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宁有种 第45节

  下午时分,李奕又带着马仁瑀出门。

  酒水已经有人替他准备好。

  但蒸馏酒的工具就需要李奕自己想办法了。

  不过他记得古法蒸馏的工艺并不复杂,主要就是密封问题。

  李奕二人先去了将作监,问清楚官制陶瓷工坊的位置。

  然后立马赶了过去。

  李奕在和匠人们亲自交流过后,现场画出了简易的图纸,吩咐匠人们按照图纸烧制十套用具,再根据实际品质进行改良。

  这种事情只要吩咐下去,剩下的就不用操心了,只管到时候来拿成品就是。

  所以说权力地位确实是个好东西。

  干什么事只要动动嘴皮子,自然有人能帮你漂漂亮亮的完成。

  交代完烧制用具的事后,李奕便带着马仁瑀离开了工坊。

  随后二人一齐前往殿前司的官署。

  他俩准备趁着禁军休整的时间,向上头请个几天假期,回夏津老家把亲眷接来东京。

  然而到了殿前司官署,李奕二人却从张永德口中得知。

  七月十一,皇帝将会举行册封大典,正式册封卫国夫人为皇后。

  这下子,李奕二人想要请假,必须要等册封大典结束后。

  三天后。

  皇后册封大典如期举行。

  说是大典,实则并未大操大办,更像是走个过场。

  这都是因为柴荣受郭威影响很大。

  正月,郭威临终前,特意交代柴荣说:死后不要劳烦民力给他大造陵寝。

  只用纸衣、瓦棺装殓,墓前立一块石碑,也就足够了。

  若是违背他的遗愿,他就不会施福给他。

  这足见郭威何其节俭恤民,柴荣自然也不敢铺张浪费。

  再加上攻北汉之战结束还没多久。

  国库和内宫的钱财大半都拿出来赏赐将士们。

  国家财政流转早已捉襟见肘。

  皇后的册封大典自然一切从简。

  而等册封大典结束后。

  皇帝诏令,拜卫王符彦卿为守太傅,改封魏王。

  一时间,符氏一族的荣宠无以复加。

  真可谓:“近代贵盛,无与为比。”

  大典次日,李奕和马仁瑀也踏上了荣归故里的路途。

  李奕还准备顺路拜访一下魏王符彦卿。

  毕竟这位五代第一老丈人,现如今还有两个女儿没嫁出去呢。

第52章 鲜衣怒马少年郎

  残阳西下。

  远处大地的轮廓被镀上一层金边。

  “驾——”

  二十余匹高头大马踏着官道上的浮土缓辔而行。

  当先一名青年骑士,身穿绣纹紫青锦袍,腰间的绫罗玉带在暮色中泛着莹润光泽。

  这青年长相英武,体长壮硕,锦袍微微紧绷,隐约可见肌健的线条。

  一对斜飞入鬓的眉毛,刚毅而又不失凌厉,深邃的眼眸如鹰视狼顾,目光却又带着几分柔和。

  “鲜衣怒马少年郎,谁人不识李二郎……哈哈哈!”

  此时此刻,李奕心中似有豪气万丈,入眼处皆是一片坦途。

  说起来,他如今虽然已经是加冠之龄,但按照后世来说,实际上只有十九周岁。

  倒是勉强算得上是少年郎吧……

  “奕哥儿,这都快到家门口了,我怎么突然心慌起来?”

  李奕转头看去,只见平日里似乎天不怕地不怕的马仁瑀,此刻脸上竟带着一丝忐忑。

  他轻笑一声,道:“瑀哥儿,你这就叫近乡情怯,放轻松点就没事了……”

  话虽这么说,但李奕内心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他的目光不自觉扫过身后跟着的二十名骑士。

  这些人都是他带着回来的内殿直亲兵卫队。

  临行前,他特意向枢密院报备了十天假期,又请求调派二十名亲兵跟随。

  通常情况下,调动超过五十名士兵,必须要上报皇帝亲自批准。

  但不超过五十人的话,枢密院可以自行决断。

  枢密使郑仁诲已经有一段时间没露过面了,据说年纪大了身体有些不适。

  最近枢密院的大小事务都由枢密副使魏仁浦负责。

  魏仁浦此人性情淑和,比较好说话,得知李奕调派人手是为了返乡探亲。

  他当即便爽快的批准下来,一应军令文书等手续,也都安排妥当。

  “奕哥儿,你弄得那什么酒精,味道真不错,虽然喝起来有些辣口,但确实够劲!”

  听到马仁瑀提起这个,李奕不免叹气。

  在离开东京前的那几天,他定做的蒸馏用具已经拿到手,同时也找人特制了用来密封用具的筋胶。

  经过初步的尝试,蒸馏酒精的事已经有了成效。

  李奕自己尝了一下,酒精度数大概能到四五十的样子。

  虽然跟医用酒精的度数还有差距,但再多蒸馏几次应该就能达标。

  只是没想到马仁瑀这货嘴馋,把蒸馏出来的一坛酒都给尝完了。

  要知道,十坛琼花玉液才蒸馏出来一坛可用的成品。

  全进了这货的肚子。

  不过马仁瑀是跟李奕有过命交情的儿时玩伴。

  他自然不可能因为这点小事就跟他上纲上线。

  反正再继续买酒回来蒸馏就是。

  唯一头疼的就是需要去找产出稳定的好酒货源。

  想到这,李奕笑骂道:“他娘的,那酒精根本就不是用来喝的,那天你醉得不省人事,我差点以为你把自己给喝死了?”

  “我只是一时喝的急了,不知那酒精竟辣口的很,哪能说是醉酒?”

  “你呀——”

  李奕摇摇头,脑中又忽的回想起离开东京城的前一夜。

  他和郭氏一番柔情蜜意过后,二人互相搂着在榻上回味余韵。

  然而郭氏却莫名其妙说了一番话。

  她说:只要能陪在二郎身边,我不求什么名分,只求二郎日后不会厌烦我就行。

  也不知郭氏是否看出李奕心中的某些想法,还是单纯依靠女人天生的第六感。

  她竟主动提出不要名分这事。

  说实话,若是在出征之前,李奕并不介意直接娶了郭氏。

  但如今……他拥有更大的野心。

  李奕想要更进一步,他想娶魏王符彦卿的女儿。

  人到了一定的程度,所想要的就会更多,他早已不满足现在的一切。

  历史上,符彦卿的大女儿和二女儿都嫁给了柴荣。

  而小女儿也就是符六娘嫁给了“驴车战神”宋太宗。

  或许是经历过穿越这种离奇的事。

  让李奕觉得这世上或许真有命运这么一说?

  若真是如此,符彦卿的三个女儿大概都有皇后的命。

  当然,不管怎么说,娶符彦卿女儿这事,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然而让李奕有些烦恼的是,自己想娶符彦卿的女儿,那也要对方同意才行。

  如今他虽然看似风光无限,但真要剖析起来,却如无根浮萍一般,根基太浅,若哪一天殒命于战场。

  一切都只是过眼云烟。

  魏王符彦卿地位尊崇,人家有个当皇后的女儿,皇帝都是他的女婿。

  真能轻易的将女儿嫁给自己?

  否则符彦卿的二女儿,都已经是二十出头的年纪,为何还待字闺中?

  这分明就是存有待价而沽的心思!

  不过事在人为,能不能成先不说,不去尝试肯定不会有结果。

  所以李奕这次回来除了接舅舅一家到东京,还准备顺路去拜访一下魏王符彦卿。

  看看符彦卿对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

  “渡过前面那条漳河便就是夏津地界。”

  李奕勒轻夹马腹,遥望着前方,似乎已经能看到儿时跟玩伴戏水的那条漳河。

  没一会儿,一行人便抵达了漳河的渡口,只要渡过漳河,就到了夏津地界,距离李奕舅舅一家的村落也就不远。

  临近黄昏,漳水上的渡船只有三两艘还在摆渡。

首节 上一节 45/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