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794节

  但人事安排都要等到后面才会处理。

  直到皇帝被蒙古人进献天可汗的消息传到宫外,北京城里掀起第二轮烟花鞭炮欢庆,众人这才退出文华殿。

  走在出宫的路上。

  严绍庭总是好奇的看向走在前面的严世蕃的背影。

  他很好奇,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能让对方舍得辞去刑部尚书的官职。

  等父子俩走出皇城。

  严世蕃登上等候在宫门外的马车上后,这才微微一笑:“四个字。”

  严绍庭面露疑惑。

  不知道严世蕃为何忽然这样说,而他要说的四个字又是什么。

  严世蕃却是双眼闪亮,上下打量着跟随自己走进马车的大儿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郁,还不时的点着头。

  等到马车动了起来后。

  严世蕃这才从放在马车上的书匣子里取出一本春秋翻阅起来,而他也缓缓开口出声。

  “过犹不及。”

  严绍庭心中一动,眉头却紧紧皱起。

  这就是严世蕃要说的那四个字,而他也彻底明白了对方辞官的原因。

  这是在给自己让路。

  在给自己铺路!

  代价就是他严世蕃,从嘉靖朝开始在大明便有着小阁老之称的男人,辞去刑部尚书官职。

  一时间,严绍庭竟然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开口。

  严世蕃却只是笑着摇了摇头,继续低头翻阅春秋。

  …………

  月票月票

第573章 世蕃教子,少保宗师!

  皇城之外。

  悬着昌平侯府旗号的马车,悠悠前行,渐渐离开承天门左右的朝廷各部司官署衙门范围,融入到热闹的京师街面上。

  虽然如今乡野之间和地方城池,基本都是土路,便是北京城各坊内部也多是土路,但大街上却都是青石铺路。

  车辙碾压在路面上,发出整齐的声响。

  车厢里。

  已经由六部尚书转为国子监祭酒的严世蕃,依旧在不时轻轻的翻动着手中的春秋,书页发出悦耳精心的声音。

  严绍庭正襟危坐,身体随着马车的节奏晃动着。

  不多时。

  严世蕃轻轻的合上书页,又将其放在一旁的桌板上,笑着脸神色轻松的看向自己的长子。

  “还在想着今日为父辞去刑部尚书的事?”

  严绍庭点点头又摇摇头,他有些犹豫,却还是开口道:“父亲所做,儿子如今也自然是明白了的。”

  也不知是因为严绍庭明白了自己的谋算。

  还是因为那一声父亲,一句儿子。

  严世蕃的脸上露出更为轻柔的笑容。

  严绍庭也继续说:“如今严家在朝中权势愈发强盛惹眼,即便是祖父辞去内阁首辅一职,这等局面也未曾改变,甚至因为先帝加封祖父为当朝太师,而变得更为严重。也正因此,严家现在虽然已经是新党一系旗杆,却更要藏锋,更要低调,更要小心谨慎。”

  严世蕃满面笑容的点着头:“你说的都没错,如今新君即位,高拱掌朝,无论是严家,还是我家为首的新党都不宜轻举妄动,更不能整日被所有人盯着。”

  严绍庭却微微皱眉:“但是……这与父亲辞去刑部尚书一职,并无关系。”

  虽然不愿意承认。

  但严绍庭很清楚,这个礼法为先的时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是自己可以改变的。

  而目前来看,严世蕃也确实改变很多。

  该承认的关系,自己也不可能断绝。

  严世蕃似乎也愈发享受如今得到的称呼。

  他笑着说:“你啊,到底还是年轻。”

  严绍庭立马露出疑惑。

  严世蕃笑吟吟的点了他一下:“你是觉得为父如今身居高位,兢兢业业,将刑部和天下刑名治理的井井有条,就不会有人盯着我了?不!他们还会记着,为父当年在朝中所不得不做的种种恶行。”

  这话能从严世蕃的嘴里说出来,可是让严绍庭大为震惊。

  严世蕃却如同看一懵懂孩童一样看着严绍庭,笑着哼哼了两声:“人心里的成见是根深蒂固的。且不论当初为父为何有诸多恶行,或是因先帝授意,或是因先帝而迫不得已,或是为了保全严家,或是为了一己私欲。但说到底,事情做了就是做了。”

  随着严世蕃说的越多,严绍庭脸上的惊讶便越来越浓郁。

  严世蕃却恍若无事人一样,继续说:“只要我在位一日,他们就会记得为父以前做的事情,就会觉得我严家是满门奸佞。唯有我主动让出位子,即便他们还是不信,但也绝不敢再将那些话说出口。如此一来,你就能坐实了礼部尚书的位子,将来假以时日就能以礼部入阁。”

  严绍庭彻底被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的严世蕃给惊到了。

  他不得不心悦诚服的低头道:“父亲良苦用心,以退为进,更改门风名声,可谓足智多谋。”

  面对儿子罕见的夸赞和奉承,严世蕃却是哼哼着撇了撇嘴。

  “你啊,少和老子说这些屁话!”

  如此粗俗之语一出口,严绍庭顿时笑了起来。

  这才是大明朝那唯一的小阁老啊,一点都没变!

  严世蕃骂完后又说:“为了堵住那些人的嘴,这是其一。但更要紧的是,如今咱们严家也到了蛰伏于朝,藏锋于野的时候了。往后几年,好生在书院做学问,好生的提携你那些门生才是最要紧的事情。你也别不乐意,别觉得真的是什么都不能做,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和张居正、海瑞他们那边勾当。”

  见严世蕃又是说教又是笑骂,严绍庭只能是笑面迎人。

  看着眼前的严世蕃,虽然还是开口老子,闭口勾当。

  可他也终于是智商重新占据大脑了。

  可喜可贺!

  严世蕃则是眯起双眼:“你现在是礼部尚书,这份殊荣,就是老子看了都羡艳,所以你要越发低调,别没事找事,只管做好礼部的差事就好。余下的,那个海瑞会帮你做的,有什么看不顺眼的人,看不顺眼的事,让他去做。有先帝当初的叮嘱,咱们如今这位皇帝陛下不会对他怎么样。便是真的惹了众怒,咱们到时候再出手相救,不光能保住他海瑞,还能得一个好名声。至于张居正……”

  严绍庭很肯定严世蕃对海瑞的评价和分析。

  如今的海瑞,可以说真的就是有一个不死金身。

  只要他不是犯了谋逆等大罪,他就不可能出事。

  但听到严世蕃在说到张居正就立马露出犹豫。

  严绍庭立马询问道:“父亲对张居正有何顾虑?”

  严世蕃摇了摇头,然后又皱起眉头,愈发犹豫不决起来。

  但最后他还是说道:“如今满朝上下,唯有这个张居正让我看不透。他虽然最早表明支持变法,推行新政。但为父可以肯定,他和你,和你们,是大道不同的。”

  说完后。

  严世蕃似乎觉得这样评价还不够,便又补充道:“若说我大明朝会有权臣,那必然是他张居正!”

  说完后,严世蕃啧吧了一下嘴巴。貌似是觉得自己的评价分析很到位,一副洋洋得意的模样。

  反倒是严绍庭彻底惊了。

  他没想到严世蕃竟然能将张居正看的这么透。

  有明一朝,真正能算得上权臣的,可不就是张居正一人!

  瞧着儿子一脸的惊讶。

  严世蕃笑了笑,安抚道:“你也不用担心,和张居正该怎么相处就继续怎么相处。他若是敢对咱们严家做什么,老子保证让他张居正变得一文不值,更别提想当权臣把持朝纲了!”

  严绍庭听到这话,亦是面露笑容。

  “父亲高见!”

  严世蕃满意的哼哼着,随后旋即脸色一正,语气一改之前的轻佻不屑,变得格外严肃:“但有一件事,你要是现在不能做好,老子就扒了你一身皮!”

  严绍庭瞬间一愣。

  这老小子的智商是回归大脑了,但性子是真的一点没变。

  严世蕃却是满脸的威胁和迫切:“这一次你携大胜而归,升任礼部,除了明年春闱主考官的事正在为你运作,其他也没什么事了。这段时间你就好生待在昌平,争取过完年让老子再多抱十七八个孙子孙女!”

  严绍庭瞬间张开嘴,满脸惊讶,无奈至极:“您就算是想,也不能将文燕当成母猪生崽啊。”

  砰!

  春秋砸头。

  严世蕃瞪大双眼:“你才是猪!燕儿可是要咱老严家的脸面,你敢让她生这么多,老子也不能同意。我是让你可以再在京中勋贵那头寻一寻,找几家的旁系纳为妾,好为家里开枝散叶。日后福孙他们长大了,也能有一帮弟弟帮衬着。”

  这是要让自己和勋贵联姻的意思了。

  算起来随着自己领兵收复河套,有着这份军功在,严家现在也是正儿八经的勋贵人家。

  勋贵,就该做勋贵应该做的事情。

  首先自然就是彻底融入到勋贵群体中。

  只是严绍庭却是犹犹豫豫道:“不如……”

  严世蕃一瞪眼:“别全指望你弟!他和书院那个女学生的事,我不插手。但他和你一样,得都从京中勋贵家里旁系挑选几人纳为妾。等日后福孙大了,再与成国公府这样的人家定亲,娶为正室,如此下来我家就是彻彻底底的勋戚世家了。”

  见严绍庭还是一脸的别扭,严世蕃恶狠狠的威胁着。

  “朝中的事,你大了,你做主。”

  “但家族传承,开枝散叶,光大门楣的事情,老子就是打断你的腿,你祖父也不会说半个不字!绝不会护着你!”

  这是实在话。

  严绍庭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恐怕是要年纪轻轻就妻妾成群了。

  忽的。

  他探头看向外面。

  “这不是回府的路,这是要出城?”

  车厢里。

  严世蕃满脸得意的呵呵一笑:“已经给你办好了,后面几日你都不必上朝,就给老子待在昌平!”

  严绍庭以为严世蕃是要自己立马开始为严家多多造人的大业。

  没想到严世蕃却是低声骂骂咧咧着。

首节 上一节 794/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