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世蕃也因为他儿子严绍庭的原因,可以暂时合作。
余下的……
作为裕王的先生。
高拱这个内阁辅臣,其实也可以拉拢一下。
而在今天这场廷议,想来也是会站出来支持裕王册立太子才对。
那么内阁之中,也就剩下一个袁炜了。
在张居正看来,这人最是圆滑。
恐怕还得要看今日的廷议结果,以及皇帝的反应,才有可能表态。
那么吏部尚书就不能指望了。
而和高拱站在一块的户部尚书高燿,却能成为争取的对象。
如此一来。
也算是势均力敌了。
正在殿内众人各怀心思的时候。
一阵脚步声从内殿传来。
众人纷纷张目看了过去。
怎么是他!
只是一眼。
所有人都看傻了眼。
徐阶整张脸都扭在了一起,不停的眨着双眼,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而张居正等人,则是诧异万分。
殿内。
死一片的寂静。
在众目睽睽之下。
所有人都看着严绍庭竟然是默默的颔首躬身,跟在皇帝身后,从内殿走了出来。
当着所有人的面。
严绍庭跟在皇帝身后,闪亮出场!
他怎么会在这里?
不对!
严绍庭平日也能在万寿宫参加廷议。
现在的问题是。
严绍庭为什么会是从内殿跟着皇帝一起出来的?
总不能是他严绍庭给自己一刀,然后去争夺那内相的位子吧。
那严绍庭今日当众,显然是在皇帝的应允之下,跟在其身后从这万寿宫大殿内殿走出来。
又代表了什么?
原本已经因为是否要册立国本一事,而弄得众人思绪复杂,随着严绍庭跟在皇帝身后出场,所有人的脑袋里已经是空白一片。
完全来不及思考当下的问题了。
严绍庭却是笑眯眯的看向了众人,送给所有人一个纯良的笑容。
走在前头的嘉靖似有所感。
回头看了一眼严绍庭。
皇帝当着所有人的面,叫骂了一句。
“滚回自己的位置去。”
严绍庭当即点头:“哎!微臣领旨!”
然后便屁颠屁颠的,向着老严头身后走去。
众人看着这幅模样,又是心中齐齐一震。
皇帝什么时候,对待严绍庭,俨然一副对待自家子侄……
不!
他严绍庭就算是皇帝的儿子,也不可能有这等待遇!
而严绍庭则是当着众人的面前,一路走了过来。
“袁阁老早。”
“高阁老好。”
“徐阁老您身子愈发不错啊。”
“诸位早上好啊!”
“……”
严绍庭一路走来,便朝着一路的人问好。
最后才老老实实的站在了老严头身后,稳稳的站直了身子。
徐阶整张脸都青了。
严绍庭这般模样和举动,只能说明他定然是又做了什么事情,讨得皇帝龙心大悦。
该不会是严家今天要顺势,全面站队拥立裕王为东宫太子吧?
若是如此。
自己也只能是……
徐阶默默的闭上了眼,心中却是万分警惕。
这时候。
嘉靖已经是走到御座前,缓缓坐下。
他的双手搭在了御桌上,双手轻轻一拍。
“臣等参见皇上。”
“皇上圣安康。”
嘉靖眯着双眼,脸上带着一丝笑容。
“朕安。”
这时候。
诡异的气氛,就在殿内急剧增多。
一息脚步声响起。
严世蕃赶忙快步走出,抢在刚刚才抬起脚步的礼部尚书严讷之前,站了出来。
“陛下,臣请陛下圣裁准允,册立裕王为国本!”
严世蕃言简意赅,说明意见。
也算是开启了今日的廷议。
他一开口。
严讷当即眉头皱紧,暗暗的冷哼一声。
自己还没来得及抢先压制,就被这个严世蕃给抢了先。
张居正亦是心中一凝。
自己抢了一个首议册立太子的先,却丢了第一个奏议册立裕王为太子的先。
今日廷议,依旧是被严世蕃给抢了先。
但他心中再如何懊恼,也只能忍下。
“臣,顺天知府,张居正,奏请陛下为江山社稷,遵祖宗成法,早立国本,贤选太子,以定民心。”
杨博紧跟其后:“陛下登基已有四十载,垂拱圣明而治天下,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亿兆黎庶归心,朝堂之上善政无数,盛世将至,宜当早立国本,以稳天下人心,国朝前后承袭有序,复以祖宗之法,君臣相宜无后顾之忧,我大明必当昌盛万代!”
随着请立派的发声。
也代表着朝廷当下的变法派,开始要拿下拥立国本的功劳。
严讷眉头微皱,对着在场众人察言观色。
正当他要再次走出,开口反驳的时候。
站在前面的高拱却是又抢了先。
“陛下!”
“臣反对!”
高拱一开始。
本来还要反对册立国本的严讷,顿时愣在原地。
他茫然的看向这万寿宫最不应该反对册立国本,却偏偏就这么做了的高拱。
张居正亦是诧异的看向高拱的后背。
自己想的,竟然完全错了。
高拱这个本该坚定支持裕王被册立为太子的人,竟然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
嘉靖却是淡淡的扫了一眼高拱。
心中生出些满意。
如果高拱今日也附议册立的话。
那只能说,高拱是个能干的臣子。
但现在。
他第一个当众反对。
那就说明,自己没有给儿子找错先生。
高拱眉头紧皱道:“陛下圣安康,早年更有言不许臣下议论国本事。事关国本,虽干系社稷,但臣料定陛下早已圣意定夺,臣等自当无须再议此事。”
高拱确确实实是不想让裕王现在就被册立为太子。
但其实也不是他不想。
而是不该在这个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