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452节

  徐琨有些茫然,却乖顺的点着头:“儿子明白,爹是要儿子走的稳一些。”

  见儿子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徐阶这才松了一口气,摇头道:“若非你大哥,若非……”

  话不曾说完,徐阶又是深深一叹。

  徐琨亦是脸色悲痛:“兄长之事,其实也该是严绍庭的错过,只是事到如今,还请父亲以身子为重,万不能久思而致神伤。”

  徐阶脸上挤出一抹笑容:“你啊,性子乖张了些,往日有为父和你兄长护着你们两兄弟,我家又是江南富硕人家,你们便不知官场凶险,人间疾苦。如今……万事都要小心谨慎,不可再走错一步。”

  说完后。

  徐阶却是在心中暗暗自问。

  自己可曾走错了?

  想了想,徐阶摇了摇头。

  他看向面前的儿子。

  “你知晓为父今日为何如此吗?”

  徐琨立马面露好奇,摇了摇头却又说道:“父亲是因为皇上加赐裕王国子监祭酒一事?”

  徐阶却是再一次的摇了摇头。

  心中则是生出一股无力感。

  这个儿子到底还是愚钝了一些。

  若是老大还在……

  哎。

  心中又是一声叹息。

  徐阶开口解释道:“当下朝堂,裕王早就是那无名有实的储君国本了,皇上便是将内阁首辅的位子给了他,也算不得什么!”

  徐琨面露诧异。

  难道还能这么干?

  徐阶则是继续解释:“为父担忧的是……那严绍庭过去在皇上那里颇受隆恩,如今恐怕与裕王也是交情颇深了……”

  这才是徐阶真正担忧的地方。

  而他已经是将话说的保守了一些。

  按照他心中真实的想法。

  恐怕当下裕王已经是将严绍庭看做是自己潜邸中人了,还是那种最最信任的心腹之人。

  一旦裕王将来有朝一日登临大宝?

  自己现在都能想到,等到那一日真的到来,严家就是一个三朝元老人家。

  而依着严绍庭的秉性,加之严家如今还受封昌平伯,更是与国同休的世袭罔替。

  严家将会成为比之徐家更为强盛的人家。

  皇帝当初的那句话,至今还回荡在自己的耳畔。

  什么叫做严家非大逆之罪,皆不罚?

  难道只有出现严家谋逆造反,皇帝和朝廷才会处理严家?

  徐琨眉头皱紧,心头烦闷。

  过去朝廷里还对于严家人人喊打,现如今当初那股倒严的风声,也已经好一阵没有出现了。

  尤其是在这一次。

  严绍庭提出待官生保送制,对朝廷里那些官员们而言,那就是一个天大的人情。

  别管自家族中那些屡试不中的子弟,是不是需要到异地进入公门当差做事。

  只要能多一个让家中子弟拥有官身的法子,那就是好法子!

  在能拥有官身的可能面前。

  哪还有那么多的挑挑拣拣。

  而这份人情,只要是个心向仕途的人家,都得要记着严绍庭这个情分。

  徐琨忽的心中一动,想到了近日听到一则流言。

  他当即看向父亲。

  徐阶则是沉下眉头:“有什么话就说。”

  徐琨点点头,小声道:“儿子听闻,近来严府巷那位老祖母身子似乎颇为不好……”

  徐阶当即眉头一挑。

  他想到了儿子要说的是什么。

  “你是说……”

  徐琨立马嗯了一声:“若是严家那位老祖母离世,按制严世蕃就必须要丁忧守制。如此严家在朝中,就少了一个嫡系。而老妻离世,严嵩这么多年只有此一位正妻,从无妾室,恐怕也会神伤不已,到时候恐怕他将再无心思留在内阁。

  即便皇上强留于他,而依着如今来看,内阁到时候也必然会全权由父亲料理,如此情形,其实严家在朝中也就剩下一个严绍庭当差做事了。”

  徐阶脸色松动了一些。

  官场上,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不光是看身居何职,身兼何事。

  还要看这家的影响力。

  若严世蕃当真丁忧守制,严嵩再请乞骸骨。

  没了首辅的名头,朝中只有一个严绍庭,即便有皇帝隆恩,可话语权也必然会不如当下。

  不过徐阶还是有些担忧:“只是那个李时珍不是已经被请回京中,如今就在昌平书院里?”

  徐琨哼哼了一声:“他李时珍就算是医术高明,可难道这世间还能有起死回生的手段?”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

  若严家老祖母真的油尽灯枯,一口气咽下去。

  就算是十个李时珍。

  不!

  就算是医圣在世,也不可能将死人变成活人!

  徐阶目光转动,叹息一声:“如此的话……”

  徐琨则是面露笑容。

  “只管等着便是!”

  “父亲过去便时常教导儿子们,在朝为官,便是少说少错,少做少错。”

  “如今大不了就诸事按下不表。”

  “坐等严家自己出问题。”

  这一刻。

  徐阶终于是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

  不是因为能让严家声望和势力大不如前的法子。

  而是因为儿子似乎终于是成长了起来。

  徐阶面露笑容。

  不由感叹了起来。

  “谁说我徐家子不如他严家子!”

  ……

  “生子当如严润物!”

  “这话当初还是陛下说的,时至今日,我等倒是真真的对严阁老和左侍郎羡慕不已了!”

  “若我家那小子,能有严宾客半分模样,老夫这辈子也就值了!”

  昌平。

  书院里。

  随着严绍庭吃饱重新出现在裕王等人面前的时候。

  那些在场的朝中官员和前来昌平书院做客的士林中人,纷纷夸赞不已。

  就连裕王都已经表明出,严绍庭乃是他裕王府心腹之人,更是当众说出待之如少弟的话,他们如何能不捧场。

  不过。

  捧场只是一半。

  而另一半则是真真切切的羡慕了。

  聂豹却是眼底闪过一丝担忧。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昌平书院不需要有鹤立鸡群的人,需要的是扎扎实实能在朝中站稳脚跟的人。

  如此。

  他们留在昌平书院的心学理念,才能伴随着这些人扩散出去,不断的深入人心。

  这些人的夸赞虽然都出自真心。

  但此风不可长啊!

  聂豹当即沉着脸,看向严绍庭:“宾客,老夫要问上宾客一句。”

  面带聂豹、王畿、钱德洪这三位老爷子。

  严绍庭从来都是恭恭敬敬的。

  毕竟,这三位老爷子可不光光是士林大儒,还是自家老严头的牌友啊!

  得罪不起!

  他当即拱手道:“先生请问。”

  看着聂豹突然沉着脸,连带着裕王和周围众人,不由看了过来。

  不知道这位老夫子是要问什么。

  而在众人注视下。

  聂豹则是开口道:“老夫只是要问一问,宾客在咱们昌平书院,是个什么身份?”

  严绍庭一愣。

首节 上一节 452/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