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宁有种 第80节

  曾经他对赵匡胤最大的忌惮,不过是未来宋太祖的这个名头。

  可若是赵大没机会走到那一步,以他的能力又何尝不是一员良将?

  就如一句话说得好:培养出一个敌人很容易,但能把潜在的敌人为我所用,那才是真本事。

  与此同时,听到李奕的话,赵匡胤愣了一下,黑黢黢的脸上,似乎闪过几分无奈。

  良久之后,只听他叹气道:“不瞒奕哥儿,我并非想与你疏远,这几个月来你以诚相待,我早已在心中把你视为手足兄弟。”

  “可家父……我也劝过许多次,他老人家却难以放下姑姑的事。”

  “我这做儿子的,夹在兄弟和家父之间,实在两难啊!”

  赵匡胤的这番表现并不像作假,而且他能毫无保留的说出他爹赵弘殷的心思,看来他确实没把李奕当做外人对待。

  否则以赵匡胤的孝顺程度,怎么可能会在旁人面前说自己亲爹的不是。

  不过听了这话,李奕倒是明白了。

  看来被他亲手打死的赵大表弟不是关键,反而是那个自己投井自杀的赵大姑姑,成了赵大他爹的心结。

  这倒是奇了怪了……被打死的无所谓,自杀的就不行了。

  心中这么思量着,李奕面色却不显,反而安慰道:“令尊年纪大了,思亲思旧在所难免,未必就是在怨我。”

  “此事暂且不论,你我平日自然还是兄弟,莫要再像先前那般生份了。”

  李奕说的这话显得很大度。

  言语里的意思是不介意赵大他爹对待自己是何等态度,他本人是真心把赵大当兄弟看待。

  这时,亲兵送进来一盅热茶,放到了赵匡胤面前,随即又退了出去。

  端起热茶抿了一口,赵匡胤好似下定了决心,当即道:“奕哥儿说的对,家父那边终有一日会想通的,不能让这事伤了咱们兄弟的感情。”

  “愚兄做得不对,还望奕哥儿见谅!”

  “你看看。”李奕皱眉道:“赵兄又说这见外的话不是?”

  “哎呀,不说了,不说了……”

  接下来。

  两人又将话题转回到了正事上。

  赵匡胤奉李奕的命令去巡查禁军诸部,主要是看看关于明天检阅军队的准备工作。

  这次皇帝大阅禁军。

  除了内殿直的五千人马之外,龙捷、虎捷、铁骑和控鹤四支主力军,也各自抽调五千人马参加。

  再加上殿前司和侍卫司其它各部也要抽调部分人员参与检阅。

  此番总共有接近四万人马接受皇帝检阅。

  占了禁军总数的三分之一。

  而李奕这个殿前点检诸军仪容使的差遣,暂时还没被拿掉,因此他全权负责受阅部队的调度安排。

  不过整顿禁军的事由他实际操办,检阅部队的事自然也要他负责。

  到时候出了什么差错他肯定跑不了。

  等离开内殿直的驻地时,李奕亲自将赵匡胤送到营门口,两人又拉着胳膊说了一通,赵匡胤这才告别离去。

  目送着赵匡胤的背影。

  李奕脸上的笑意逐渐平淡。

  他忍不住揉了揉脸,暗叹道:“地位越爬越高,笑的越来越假,脑袋里一天到晚要琢磨这琢磨那的,还真怀念上辈子十块钱通宵打撸啊撸的快乐时光。”

  当然,他也只是这么想想罢了,真要他用现在的地位去换,他又不舍得了。

  人啊……确实挺贱的!

  ……

第90章 郊祀封赏(4k)

  显德二年,正月初一。

  大周皇帝在东京城郊圜丘祭天,并奉太祖皇帝神主于太庙,文武大臣数百人随侍大典。

  圜丘祭天的制度沿袭自周代。

  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属于历朝历代最重要的祭祀活动。

  从隋代开始,将祭祀昊天上帝、日、月、皇地祇、神州社稷、宗庙定为大祀。

  祭祀星辰、五祀、四望等定为中祀。

  祭祀司命、司中、风师、雨师、山川等定为小祀。

  一般情况下,中祀和小祀比较常见,皇帝可以任命官员代祭,不用亲自出面。

  但大祀就不一样了,必定要皇帝亲自祭祀,以彰显对上天的敬畏。

  后周太祖郭威自称周朝虢叔的后代,以此建立国家社稷,号为大周。

  所以后周一朝对于圜丘祭天非常重视。

  此番郊祀以皇帝柴荣为主祭,宰相范质为陪祭大臣,祭祀的是昊天上帝和祖宗太庙。

  同时皇后符氏也陪着皇帝一起参加祭祀大典。

  一大早。

  皇帝和皇后便从宫城起驾。

  随行的文武大臣、宦官宫人足有近千人。

  再加上护卫皇驾的殿前诸班直将士。

  浩浩荡荡上万人马从万胜门出了东京前往西郊的圜丘祭坛。

  而李奕作为皇帝检阅禁军的负责人,在内殿直的营房将就歇了一夜。

  然后在凌晨三四点就爬了起来,开始安排调动受阅的禁军各部。

  受阅的部队需要先行赶往西郊校场驻扎,等待皇帝祭天结束后正式检阅部队。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李奕又马不停蹄的赶回宫城,跟着皇帝的御驾一起前往祭坛。

  来来回回折腾的他精疲力尽。

  不过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反之亦然。

  像那些六军诸卫的大将军们,顶着个虚衔混吃等死,想要给皇帝出力还没机会呢。

  祭祀正式开始。

  皇帝柴荣身穿大裘,内着明黄衮服,上绣日月星辰及山、龙等纹饰,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手持镇圭,一步步登上祭坛。

  都说皇帝在人间至高无上,但面对着神威莫测的天帝,也得要低下骄傲的头颅,恭恭敬敬的大礼参拜。

  三跪九拜之后,再依次进献酒水、牲畜、大羹、黍稷等。

  祭拜完昊天上帝,柴荣又参拜太祖郭威神位,又是一系列的酒食进献。

  尽管为了节省开支,圜丘祭天一切从简,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的。

  郊祀过后。

  皇帝下令大阅禁军。

  ……

  东京西郊的校场。

  位于皇家林苑内,说是校场,实则就是夯实的泥土空地,不过面积倒是很大,怕是都能容纳下十余万人马。

  而在校场的东南边,搭建着皇帝的御用大帐,以及一处长宽约有数十丈、高一丈有余的楼台。

  到时皇帝携同皇后和文武大臣们会登上高台一起检阅禁军。

  李奕带人巡视了一遍受阅的禁军各部,同时向各部将领交代了注意事项。

  这次阅兵他安排内殿直的五千人马作为第一批。

  其次就是龙捷、虎捷、铁骑和控鹤等四支主力军的两万人马。

  最后则是其余各部的一万多人马。

  分三批依次接受皇帝的检阅。

  “李都使,事情安排的怎么样了?”

  “陛下对此事期望甚重,可不能出了纰漏,让陛下失望。”

  张永德亲自骑马赶来询问李奕,对于这次皇帝大阅禁军,除了李奕之外,就属他最上心。

  毕竟李奕是他手下的人,而且整顿禁军他获利最大,肯定不希望出什么差错,惹皇帝不高兴。

  “请张都使放心,属下一切安排妥当!”

  李奕嘴上这么回着,但心里却有些好笑,办事时不见张永德劳心费力,出了成果倒跑来千叮咛万嘱咐。

  不过有这种领导也是好事,最起码不会来指手画脚,给自己找麻烦。

  反正该自己的功劳,皇帝自然看在眼里,又不怕被人抢了去。

  “那就好。”

  张永德拍着李奕的肩膀道,“此番你整顿禁军有大功,陛下定会厚赏于你,我便先在这祝贺李都使了。”

  听他这话里的意思,好像已经知道了什么消息。

  但李奕不好多问,只能客气道:“属下不敢当!”

  张永德离开没多久,一名宦官便过来传达皇帝的口谕。

  检阅正式开始!

  ……

  “驾!”

  李奕率先驱马而行,内殿直其余诸将,也尽皆跟上。

  数千人马当即沿着定好的路线,整齐列队朝着检阅台开拔。

  顿时,尘雾腾腾,风沙滚滚。

  李奕亲率一百名擅长骑射的精锐领头,后面跟着马仁瑀带领的三千骑兵,以及左、右番都知各领一千名步兵。

  转眼间,检阅的高台便进入视线之中。

  远远望去。

  只见禁军仪仗簇拥着一顶锦黄色流苏华盖,上百名宦官宫女跟随左右侍奉。

  皇帝柴荣身着衮袍,一身气势威压,居于高位俯瞰众生。

首节 上一节 80/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