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能说地方士绅豪强不同意?
那不就是在说,地方士绅豪强是在对抗朝廷?
大明朝的次辅,会怕地方士绅豪强?
恐怕自己的话刚说出口,严绍庭就得问自己是站在哪一方的了。
严绍庭目光静静的盯着徐阶,见徐阶张嘴又闭嘴,不由心中大呼可惜。
老货竟然没上钩。
他只好顺着说道:“至于说徐阁老担忧天下生员不愿异地入公门做事,更是简单!”
张居正当即挑眉:“哦?如何简单?”
问话之余,张居正亦是侧目看了一眼自己过去的那位好先生。
严绍庭当即拱手,回过身看向道台上的老道长。
他面带笑容:“皇上,微臣记得洪武二年,太祖高皇帝便降下旨意,昭告天下,全国府州县均设学校。府有府学,教授督办。州有州学,学正督办。县有县学,教育领责。
“诸学之中,另设禀膳生、增广生、学生。禀膳生与增广生受官府供给膳食米粮,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
“国朝至今二百年,天下读书人多有官学经历,受朝廷膳食米粮。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若增开待官生保送制亦是为天下读书人平增仕途之路。
朝廷养天下读书人二百年,功名优待无数,而今朝廷用人,当以天下读书人报效之。”
当严绍庭嘴里吐出太祖高皇帝五个字的时候。
不光是徐阶,包括嘉靖、吕芳、黄锦在内,众人都明白,这件事严绍庭绝对不会说错。
即将虽然不太清楚具体时间。
但他依旧是下意识的开口道:“确为洪武二年昭告天下。”
严绍庭笑着点头,继续说:“因此,微臣今日于待官生保送制另有谏言,请皇上准允。”
嘉靖笑着点头。
未曾作声。
严绍庭当即说:“臣请陛下,若准允开大明待官生保送制,则以官学生为先!其一,能受朝廷膳食米粮之官学生,必先受官学审查,品行无缺。其二,官学生受朝廷优待供养,亦当为朝廷效力。其三,录用官学生,不禁恩科仕途,则朝廷非断官学生本科前途。”
这是公开的理由和说法。
而在严绍庭看来,虽然官学生并不一定全都品行无缺,很多时候都是地方有权势人家子弟多吃朝廷好处的法子。
但说到底,大多数官学生还是穷苦出身,或是当下品行端正的。
用这些人。
比之完全从天下各地录用秀才、举人,自己相对能更放心一些。
嘉靖淡淡一笑。
他的目光看向了徐阶。
“徐阁老。”
“严绍庭当下所言,徐阁老以为可还有需要查缺补漏之处?”
低着头的徐阶,脸色黯淡。
自己能说官学生不可用吗?
那就是自己这个内阁次辅在打朝廷的脸。
想来想去。
徐阶发现自己竟然无法在这件事情上再说什么。
他抬起头,满脸洋溢着浓郁而又灿烂的笑容。
徐阶的目光看向了严绍庭。
自己此刻是满心苦涩啊!
皇帝这哪里是在问自己,有没有需要查缺补漏的地方。
这分明是让自己表态了!
…………
月票月票
第343章 严润物?本王的人!
大明的天,从今天要变了。
裕王在朝中的地位,将会进一步增强。
而严绍庭……
当裕王还有着一个昌平书院山长的差事当下,严绍庭就是裕王夹带里的人!
若是进一步换个手法的话。
他严绍庭就是潜邸从龙之功的人!
徐阶心中苦涩懊恼,却只能拱手笑着说:“回禀陛下,严宾客之才,国朝罕见,今日待官生保送制,各项详细,可见严宾客亦有辅国之才。老臣心中疑虑已经全无,愿此法能即行天下,为国朝稳固而用之。”
嘉靖侧目看向了严绍庭,却是调侃道:“严润物,听到徐阁老对你的夸张了吧!”
严绍庭装作不知,摇了摇头。
嘉靖哈哈一笑:“徐阁老在说,你可为我大明辅国之臣!”
严绍庭却是立马摇头躬身弯腰。
徐阶这是在恶心自己呢!
谁都知道,老严头不退休,自己不到一定年纪,就绝无可能入阁。
徐阶明着是夸自己,却非要加这么一句辅国之才。
可不就是在恶心自己!
只不过……
他这不是自取其辱?
弯腰低头的严绍庭,当即开口道:“微臣年纪轻轻,如何能担徐阁老此等夸赞。此次若非徐阁老先于朝中各部司衙门审查官吏,又岂能有昌平报上有关官公门胥吏的辩论。说起来,其实该说若没有徐阁老,也就没有今日这待官生保送制!”
徐老狗恶心自己。
就不要怪自己将他自己拉的粑粑喂进他自己嘴里!
果然。
在听到严绍庭旧事重提。
徐阶只觉得浑身气血冲顶。
他赶忙低下头。
“严宾客谬赞。”
“老夫已经年事已高,江山代有才人出,我大明朝日后如何还得要看严宾客你们。”
严绍庭淡淡一笑,出声推辞。
嘉靖则是在上方摆了摆手。
他坐正了身子。
众人注视下,心中知道,皇帝要做最后的决断了。
嘉靖朗声道:“如今严阁老多有与朕提及,徐阁老在内阁操办诸事,既然当下徐阁老在此事上无有异议,想来内阁也应当如徐阁老之意。不过……”
皇帝面上淡淡一笑。
严绍庭心里念叨了两下。
老道长肯定又要让内阁走过场,然后表明这件事情非是他一人独裁,而是内阁都认同了的。
这叫风险共担。
果然。
如同严绍庭嘀咕的一样。
即将笑着说道:“吕芳拟旨,并将今日所议详细抄录,一并送往内阁,交严阁老等人阅知。若内阁还有补充,则抄送朕知,若无有补充,则内阁用印,明旨朝堂,昭告天下。”
虽然现在老道长就能用中旨颁行。
但他依旧选择了走最正规的路子,交内阁审议,然后明旨昭告天下。
这样,事情就如严绍庭嘀咕的一样,是朝廷集体的智慧。
徐阶低着头,抱拳出声:“微臣领旨。”
就在严绍庭和张居正准备出声告退的时候。
嘉靖却是笑眯眯的看向了严绍庭。
这眼神看着就不似好事。
严绍庭心中警惕。
老道长最好别给自己没事找事。
不然继续祸祸你儿子和孙子!
嘉靖则是笑着开口道:“朕加昌平书院山长国子监祭酒的旨意,就由你送去昌平传旨。再与其商议细则,查缺补漏,抄录题本,呈送内阁,为待官生保送制推行详细之用。”
就知道没好事!
严绍庭心中哼哼了一声。
这天大的功劳算是坐实在了裕王朱载坖身上。
可老道长不光让自己兼任起本该是吕芳他们传旨的差事,还要自己继续替他儿子上分!
什么叫再行商议细则查缺补漏,呈送给内阁使用?
这不就是要让他儿子继续在朝廷面前露面拉人情!
可不论严绍庭心中如何哼哼。
依旧只能是躬身抱拳。
“微臣遵旨。”
吕芳则是在嘉靖话音刚落之后,就将早早拟好的给裕王加国子监祭酒的圣旨送到了严绍庭手上。
严绍庭看了老吕一眼。
这个老道长的狗腿子!
当真是快!
他笑着接下圣旨,随后才出声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