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逆子,我强娶郡主气晕皇帝! 第226节

  余谦拱手点头。

  刘炎说着,转身回了宫。

  朝臣们散去,刘枭也正准备离去。

  才走到马车旁,余谦却急忙拦在了他跟前,“王爷,关于冬围的事,下官还有些具体的事要跟你汇报。”

  “哦,余尚书请说。”

  刘枭转过身来,准备细细聆听。

  说实话,他揽下这个活之后,一直就没怎么过问过,至于三国冬围的前期准备,刘枭是一点都没过问过。

  这些都是朝廷方面,余谦在准备。

  眼下大事临近,刘枭也是到了了解情况的时候。

  余谦 拱手一笑:“武王,您也知道,陛下把这事交给了下官,让下官协理武王主持三国冬围的事情。前期准备,下官已经弄得差不多了。可是这个……”

  所谓的前期准备,基本上和往年一样。

  无非是修缮江北县的皇家猎场,清通京都通往江北县的官道,以及江北县那边一应皇室居住,以及外宾接待的各种示意。

  事情杂,一条条办好本就不容易。

  刘枭皱眉道:“既然都准备妥当了,那还可是什么?”

  “这个……”

  余谦低着头,有些不好意思道:“王爷,一些细枝末节准备是准备了,但是目前还并未完全实施,关键问题,还是钱的事……”

  “户部没拨银子?”

  余谦低着头,不好意思道:“拨倒是拨了,就是只拨了五万两。户部说了,这次三国冬围的事,是朝廷和武王府联合办的,朝廷能出的就只有五万两,剩下的银子,让我来和您商量。”

  为了三国冬围的事,余谦可是忙东忙西。

  忙点累点,他倒是无所谓,只要能把事情办好,办的风风光光,也就罢了。

  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前前后后跑,也是需要朝廷出钱的。

  但如今为止,朝廷总共也就拨款了五万两白银,用于三国冬围。

  这点钱一下来,江北县就要去了两万两,说是要为三国冬围,做些前期准备。

  剩下的三万两,余谦用于修缮官道,在猎场周围,搭设帐篷,一系列大大小小的事,压根是杯水车薪。

  没办法,余谦只能来找刘枭。

  “这个宋云州,当真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啊。”

  刘枭听后,大受震撼。

  “王爷,这事也不能全怪阁老。”余谦低着头,摇了摇道:“刚经历大战,朝廷也难啊。”

  朝廷刚经历大战,国库的银子许多地方都要用。

  实在是紧缺得很。

  要不然皇帝也不会拉下脸来,找刘枭借钱。

  刘枭当初可是夸下海口,要通过三国冬围赚钱的。

  如今朝廷只拨五万两银子,剩下的就不管了。

  急得余谦是上蹿下跳。

  “行。朝廷只出五万两,那我就当他只入股五万两银子了,到时候就按照五万两的回报给他们。”

  刘枭也不和朝廷一般计较。

  朝廷出的钱越少,他还越高兴。

  出的钱少,回报就少,到时候赚了钱,刘枭也不必给朝廷太多的回报。

  目前最关键的,还是得想办法通过三国冬围弄钱才行。

  想到这,刘枭拍了拍余谦的肩膀,问道:“老余,咱们要风风光光地开办冬围,你估计还差多少钱?”

第281章 拉赞助

  “这个……”

  余谦低着头,有些难为情地伸出一根手指,笑道:“想要办的体面的话,最少还差十万两,若想风风光光,估计得二十万两才行。”

  三国冬围这种大事,别看只是皇家狩猎而已。

  实际上这也是轰动大乾的大盛事。

  届时会有不少民众前来围观。

  这其中牵扯军事,农业,科技,地方和朝廷的管辖,人员的安排,围场的维护等等。

  国库紧缺,但也不是没有预案,朝廷的意思是花个十万两办一下得了。

  所以户部只拨了五万两银子下来。

  但下面办事,可是处处都需要用钱。

  “二十万两?”刘枭不由得摇了摇头。

  原本他还以为需要不少挑费,没想到也才这么点而已。

  国库赚钱这么难吗?

  余谦见刘枭有难色,连忙低着头道:“王爷若是为难,不如咱们联名上个折子,陈述具体条款,再请朝廷拨些钱?”

  他清楚,刘枭虽然有钱,但也是一毛不拔的主,万不可能自掏腰包从武王府垫钱进去的。

  最终也只能找户部要。

  他余谦找户部要钱,到底身份低了些,若是有王爷联名,要好开口不少。

  “算了,本王要钱,从来不看人脸色。”刘枭一笑。

  “王爷不会是要自己垫钱进去吧?”

  余谦倒是一惊。

  武王是阔的流油,但进了他腰包的钱,他怎么可能如此慷慨?

  刘枭眯眼一笑:“你看本王是赔本赚吆喝的人吗?”

  “这……王爷莫不是还有弄钱的法子?”余谦低着头,一副请教的意思。

  “朝廷不拨钱,咱们自然得想办法弄钱才行。”

  刘枭说着,一手搭在了余谦的肩膀上,将他拉到自己跟前:“你也不想咱们的三国冬围,办的不像样子吧?”

  “那是自然。只是不知道武王到底准备怎么弄这笔钱。”

  “从哪出,当然就从哪弄呗。”

  刘枭松开余谦,坐在了马车的前面板上,笑道:“咱们即是要搞冬围,咱们大可从冬围的名头上,弄些钱来。”

  “冬围,还能敛财?这可使不得。”

  余谦瞪大眼眸,感觉不可思议。

  历代冬围,那都是赔本赚吆喝。

  这也是朝廷不愿多花钱的根本原因。

  毕竟这么多钱砸进去,那是一个响都没有。

  你办好了,面子上还有点荣光,办不好那就是个笑话。

  怎么还能借冬围的名头敛财?

  “瞎说什么呢?”

  刘枭操起手来,拍了下余谦的乌纱帽:“咱们可是官府的人,从来不与民争利,敛什么财?那叫招标,拉赞助。”

  “拉赞助?”

  余谦听得是一愣一愣的。

  见他一脸小学生求学的状态,刘枭也就不厌其烦地解释了起来:“拉赞助,简单来说。就是你这个项目不想自己多出钱,就让别人给你投资,给你钱,你来办这个项目。”

  “咱们的三国冬围,朝廷不愿出钱,不拉赞助,难不成你来垫?”

  余谦更为震惊,一双眼睛瞪得像铜铃,忙道:“王爷,您这是不是想得有点太乐观了?咱们大乾不少老百姓可抠门得很,自己花钱买东西都还不乐意呢,让他们掏钱咱们办冬围?”

  “这不会异想天开吧?”

  他在礼部干了这么久,就还没听过如此虎狼之词。

  老百姓钱,那是最难挣的,想让他们心甘情愿掏钱,除非于己有利,要不然你说破天,他们都不会掏钱。

  之前国家危亡至此,户部搞什么爱国捐款都没收上来什么钱。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找老百姓要钱?

  那还不如问户部要。

  “谁说本王要搜刮老百姓的钱了?”刘枭拧眉看向余谦。

  余谦一愣:“不刮老百姓的钱,刮谁的钱?”

  “谁有钱刮谁的钱啊。”

  刘枭坏坏一笑,语重心长道:“老余啊,有时候目光要放长远一点。老百姓兜里才几个钱,他们怎么可能心甘情愿掏出来,咱们要干,就干票大的。朝那些大户豪绅要钱。”

  “这……这……”余谦都有些语无伦次了,拍手为难道:“王爷啊,老百姓的钱都不好掏,那些大户豪绅,怎么可能掏钱了?”

  三国冬围,说到底都是皇家的事。

  哪个大冤种大户豪绅,愿意为皇家取乐的事情掏钱?

  除非朝廷卖官鬻爵,要不然这些大户豪绅的钱,比老百姓的钱还难掏。

  想到这,余谦的瞳孔再度放大了一倍,猜测道:“王爷不会要卖官鬻爵吧?”

  “我说老余,你怎么满脑子都是这种旧思想?我就问你。卖官鬻爵能弄来二十万两吗?”

  刘枭都有些不耐烦了。

  这个余谦,是不是当官当糊涂了?

  余谦一脸茫然:“不卖官鬻爵,那谁愿意心甘情愿掏钱?”

  刘枭无奈摇了摇头,用关怀智障的目光看向余谦,道:“老余我问你,三国冬围是咱们大乾的大盛事吧?到时候围观的人不少吧?”

  “是。”

  “有人的地方就有商机。你说咱们到时候如果在围场到处拉起横幅就写‘武王府’三个大字,效果如何?”

  余谦不假思索道:“那必然一夜之间,轰动京城,甚至很快传遍街头巷尾!”

首节 上一节 226/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