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后撤!
眼看着兰氏族长,已经率领十五万大军撤回。
两侧的八万骑兵,虽然有所损伤。
但此刻也还有六万之数。
他的实力依旧不俗。
冒顿深吸口气,来不及再多想便调转马头。
对期盼他撤军的将领们沉声道。
“我们撤。”
“撤回平城以北。”
“先与步兵汇合,再做定夺。”
话语落下,在数十万秦人大军的追赶下。
冒顿终是领着二十三万骑兵向北撤离。
骑兵毕竟是骑兵。
哪怕数十万步兵倾力追赶,还是被他们轻易撤出了包围圈。
离开之前,冒顿再次回望一眼。
看着密密麻麻的秦人防线,他脑袋不断思索,要如何才能攻破。
直到兰氏族长赶回身侧。
看着差点被围在里面的秦军包围圈大松口气。
“单于英明,我们先行撤回北边。”
“实在不行,等右部大军一同汇合再战不迟!”
兰氏族长的话语让冒顿眉头皱起似是想到了什么。
随后顿了两息便再次下令。
“去,快马奔袭。”
“勒令右部放弃西域,在对方大军回援之前赶来这里!”
“告诉右谷蠡王,就是跑死所有马他也必须做到!”
严厉的命令,让所有人都寒蝉若噤。
兰氏族长干笑两声。
根本没想到,自己劫后余生的一句安慰话却将右谷蠡王又拖下了水。
此战虽然损失不大,但却将胡人将士那锋锐的气势打消殆尽。
就在他们以为,秦人会旧地驻守那易守难攻的雁门山,防备他们再次攻击时。
兰氏族长却回头惊讶的疑问道。
“诶?”
“秦人怎么还在追?”
话语落下众人回身望去。
却见数十万大将正分成密密麻麻的一片片方阵。
整齐划一的向北方前进。
几乎是跟在他们屁股后面行军。
兰氏族长眉头皱起。
“对方这是想将我们出雁门郡,赶回草原大漠去?”
麾下将领们却是有人一惊。
“他们会不会心有不甘,想要联合平城守军再次围困我们?”
冒顿没有认同几人,冷声说道。
“有十万步兵紧盯,平城守军绝无出城之力。”
“对方应该是想将防线前推放在平城两侧。”
“以减少我们突破防线,杀入腹地的机会。”
这时,兰氏族长却冷笑一声。
“如此之举,看似断绝了我们分散各路的可能。”
“但却将战场放在了平城附近的平原盆地。”
“看来他们是太自信了,以为刚才一战占据优势就能震慑住我们胡人将士。”
此话让胡人众将也都眯起了眼睛。
他们怕合围,怕浪费时间、浪费兵力,但可不是怕对方那些甲具都不全的民兵。
若秦人真的妄想能在平原上与他们对抗。
那可就真是天赐良机了。
这时,冒顿却说了一句。
“无需着急,我已经派右贤王去接见白家之人。”
“只要大秦后方动乱,前方的战线再坚固也挡不住我们的马蹄!”
“先行回去,与步兵汇合。”
“之后再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要依托平城与我们一战。”
“若秦人真给机会,我们如何能错失良机。”
说完,冒顿又皱起眉头。
“来人,去追上右贤王。”
“让他好好问问,这些援军到底都是哪来的!”
“大秦当真放弃了所有领地?”
“那些六国之人,又都是什么动静!”
话语说完,他们也再次回到平城附近。
看着毫无动静,依旧在城墙上静静观望的雁门大军。
胡人众将有些惊喜。
“看来秦人还真想将我们挡在这里!”
甚至有人开始建议。
“我们要不要回头,给予秦人重击。”
“这平原之上,我胡人铁骑来去自如。”
“又有十万步兵在侧护持,不杀杀秦人的锐气。”
“他们还真以为刚才是他们打胜了!”
话语落下,便有将领附和。
可冒顿却没说话。
反而是皱眉继续向山丘进发。
他现在满脑子都在想,这些援军到底哪来的。
若是始皇帝放开了南方各地。
那最强的旧楚是不是有机会先行起义。
若是如此,他胡人甚至可以略做等待坐收渔翁之力。
反正,不管怎么说,冒顿都绝不认为这是大秦多余的兵力。
就在这时,那北方步兵驻守的山丘方向。
一骑斥候快速来袭。
不等来到众人面前,便对着冒顿回报。
“报!单于!”
“不好了,北方出现秦人大军!”
只是两句话,就让所有胡人将领猛然惊起。
“什么?”
“北面也有?”
此刻,所有胡人都猛然明白了。
什么秦人大意,什么想要保下平城。
对方这是还在合围,还在想将他们困在此地。
冒顿原本就不断皱起的双眉。
此刻几乎拧在了一起。
“多少人?”
“对方有多少兵马?”
将士急忙回到。
“有十多万,足足十多万。”
“此刻已经将我们后撤的道路完全占据。”
众人面色凝重,冒顿却松了口气。
还好,仅是十多万步兵,想要再如此广袤的地域拦住他们这三十多万大军根本不切实际。
冒顿提起的心还没落下,却听那将士又是一句。
“但其中有数千银甲骑兵!”
此话落地。
所有胡人都惊悚莫名。
“银甲骑兵?”
“是那大秦长公子!一定是他赶来了?”
“单于,我们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