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州和孙青松互相对视,也赶紧跟上。
一旁的司马徽却不由得哈哈大笑了起来:“武王好大的口气啊!”
“本王活了好几十年,还从未见过比木炭更加有用的东西,还想我的木炭低于一百文一斤卖出去?”
“你只怕有些异想天开了吧?”
“哈哈哈!”
司马徽缓缓而来,嘴角仍旧在哈哈大笑。
一听刘枭那话就是在自我安慰,还比木炭更加有效的生活用品?如果真有此物的话,这小子刚才还何必一个劲的叫价?
还不就是想买下木炭,只不过没这个资本而已。
“齐王这是不相信?”刘枭眯眼一笑。
“不信!”司马徽摇头。
刘枭道:“那不如咱们打个赌?如何?”
“好啊。你想怎么赌。”司马徽得意一笑,甩了甩衣袖。
刘枭笑道:“我赌你这批木炭会亏本甩卖,甚至都卖不出去。”
“本王要是不会亏本,还卖出去了呢?”
“我赔你五十万两!”刘枭嘻嘻一笑。
“好!”司马徽笑的更为得意:“如果如你所说,我这百万斤木材会亏本,甚至卖不出去,本王赔你五十万两。”
“不过,我想你看不到那天。”
“走着瞧。”
无缘无故送钱,刘枭没有不收的道理,他抖袖起身,准备离去道:“希望你明天,还能如此展颜欢笑!”
望着刘枭离去的背影,司马徽身旁的幕僚上前拍起了马屁道:王爷,这次刘枭是输定了,只怕到时候不仅是他,就连当今皇帝,也会乖乖来求咱们。”
司马徽没说话,起身离去。
第151章 朝臣暗讽
今日,是太和殿的大朝会。
各部官员都身穿着羽绒服,聚集在午门外等候龙门大开。
不一会儿,一辆车驾停在了午门口上,下来的人是许久不见的四皇子刘景。
百官见老四前来,都纷纷上前见礼。
老四贤王之名远播,但前些日子被皇帝禁足,最近才恢复自由之身,如今才能上朝参政。
龙门大开,各部官员纷纷上朝,皇帝刘炎穿过屏风,来到了龙椅上。
文武百官参拜行礼后,宋云州上前拱手,禀报最近的紧急事宜:“陛下,京都和梁州的大雪,已经连续下了十几日了,钦天监检测,这场大雪只怕还会下半个月之久,两地已经引发严重灾难,靠近京都的梁州流民以及京都的难民多大十几万人之巨,这些难民已经蜂拥涌进了京都。”
“救灾已经刻不容缓。”
“这些日子,朝廷开设募捐,各部官员自发捐了款项,多达一万七千两之巨!请陛下过目。”
这几日,京都和梁州两地的大雪不但没有丝毫停歇,反而愈演愈烈,大雪累积,近乎有一米之高,朝廷下令各部官员铲雪,索性是将各大街道给清扫了干净,但堆积的雪山却并非一时半会儿能化的。
灾难已经大面积扑面而来,已经影响了京都的运行。
朝廷没有办法,不得已紧急开设官员募捐。
各部官员也都纷纷响应,向朝廷捐款,毕竟这是他们表现的机会。
宋云州连忙将奏折呈递上去,陈洪转交给了皇帝。
刘炎长叹了口气,虽然一万七千两的确不多,但眼下能筹集一些银子,是一些银子。
他一边打开来看,宋云州一边继续说着:“陛下,近几日雪灾突袭,各位皇子也表现积极,三皇子变卖了不少家具,购买了五千顶帐篷,送往了流民营,五皇子更是亲自带着工部的人,临时急忙搭建流民营。四皇子拿出了上万两银子,搭设粥棚,还亲自前往流民营安抚难民。”
这种危难关头,简直就是皇子们绝佳的表现机会,谁会放过?
出钱,亲自赈灾,做不少善事,这种事情,必然会传到皇帝耳边,加深印象分。
“嗯,不愧是皇家之子,都很不错。”
刘炎稍有些欣慰地点了点头,这种危难关头,皇子们自发用实际行动赈灾,的确没有辱没皇族的门楣。
只是,怎么好像少了一个人?
刘炎忽然抬起头来问道:“武王刘枭呢?”
在京的三个儿子,多多少少都有所表现,怎么忽然还少了一个人?
要说善心,这几个皇子都不错,但要说如今皇子中谁最有钱,只怕都比不过刘枭。
这个刘枭,可是大头。
刘炎非常期待地看向宋云州,想听听刘枭有什么表现。
“额……”
宋云州一下低着头,不知道该如何回禀,组织语言后,小声道:“回禀陛下,目前暂无核查武王的举动。”
这个位置,宋云州话说的非常谨慎。
内阁没核查武王的举动,不代表武王没有什么行动。
作为刘枭的未来岳父,宋云州自然希望武王在这个时候,多多表现,但核查了几日,都没有武王任何做善事的消息。
宋云州也是很无奈。
面不改色地打开宋云州呈上来的捐款详情,见到首位捐款的就是宋云州,捐款一千两,而捐款最多的,是一直有贤名之称的四皇子刘景,他直接捐了七千两白银,扫视整个奏折,却独独不见武王府的捐款。
刘炎白了刘枭一眼,冷冷道:“刘枭,你不知道京都最近的情况吗?”
“回父皇,知道。”刘枭拱手上前。
“知道,你也没有一点表示?”刘炎有些生气。
刘枭拱手道:“陛下,儿臣以为这些所谓的善举,对灾情来说微乎其微,不足以彻底改变当前的局面。”
京都雪灾的事情,刘枭自然是了解的,不过这几天他一直都在京西矿山忙活,压根顾不过来。
而且这种装腔作势的捐款,压根不是发自善心,不过是为了在皇帝面前露一手而已,刘枭压根就没做。
“哼!”
刘炎冷哼了一声道:“一万多两白银的捐款,对你武王来说,的的确确微乎其微,改变不了任何局面,但这种行为,仅仅只是捐款吗?这看的是一个人心怀天下的善心。”
昨天刘枭在登天楼搞了那么一出,刘炎心里本就来气,没想到今天慈善捐款,他居然一点行动都没有。
这让刘炎很是失望!
要说眼下这几个皇子中谁最有钱,那无疑是现在的刘枭,刘炎原本还以为这种提倡捐善款的行为,刘枭会第一个出来表示,毕竟你现在赚的盆满钵满,搞点慈善也是理所应当的。
谁能想到,他居然一分钱都没捐,捐得最多的反而是不怎么有钱的老四。
之前他还软禁老四两个月,没想到这小子不记仇,出来之后就开始忙着赈灾,不免让刘炎有些自愧。
此刻刘景也非常合时宜地站了出来,拱手为刘枭说话道:“父皇,此事也不怪皇兄,武王府旗下羽绒服产业大卖,皇兄最近也很忙……”
这话看上去是在替刘枭解围,但实际上却是在把刘枭往火坑里推。
刘枭很忙?
在忙什么?
谁都知道,他最近一直在忙着赚钱!
百姓水深火热,这种发自善心的捐款,在武王看来只不过是微乎其微的举动,他心里,只有赚钱。
刘景带头这么一说,底下依附于他的臣子,也纷纷开始带起了节奏。
“是啊,这些日子武王府的羽绒服,可是赚的盆满钵满啊。老臣还听说,武王不仅在搞羽绒服,这些日子,还大量地收购京西的矿山呢。”
“那出口可阔绰了,一出手就是五万两银子,直接收购了京西十三座矿山。”
“武王当真是有钱啊!”
人一旦有钱,很容易招人妒忌,这些百官们看着刘枭赚的盆满钵满,谁不眼红?
红眼病一旦染上,自然是要想方设法地让对方活不下去。
“眼下的武王府,只怕比咱们的国库还要充裕,这么多的银子,却是不肯为朝廷贡献一份,一点也不体恤当前的灾民,哎……”
众人是长吁短叹。
刘炎闻听,当即打断道:“行了行了,眼下不是扯这些的时候!当前雪灾盛行,国库空虚,是内讧的时候吗?”
听着这些夹枪带棒的话,刘炎就很是烦闷,他虽然对刘枭此举有些失望,但也并没有怪罪他用羽绒服赚钱的意思。
群臣见皇帝如此说,都不敢说话。
武王到底是亲儿子,即便犯了些错误,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皇帝最多也只是失望而已。
“眼下木炭紧缺,京都涌进了十几万的灾民,诸位以为该当如何?”刘炎话锋一转,看向了诸位大臣。
丘正明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武王刚才不是说捐款对当前灾情微乎其微,压根改变不了局面吗?想必武王肯定是想出了什么好法子,能让我大乾转危为安。”
“老臣,倒想听听武王的高见。”
第152章 跪下请教!
丘正明此言一出,不少朝臣附议。
“丘尚书所言甚是,武王压根看不上咱们这点捐款,想必早已深谋远虑,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老臣,愿向武王请教!”
一时间,许多朝臣都纷纷拱手,甚至还持起了弟子礼来,恭恭敬敬的拱手请教。
这显然是在嘲讽武王。
当前雪灾波及的人群高达数十万人,受灾群众就有十几万,你不是说捐款没用吗?你倒是拿出你的方案来啊。
面对满朝文武的嘲讽,刘炎也有些心急,目光看向了刘枭。
刘枭却是一点不慌,讽笑道:“一天到晚就想听本王高见?”
“你们这些朝廷大员,吃着朝廷的俸禄,就没有自己的主见吗?”
此言一出,满场一惊。
刘枭这话,可是在讽刺所有的朝臣。
没事的时候,你们花天酒地,吃好的喝好的,朝廷一旦有事,一个个拿不出具体的措施,还在这暗讽武王。
动不动就请教高见。
丘正明不免有些汗颜,拱手辩解道:“我们满朝文武都是尽心办事,为朝廷做了自己应当做的贡献,武王却看不上我们这点微薄之力,老臣这才持弟子礼请教。”
刘枭笑了笑道:“本王可以教你。不过你们既是持弟子礼请教,就当有弟子的规矩。”
“弟子请教老师,什么规矩,你不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