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瞥了一眼前面的向训和白重赞,这里除了郭从义和史彦超,以及坐在上面的符彦卿之外,就属他俩的身份地位最高。
然而这两人却事不关己一般,丝毫没有想要开口的意思。
“够了!”
符彦卿终于发话了,他的声音虽不算大,但威望和地位摆在这。
郭史二人顿时偃旗息鼓,各自回到了队列里。
这时,符彦卿才道:“郭节使和史节使说得都有理,这样吧,史节使率麾下两千骑兵,即刻赶往忻口,向节使率一万步卒随后。”
“诺!”
眼见卫王都已经拍板了,史彦超和郭从义也没话说。
接着,符彦卿又看向李奕:“李都使率本部九百骑兵随步军出发,随时策应史节使的骑军。”
“末将遵命!”
李奕心里有些奇怪,忻州城内加上自己带来的人马,差不多有两万余人。
卫王只派了一半人马出战,剩下的准备拿来干嘛?
好在符彦卿很快回答了他的疑惑:“本王和郭节使还有白节使,领余下的人马驻守忻州城,以作预备。”
听了这话,李奕反倒更没法理解了,要么全力出击,要么守城防御。
这既要又要的,两头都想赚吗?
已方人马跟辽军比本来就没有优势,这下又要分兵,风险未免有点大了吧。
但这话他只敢在心里想想而已。
嗯……符彦卿好歹也是久经沙场,打过的仗比自己见过的都要多,如此安排或许有他的考量。
自己一个初出茅庐的后生还要多看多学。
李奕只当是自己没有经验,看不明白符彦卿的深意。
一切安排妥当。
史彦超带着骑军率先出城而去,李奕则跟着向训的步军随后出发。
……
忻口。
这地方是一处天然的关隘,但可惜两边山势地形复杂,没办法筑城防守。
据说当年汉高祖刘邦领军作战时,从平城突围至此,死里逃生后心生忻然,又看见周围的环境奇特,便将此地名为忻口。
至于真实性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这里的确是忻州城最北边的隘口。
原先是北汉的人马把守。
奈何高平之战时,耶律敌禄不忿刘崇的狂妄,退出战场后,带着骑兵驻守代州,顺路把这里给占了。
要不然符彦卿命人防守这里,想要阻击辽军会容易很多。
等李奕和向训带人赶到忻口以南十几里时,得知史彦超已经跟渡过河的辽军前锋交上手了。
两人赶忙加快速度行军。
没多久,前方又传回战报,说史彦超大败辽军前锋,正追击溃兵往忻口而去。
“遭了,若这是辽军的佯败诱敌,那史将军所部危矣!”
史彦超的进展实在太快,也太过顺利了,向训第一时间就有了不好的预感。
李奕闻言不免多看了他几眼,不愧为经验丰富的大将,猜得果然是很准。
结合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事十有八九如向训所言,史彦超中了辽军的诱敌之计。
向训转头看向李奕道:“步军速度太慢,一时赶不过去,还望李都使带人先行,尽快去把史将军给拦住。”
“诺!”
李奕也不废话,当即领命,带着手下的骑兵迅速出发。
但等他赶到时已经晚了,史彦超和两千骑兵早被辽军主力围困。
这货也不知道怎么冲的如此快,就跟飙车一样,一头撞进了辽军的包围圈。
王审琦询问道:“李都使,我们要不要马上过去援救史将军?”
“再等等……”
随后,李奕带人上了侧边的一处小坡。
虽然他先前只是一个小校,从未独领过一军作战,但他很善于学习和总结经验。
这几年他在禁军中经常请教很多老兵的战场经历。
他们都是在多次的战斗中活下来的,什么样的情况都遇到过。
再加上前世李奕对古代战争比较感兴趣,特意翻阅研究过杂七杂八的史料典籍。
以及各类的兵书阵法也有涉猎。
纵然是纸上谈兵,却未必一点用没有。
李奕记得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战争最考验的就是对形势的判断。
特别是古代的冷兵器战争,胜败往往就在一瞬间,抓住时机才能逆转绝境。
先前的高平大战他对此深有体会的。
第26章 卫王老矣
史彦超被伏击的消息传回忻州城。
卫王符彦卿勃然大怒:“好他个史彦超,打了这么多年仗,还像个愣头青似的,只会一个劲猛冲,真以为别人都如他一般蠢?”
平日里处事不惊的符彦卿,难得的有些失态,甚至当众辱骂起一方节度使来。
不过如今的后周,除了皇帝柴荣之外,也唯有卫王符彦卿敢这么干了。
众将闻言尽皆默然。
卫王可以直接骂史彦超,他们就没有这个资格了,只能当做没听见。
然而对于史彦超被伏击这事,众将其实在心底里,都觉得卫王自己也有一定责任。
只不过没人敢把这话说出来罢了。
平息了一下怒气,符彦卿当即命令道:“派人快马传令向训率领的步军,让其不要贪图冒进,结成行军阵稳扎稳打向前。”
“如今史彦超已经中了埋伏,若是不以严密军阵推进,恐怕辽军的骑兵会趁机袭扰。”
“倘若步军也折在里面,那此战真就大败亏输,难以向陛下交代啊!”
“诺!”众将应道。
符彦卿犹豫了一下,又继续道:“郭节使,白节使,你二人再率领六千步卒,驰援向训和史彦超所部。”
“绝不能让辽军阵斩了我方大将,否则传到晋阳必大伤我军士气。”
符彦卿加重了几分语气,攻晋阳城的战斗僵持不下,后周大军的士气本就受挫。
若是忻州这边再惨败于辽军,以五代时期武夫们的尿性,局势很有可能会失控。
这时,有武将提议道:“内殿直的李都使手下还有近千名骑兵,全都是陛下驾前的精锐,而且末将看见其中还有近百的具装骑……”
符彦卿当即明白这武将的意思,摆了摆手道:“李都使初次独领一军,又未曾与辽军交过手,本王让他统领本部骑兵跟着,乃是没有多余骑军可用,一时无奈之举。”
“如今只期望他别把陛下的殿前精骑给再搭进去就行。”
言外之意,符彦卿并不指望李奕能起多大作用,俨然把他当做最后保存力量的底限。
这倒不是符彦卿看不起李奕,说到底还是李奕太年轻了。
对于他高平一战的功劳,或许很多人都觉得他运气好。
有的时候,资历和威望这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真的对一个人的地位,有很大影响。
“尔等各自去安排吧!”
“诺!”
众将不再多说,领命而去。
郭从义和白重赞都出身于沙陀部族,两人私下的关系还算不错。
等出了衙署前厅后,郭从义低声用突厥语叹道:
“卫王老矣!”
一个人年纪大了,精力和胆气都会消退,遇到事情就会瞻前顾后……他这话着实有点大不敬。
白重赞吃了一惊,连忙轻声道:“郭将军,慎言!”
先前李奕弄不明白符彦卿分兵的意图,是因为他根本没猜到符彦卿的真实想法。
但郭白二人都是累朝宿将,一个个跟人精似的,稍微一想就知道卫王的打算。
皇帝虽命令阻挡辽国的援兵,但没说一定要击败辽军。
卫王毕竟年纪大了,不管年轻时多勇武善战,如今也只是一个快六十岁的老人。
再加上现在身居高位,早已升无可升,女儿也很快就要当皇后了。
卫王没了太大的渴求,维持眼下的尊崇就足够,自然是以求稳为主。
忻州的这点人马想要击败来支援的辽军,难度确实不小。
然而若只是拖着对方,给皇帝攻晋阳留出时间来,那难度就要小很多。
卫王分兵出击,一来是想在忻州和辽军对峙,尽量把对方拖着别动。
二来,就算出击的人马被打退了,还能继续退守忻州城,借助城池优势,依旧可以拖一拖辽军。
这么一来二去,起码也能把辽军拖住好几天,甚至十天半个月也有可能。
但卫王没想到的是,他本来指望靠史彦超的勇猛,看能不能多拖辽军几天。
谁知这厮莽撞到把自己送进辽军的包围,连半天的时间都没拖到。
“只求史彦超能自个儿突出来吧……”
郭从义和白重赞对视一眼,随后各自忙活去了。
……
远在数十里外的李奕,并不知道忻州城内的事。
经过一番仔细观察,他终于瞧明白了下方战场的形势。
忻口两侧山脉纵横,只有两处狭小通道可以进出,靠近南边倒有一片平坦的地方,可面积也不大。
如同敞开口的饺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