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抬眼望去,敌方的骑兵中有搭弓射箭的,不过由于在骑行中发射,力道和准头都不太行。
“妈的,拼了……”
李奕心中涌起一股狠劲,当即抬枪便刺,“刺啦”一声,枪尖没入一名亲兵的甲胄中,似乎传出了穿透皮肉的声响。
但悲催的是,枪尖好像刺的太深卡主了,使劲一抽竟然没抽出来。
更搞笑的是,借助战马的冲击力,李奕竟直接把那人从马上挑飞起来。
远远看过来,就好像他举着一杆人形旗帜,夸张至极。
这特么叫什么?
这特么就叫天生神力!
不过这一切说来漫长,实则发生在电光火石间。
李奕一连干掉两骑,张元徽也骑马冲到了他跟前,对方手中的长槊朝他面门击来。
李奕果断的把长枪连同上面的人扔到了地上,瞬间抽出腰上挂着的铁锏将张元徽的长槊格挡开。
还好他手速足够快,要是来不及抽出铁锏格挡,怕是他的这张帅脸就要被捅个稀巴烂。
张元徽一击不成,又挥舞长槊砸来,不愧是战阵老将,武艺和控马的技术了得,短时间内攻击一波接一波。
但李奕也不是吃素的,他的这副躯体好似为战阵而生,不仅壮硕还不失灵活。
他立马伏到马背上,避开了张元徽的这一击,同时他快速挥舞手中的铁锏,猛地朝对方胯下战马的后腿砸了过去。
“咣当!”
伴随着一声马儿的惨叫过后,张元徽跟着战马一起重重的摔到地面上。
“节帅!”“……”
张元徽的亲兵们全都大惊失色。
先不论主将和亲兵的羁绊,单是主将战死亲兵们也不好过,活着回去免不了被砍头。
当即便有部分亲兵冲过去下马查看张元徽的情况。
余下的人则对李奕展开了疯狂的攻击,就算他天生神力也扛不住这么多人。
眼见李奕就要顶不住了,他手下的人马终于及时赶到,替他分担了不少压力。
“奕哥儿,我来助你!”
这时,殿前军的其他人也追了上来,奋勇当先的便是马仁瑀,这货也猛得很,三两下就挑翻了一名北汉骑兵。
可就在李奕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也不知是哪个挨千刀的家伙,同样给他胯下战马的前腿来了一下。
马儿嘶鸣一声便朝前跪倒,李奕还好反应的快,立马做出了保护性动作。
但就算如此,他还是被摔了个七荤八素,差点就一口气没喘上来。
李奕踉踉跄跄的爬起来想看看是哪个苟逼偷袭自己。
但放眼望去,后周军的反攻已经让北汉军自乱阵脚,双方的人马全都纠缠在一起厮杀混战。
与此同时,猛烈的北风弱了下来,并逐渐开始转为南风,就如战场上的形势一般,后周军的人马很快占据优势。
北汉的骑兵和步兵节节败退,隐隐有溃散的迹象。
况且刚才张元徽跌落战马的景象,北汉军的很多人都看到了,对方的士气也因此受到打击,一个个只顾着逃命。
这种情况下李奕想找出阴自己的人确实不太可能。
然而这时,他余光一扫,却发现张元徽貌似没被摔死,正由几名亲兵扶着上马准备跑路。
艹!这还了得?
劳资这么玩命就是为了干你,眼看即将到手的战利品,怎么能放跑?
李奕迅速抽出腰间用来收割人头的障刀,大步冲了过去……在砍翻那几名亲兵之后,他一把就将张元徽拉下马来。
对方看样子摔得不轻,比李奕要严重多了,被拉下马后竟歪倒在地。
李奕哪管你这些,“噗嗤”一声手起刀落,送对方去见后汉高祖刘知远了。
随后,他拎起张元徽的脑袋举过头顶,高呼道:
“阵斩张元徽者,内殿直李奕!”
第14章 宜授都指挥使
先登为勇,陷阵为猛。斩将搴旗,夺气也!
北汉前锋主将张元徽被阵斩,骑兵冲锋的势头顿时瓦解,跟在后面进攻的北汉步军很快溃败。
很多时候战争的胜败都具有极大的戏剧性。
北汉军从优势到劣势只在一瞬间,随着周军步、骑的大规模反扑,北汉的人马纷纷掉头逃跑。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
北汉主刘崇怎么都想不通,己方明明是巨大的优势,转眼却被周军追着砍。
直到张元徽被阵斩的消息传回来,他才总算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刘崇已经顾不得去为自己痛失一员猛将而惋惜。
他亲自在阵前挥舞战旗,企图制止住北汉军的溃退,但显然败局已定,任何努力都已徒劳无功。
耶律敌禄骑在马上观望着战场的局势,他看见刘崇卖力挥舞旗帜,却根本没有用,不禁冷哼一声:“刘崇已经败了,咱们也撤吧。”
契丹人的八千骑兵,从头到尾就没有动过,一直旁观着北汉和后周两军厮杀。
眼下北汉已经没了翻盘的机会,反观周军却越打越勇,耶律敌禄有点担心自己的人马被波及。
这要再不早点撤出战场,晚一会儿可能就走不掉了。
当然,他并不是惧怕周军,而是觉得没必要为了一个狂妄自大的刘崇,白白折损自己麾下的契丹勇士。
你刘崇不是要自己破敌吗?没打赢可就怪不得别人了!
“将军,咱们就这么撤了,怕是那汉主刘崇会不满。”耶律敌禄身边的一名契丹将领开口提醒。
“若无我大辽的全力扶持,他刘崇早被那郭威灭了,他还敢不满?”
耶律敌禄不以为意,“况且这一战刘崇还能不能活着回去犹未可知……”
在他看来,刘崇死了未必不是好事,这厮小心思太多,明面上对辽国俯首称侄,但背地里……呵呵。
若刘崇就这般死了,正好扶持他那几个废物儿子上位,到时辽国可以更容易的掌控住北汉。
耶律敌禄跑得很果断,直接率领契丹骑兵撤离了战场。
刘崇得知后气得牙根直痒痒,但他又拿契丹人没办法,只能尽力收拢残兵往后退。
后周诸军自然不可能放他跑,紧追不舍的痛打落水狗,逼得刘崇一退再退。
……
李奕拎着张元徽的首级站在原地,他喊得那一嗓子在这喧嚣的战场上,根本没激起太大水花,因为太吵了很多人听不见。
不过这些都无所谓。
反正他英勇无畏的表现被皇帝看在眼里就够了……再说张元徽的脑袋还在他手里拎着呢。
在这一刻,李奕内心有一种很微妙的感觉——
自己这些年来梦寐以求的场景突然成真,从今天开始自己也会成为史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
一切的一切如梦似幻,显得没有那么真实。
但李奕知道这都是真的……在此之前他渴求着建功立业,可难免会忐忑会不安,害怕像是赵家的那事一样,老天再次跟他开个玩笑。
或许这一次的玩笑付出的代价会是生命。
好在老天最终大发慈悲,没有再作弄他了。
想到这里,李奕环顾一圈周围,奔腾的战马、勇武的健儿、震天的呐喊,后周军的人马前仆后继的从他身边越过。
再往远处望去,李奕的目光忽的定格在一名黑脸大汉身上。
那汉子挥舞着一根棍棒兵器,领着一群骑兵身先士卒向前冲锋,路过的北汉残兵被他砍瓜切菜般横扫一片。
那是……赵匡胤!
就在这时,皇帝的近卫仪仗抵达了李奕所在的位置。
柴荣看到李奕肩膀插着箭矢,浑身浴血的狼狈模样,当即对左右道:“快传随军郎中替李押衙诊治伤势。”
倒是没想到柴荣竟能一口喊出李奕的姓氏和军职。
毕竟他才登基不久,对于禁军中的一个小小押衙未必认识。
想来是之前李奕一马当先的勇武表现被柴荣看见后,他临时问过身边的人吧。
李奕忙行礼道:“末将无碍!”
别看他盔甲上沾染不少血迹,但这都是割张元徽脑袋时溅到的。
李奕唯一受伤的地方就是肩膀上被射了一箭。
不过这一箭穿透得不深,还有小半截箭簇露在外面,算上盔甲和衣服的厚度,顶多也就是伤到了皮肉。
但他刚才摔得不轻,看上去还挺狼狈,搭配肩膀上插的箭,以及盔甲上的血迹,确实给人一种险死还生的感觉。
柴荣点头赞赏道:“朕的军中有你这般悍不畏死的战将,平定天下不远矣!”
听皇帝都这么夸自己了,李奕自然也不能丢份,当即表忠心道:“大周兴亡,匹夫有责。为陛下效死乃我等之幸!”
“哈哈,好一个匹夫有责!”
柴荣闻言十分高兴,随即允诺道,“你做个押衙着实屈才,嗯……宜授都指挥使!”
这下皇帝金口玉言一开,李奕升官发财是稳了。
要知道,都指挥使最低也是军一级的,像赵大他爹赵弘殷就是这个级别的军职。
这简直就是一步登天的节奏啊!
压抑住内心的激动,李奕把拎着的头颅双手奉上:“这是北汉马步军都指挥使张元徽的首级,末将替陛下把它取来了!”
“干得好!”
夸了一句后,柴荣又冷哼道,“此贼不过莽夫之勇,竟敢来犯我大周,落得如此下场着实活该!”
随即,柴荣命人将张元徽的首级在阵前挂起来示众。
可怜堂堂的北汉第一猛将,栽在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校手里,死的憋屈不说,就连尸首都不得安生。
不过他死的也并非毫无价值,起码他的死成就了李奕,某种程度上,李奕还得要谢谢他呢……只能祝他一路走好!
目送着皇帝的仪仗朝前而去,李奕倒是松了一口气。
后周军的胜利已经是板上钉钉了,这和原本的历史没有什么偏差,接下来只需要追歼北汉的残军就行。
基本也不会再遇到什么波折。
而对于李奕来说,他立下的功劳已经足够,而且体力消耗巨大,没必要再冒险跟着部队去追击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