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496节

  “皇上。”

  “不知皇上今日召见臣等,是要议何事?”

  在严嵩身后,徐阶等人也是面露疑惑。

  嘉靖则是挥手指向张居正,瞪眼道:“这厮今日入宫请见,开口便是请辞!”

  嘉靖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怒意。

  而听到解释的五人,却是明晃晃的神色一愣。

  尤其是徐阶,眉头皱紧的看向了跪在地上的张居正。

  自己的这个学生竟然主动请辞?

  这可不像是他过往的心气啊!

  高拱这时候却是出声问道:“严宾客又为何会在此?”

  嘉靖目光一转,瞅了严绍庭一眼,哼哼道:“这小子也是没个正经事,派来朕这里说了一通什么海务上的事情。可你们也知晓,这小子平日里便是鬼点子多,朕方才听了,有些不知如何决断,这才让吕芳叫了几位阁老过来一同商议商议。”

  高拱顿时眉头一挑。

  严绍庭今日进奏,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但皇帝既然能将他们都喊来,那基本已经说明皇帝是倾向于严绍庭所奏之事了。

  这份猜测,不光是在高拱心中生出,也同时在严嵩等几人心中浮现。

  严嵩目光一转,巧合的抢在了徐阶之前开口道:“不知太子宾客今日又有何谏言?陛下似是有些犹豫,既然臣等也来了,群策群力共商此事便是。”

  嘉靖不由的嗯了一声,点头道:“朕也是阁老这个意思,大伙群策群力,都看看这事到底能不能办。”

  说完后。

  嘉靖便瞪了严绍庭一眼:“你还不快与阁老们说明白了!”

  严绍庭心中腹诽。

  要不是为了配合你演戏,自己可不会吃这个亏!

  不过抬起头后,严绍庭的脸上带着微笑和慎重。

  “诸位阁老,下官今日进奏之事,乃是事关海外。”

  是关于海外的事情啊。

  众人面露了然。

  袁炜更是直接笑着说:“海外诸事,便是近来我朝开海的事情,也都是严宾客奏谏而成。若是真要说海外的事情,咱们大明朝当下谁又能比太子宾客更懂的?陛下今日召臣等前来,这可是要难倒臣等咯。”

  倒是徐阶心中想到前些日子,家中出海的船只遭了海盗洗劫的事情。

  如今再听到严绍庭是在进奏海外之事,不免就上了心。

  徐阶缓缓开口道:“不知太子宾客于海外之事进奏了些什么?”

  严绍庭当即拱手道:“下官以为,当下我朝已经开海与诸国通商,却朝廷也在做着丝绸由外商垄断购进的生意,当下诸般差事零零散散,可谓是东一块西一块,下官便觉得朝廷是不是可以将海外诸事尽归于一处,再由内阁约束节制,如此陛下日后若要知晓我朝海外之事,也能事从一处知晓。”

  这算是为了配合老道长和张居正,严绍庭陪着他们两个人当着这帮内阁大臣的面搭台唱戏。

  这时候。

  严嵩目光一动,心中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他当即瞪眼,佯装做怒的看向严绍庭:“胡闹!你本就深受陛下宠信,担着对外商号和市舶司的差事,如今竟然生出求权之心,岂是为臣者该做的事!”

  老严头此言一出。

  还不等严绍庭开口解释,嘉靖便立马伸出手。

  嘉靖面带笑容:“阁老息怒,润物并非是要于朕这里求权,阁老误会他了!”

  严嵩面色松动了一些,目光却依旧是盯着严绍庭。

  严绍庭面露憋屈,眉头皱紧:“回禀阁老,下官在朝为官,深受皇恩,陛下宠信,身兼数事,但下官近来却察觉精力有限。因此,不论是对外商号亦或是市舶司差事,若陛下和朝廷准允,下官希望都能卸下来……”

  严嵩目光一闪而过。

  果然是和自己猜的没错。

  这小子!

  袁炜在一旁瞧着局势,立马上前一步,伸出双手,笑着说:“原来太子宾客是要舍了在手的差事权,阁老您这回可真是冤枉他了。”

  说完后。

  袁炜琢磨了一下,便皱眉嘀咕着:“只是太子宾客将这些差事都卸下,可朝廷不能不继续操办这些差事,总得要再寻个人担起这些事情……”

  说到这里,袁炜忽的心中一动。

  他的目光不由的挪向了跪在殿内的张居正。

  嘴巴啧吧了一下。

  袁炜忽然品出了些不一样的味道。

  眼珠子一转。

  袁炜已经将在场众人都扫入眼底。

  在所有人都没有动之前。

  袁炜当即抱拳道:“皇上,微臣觉得朝廷于海外诸事也该将事权合一,尽归一处。”

  这是头一句话。

  而后。

  袁炜又说:“但微臣思来想去,这件事还是得严宾客来干才好!”

  …………

  月票月票

第372章 将张居正发配东南

  “严宾客,你先莫急。”

  “且听老夫将话说完!”

  万寿宫内殿。

  袁炜面带笑容,伸出手臂止住了严绍庭刚刚张开的嘴。

  而在殿内,谁也没有想到,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袁炜竟然会在这件事情上变得这么有主见。

  这还是他与世无争袁阁老?

  而袁炜则是眉飞色舞道:“陛下,微臣之所以力推严宾客乃是因为国朝上下此事非严宾客再无旁的人选!”

  严绍庭眨了眨眼。

  这个老袁,竟然不对劲啊!

  怎么忽然之间就变成了自己的夸夸神教了?

  袁炜却是继续说:“自嘉靖四十年初御前会议,便是严宾客首倡东南各地增产丝绸行销海外,为朝廷开源用以弥补朝廷亏空。如今所有人都看得见,仅此一项每年就能给朝廷带来千万收益,而这皆是严宾客之功。”

  说着话,袁炜竖起了一个手指头。

  随后。

  他又说:“再说后来东南五省平倭的战事,虽然当下是胡尚书在兵部主持,但若是没有一开始严宾客在朝中大力支持戚继光等人,又何来浙江道倭寇尽除?若浙江道倭患依旧,则朝廷如今何来五省平倭?”

  说完。

  袁炜竖起了第二根手指头。

  “东南五省平倭,如今战事一帆风顺,胡宗宪昔日所言五年内平定东南倭患,微臣如今觉得这时间定的都有些长了。但也正因此,我朝才能无所顾忌的开海。而开海一事,亦是严宾客力谏而成。”

  这时候袁炜已经竖起了三根手指头。

  最后。

  袁炜转头看向在场众人:“以我之见,恐怕我大明朝再也没人比严宾客更多海外之事了!”

  话音落定。

  袁炜朝着道台上的嘉靖拱手颔首:“陛下,正因如此,微臣以为严宾客岂不正是总督海外诸事不二人选!”

  严绍庭猛的眨了眨眼。

  他看着夸夸其谈的袁炜,怎么想到不到,这老袁竟然还有这一面。

  自己竟然也这么厉害?

  不过计划好的事情,却不能因为这个今天忽然成了自己粉头的老袁给破坏了。

  严绍庭当即连连摇头,诚恳开口:“袁阁老所言,实在是让下官汗颜。下官不过是食君之禄,心里想着多做实事,以报皇上之恩典。”

  袁炜则是立马摆手道:“润物言重了!这么多年能做成润物力推的这些事情,又能有几人?所谓能者多劳,以我之见这事就该再让你这个年轻人担着,莫不然难道还要老夫等人这把老骨头去前头冲锋陷阵?”

  严绍庭却是满头大汗,面露戚戚:“袁阁老当真是有所不知,下官如今身上担着的差事实在是太多太杂。除了对外商号及市舶司的差事,下官还要在朝中操办户部浙江清吏司及军需差事,另外还有国子监那一头的事,以及昌平治安司那上万百姓的生计,诸事繁杂便是下官再年轻也是难免会觉吃力。”

  说完后,他便是一阵摇头晃脑。

  显得一副因为这些事情而变得心力憔悴的模样。

  这时严嵩亦是在一旁幽幽道:“你想想已经有多少时日,未曾去裕王府了?世子渐已长成,你这个侍读的职责可曾尽到?”

  严绍庭立马看了老严头一眼。

  心中不由有些意外。

  老头子不会是看穿自己今天的谋划了吧。

  他当即拱手弯腰:“还望阁老宽恕,正是因此下官方才生出交办了对外商号及市舶司的差事,专心京中诸事。此非下官推卸职责,实在是若长久如此,便是下官耽误国事了。”

  严嵩嗯了声点了点头。

  那头。

  袁炜则是眉头微皱。

  怎么着?

  难道自己猜错了?

  不由的。

  他又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张居正。

  袁炜眉头一挑。

  难道……

  这时候。

  上方的嘉靖,也终于是开口道:“好了好了,严绍庭当下也确实身兼数职,担着诸多差事。朕也知他辛劳,虽然年轻可年轻人也不能拔苗助长了,所以这便是朕为何要召尔等前来商议的缘由。”

  严嵩再一次接过话,缓缓开口:“陛下的意思是……严绍庭卸下对外商号及市舶司等涉及海外的差事,朝廷则将诸般事宜归于一处?”

  嘉靖立马拍手道:“确如阁老所言,朕以为既然办的都是海外的差事,何不放在一起去办,如此朝廷省下些钱粮俸禄不说,还能方便诸事操办,直接归于内阁管辖,朕若是日后询问海外之事,也能详细。”

首节 上一节 496/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