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张大娘子……她帮我置办的……”郭氏低着脑袋揉搓衣角,显得比李奕还要紧张。
张大娘子?
李奕愣了一下,随后想起来了,说的是买来的那个老妈子。
哦,也对……
那老妈子在大户人家伺候多年,见识的形形色色有很多,自己和郭氏的暧昧,她肯定是察觉了些端倪。
看来这老妈子小心思有点多,今天才刚搬过来,就搭上了郭氏这条线,应该就是她撺掇郭氏这番打扮的。
不过,我喜欢——
“来,玉斓,帮我搓搓背。”
李奕顿觉嗓子有些干涩,低沉着声音让郭氏过来。
既然郭氏都已然这般主动了,他一个大老爷们又有什么好矫情的。
况且两人就差最后一步没完成,早点晚点没什么区别。
“我、我……”
郭氏本来已经壮着胆子做到这一步,然而临到这时,她似乎开始有些退缩起来。
“啊!”
李奕已经难以忍受,一下子将郭氏拉下了池子,惊得她一声轻呼。
“嘶—”
李奕舒畅的长吸一口气。
“玉斓~”
两人依偎着,李奕轻柔的抚摸郭氏发梢,眼中升起几分爱怜。
郭氏如今也才二十一岁,放在前世顶多刚大学毕业,正值青春洋溢的美好时光。
如她这般颜值出众的女性,肯定不会缺少追求者。
可这个时代的郭氏却已经.结婚,还不幸成了寡妇,想想也挺可怜的。
不过今后有李奕可以疼她爱她了。
“二郎……”郭氏眼眸中溢出水光,声音颤抖且深情。
此时此刻,再多的话语都失去了颜色。
一夜无话……
……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
李奕醒了过来,转头看到郭氏枕着自己胳膊,正睡得香甜。
纤长的睫毛一颤一颤的,有节奏的温暖吐息,呼呼的往李奕脖子里吹。
李奕并没有叫醒郭氏,而是缓缓抽出胳膊,接着起床穿衣。
随后,他又去喊上马仁瑀,两人一起出了门。
今天是赵匡胤幼女的满月酒,对方已经再三邀请李奕了,他自然不能不去。
至于担心是鸿门宴?
李奕不认为赵大会干这事,应当是如他自己所说,不过是借机找军中的兄弟们聚聚。
赵家的宅邸也在正阳坊,距离李奕的宅子只隔一条街巷。
李奕和马仁瑀赶到赵宅时,赵匡胤正站在门口迎客,但李奕总觉得他是在特意等自己。
因为对方的目光似乎一直瞅着李奕宅子的方向。
而让李奕意外的是,赵匡胤身边还站着另一个年轻汉子,恰好这人他也认识。
正是赵大的发小石守信。
第44章 赵大妹妹对我有非分之想?
“赵兄,石兄。”
“赵都虞侯,石都指挥使。”
李奕二人翻身下马,先后跟赵匡胤和石守信打了招呼。
石守信在高平之战后,被提拔为亲卫都指挥使,比赵匡胤的散员都虞侯还高半级。
“奕哥儿,马都虞侯。”
赵匡胤快步上前,先招呼了一句马仁瑀,接着亲切的把住李奕的胳膊。
仅看两人的这种亲密程度,外人怕是很难想得到,两人其实还有血亲之仇。
“奕哥儿,马都虞侯。”石守信也上前招呼道。
前几年李奕一门心思去抱赵匡胤大腿,勉强混进了他的圈子里,倒是跟石守信还算熟稔。
赵、石二人是从小玩到大的关系,亲近程度不是其他人能比,也难怪石守信会跟赵大一起在门口迎客。
“赵兄,这是我二人的一点心意,还望笑纳。”
李奕将带来的礼钱递给了赵匡胤,他和马仁瑀一起来的,所以就分作了两份。
赵匡胤客气了几句便就收下了。
人情世故不外乎如此,主要也就是表达个心意,到了他们这种地位,些许的钱财已经提不起多大兴趣。
“哎呀,咱们怎么站在门口呢,愚兄失礼了,快快请进。”
赵匡胤告罪一声,连忙拉着李奕就往大门进,看上去两人关系好得要穿一条裤子似的。
赵家的宅子比李奕的新宅院的规模稍小,装修布置的风格也没那么精致,已经有些年头了。
不过赵家的丫鬟仆役倒是不少,来来回回的穿梭忙碌着。
“二哥,听说奕哥儿来了。”
一行四人刚进大门,迎面便走来一名年轻妇人,脚步匆匆似乎有些急切。
妇人二十出头的年纪,身材略显丰腴,穿着绣花牡丹的单衣窄袖,盘着珠翠簪的云髻,脸上粉黛贴花,颇有一番风情。
“二娘子。”李奕朝着年轻妇人见礼。
这妇人他也认识,乃是赵大的妹妹,也就是历史上的那位燕国长公主。
此女先是嫁给了米福德,然而丈夫却早逝,宋朝建立之后,她被赵匡胤许给了大将高怀德,当了继室。
当然,那是后世历史上的记载。
而现如今,赵二娘孀居在家已经两三年,也没有和亡夫诞下过一儿半女。
她的处境倒和郭氏有些相像。
不过她还有父母兄弟在身边,日子过得还算轻松自在。
李奕曾经来过赵家好几次,因而他和这赵二娘也有过几面之缘,还说过几句话。
“奕哥儿……”赵二娘抚了抚鬓角,浅浅一笑唤道。
与此同时,跟在李奕身后的马仁瑀眼神怪异,瞅了瞅李奕的脸,又看了看赵二娘,一脸狐疑。
“咳咳!”赵匡胤轻咳一声,“二娘,莫要冲突了贵客。”
“奕哥儿和我又不是第一次见,难道来打个招呼都不行吗?”
也不知是否受到武将出身的父兄影响,赵二娘的性子倒是有些泼辣,直接把赵大的话给驳了回去。
据说历史上赵匡胤准备干大事前,特意回到家里想要跟亲人商量一下。
谁知赵大的妹妹,也就是眼前的赵二娘,直接拿着擀面杖冲出来,呵斥道:
“大丈夫遇到大事,应该自行决断,你跑来家里吓唬女人,算什么本事?”
一边说一边还用擀面杖往赵大身上招呼,直接把赵大给打出了家门。
虽然这段记载过于夸张,真实性存疑,但既然能有这么一个传闻,起码说明这赵氏确实很有个性。
不过眼下这时代,还存有盛唐的遗风,女子的地位并不算低,总有一些性子比较刚强的存在。
“奕哥儿,今天的菜是我亲自下厨,你等会尝尝合不合口味。”
赵氏没去管自己的二哥,冲着李奕笑了笑,径直转身又匆匆而去。
赵匡胤尴尬道:“我这二妹从小就野惯了,性子不够贤淑,倒是叫二位笑话了。”
李奕笑道:“二娘子真性情,何来笑话之说?”
但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泛起嘀咕,赵二娘这是什么情况……特意跑来就为了跟我打个招呼?
顺便告诉自己,是她主厨的宴席,吃完后点评点评?
在跟着赵匡胤前往正厅的路上,马仁瑀突然悄悄凑到李奕跟前,小声道:“奕哥儿,那赵家二娘怕不是对你有非分之想?你要当心啊!”
赵大妹妹对我有非分之想?
李奕被这话吓了一跳。
不能吧……自己和对方也没有太多接触,不至于这么离谱吧。
再说,赵二娘能图自己什么?
这么一想,李奕又觉得马仁瑀在瞎扯。
人家只是稍微热情一些罢了……
进了赵家的正厅,见到里面已经来了十几人,李奕扫了一眼,基本他都认识。
毕竟之前也巴结过赵大很长一段时间,赵大的熟人大多也和李奕打过交道。
“李都使!”
“见过李都使……”
厅内众人见到李奕进来,纷纷上前打起招呼。
在场的这些人里,历史上的义社十兄弟就来了五个,石守信这个赵大的死党,自不必多说。
除此之外,王审琦和韩重赟自然也来了。
剩下的两个则是李继勋和刘光义。
其中李继勋的军职最高,高平之战后被封为殿前都虞侯。
没错,就是历史上赵大被封的那个军职。
按原有的轨迹来说,李继勋在班师回朝后,立马就会被从殿前都虞侯,调任为虎捷右厢都指挥。
然后殿前都虞侯的位置就落到了赵大身上。
但如今看来,这事倒也未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