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逆子,我强娶郡主气晕皇帝! 第137节

  “这几天,老百姓都购买不上了。”

  “老百姓购买不上?”刘枭不免皱眉。

  羽绒服就是再怎么稀缺也都在生产,怎么会购买不上?

  尹荣皱着眉头道:“王爷有所不知。羽绒服被疯抢之后,出现了不少服装贩子,这些日子起早摸黑地聚集在我们各大商铺,一开门他们就蜂拥而至,不少贩子甚至一口气买一两百件,代理商那边的情况也是一样。”

  “这些日子,老百姓都购买不上,这些服装贩子,却是买了不少羽绒服走了。为此不少老百姓在我们百盛商行门前抱怨,说原本保证的供应,都供应不上。现在想买羽绒服的人,还买不上了。”

  “我们这几天,正为这事发愁呢。”

  刘枭一听,都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这特么是出了黄牛了啊。

  “这些服装贩子,收购这么多羽绒服,都卖给谁了?”刘枭问道。

  尹荣低着头,想了想道:“也没见他们卖给谁,他们买下的羽绒服,最后都不知去向了。”

  “不知去向?”

  刘枭拧眉沉思,最终微微抬额:“看来这群黄牛,是有备而来,故意针对啊!”

  寻常黄牛都是抢购东西,再转手高价卖出去。这群黄牛抢购羽绒服后,却不卖。

  这显然是竞争对手在搞鬼!

第162章 北凉的肮脏手段

  “黄牛?”

  尹荣和宋知意对视一眼,不明其意。

  “黄牛就是你们所说的服装贩子。”

  刘枭稍微解释了一嘴,随后问道:“你刚才说,这些黄牛事先买下了羽绒服,但却没有倒卖出去,那他们囤积的这些羽绒服,都去哪里,可有调查清楚?”

  在后世所谓的商战中,某些肮脏见不得光的手段也时常出现。

  有不少竞争对手,嫌对方东西卖的太好,就事先大面积囤货,甚至将对方大部分的货源全部囤积在自己人手里,形成垄断,然后再以高价卖出去。

  这就是所谓的黄牛。

  但这些人一般都是以图财为主。

  五百文一件的羽绒服囤了上千件,那肯定得以更贵的价格流入市场,而百盛商行遇到的这些黄牛,买了东西却不卖出去,这显然是有其他阴谋。

  “这个……”尹荣低着头沉思片刻道:“我们也不清楚到底是哪些人买的。前来排队购买羽绒服的人也太多了,他们都是大批量购买,最少的买十件,最多的也只买一百件。人数太多,无从查起啊。”

  京都和百盛商行作对的商行也有不少,但招募这些复杂的服装贩子前来垄断百盛商行的羽绒服,还是头回见到。

  百盛商行也没有说不允许大家一次性购买多件的。

  “走,里面说话。”

  刘枭招呼宋知意等人,来到正堂,正堂早已生了蜂窝煤,暖和不少。

  不过宋知意却没有心思过问这些。

  坐下来后,刘枭道:“京都最近,可有其他服装兴起?”

  提及此事,宋知意拧着眉道:“倒是没有什么新起的服装兴起,不过最近有不少羊毛衫,又重新开卖了!而且数量还不少。”

  “羊毛衫?”

  刘枭拧眉沉思,随即一笑:“看来这纳兰鸿雁还不死心啊,只怕是又不知道在哪联合了一堆作坊,在生产羊毛衫,要和咱们正面交锋呢。”

  北凉主动断供羊毛之后,大乾各地都很少有人再生产羊毛衫了,市面上的羊毛衫也早就卖的差不多了。

  若非纳兰鸿雁主动松口,根本不会如此大面积的生产。

  “王爷这么一说,小的也感觉应该是了。”

  尹荣似乎想起了什么来,急忙道:“小的最近也了解过,这几日市面上的的确确出现了不少新的羊毛衫,而且价格不贵,有多种款式的羊毛衫,甚至和我们的羽绒服价格相当,眼下的形式,基本上不会有大乾的商人投资羊毛衫,只怕背后都是北凉商人在操控。”

  “如今因为我们的羽绒服急缺,又被服装贩子垄断,许多买不上羽绒服的老百姓,甚至都有不少去买羊毛衫了。”

  大乾自主创造的羽绒服问世后,几乎所有的老百姓首先的选择就是羽绒服。

  不过如今羽绒服产量上不去,想要购买太难了。

  有不少老百姓都选择购买羊毛衫。

  之前羊毛衫价格昂贵大家或许还有迟疑,可眼下的羊毛衫价格已经和羽绒服相当了。

  自然会被抢去不少份额。

  “这就不奇怪了。”刘枭摸了摸下巴,微微一笑。

  尹荣皱着眉头道:“王爷,羊毛衫最近在拼命抢占我们的份额,而羽绒服的产能跟不上去,咱们是不是也适当降降价?抢占一些市场回来?”

  这些日子,羽绒服大卖,尹荣算是尝到了甜头,可好景不长。

  最近产能跟不上,又有服装贩子搅和,还有羊毛衫抢市场,羽绒服虽然还是卖的很火热,但他担心再这么搞下去,只怕更多人会选择羊毛衫了。

  反正羽绒服的成本就不高,只是一些鸭毛和布匹,一件羽绒服算上人工成本,最多也就一百文钱。

  尹荣当然建议降价抢占市场。

  “降价?”

  刘枭听后,眯眼一笑:“咱们的羽绒服是要降价,不过不是现在,现在不光不能降价,相反还要涨价。”

  “还涨价?”宋知意都瞪大了美眸,不明白刘枭是怎么想的。

  尹荣更是着急,道:“王爷,咱们的市场都被羊毛衫抢去了不少,这个时候涨价,老百姓会买账吗?”

  “呵呵。”刘枭微微一笑道:“老百姓是想买账,现在买的着吗?这些黄牛早就垄断了羽绒服出口,反正都是卖给他们,原价也是卖,涨价他们也会买。”

  刘枭能够料到,这些背后的所谓服装贩子,只怕都是纳兰鸿雁派出来的人,目的也很明显,就是要把羽绒服的市场搞乱。

  羽绒服是便宜,但她事先让人全部买掉,你就是再便宜,这些羽绒服也都会到被北凉商人手里。

  最终只能倒逼这些百姓购买羊毛衫。

  这些黄牛的目的就是想要尽可能地垄断羽绒服的出口,倒不如多涨涨价,让他们多赔些钱进去。

  宋知意有些着急,道:“王爷,估计涨价这些黄牛也不会削弱这些服装贩子垄断羽绒服的势头,反而会砸了我们的口碑。”

  “倒不如限制大家的购买,如何?比如每人最多只能购买五件呢?这样会不会让这些二道贩子适可而止?”

  闻听宋知意这么一说,刘枭不免有些刮目相看:“你还知道限购呢?不过你的限购手段,估计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这些黄牛摆明了要垄断市面上的羽绒服。你限购五套,他们无非是多加人工排队购买而已。起不到什么作用。”

  后世不少商家为了打造产品热度,经常搞一些限量抢购的销售模式,制造出一种商品很火热的假象,引发更多人狂热购买。

  没想到这个小妮子,还懂得限量购买的套路,营造饥饿营销的假象。

  但这一套,目前在羽绒服上并不适用。

  那些搞饥饿营销套路的,有不少其实并不缺货,只是一种营销手段。

  而羽绒服眼下还有黄牛参与,产能跟不上,搞饥饿营销只怕真会把那些想买的顾客饿死。

  尹荣低着头,有些沮丧:“难不成,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人家抢占咱们的市场份额?”

  “想抢我们的市场份额,也没这么容易。”刘枭胸有成竹地微微一笑,似乎早就有了全盘的谋划:“这些黄牛不是要垄断咱们的羽绒服嘛,咱们大可短时间内疯狂涨价,赚一波黄牛的钱。”

  尹荣瞪大眼睛道:“那咱们不是把市场,拱手让给对手了?”

  “不……”

  刘枭眯眼一笑道:“咱们的市场,对手不光抢不走,甚至还会被咱们带下水,赔的血本无归!”

第163章 这是真实存在的吗?

  “赔的血本无归?就羊毛衫现在这势头,不至于吧?”

  尹荣瞪大双眼,感觉不可思议。

  北凉商人手段虽然卑鄙,但的确非常有效。

  这才几天的功夫,都已经阻断羽绒服的出货了,虽然他们也损失不少,但长此以往老百姓买不到羽绒服,最终也只能选择价格相当的羊毛衫。

  这个时候羽绒服不但不降价,还要涨价,岂不是将市场拱手让人?

  刘枭却是不动风色,微微一笑道:“尹掌柜,眼下咱们羽绒服的问题,并不是价格的问题,而是产能的问题。只要咱们解决了产能的问题,什么事情都可迎刃而解!”

  “咱们怎么才能解决产能问题?”尹荣一脸疑惑。

  说了半天,一切的归结实际上都是产能提不上来。要是能提上产能,还有羊毛衫什么事?

  不过看武王这胸有成竹的样子,只怕已经有了下一步的对策。

  “走,我带你们看个好东西。”

  刘枭也不废话,带着宋知意尹荣等人便直接去了后院。

  穿过前面几进的院子后,来到了后院这边,这边共有十几间房屋,里面有不少工匠,正在紧锣密鼓的研发着一些东西。

  “小的,见过王爷。”

  铁牛,曾棒,胡万三人,连忙上前见礼。

  自从上次合作了一次之后,刘枭便直接盘下了这三家的铁匠铺,铁牛,曾棒,胡万三人,带着不少铁匠兄弟,直接投入到了武王府的研发队伍来。

  在外面开铁匠铺也是朝不保夕,赚点辛苦钱。

  而武王府开的薪水,是他们无法拒绝了。

  更何况还有皇帝亲自颁发的特旨,允许武王私造兵器。

  这些人可是名正言顺跟着刘枭干,算得上的国企员工,福利待遇那都是以前无法比的,一个个都非常死心塌地。

  刘枭摆手一笑道:“行了,都是老熟人,就不搞这些虚礼了,缝纫机现在搞得怎么样了?”

  铁牛曾棒胡万三人,就相当于后世的程序员,刘枭那是非常看重的。

  眼下的武王府研究院,已经扩展到了一百多号人,有了这些兄弟的加持,今后什么样不得了的科技武器,都有可能搞出来。

  胡万连忙点头,介绍道:“是,王爷,您上次改良了图纸之后,我们的思路一下就打开了,进过七天七夜连续不停的研发,缝纫机已经在前天就研发出来了。我们没告知王爷,而是一次性批量制造了一百台,目前缝纫机已经进入测试阶段。”

  这三个工匠中,唯胡万口才了得,研发的东西讲解,基本都是他来。

  且跟着刘枭这么久,他已经习惯了刘枭的那些稀奇古怪的词汇。

  “缝纫机?批量生产?”

  宋知意和尹荣一脸诧异,都感觉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了。

  胡万一笑,躬身邀请道:“王爷,宋姑娘,咱们这边请。”

  “走吧,咱们去看看。”

  刘枭三人,跟着胡万来到了下一个房间。

  这个房间是一个非常宽阔的房子,这是武王府下人居住的屋子,这些日子已经改良成了车间。

  武王府研究院的许多东西,都是在这个车间实验生产。

  眼下车间内,已经摆上了上百台缝纫机。

首节 上一节 137/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