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570节

  这一刻,张遐龄将整个山西蒲州张氏都押在了赌桌上。

  他赌定张家跟着严绍庭,绝不会吃亏。

  哪怕是没有收益,但事后绝对会收获严家的好感和好处。

  做出最后的决定。

  张遐龄藏在衣袍下的手臂开始轻轻的颤抖起来。

  这一次,自己可是赌的太大了。

  甚至直到现在,自己也不清楚严绍庭嘴里说的那条富可敌国的路究竟是什么。

  不过。

  在张遐龄的注视下,严绍庭的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终于等到回答的严绍庭,面带笑容的自袖中取出了一张纸。

  他将纸张摊开放在身边的桌案上。

  然后冲着张遐龄招了招手。

  张遐龄心中好奇的踱步上前,低头看向纸上。

  竟然是一副颇为精细的堪舆图!

  张遐龄眉头一挑:“这是……”

  只不过这份堪舆让他有些陌生,脑海中根本想不到这是大明何地。

  严绍庭却是手指落在之上,然后缓缓的移动,到了一处水域旁的平坦地。

  “这里。”

  “五千亩平坦水乡,今日之后便是蒲州张家的了。”

  闻言之下,张遐龄心中大惊,眉头猛的跳动起来。

  五千亩地!

  他如何都没想到,自己不过是刚将整个蒲州张家押在赌桌上,立马就能得到来自严绍庭的五千亩地。

  眼看堪舆上严绍庭所指的方向。

  那五千亩地,中间就是一条河流穿过,两岸无数水道可以用来滋润周围土地。

  这就是一等一的上好水浇田。

  自己原以为张家要为了跟随严家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换取那一份富贵,但没想到什么事都没干,就先白得了五千亩上好的水浇田。

  张遐龄脸上带着精细、不解和犹豫:“宾客……这……这这这……可如何使得啊……”

  虽然嘴上如此说。

  但张遐龄藏在袖袍下的手指却不停的弹动着。

  明显是心动了。

  正当他欲拒还迎的时候。

  严绍庭又从袖中取出一张纸。

  这张纸不再是堪舆了,而是一份契书。

  张遐龄定睛一看。

  契书上赫然盖着水师衙门大印、税兵衙门大印以及严绍庭的私印。

  大概的意思是,这份契书囊括的那五千亩地,确确实实就是严家或者说是严绍庭所用,而水师和税兵衙门可以为此作保。

  但是很快。

  张遐龄便面露疑惑。

  因为。

  若是地契,该是土地所在府县用印才对。

  当这份疑惑生出的时候。

  严绍庭适时开口:“如张兄所想,这块地并不在国中,而是在南洋高棉国(吴哥王朝-柬埔寨)南端靠海区域。严家这两年在海外投入了不少人手,这块地连同附近的土地由严家出钱买下,如今乃是水师在南洋的一块驻地,有水师作保,税兵衙门制定税课。”

  水师前出作战打下地盘。

  税兵衙门制定税课,征收赋税。

  这基本是严绍庭当下想到的可以得到执行,并且能在之后取得朝廷认可和支持的出海方案。

  朝廷只要得了来自税兵衙门的税银,基本就不会有什么责难的地方。

  至于土地所有权?

  只要朝廷的大军没有真正过去,没有继续派出流官任职,那么这土地的所有权暂时自然不归朝廷所有。

  听着严绍庭的解释。

  张遐龄面露释然。

  果然和自己猜的差不多。

  那么……

  他面带笑容的抬头看向严绍庭:“宾客所说的那条富可敌国之路,恐怕和这块地有关吧。”

  说着话的时候,张遐龄没来由已经在脑海中思考着,如果朝廷不出兵,而由他们这些人家出钱招募雇佣人手,出海后装备甲胄兵器,又能打下多少土地。而这些土地上,又能有多少产出。

  严绍庭诚然点头:“张兄所猜无错,不过现在也可反悔。但若是张兄当真今日能替张家做主,那么日后凡水师战船所到之地,严家皆可与蒲州张家一同分润地方好处。”

  “有宾客此言,张家自当无怨无悔,日后紧跟宾客步履。”

  张遐龄面带喜色。

  朝廷这几年岁入增添的那数千万是怎么来的?

  张遐龄心知肚明。

  只不过朝廷开海后,这份好处基本都被东南给占了。

  他们晋党地处九边,远离大海,便是有些想法也会因为过往的惯性以及东南那边的抵制,导致难以插手开海这块肥肉。

  现在严绍庭公开表明可以带张家一起出海。

  其中的好处和利润可想而知。

  自己要是没忘的话,就在刚刚严绍庭嘴里说的可是,如今水师战船在这个高棉国的驻地,可都是严家的地盘!

  这说明什么?

  一想到这个问题,张遐龄心里就止不住的打颤。

  但他却还是笑吟吟的转口道:“但在下却还有一桩疑惑,不知宾客能否为在下开释?”

  …………

  月票月票

第419章 严督宪烧的第一把火

  严绍庭眯着眼。

  自己所说的富可敌国之路,究竟是怎样的?

  其实剖开一切。

  就是最浅显的殖民之路。

  朝廷因为仁义道德,可能不会大举出兵抢占海外的地盘。

  那么自己就拉一帮人,自己出海抢地盘。

  中原没有过海外殖民利益集团。

  那么自己就亲手打造一个。

  之所以选晋党。

  原因很简单,且只有一条。

  因为晋党不在江南。

  就这一条,就足够他做出选择。

  所以。

  严绍庭面露笑容,欣然开口:“毕竟事关紧要,乃是一族前途计,张兄有何疑惑,尽管开口。你我二人,亦分两家,若要日后长久,自当是要开诚布公。”

  这算是自己真正图谋海外,将大明带上海外殖民之路的第一次亲手操作,也算是第一枪。

  也正因此,他对张遐龄这个分外识趣的蒲州张家人,很是看重。

  得了严绍庭的话。

  张遐龄却是笑着摇了摇头:“宾客言重,今日在下之所以愿为蒲州张家做主与宾客议定此事,便是看中了宾客过往为人,乃是有信之人。至于疑惑,也仅是往后于海外,朝廷之手笔与我等人家所行之事当否会有冲突?”

  张遐龄没有去问海外到底能有多少的财富利益。

  他也没有去问,严家会在这笔大买卖上,如何给往后加入进来的各家分润利益。

  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而在这件事情上,唯一真正重要的,就是他们这些人家往后和朝廷的关系该如何处理。

  严绍庭不由目光深邃的看了张遐龄一眼。

  无疑。

  这是个真正的聪明人。

  利益与否并不重要,在大明想要长长久久,首先要看到的就是和朝廷的利害关系。

  他笑着起身,将张遐龄拉回到座位上,又亲自为其添了一杯茶。

  而后严绍庭才开口道:“朝廷开海,当下水师首当其冲的任务便是护卫我朝出海之官、商船只。而因海路漫长,南洋之地也多岛屿藏匿海盗贼寇,因而朝廷也认同水师衙门在南洋各地修筑港口驻地。”

  张遐龄笑着点点头:“若是在下不曾记错,不论是开海疑惑水师战船出海护卫,皆是宾客在朝中谏言的良策。”

  对于张遐龄的吹捧,严绍庭也只是一笑而过。

  他继续说:“不过水师终究不可能一直护卫出海船只,毕竟面对我朝开海之后巨多商贾船只出海,朝廷和水师也必将会力量捉襟见肘。”

  在朝廷的计划中,往后水师只会在南洋几处要紧的位置设立前哨,建立港口,派驻水师官兵,用于维护战船,并定期乘船出海巡视商船通行最多的海域。

  毕竟朝廷的战船,不可能永远都光顾着去护卫商船。

  至少在大明水师没有蜕变成大明海军前,是没有这个能力去一直去做这件事的。

  严绍庭笑着说:“如此,日后水师的职责就会变成驻守海外各地,巡视沿途海域。而我等人家,其实朝廷也并未禁止,自可各家筹集钱粮打造船只,招募雇佣人手出海,以朝廷水师在海外驻地为纽带,向着周围扩散发展,或购买当地土地,或与当地人做些买卖,亦或是由我等招募雇佣之人……”

  最后。

  严绍庭止住了话,但眼中却闪烁着明晃晃的杀意。

首节 上一节 570/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