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368节

  严绍庭及其背后的严家,和徐阶等人已经等同于水火不容的境地了。

  徐阶的儿子徐璠是不是必须要死?

  并不是。

  即便徐阶没有上疏请求开恩,自己也能网开一面。

  毕竟。

  死的不过是几百个百姓而已。

  百姓死几百,还是死几千,都无关紧要。

  而自己当时也不过是顺水推舟的,借着密云惨案的事情,将徐璠赐死。

  只要徐阶还在朝廷里一天,只要他还活着一日,那么以徐阶为首的朝堂官员们,就会死死的盯着严家。

  用一个徐璠的死,换徐家对严家的敌视。

  很划算的买卖。

  至于变法……

  嘉靖的目光在眼前这些臣子身上扫过。

  他心中很清楚。

  这座大殿内,只有张居正是真心想要变法革新的。

  其他人,不过是各有目的罢了。

  即便是如今主持整饬吏治的高拱,也不过是为了将他所看不惯的那些贪官污吏给弄走罢了。

  倒是严绍庭。

  这个年轻人,也能算得上是心向变法的。

  只是啊。

  他和张居正绝不可能走到一起去。

  嘉靖心中自有考量,对这一点认知坚信无比。

  这两个都是不可一世的大才,如此人物又如何会真的走到一起去?

  既生瑜,何生亮。

  不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担心,朝廷里的变法派,会在自己手上一步步变成一家独大的局面。

  依旧还是严绍庭。

  哪怕今日自己已经让其成了能穿上一身大红袍的正三品太子宾客。

  但只要自己一句话。

  严绍庭就能成为庶民。

  而严家。

  也必然会在瞬间土崩瓦解。

  甚至不需要自己出手,只需要说一句话,徐阶他们就能如虎狼一样,化身成自己手下的犬牙,将严家满门生生咬死。

  所以。

  不论给严家一个多么大的赏赐。

  都无关紧要。

  “首辅在朝大半生,执掌内阁二十载,功劳无数。”

  “敕令首辅严嵩,昌平伯,世袭罔替,非大逆不夺。”

  这真的是一个很大很大的赏赐了!

  大殿内。

  刹那哗然。

  但很快又纷纷安静了下来。

  国朝有律,非军功不得封侯。

  但这一条其实对于历代皇帝而言都已经形同虚设。

  便如孝宗皇帝,就给两个小舅子封了爵。

  历代皇帝时不时就会因为种种不同的原因,封爵自家的亲戚。

  但是。

  却从来都没有给文官封爵的先例。

  即便是有,那也是国初的那帮追随太祖高皇帝打天下的有功之臣。

  再者,那就是死后追封,给予的一种荣耀性质的名头罢了。

  至于说活着的文官封爵,还是世袭罔替的爵位。

  即便是个伯爵,也是超乎想象的赏赐了。

  就没有这样的事情!

  徐阶有心上前,但想了好几次脚跟子还是一动未动。

  至于说本该是最应该反对的礼部尚书严讷,大概是因为想到了今天刑部尚书潘恩的结局,也没有开口表示反对。

  兔死狐悲。

  大明朝爱咋咋地。

  严嵩亦是心中一惊。

  他今天确确实实是生出了要乞骸骨的念头,除此之外绝不掺杂任何旁的想法。

  此刻听到皇帝的话。

  听到严家成了世袭罔替的昌平伯。

  严嵩摇晃着伸手拉住身边的严绍庭,然后便缓缓跪了下来。

  “老臣严嵩。”

  “叩谢皇恩浩荡。”

  “只是老臣岂能因私而致皇上荒废朝堂规矩,老臣请辞首辅,亦非想要借此与皇上讨要赏赐,请陛下明鉴。”

  如同严世蕃一样。

  今天的严嵩,也是一连的拒绝皇帝的好意。

  倒是一旁的严绍庭心中有些腹诽。

  昌平伯,可不是大明朝头一遭出现的。

  代宗皇帝时,杨洪便因功获封昌平伯,随后的北京保卫战胜利之后,杨洪晋封昌平侯,日后获赠颍国公,谥号武襄。

  只是昌平侯一系,经历三世四代后,到了天顺元年就因罪被除爵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爵位。

  而嘉靖却是弯腰,将严嵩拉了起来。

  落在旁人眼里,这幅君臣和睦的景象,倒是真真的成了。

  嘉靖笑着开口道:“这是首辅应得的,若是首辅再言拒绝,可就是抗旨不遵了!”

  皇帝软硬兼施,最后还是强行要将那个世袭罔替的昌平伯的爵位塞给严家。

  到此刻。

  严嵩也只能是目光闪烁着点头,颔首拱手道:“老臣拜谢皇上……”

  嘉靖则是托住了又要弯下来的老首辅。

  他拍着严嵩的双手,笑着说道:“你我君臣二人,便一直如此和睦而终吧。”

  皇帝是真真的宠信严家啊。

  严讷的眼睛都有些泛红了。

  世袭罔替的爵位,谁人不想要。

  同样是姓严的,为何他严嵩一家就能如此深受皇恩,而自己这个严姓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如礼部尚书严讷一般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

  哪怕是高拱也看的眼红。

  严嵩首辅的位子,几乎已经明摆着不会被任何人动摇,而严家又得了一个世袭罔替的爵位。

  依着皇帝的话,只要严家以后不干谋朝篡位的大逆之事,那就等同于是给了严家一个与国同休的赏赐。

  这可真的是如皇帝先前所说的。

  一个大大的赏赐。

  寒窗苦读数十载,而后一朝金榜题名,功名在身又如何。

  以后严家人只要生下来,那就是坐享荣华富贵。

  只要大明不亡,严家就能永远昌盛下去。

  但高家呢?

  徐家呢?

  袁家呢?

  哪怕现在都是内阁辅臣,可将来的后人却不一定了,甚至可能数代之后在朝中都不会再有官职。

  只能做一个地方上的士绅大户人家。

  徐阶更是恨得牙痒痒。

  世袭罔替的昌平伯啊!

  若是可以的话。

  哪怕是让自己散尽家财。

  只要能换来一个世袭罔替的华亭伯,自己也心甘情愿。

  哪怕就是让自己再多死一个儿子。

  也是值得的!

  羡慕啊!

  嫉妒啊!

  恨啊!

首节 上一节 368/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