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807节

  自己只要一个答的不好。

  那就是在妄加僭越,言称天下民不聊生,百姓困苦,国家要亡。

  就在严绍庭思考着该如何应对的时候。

  胡宗宪看了眼他,而后在旁用锄头刨了一下地:“民生多艰,不论天下黎庶如何,朝廷自当有勇往直前的锐意,若是连这等意志都不曾有,半分革新之意,等落到两京一十三省下的府县,便要大打折扣。更遑论……”

  这位在中枢内阁历来只关注兵事的阁老,抬头看向神色不明的李春芳。

  他淡淡一笑,摇了摇头。

  “但百姓等不得。”

  从吃不饱变成等不得。

  这就是胡宗宪为严绍庭圆的话。

  有了胡宗宪打底,袁炜立马眼前一亮:“是啊!是啦!百姓又如何能等得?如今天下安平,可也不是没有那困苦的过不下日子的人。若朝廷能早一日度田,将清查出的藏有情蔽的田地还于百姓耕种,或许就能让他们早一日过上安稳日子。早一日去做,便能少饿死几个人。天下人的命是命,一两个人的命,岂能不算作是命?”

  内阁中。

  高拱和高仪一唱一和。

  他们度田是目的,但更重要是借度田进一步整饬吏治。

  这一点李春芳看的明明白白。

  而袁炜、赵贞吉、胡宗宪三人,则是为了保住严绍庭,亦是为了给高拱、高仪递话,推行新政,将自己孤立起来。

  李春芳一时间心中满是懊恼。

  可如今自己在朝中却又是独木难支,放眼望去皆为逆党,唯有自己一人独抗清流一派。

  但他仍不打算退让,当即看向众人询问道:“不论用急还是用缓,嘉隆新政,度田在其中。可若是朝中急于求成,惹得地方生乱,百姓哀哀,届时这等罪责,又该何人担下?”

  说完后。

  他的双眼一一看向高拱、袁炜、赵贞吉、胡宗宪、高仪等人,最后落在严绍庭身上。

  既然拦不住,那就提前将责任分好。

  而只要这些人愿意担下责任,自己就有办法惹出事来,顺势而为将他们拖下水。

  然而却也就是此刻。

  严绍庭忽然是朝着李春芳躬身作揖。

  “李阁老教训的是。”

  这份举动,赫然是要向李春芳低头承认错误。

  旁人不知道严绍庭这又是何意,连带着朱载坖都面露不解。

  李春芳更是眉头皱紧。

  严绍庭却抬起头笑着承认道:“方才阁老说下官年轻气盛,行事容易冲动。下官如今想来,确如阁老所说。然而国家做事,却不可冲动,万事皆要求稳。下官拜谢李阁老赐教指点。”

  说完后,他又模样毕恭毕敬的朝着李春芳躬身作揖。

  李春芳满脸诧异,虽然心中存疑,可面上却还是挤出笑容,连连摆手。

  就在众人真的以为严绍庭是要当众退让的时候。

  严绍庭忽然转身,又朝拜向在场的皇帝。

  “陛下,如李阁老所言,国家行事不可操之过急,李阁老进言嘉隆新政度田一事当缓行,择试点而为。臣深以为然,亦如此,臣当附议李阁老,再进言。”

  本就心中存疑的李春芳,顿时心下一紧。

  朱载坖却是扫了一眼他,而后笑眯眯的点头道:“准卿进言。”

  严绍庭心中冷笑了两下。

  他的余光注视着李春芳。

  在众人注视下,他缓缓开口。

  “臣以为,嘉隆新政度田一事,当如李阁老所言,不如选南直隶及浙江辖下州府县,诚如李阁老今日之言,新政缓行,择地试点而为。”

  紧随严绍庭之后。

  众人脸上无不是闪过一抹大有深意的笑意。

  不少人更是紧随其后躬身抱拳。

  “臣附议!”

  “臣亦附议!”

  “臣附议,当如李阁老所言,择南直隶、浙江两省试点度田之法!”

  “……”

  “臣附议!”

  …………

  月票月票

第582章 严少保白日寻欢

  偷鸡不成蚀把米。

  今日。

  活了大半辈子,在官场打拼一生,终于是稳稳坐在内阁大臣位子上的李春芳,终于是真真切切的亲身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他的脸色比紫禁城外青石板铺砌的街道下面的暗渠还要黑。

  他的尴尬和恼火,能让他将脚下自苏州府制成起运入京的金砖抠开。

  神啊!

  如果这个世间当真有神的话,我愿意付出一切,收回今日在这里说出的所有话。

  此刻心如死灰的李春芳,在心中不断的祈祷着。

  但他却也明白,说出去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一样。

  覆水难收。

  当现场大多数人,尤其是一众内阁大臣都发出声音,表明立场,同意严绍庭的请求时,皇帝轻轻的点了点头。

  这一刻。

  李春芳恨不得自己寻一把刀抹向自己的脖子。

  他是如今朝中清流旧党的魁首。

  但也是在这一刻,他成了所有清流旧党的罪人。

  成了江南士绅豪门的罪人。

  他蠕动着嘴唇,想要开口反对这项议题。

  但同在内阁的赵贞吉却更快一步。

  只见皇帝点头开口应允此事,要以南直隶和浙江辖下全部府县为试点,开始度田之策,清查全部田亩后。

  赵贞吉便满脸笑容的站了出来:“皇上圣明。择南直隶、浙江为度田试点,两地近年来屡有朝中新策施行,加之去岁应天巡抚辖下也已做过一次清查田亩之事,如今再选此地,想来地方官府也更有经验,如此度田一事操办起来,定然会更为顺利。”

  随着赵贞吉开口,本来还想反对一下,或者是换个地方试点度田的李春芳彻底哑然,默默的闭上了嘴。

  实在是南直隶有过清查田亩的经验了。

  自己根本不可能找到更好的理由去阻止这件事情。

  李春芳默默的看向严绍庭。

  他清楚的记得,就是对方去年奉先帝旨意南下江南,然后闹了好大一出事。

  李春芳心中默默的想着。

  然而朱载坖却受到了赵贞吉的启发。

  他当即笑着嘀咕起来:“朕倒是之前忘了这件事,如今想来确如赵阁老所说。既然应天巡抚辖下有过清丈田亩……朕记得都察院是不是有个御史还在南京那边?”

  赵贞吉当即笑着说道:“回皇上,是都察院正四品的左佥都御史高翰文。”

  朱载坖点了点头,将高翰文这个人记下,而后又说道:“朕倒是也没忘了,张居正这时候也是在南边。”

  这下轮到高拱回答:“张居正如今正任海务总督大臣,辖制海务总督衙门及税兵衙门,提督水师。”

  虽然张居正这两年一直都在南边待着,但有鉴于之前应天巡抚辖下一十二州府清查田亩一事,赵贞吉因此升入内阁,张居正也同时将税兵衙门兼办了起来,并且正式提督水师。

  朱载坖再次点了点头,脸上的神色明显更加轻松了起来。

  严绍庭默默的注视着皇帝,心中已经了然,皇帝大概是要让张居正和高翰文两人搭档当差做事了。

  果然。

  下一秒。

  朱载坖便笑着开口道:“度田是大事,关系社稷。朕还记得嘉靖四十年的时候,张居正就南下东南,负责苏州府、松江府改棉为桑的差事,后来也参与过清查应天巡抚辖下府县田亩一事。”

  这话已经明显如严绍庭所猜想的一样。

  在场众人也皆品味出来,皇帝要开始重用张居正了。

  李春芳原本就心神不安,此刻一听皇帝的意思,更是眉心被乌云笼罩。

  朱载坖却是继续说道:“南直隶、浙江,历来便是朝廷财税重地,占天下总数之三四,光由地方操办度田一事,朕……”

  他扫了一圈,最后目光有些深邃的看了李春芳一眼。

  “不放心。”

  皇帝不是不明白,不是不懂。

  李春芳心头猛然一跳。

  朱载坖却已经是转换语气,笑着说道:“朕会知会司礼监拟旨,内阁堪合,加张居正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任南直隶、浙江度田使,节制地方,一切官员须得听命。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高翰文,官升一级,为右副都御史,任南直隶、浙江度田副使,调清江浦千户所于帐下听命行事。”

  皇帝金口一开,圣谕降下。

  便是李春芳也只能躬身领命。

  此事已不可违。

  而张居正加授都察院左都御史官衔也好,高翰文官升一级也好,都不过是常规操作,为的就是他们两能节制南直隶和浙江两地,好完成度田一事。

  真正有趣的是,清江浦那个千户所。

  这是当初严绍庭南下江南的时候,在清江浦遇刺后上疏请立,先帝特批建立忠勇营之外,又单独降旨依照严绍庭所请建立的千户所。

  如今皇帝让高翰文提督这支千户所归于帐下听命。

  显然是看准了清江浦千户所是新设兵马,和地方上的关系并不深切。

  而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亦是说明皇帝现在就清楚,南直隶和浙江度田一事并不会顺利,中间必然会出现波折,所以必要的时候可能会需要军队去镇压风波,平息事态。

  这才是真正有趣的地方。

首节 上一节 807/8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