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逆子,我强娶郡主气晕皇帝! 第82节

  看那样子,今天是要和刘枭硬刚了。

  太和殿上,早已有太监置了暖炉,算是为这严寒的冬天,添了一把暖和。

  皇帝刘炎,一身龙袍而出,迅速来到了龙椅上。

  尽管天气严寒,但看着北凉的求和诏书,却是格外高兴。

  “好啊,好啊。北凉欺我十余年,如今终于肯低头求和了。”

  刘炎龙颜大悦,看向刘枭,嘴边热气腾腾道:“今日大乾之局面,皆因武王刘枭而起。”

  “朕以为,满朝文武,当为武王贺!”

  刘炎此言一出,文臣之首的宋云州,率先站了出来:“臣,为武王贺。”

  “臣等,为武王贺!”

  冯廷龙,赵无霜等武将也迅速出列,带头表贺。

  满朝文武见皇帝和武将等都站出来表态,许多原本对刘枭不爽的人,此刻也不好说什么,一个个纷纷站出来,为刘枭贺。

  吏部尚书丘正明却仍旧黑着脸,不说话,也不表态。

  刘炎看向了御史一边的温韬,冷冷道:“温师傅,你怎么不说话?”

  大乾文治武功,皇帝和群臣共治。

  几乎每次上朝,御史言官都要打嘴炮。

  如今刘枭创下如此功绩,皇帝也要问问言官之首的温韬,还有什么话说。

  温韬佝偻着身子,徐徐站了出来:“陛下,曾以为,眼下并非是为武王贺的时候。而是要为百姓忧!”

  闻听此言,刘炎不由得拉下了脸来。

  朝廷的确还有很多事情没解决,江北县水患,京都大雪,需要预备救灾。

  但今天如此高兴的日子,温韬居然还要站出来泼冷水。

  再看温韬穿的衣服,刘炎大概能料到,这老小子又憋着什么坏。

  “温师傅,满朝文武都换上了棉袄,你为何还穿着如此单薄的粗麻?户部短了你的俸禄吗?”

  寒冬来袭,大家都穿着棉袄貂绒,这老小子居然穿着如此单薄的粗麻。

  这大冬天,穿着这种衣服,谁不冻得浑身发抖?

  他还装的挺淡然。

  这是要给朝廷难堪啊。

  温韬手举勿板,仍旧是低着头道:“陛下,户部并未短老臣的俸禄。老臣穿的这身衣服,和当下京都乃至大乾百姓所穿的衣服。”

  此言一出,宋云州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昨日宋知意回府,就向他说过民间羊毛断供的消息,此时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来的太突然,京都周边,甚至大乾的许多老百姓,如今已经没有新羊毛衫穿了,大多都还穿着之前旧的羊毛衫。

  但大乾每年羊毛衫的缺口本就非常大,如此造成了大部分本想购买羊毛衫御寒的百姓,几乎买不上好的御寒之物。

  有条件的,也只能赶紧抢购棉服。

  而大部分的老百姓,只能在身上,多批两件粗麻。

  经过调查,民间的确如此,宋云州今日还准备向皇帝上奏,没想到这温韬,直接来了这么一出。

  朝堂上穿着老百姓的粗麻,这是要公然打朝廷的脸啊!

  刘炎的脸色,也瞬间黑了下来。

  好不容易北凉同意和谈,这老不死的还要在朝堂上发难。

  只是他身后站着不少御史,还有许多朝廷命官都是他的学生,刘炎也不好公然翻脸。

  经常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温师傅,你就别卖关子了。这寒冬来袭,老百姓家里就是再穷,也应当穿棉袄和羊毛衫吧?谁还穿这不遮风不御寒的粗麻?”

  十几年前,大乾百姓是穿不起羊毛衫。

  但和北凉通商后,大乾大量进购北凉的羊毛衫,高价买进,低价卖给老百姓。

  如今一到冬天,老百姓自然是穿羊毛,再不济也有棉服穿,怎会穿粗麻?

  北凉断供羊毛的事情,并未告知大乾朝廷。

  而是抽丝剥茧,慢慢在民间悄然断了的。

  刘炎对此事,并不是特别了解。

  温韬不慌不忙,缓缓道:“陛下身居深宫,或许还不知道。北凉是同意和谈了,但与此同时,北凉民间商界,却早已断供了大乾的羊毛出口,以经济封锁的方式,掐住了我大乾老百姓生存的命脉!”

  “寒冬来袭,眼下我大乾子民都只能穿这种粗麻!”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尽数哗然。

  许多人或多或少都感受到了最近京都的羊毛骤然涨价,甚至有钱都买不到一件羊毛衫的事实。

  但他们还以为最近只是北凉羊毛紧缺,供不应求,没想到居然是北凉下达了禁止羊毛出口大乾的规定。

  刘炎都不由得瞪大了龙眼,一时间没有说话,许久之后,才将目光锁定在了宋云州身上。

  “宋阁老,此事当真?”

  “额……”

  宋云州赶紧站了出来,如实回禀道:“回陛下,确有其事。老臣原本正要和陛下说这个事。北凉官方虽然同意和谈,但民间掐断我羊毛出口的事情,实际上谋划许久。”

  “眼下民间,的的确确再难买到羊毛衫了。”

  刘炎不由得恍了神,想起了当日宋知意觐见时,跟自己说过的话。

  大乾极度依赖北凉的羊毛。

  一到冬天,近乎百分之百需要北凉进口羊毛,老百姓才能过冬。

  两国虽然兵戈许久,但商界一直是互通的。

  没想到这个关口,北凉居然釜底抽薪,悄悄断了大乾的羊毛。

  这个噩耗,比百万雄师陈兵关外还要来得更加惊人。

  打仗打的是国力,虽然损兵折将,但鲜少波及老百姓。

  而断供羊毛,无疑是北凉在经济上向大乾宣战。

  虽然没有战火,没有硝烟。

  但这个策略,要比两军对垒,更让人头疼。

  寒冬来袭,老百姓如果没有御寒之物,就是砸再多的钱赈灾,都无济于事。

  如果出现大面积冻死老百姓的事情。

  那可是要出大乱子的。

  “陛下,老臣没有半点危言耸听!而是眼下,我大乾亡国就在眼前!”

  温韬抖弄肩上的粗麻,上前一步,面色凝重道:“陛下!北凉此举,并非空穴来风。皆因我大乾在京郊之外,屠杀了北凉十万精兵,又挟持了北凉储君。这才引发了北凉之怒。”

  “以经济手段,掐住了我大乾命脉。这一切的由头,皆因武王始啊!”

  “若非武王挑起两国之战,对北凉下如此狠手。北凉何至于出此下策,两败俱伤?”

  “陛下,北凉经济封锁的导火索,皆因武王而起。他若不挑起战争,我大乾何至于此?”

  温韬忽然义正言辞的弹劾,使得身后的御史,一个个都站了出来。

  愤慨怒怼刘枭。

  刘炎脸色沉了下来,看来这温韬是有备而来啊,即便北凉断供了羊毛,此前老百姓也或多或少都买过羊毛衫,旧是旧点,御寒能力不如新的羊毛衫,但也不至于穿粗麻吧?

  这个温韬显然是故意作秀,造成极大反差。

  一旁的赵无霜都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这群御史,干什么什么不行,嫁祸罪名,倒是一套一套的。

  这些罪名如果落实下来,刘枭岂能还有活路?

  “哈哈哈!”

  正当赵无霜为刘枭担忧时,却听得刘枭忽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他转身扭头,目光如剑一般,盯向了温韬:“温师傅,妄你一生学究,号称大乾老夫子。我看你是读书读傻了。有点老年痴呆了吧?”

  此言一出,御史们不由得一愣,纷纷盯向刘枭。

  就连刘炎都不由得瞳孔放大。

第95章 气晕三代帝师!

  温韬乃三朝元老,先帝的老师,也是他刘炎当初的老师。

  此人一生著书立说,培养了不少文人。

  甚至好多次恩科取才,皆由他来操办。

  先帝当年对温韬都非常恭敬有加,皆因此人一生标榜道德典范,乃是大乾文气灵魂人物。

  此人出仕为官,也以身作则。

  满朝文武多多少少有贪污受贿,培植私人势力的嫌疑。

  但温韬没有,他都是为国用才。

  每次弹劾的人,十有八九都是有问题的。

  就连皇帝刘炎,都非常尊敬,即便温韬做的有点过,只要不触及根本,刘炎都是听之任之,从来不敢反驳温韬的话。

  毕竟这个时代,尊师重道,那是必须的。

  没想到今天刘枭直接来了一句老年痴呆。

  顿时震惊整个朝堂。

  就算大家没听过这个词,但光是从字面意思上就能听出来,这绝对是骂人的话。

  温韬的学生们一下站不住了,纷纷站出来喝斥。

  “武王,你太粗鄙了!”

  “温师傅乃是三代帝师,你岂能如此侮辱温师傅?简直岂有此理!”

  “陛下,武王如此辱骂温师傅,无疑会寒了我天下文人的心,还请陛下严斥武王,以儆效尤!”

  好几个御史,纷纷站出来,为老师打抱不平。

  多名在朝二三品的官员,也都站出来支持温韬。

  刘炎有些难堪。

  他正准备表彰刘枭,没想到朝堂之上,御史发难,他居然直接开口辱骂。

首节 上一节 82/3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