院的流水席,就没有停下来过。

  几乎是所有的昌平百姓,都带着大大小小或重或轻的礼物,进了别院给严家拜年。

  对于昌平百姓而言。

  他们不管朝廷里过去和现在对严家的评价到底是怎么样的。

  昌平百姓们只知道,是严家,是属于他们昌平的严侍读,给他们带来了现在的好日子。

  百姓就是如此的淳朴。

  严绍庭和严家也哪里拦得住百姓们的热情,只能是大摆宴席,用来款待这些前来拜年的百姓们。

  一直忙活到了初六。

  这才算是齐齐的松了一口气。

  今天是个大晴天。

  随着时节过去,气温也在渐渐的回暖。

  严绍庭正在后院晒着太阳,吃着也不知道是哪一家送来的炒货,喝着同样不知道是哪一家自己炮制的菊花茶。

  老严头则是抓着严世蕃,躲进了藏书楼。不过按照严绍庭的猜测,老严头大概是和聂豹、王畿、钱德洪三人组局去了。

  至于老小子严世蕃,大概率是负责掏银子,供四位老爷子享乐的。

  陆文燕大妹子带着一帮昌平的妇人们,已经过完了年,开始忙活起了新一年里的各种事情。

  严鹄同样不知去向。

  但不用想,他能去的地方就那么几个。

  大概率是去治安司那边,伙同那帮爱装逼的整体里穿着甲胄的民壮队汉子们操练去了。

  严绍庭自然是乐得清闲。

  同徐文清一起,喝茶吃着东西,晒着太阳。

  忽的。

  严绍庭眼前视线一黑。

  睁开眼。

  大好的太阳,已经被陆绎那张傻子一样的脸给遮挡住了。

  “姐夫,出事了。”

  不等严绍庭开口,陆绎就已经说出话来,顺带着从怀中掏出一份折本。

  严绍庭定定的看着眼前这个小舅子。

  似乎只要是这小子出现,就准没有好事。

  就准是哪里又出事了。

  按照后世的说法,是怎么说的来着?

  这人走到哪,哪里就要出事!就要死人!

  严绍庭接过折本,一旁的徐渭也已经探头凑了过来。

  陆绎则是开口解释了起来。

  “是徽州府的消息。”

  “按照姐夫的意思,我们一直有人在盯着海瑞。”

  “咱们的人急报,徽州府那边怕是要乱起来了。”

  严绍庭眉头一皱,他已经在折本上看完了不少内容,当即开口道:“人丁丝绢?”

  陆绎点点头:“歙县那个叫帅嘉谟的,算出来这笔价值六千一百四十六两银子的人丁丝绢税课。按照他的意思,是该徽州府六县均摊,但这么多年下来都是歙县一家承担。

  “所以歙县百姓现在要求这笔银子六县均摊,但其他五县却不同意。这事从年前就开始在闹,只不过当时还没有什么大动静。

  但现在可好了,趁着刚过完年,南边地方上百姓开始准备春耕,他们竟然开始借着春耕用水的事情,五县百姓要围攻歙县了。”

  徐渭瞪了瞪眼:“五县围攻歙县?这闹不好可是要出人命的啊!”

  陆绎点点头。

  地方上这种事情,一旦涉及到银子,那就是扯不清的,这个时候再加上春耕用水,那就是不死不休的事情了。

  非得要闹出人命来,才会罢休。

  严绍庭却并不担心。

  徽州府六县真能闹出人命来?

  人丁丝绢这桩事情,这么多年下来,难道只有这个帅嘉谟算出来了?

  官府层面其实是有默契的。

  只要官府不出声,百姓就算是闹,也不会出现大规模械斗的事情。

  他倒是关注到了帅嘉谟这个人。

  “这人是个奇才啊!”

  “这是奇才!”

  “算术无双!”

  严绍庭不加吝啬的赞扬着。

  徐渭和陆绎都投来了疑惑的目光。

  严绍庭却是解释道:“国朝二百年,税课早已繁杂不知头绪,这个帅嘉谟能在从这二百年的存档文书里,找到对应的这笔人丁丝绢税课,又能算出来这六千一百四十六两银子的数目,试问旁人都能算出来?”

  陆绎对此很是懵懂。

  徐渭则是点了点头。

  算账,外头随便哪个铺子里的账房先生都能做。

  可要是将这笔账拉长到二百年的时间里,可就不是一般人能独自算好的了。

  严绍庭侧目看向徐渭,面露笑容。

  “文清先生,咱们昌平书院是不是还缺少一个算术上的先生?”

  徐渭会心一笑,点点头:“自然是缺的。”

  他是看出来了。

  侍读是看中人才了,想要将其弄到昌平来。

  但严绍庭却是看中了这个帅嘉谟在清算税课上的计算本领。

  算账的人多的是。

  能将朝廷税课算的这么清楚的,却是少之又少。

  更何况,自己早就对大明朝那糟糕而复杂的税课名目倍感厌恶了。

  人才。

  尤其是这种奇才!

  绝不能放过。

  只是陆绎却面露尴尬,他轻咳一声。

  在严绍庭和徐渭的注视下。

  陆绎小声说道:“只是……这个帅嘉谟现在被关在狱中了……”

  …………

  月票推荐票

  月票满一千五啦,那现在欠义父们两章,我不会赖账的哈,这两天在吃药调理,等我调理好了就会加更偿还的,放心。

  然后现在不是月底了嘛,义父们手上的月票可以砸过来了,看能不能月底满两千张?

第238章 胡宗宪 戚继光入京

  真实存在于历史上的人丁丝绢一事。

  前后经历十余年,中间诸多官绅受到牵连。

  看起来。

  是不是很严重的一件事情?

  但对于严绍庭来说。

  或者,又对于和他一样高居庙堂之上,执掌京中各部权力的大人物们而言。

  这就是屁大点的事情。

  左右不过六千一百四十六两银子的事情。

  对于京师中的人们而言,重要吗?要紧吗?

  不重要!

  不要紧!

  但是。

  这件事为何会在原本的历史上,会延续前后十余年呢。

  不过是大人物们之间的争斗而已。

  徽州一府六县的府官、县官们各有利益争斗,出了徽州府还有南京各部司衙门,乃至于北京的各部司衙门之间的争斗。

  才是真正的核心点。

  甚至于严绍庭可以肯定,就算徽州府现在已经因为人丁丝绢一事死了人,朝廷里也至多不过一句刁民狂暴。

  严绍庭目光幽幽,面带笑容:“内阁会同六部各司衙门,年前就已经议定好了考成法所有细则,现在也已经颁行各部司衙门,昭告天下两京一十三省大小官吏知晓。”

  徐渭会心一动:“若徽州一府六县,此次生出乱子,六县百姓私斗,则当可以徽州一府六县,作为朝廷整顿吏治的落脚点。”

  陆绎看着两人高来高去的模样,有些烦闷的摆摆脑袋,躺到了一旁的椅子上。

  见到徐渭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严绍庭笑着点点头。

  徽州府那六千一百四十六两银子的人丁丝绢,很重要吗?

首节 上一节 277/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