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第643节

  仿佛将他带回了那個时代。

  嬴轩一时激动的双手握紧。

  “走,我要亲自看!”

  众人顿时向远处矿山赶去。

  不到半日,等嬴轩来到矿山山脚。

  那隐约的轰隆声已经犹如天雷。

  地面偶尔的震动也令陈平惊疑不定。

  他心中不断猜想,这山里到底有什么?

  这等动静,人力不可能达到,难不成是有神兽不成?

  当众人越过最后一个山头。

  亲眼看到下发山涧。

  那一排排竹屋,一个个防守严密的将士。

  和后方一处处开裂崩碎的山石。

  陈平瞪大了眼睛,更加不可思议。

  到底何种活物,能对大山造成这种破坏?

  殿下这是到底要干嘛?

  难不成他还想捉住这种神物不成?

  正想到这里,远处忽然传来大声呼喊。

  “山倒喽!”

  下一刻。

  “轰~”

  碎石爆裂,烟尘四起。

  犹如天地倾倒,一块房屋大小的岩石,炸成数块滚落下发山涧。

  嬴乡自傲的看着面前场景。

  鲁慧神采飞扬,伸手为嬴轩一一详解。

  “殿下,按照您的指示。”

  “我们以难易程度划分了整片矿区。”

  “随后先行铺路,挑选铁石最多的地方。”

  “开凿缝隙,填入惊雷。”

  “只是月余,采集的铁石数量便是以前全年的数倍有余啊!”

  嬴轩双眼放光,这就是他想要的场景。

  可紧接着就疑惑道。

  “惊雷?”

  鲁慧急忙解释。

  “就是您说的无烟火药。”

  嬴轩吐了口气。

  他仿佛已经看到大秦腾飞的场景。

  有了火药相助,铁器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普及全国。

  不管是农耕还是各行各业都会快速更新迭代。

  大秦的生产力会得到极大扩张。

  “唉,唯一可惜的就是产量太少。”

  “将这一片炸完,今年就停滞了。”

  “只能等明年棉花长出来再说。”

  鲁慧面色忧愁,仿佛这是唯一困扰他们的问题。

  可嬴轩还是问了一句。

  “死人了吗?”

  鲁慧面色一僵。

  嬴乡也顿了一下。

  后方,一直没有说话的赵旷掌抬起了头。

  “死了!”

  “前天往山上运的时候,毫无预兆的炸了。”

  “死了八名将士!”

  场面瞬间沉默了下来。

  赵旷掌低头说道。

  “这东西厉害是厉害,可太不稳定,太危险了啊。”

  嬴轩顿了两息。

  可还是冷漠的说道。

  “就算如此,也必须要继续用,继续尝试。”

  “包括其他几种使用方式。”

  嬴轩扫视在场众人。

  “此物现在是用来炸山的,可迟早会出现在战场之上。”

  “大秦若不能在此之前将其彻底掌握,到时使用这种东西的,就会是外族人!”

  嬴轩的话,让嬴乡与鲁慧都沉默了下来。

  他们十分清楚这种东西的可怕,若是使用在战场之上。

  人命就会只是数字而已。

  嬴轩没有再解释。

  他无法告诉这些人,就是因为历史上的先辈们将这种猛虎当作家宠。

  将杀人利器做成烟花玩赏。

  才错失了称霸世界的时机,才会让那些外族一步步发展强大,甚至足够膨胀到侵入华夏的地步。

  嬴轩绝不会让大秦再出现一丝这种可能。

  大秦可以不用,但必须要有!

  而且是最强,最可怕,最能震慑敌人的武器。

  不过以现在的技术想要火药彻底稳定,制造火铳大炮,恐怕还需要好几年。

  嬴轩也只是将目标定下。

  只要找对方向,以华夏族人的智慧迟早会达成。

  现在能将铁矿的产量增加到了这种程度,就已经是对大秦的史诗级加强了。

  庐江郡再也不用担心铁矿石的不足。

  各族钢制盔甲武器会源源不断的产出。

  嬴轩一直考虑的钢铁战船,也可以开始尝试了。

  ……

  在大秦辽阔疆域的南方边境处。

  诺阿山西侧已经汇聚起了以赡波族为主导的五万大军。

  此刻,他们的内心极度膨胀。

  特别是沿海侧翼,三艘大船随行挺进。

  更是给他们带来了十足的底气。

  他们已经派出了大量前锋,深入诺阿山东侧探查港口。

  确实没有发现一点大规模兵力活动的痕迹。

  更加确信了赡波族长所说的消息。

  不过就算如此,赡波族长与支提族长也没有丝毫大意。

  他们将五万大军分成两个部分。

  前锋由两万人组成,装备较为轻便。

  除了数排手持标枪大盾的将士,其余多为刀剑。

  后方三万则包括大量弓箭手、长矛兵。

  甚至还包含着数千骑兵。

  不过这些骑兵没有马鞍,马背上只有一张方布。

  更不要说能让他们稳定射箭持矛的马镫了。

  手中也是拿着两柄标枪,一柄远掷,一柄近战交替使用。

  这样一个阵型,就是一个很明显的试探阵型。

  两万前锋保持了最后大的机动性。

  情况不对就能最快后撤。

  而三万后备军才是真正的对敌阵型。

  这是支提族长所主张的。

  哪怕对方真有埋伏,他们也能轻松应对。

  并且为了保证三艘大船能最大程度的支援他们。

  他们行进的路线,也没有选择更加开阔稳妥的北方山谷。

  反而是沿着诺阿山南部,窄小的海岸线处向东南进发。

  随着大军不断向前开路,逐渐接近大秦西港附近。

  派出的斥候往返也越发频繁。

首节 上一节 643/7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