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704节

  “主子爷,昨夜就开始炖煮的粥,您爱吃米油,奴婢就让人仔细的煮着,全都在这。”

  吕芳端着一碗粥,到了皇帝面前,小心的拿着勺子将泛着油光的白粥送入皇帝嘴里。

  期间还夹杂着六必居的酱菜。

  一碗粥下肚,嘉靖的脸色更为红润,眼里也透着光亮。

  他这时候才靠在软榻上开口询问:“他们还在午门外闹着要见朕?”

  吕芳点点头:“嚷着要见主子您,不过也是孝心一片,主子若是觉得吵闹,奴婢这就遣人将他们赶走。”

  嘉靖自己用手拿着帕子将嘴巴上下擦拭干净,侧目看向吕芳,冷哼一声:“何来孝心?不过是被朕给吓怕了!”

  吕芳不敢开口了。

  黄锦站在一旁,注视着气色大好的皇帝。

  他的心里却不免又有些担忧起来。

  按照民间的说法,是有回光返照一说的。

  毕竟昨日在万寿宫,皇上还是病态满面,回乾清宫住了一晚怎可能就如此气色大好。

  可他不敢说。

  嘉靖则竟然是自己站起身,虽然起初脚下还有些轻浮,但终究是自己站了起来。

  甚至于,他还自己一个人向着前面走了几步。

  而后才让吕芳上到跟前,嘉靖伸手搭在吕芳的胳膊上。

  吕芳弯着腰,扭头抬起视线看向皇帝。

  “主子爷是要走走吗?”

  “刚刚进膳,还是歇息片刻,进了汤药吧。”

  嘉靖摇摇头,抓住吕芳的手臂,就要往外面走。

  “传旨。”

  “召在京文武、勋戚即刻入宫。”

  “朕。”

  “要在皇极门……”

  “视朝!”

  …………

  月票月票

第511章 皇帝视朝,百官稽首!

  朝会。

  这个词对于如今的大明来说,显然是陌生的。

  因为皇帝已经好几十年没有上朝了。

  上一次是什么时候?

  这个问题的答案都已经开始变得让人呆滞无解起来。

  吕芳亦是如此。

  当皇帝对自己说要传谕朝堂文武上朝,还是在皇极门也就是嘉靖四十一年之前的奉天门视朝,就更加不解了。

  不论是现在的皇极门,还是以前的奉天门。

  那都是朝廷里特大型朝会时候才会使用的。

  至于说金銮殿,也就是当初的奉天殿,现在的皇极殿,其实一年也不会使用几次,而且大多都是举办典礼。

  在这样的天气下,在这样特殊的日子,如此毫无征兆的要在皇极门朝会。

  即便吕芳心中有万般不解,但他还是隐约察觉到了什么。

  或许……

  吕芳躬身退后了两步,目光中带着一丝担忧和不舍。

  这位在内廷干了一辈子,也伺候了皇帝一辈子的忠诚老奴,再也没了今日见到皇帝气色转好时的喜悦。

  或许。

  这是皇帝在深居宫闱修玄数十年后的第一次朝会,同时也将会是最后一次朝会了。

  “奴婢……”

  “遵旨!”

  吕芳语气沉重的回应着,一步步的后退着,退出寝宫。

  乾清宫内,圣前便只剩下了黄锦一人。

  嘉靖看着向来以憨厚待人的黄锦,脸上露出笑容,步履缓慢的走上前,伸手压在黄锦的肩膀上。

  “朕是天子。”

  黄锦颔首低头,心如刀割:“主子爷是天下第一人!”

  嘉靖开心的笑了起来:“朕即天子,便是死,也要有个体面的死法!”

  黄锦浑身一颤,本能的就想要跪下,却被皇帝抓住肩膀不得动弹。

  嘉靖摇着头:“今日除开那些前朝的文武臣子们,你与朕便不必再议君臣主仆。”

  黄锦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的嗓子已经哽咽堵塞的无法发声。

  嘉靖却笑得很开心,脸色愈发红润。

  “开箱。”

  “替朕找出衮服来。”

  衮服。

  即天子礼服,也是皇帝诸般服饰之中最为庄重,同时也是规格最高的。

  大明立国,太祖高皇帝定制。

  皇帝衮冕之服十二章,绣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种织于衣,又有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于裳,是为十二旒冕。

  黄锦哽咽无声的点着头,示意伺候在寝宫的小太监们与自己一同,将一直存放在寝宫内的皇帝衮冕之服寻出。

  尘封多年的皇帝衮冕之服,终于是再一次的亮相。

  黄锦亲自从里到外,一件件的为嘉靖穿上玄衣、黄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又为皇帝穿戴上六彩大绶和小绶,玉钩、玉佩,金钩、玉环及赤色袜、舄。

  最后。

  黄锦将覆盖广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用皂纱裱裹、铜板所制前圆后方的綖板,前后各有十二串以五彩缫串五彩玉珠十二颗,左右悬红丝绳为缨,缨上挂黄玉,垂于两耳之旁,以皮革作骨架,表裱玄色纱,里裱朱色纱做成。帽卷两侧有纽孔,下端有武,纽孔和武都用金片镶成的皇帝十二旒冕,小心翼翼的戴在嘉靖的头上。

  至此。

  耗时已过小半个时辰,却也终于是替皇帝换上了一整套衮冕之服。

  巨大而珍稀的铜镜前。

  嘉靖手抱绣龙纹样玉笏板,站立在铜镜前。

  镜子里。

  皇帝是那般的威严,肃穆。

  帝王的样貌和气息,不言而喻。

  嘉靖看着铜镜中的自己,脸上微微一笑。

  他放下一只手扣在腰带上,侧目回头看向伺候在一旁的黄锦:“如何?”

  黄锦脸上立马挤出笑容:“皇上天人之姿,龙凤之相,世间再无第二人!”

  嘉靖点点头,手持玉笏板轻轻一挥,衮服大袖随之而动。

  “摆驾中极殿。”

  中极殿位于皇极殿之后,历来都是皇帝在矩形大殿或大朝会时,出乾清宫后于此地歇息小憩,而后往前面的皇极殿或皇极门去。

  黄锦目光一动,赶忙上前伸出手臂,让皇帝抓抚。

  他心中已然明晓。

  皇帝今天要完全按照礼制规矩来做事。

  于是乎。

  在黄锦伺候着嘉靖走出乾清宫的时候,各种命令已经下去。

  皇帝软辇,两班内侍、亲军锦衣卫、宫娥等等,各处人马及礼仪器仗尽数被取出。

  至中极殿,嘉靖便由黄锦搀扶着进入殿内。

  因为事发突然,虽然嘉靖是想要今天一切都合乎规矩礼制来做,但要召集京中文武百官上朝,却还是要花费不少时间。

  他便在中极殿内闭目养神了起来。

  期间,嘉靖还主动要求黄锦为其上了一碗汤药,用以提神。

  而在宫外。

  吕芳也已经遣散宫中太监出宫传谕。

  一时间,皇帝要召集京中文武百官上朝的消息,传至各处,引得无数官员震惊惶恐。

  过去。

  他们无数次的上奏,希望皇帝能亲临朝政,能继续朝会,开经筵。

  可现在。

  忽然之间,皇帝竟然主动召集百官朝会,他们却又不安了起来。

  可圣谕已下,无人胆敢拖延。

  一时间各部司衙门乱作一团。

  因为上衙点卯办公,只需要穿常服即可。

  可若是上朝,却需要更换朝服。

  于是乎。

  嘉靖四十五年腊月十四日。

  北京城里就出现了别开生面的一幕。

  原本已经按时上衙点卯的大小文武百官,忽然一窝蜂的冲出官署衙门,往自家奔回。

  大街上。

首节 上一节 704/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